李良荣《新闻学概论》考研复习提纲绪论1.新闻学:是以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新闻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新闻事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探索新闻事业的产生、发展的特殊规律和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2.新闻学的中心议题:客观社会的诸条件对人类新闻活动的决定、支配作用以及新闻活动对社会的反作用。3.中国新闻学的基础框架:徐宝璜的《新闻学大纲》、邵飘萍的《实际应用新闻学》、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4.学习新闻理论的意义:第一.指导新闻工作者自觉地从事创造性的工作第二.指导新闻事业不断地进行正确的改革第三.指导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国外新闻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第四.指导我们正确地吸收其他学科的成果第一章新闻活动第一节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第二节新闻活动是人类社会求生存图发展的需要一、在原始社会,新闻活动是为了满足生存的需要。结论:客观世界的变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需要;人类从事新闻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2.在奴隶社会,社会条件有了很大变化:产生了阶级和阶级斗争,出现了日益庞大的国家统治机器。出现了社会分工。社会关系比原始社会复杂。人们不但需要了解自然界变动,还必须了解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的变动。这就使奴隶社会的的新闻活动比原始社会频繁得多,规模大得多。3.在封建社会,社会关系进一步复杂化,人们联系更加密切,社会对新闻需求量更大。第一.国家形式更加完备,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第二.常有战争和武装起义,需要新闻(情报)传递工作。第三.农民需要了解一定的情况来维持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第四.地主阶级需要用精神麻醉品奴化农民。第五.分工明确,城镇出现,城乡、城镇内各行业之间联系频繁,需要有更多的新闻活动。4.从奴隶到封建社会,新闻活动有两点共同:第一.从事新闻活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客观世界的变动。第二.从事新闻活动的原因是人类相互之间的联系和客观世界的永恒变动。5.从奴隶到封建社会,新闻活动的发展:1活动规模越来越大2内容大大丰富、复杂了3传递手段多样了6.结论:变动产生新闻;关系决定需要。第三节新闻活动的渠道1.亲身传播:对象明确。针对性强,反馈快,互动快,不同方法交替使用。但传播面窄,速度慢,保真度差。2.大众传播:无明确对象。速度快,传播面广,保真度好。但是反馈慢,互动性差。三、群体传播:既是定向又是无定向传播。第二章新闻第一节新闻的基本特点1.新闻与生俱来的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真实,二是新鲜,由此延伸出新闻报道上迅速及时的要求。这两电视新闻昀为基本、昀为核心的规律。2.新闻的基本特点并非人为规定,而是出于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需要。3.从原始人到现代人,人类传播新闻的手段日趋丰富、复杂,但新闻的真实、迅速的特点并没改变,改变的仅仅是人们对新闻真实、迅速要求的程度不同。4.在现代社会,真实、迅速决定新闻工作的方向,塑造新闻工作者的品格,决定媒介的形式和技术的采用。1新闻归根到底是依靠真实和迅捷吸引受众。2人类对于传播工具的选择归根到底是由新闻特性决定。3真实和迅速的要求还决定了对新闻工作者素质的基本要求:首先必须诚实,公正和严谨,其次必须有敏锐的反应和判断能力。第二节两种新闻定义一、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二、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第三节新闻本源1.新闻界对新闻本源的普遍表述: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二、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所以又称新闻出处。交待新闻来源的昀大目的是让受众了解该新闻的权威性、可靠程度。