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阅读文章1/5李镇西老师谈教师读书-----《尴尬与自豪》比起朱自清那一代中学语文教师,我们这一代语文教师有许多先天不足,无论我们现在如何“知名”,我们事业的“辉煌”都是有限的。我拿朱自清作为语文教师的典范,也许有些人会觉得太遥远,而且太理想化;那么,我就说一个近在身边的人,他就是我的岳父――乐山一中语文退休教师万鲁君先生。我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把万老先生当作一个“参照物”,和他一比,我真是觉得现在的语文教师远不如他们那一代人。这种不如,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问功底。万老先生在小学时便接触了大量的传统经典,而我是在“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的喧嚣声中成长起来的。由此产生的文化差距,简直天渊之别。二是为人境界。有了古今中外人类文明精华的滋养,哪怕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其人格也自成境界。我岳父那种善良、正直、坦荡、超然、淡泊,使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确有“纯粹的人”。三是现代意识。万老先生年轻时所处的时代,使他关于民主、科学、宪政、人权等意识非常浓厚,至今我和许多朋友聊的一些“启蒙”的“前卫观点”,在他看来都是最基本的常识。现代化、全球化、民主化……是我和他经常谈论的话题,但对话中我常常觉得自己捉襟见肘,而万老先生却游刃有余。和现在的年轻人不同,我的启蒙读物大多是红色经典,这些红色经典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影响着我的精神世界。回想我自己的中小学时代,虽然是在“文革”中,但一本本或没有封面或残缺不全的“禁书”:《红岩》、《欧阳海之歌》、《林海雪原》、《草原烽火》、《苦菜花》、《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旗飘飘》等等作品曾经是那样地激动了我一颗少年的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这些书所浸透的阶级意识、政治信仰、思想观点等等,可能会渐渐在我心中蒸发,但通过文学形象所传递并最终过滤结晶的精神内核――正义、理想、气节、忠诚、刚毅、激情……则溶入了我的血液,化作了我一生坚贞的信念。这种信念,使我将我的教育视为实现我社会理想的途径。我非常怀念80年代那“万类霜天竟自由”的人文学术氛围。正是那样一个宽松的氛围中,我读了大量的人文学术著作。这些著作不仅开阔了我的思想视野,更主要的是,它们让我越来越明确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我是一名知识分子!”从那时候,我就提醒自己,尽管我也许一辈子都只是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但这不妨碍我在三尺讲台上通过语文教育传播人类文化精华,以行使一个知识分子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使命。降生于封闭的社会但成熟于开放时代,文革入学使我们知识结构先天残缺但经历丰富使我们人文素养相对厚实,少年受骗于极左路线但成年后依然理想不灭,不是老三届但有老三届们多舛的命运和坚忍的品格,不是新生代但有新生代们开放的胸襟和年轻的心态,尴尬而不狼狈,遗憾而不惭愧,自豪而不狂妄,执著而不僵化,于漪们引领于前而年轻人激励于后,青春渐渐离去而激情依旧燃烧……老师——阅读文章2/5我比较注意读四类书1、教育经典:《别冷落了经典》我曾经给一些青年老师推荐教育名著,他们往往说:“教育经典恐怕很难读懂吧?尤其是外国教育名著。再说了,现在什么时代了?那些过时的东西能解决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吗?”这可能正是造成教育经典被冷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吧?而我要说,这种看法实在是对教育经典名著的一种严重误解。教育经典名著真的“难以读懂”?如果比起当今一些喜欢玩弄时髦术语、晦涩理论的伪学术著作,那么真正的教育经典名著真是平易近人。请打开孔子的《论语》,夹叙夹议,而又穿插着孔子与弟子之间生动的对话;请打开卢梭的《爱弥儿》,作者把自己描写成一个教师,把爱弥儿描写为理想的学生,叙述了爱弥儿从出生到20岁成长和受教育的全过程,从中阐述了作者“自然教育”的思想;请打开马卡连科的《教育诗》,在一个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的故事里,蕴含着教育家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请打开苏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听他一边讲述故事,一边抒发感情,一边阐述理念,真是一种享受;更不用说中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了,他的教育著作也深入浅出,用老百姓的语言谈深刻的教育道理,他还用诗歌甚至儿歌来表达他对教育的理解。