新闻来源一般有三条途径:一是记者采访他人;二是记者在现场亲眼目睹;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信函。第四节新闻要素1.新闻五要素:whowhatwhenwherewhy,都以w开头,所以在国际上又简称为新闻五w。2.明确新闻五要素对新闻工作的作用:1有助于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迅速地弄清每一个事实要点。2有助于记者迅速地抓住新闻的重点,尤其在新闻导语的写作中,能做到全面、简洁。第五节新闻类别3.以新闻内容分类:政法新闻、经济新闻、文教卫生新闻、体育新闻、社会新闻4.以新闻发生地分类:国际新闻、全国新闻、地方新闻5.以新闻时间性分类:1突出性新闻:对出乎人们预料而突然爆发的事件的报道。2延缓性新闻:对逐步发生变化的事情的报道。6.以新闻与读者关系分类:1硬新闻: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有极严格的时间要求,必须迅速,越快越好;还要尽可能准确,信息尽可能量化。2软新闻:富有人情味、纯知识、纯趣味的新闻。无明确时间界限,多属延缓性新闻;发表也没有时间紧迫性;讲究写作技巧,须用生动活泼的文笔来写,即人们常说的“散文笔法”。第三章新闻与信息第一节新闻是一种信息信息(新闻学里指狭义信息)广义信息:所有对象在相互联系作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各自的属性。一般信息:与人类认识过程和传播活动相关的知识积累。狭义信息: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第二节信息的特点1.信息的昀基本特点:包含新的情况、新的知识、新的内容。2.信息的其他特点:1共享性或称使用不灭性:信息和物质的显著区别2.扩缩性: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压缩也可以扩展,这也决定了信息开发的多层次性3.组合性:两个以及两个以上的信息的有机组合,可以产生出新的信息4.信息运用的多角度性:信息与物质的又一显著区别5.相对性:这一特点要求新闻工作者了解、熟悉受众需要第三节信息量决定信息量大小的主要因素:事物变动的影响力、规模和空间、速度、可能性概率第四节信息与新闻工作1信息概念对新闻工作的要求:1提供信息,是新闻媒介的首要功能2新闻必须致力于消除读者的不确定性2信息对新闻业务的要求:1、变一次性的终端报道为分阶段的连续报道2、加强深度报道(深度报道:依据信息可扩缩的特点,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即抓住一个社会现象,穷根溯源,一层一层地开掘下去,直到找出事情发生的直接原因或根本原因)3、加强新闻的综合评述(综合评述:作者把一个事情相关的各个方面加以综合,从而显示事情的社会影响,揭示其发展趋势)4、加强全方位报道(全方位报道:运用信息使用的多角度特点,对新闻做多侧面、多角度的报道)第五节信息与客观性报道客观报道和客观性报道1、客观报道:即“用事实说话”,就是用事实说理。实际是一种宣传方法,以客观的外表掩饰主观的宣传动机。2、客观性报道:三层含义。第一、要求记者在事实选择中不带偏见第二、记者应超然于所报道事情之外第三、记者不应对事实发表评论,把意见和事实分开,新闻报道只提供事实,评论提供意见3、客观性的含义意味着对事实的尊重,对记者主观的否定。但事实上,报道的客观性从一开始就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可克服的矛盾。4.、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逐渐对客观性报道达成共识:客观性既是必要又是不可能完全达到的,但它应该成为一项原则去追求、一个目标去接近,或者朝着它去努力。5.、客观性报道的操作方法:完整、平衡、非感性色彩的中性语言、引语的运用、避免记者直接发表意见第四章新闻与宣传第一节宣传的基本特点和定义(从宣传与其它传播形式的对比中明确宣传的基本内涵)一、宣传和新闻昀基本区别:新闻传播信息,宣传传播观念1、出发点不同:宣传活动是宣传者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的需要追逐受众;新闻是受众出于自身的生存、发展需要追逐信息。2、归宿点不同:宣传者在宣传前,有主观意图,通过宣传,力图影响人们的思想,让受众按宣传意图去行动;新闻发布者发布新闻,对新闻本身没有自己的主观意图,任凭新闻接受者自己去分析、判断,作出决策。3、传播方式不同:宣传往往以同一形式或不同形式重复进行;信息传播从来都是一次性的。4、传播要求不同:宣传要求定性的准确,即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信息沟通要求定量的准确,具体要求:真实、全面、客观、公正、及时、准确。二、宣传和学术研究昀基本区别:学术研究使命在于探讨未知,宣传却是传播已知1要求不同:学术研究要求标新立异;宣传要讲统一2对工作人员约束不同:学术研究必须要有自由风气;宣传必须讲纪律3评价标准不同:学术观点衡量标准是是否有科学性;宣传的衡量标准是阶级性和现实性标准(对谁有利,为哪个阶级服务)4运用材料的方式不同:学术研究现有材料再从中提取观点;宣传一般从已有观点出发,依照观点寻找材料三、宣传和商业广告四、宣传和文艺: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五、宣传和教育:传授知识要求教育的全面性、系统性和阶段性;宣传要求统一人们的思想,强调宣传的现实性和针对性。六、宣传的定义: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第二节决定宣传效益的因素宣传作为传播过程,共有7个环节组成,这7个环节也就是决定宣传效益的7个因素:1.宣传者:不但是宣传活动的组织者,是一切宣传的信源,而且宣传者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败的重要因素,有时还是决定性因素。(宣传者的自身形象:宣传者在受众心目中的信任度)信任度和宣传效益成正比。2.宣传对象:宣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会以各种方式影响宣传过程。是宣传效果的承担者和昀后鉴定者。3.宣传内容:在宣传效益中起决定性作用。包括:宣传者是宣传真理还是宣传谬误?是提供真实材料、向受众讲真话还是弄虚作假?宣传内容是维护人民利益还是损害人民利益?4.宣传场合:分为封闭环境和开放环境。1封闭环境下,信息渠道单一,外界干扰小,没有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宣传容易取得预期效果2开放环境下,信息渠道多样,各种竞争性的或敌对性的信息、观点都设法争取受众,受众思想较复杂,较难取得预期效果5、宣传时机:局势动荡时期,宣传容易吸引受众;局势平稳时期,强化宣传容易被接受。六、宣传动机:宣传要取得成功,动机必须纯正,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七、宣传方法:包括所采用的媒介、途径和宣传手段、技巧。第三节事、理、情——宣传三元素事实、道理、感情,构成了宣传的三大元素一、事实:是形成一定思想、支撑一定观点的基础,是触发人们感情的酵母。从宣传角度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事实:1、真实性:关系到宣传成败的根本前提2、接近性:宣传中所选事例,越是接近人们的生活越会使人们感到亲切,越能引起人们兴趣,也越有说服力。3、典型性二、理性的地位:宣传者鞭辟入里的分析,使对方百思不得其解的疑虑迎刃而解,思想豁然开朗,这就是理性宣传的作用理性宣传就是用理论、观念、政治主张、方针政策、伦理等向社会作广泛传播三、情感作用:宣传中作者要尽可能动之以情,是受众心理产生强烈震动,受到感染,和宣传者产生感情共鸣。在实际宣传工作中,三个要素的综合使用能收到更好宣传效果,即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传之以知。第五章新闻与舆论第一节舆论的定义和特点一、舆论的基本要素1、舆论的主体——公众:一定社会中有着共同的利益,面对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或现象,有着大致相同的意见、态度的人群2、舆论的客体——某个特定的涉及公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3、舆论的本体——人们大致相同的意见或态度的总和4、舆论的载体——公开的传播活动:现代社会昀主要、昀重要、昀具影响力的公开传播是大众传媒二、舆论的定义:在特定的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三、舆论的个性特点:1、公开性:舆论在公开讨论中形成,又公开表达以实施干预。自始至终都在社会公共领域内产生并发挥作用。2公共性:舆论指向的公共性和作用目标的公共性。3急迫性:舆论涉及的都是近在眼前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4广泛性:舆论存在范围的广泛性和影响范围的广泛性。(原因在于舆论主体公众聚合的随机和舆论客体的多元以及舆论本体意见指向的涵盖范围的广阔)5评价性:舆论是对事物作出的判断,带有明显主观倾向。第二节舆论的社会功能一、舆论的主要功能:是对涉及公共事务的组织、人员的行为实行监督,进行有效的制约和限制,使之服从、服务于既定的公众共同意志,符合公众共同利益。是社会控制的有利形式之一。这种控制作用的主要表现:1对国家政权、政府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包括对国家政府决策过程、决策实行结果、相关决策执行人物监督)2对公众行为的鼓舞或约束(包括:鼓舞公众成员合乎社会公德的行为,约束、制止损害公德的行为发生;鼓舞公众成员符合职业道德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