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不是因为深奥而是因为深刻,而这“深刻”又往往是是通过非常朴素的形式表达出来的。是的,今天的中国基础教育发展已经进入新课程改革阶段,是有不少新的课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老祖宗的著作里也没有解决今天我们遇到的所有难题的答案,因此,我们的教育理论也需要创新,过去一些经典理论也需要充实、发展或修正。但是,在根本问题上,应该说,古今中外教育家所面临的主题是共同而永恒的,这就是“人的解放”以及由此而来的对教育的人性、个性、创造性以及师生关系、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等一系列根本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可以大胆地说,从不少教育经典著作中,我们甚至可以读到今天所提倡的新课程理念――比如,“如果想使学生发生兴趣,我们就应用心使方法合口味,务使一切事物,无论如何正经,都可以亲切地、诱人地放到他们跟前;比如用对话的形式,即诱导学生争相答复。”(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比如,“儿童也是爱表示自己是自由的,他们喜欢人家知道他们的良好举动,是他们自己做出来的,希望人家知道他们是绝对独立的,在这种地方他们和最自尊的成人没有分别。”(洛克《教育漫话》)比如,“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的接触。”(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比如,“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论语》中一句“因材施教”不是蕴含着今天我们所说的“承老师——阅读文章3/5认差异”、“尊重个性”乃至“多元智能”吗?谈“师生关系”谈“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还有比《礼记·学记》中“教学相长”四个字更精辟的吗?别冷落了经典!冷落经典,便是遗弃了我们应该继承的巅扑不破的真理。阅读教育经典,就是直接聆听古今中外教育大师不朽的声音,就是请大师们走进了我们的心灵,就是让人类共有的教育真理之光照耀着中国今天的教育。特别推荐: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2、教育报刊:《教育研究》《教育参考》《教师博览》《师道》《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随时了解国内外教育研究动态,了解教育同行们在思考什么3、人文著作:不妨来点儿“非功利阅读”何谓“非功利阅读”?就是不把阅读当作手段而是为目的本身的阅读;再说通俗点,就是“不为什么”的阅读。据我观察,现在许多老师大多读新课程培训和教学改革有关书,因为新课程改革的形势迫使大家更新观念,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这都是无可厚非的。这样“功利性阅读”没有什么不好。我想说的是,对于一个有着更高追求的教师,恐怕不能仅仅只有“功利性阅读”。除了“有用”的阅读,我们能不能来点“没用”的阅读――这里的“有用”“没用”当然是就眼前的急功近利而言。教师,作为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者,除了认真阅读教育教学专业书,能不能读一些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书――政治、哲学、经济、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书?我们为什么要读书?“学以致用”当然是一个原因,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是“人”!如果就生物学本身的角度而言,人和动物是没有区别的;但“人是一只会思想的芦苇”,于是人便成了自然界“万物之灵长”。人之为人在于“精神”,而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尽可能完整而完美地建构无愧于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精神世界。“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当然需要读一些专业技能方面的书;但教师同时又被许多人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那么,这“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灵魂”是否饱满充盈,则更多地取决于“灵魂工程师”们是否有上面所说的“非功利阅读”,特别是读教育以外的书。其实,所谓“功利”也是相对的,教育本身就和时代风云、社会发展息息相通,所谓“教育以外的书”,实际上直接间接都和教育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是教语文的,我就深感“非功利阅读”为我的课堂教学带来的广度、厚度和深度;我曾长期当班主任,不是《班主任手册》之类的专业书而是《平凡的世界》《傅雷家书》《风雨中的雕像》《谁生活得更美好》等作品让我和我学生的心灵走向纯净与崇高。所以我曾经在一次青年语文教师的座谈会上说:“我认为,教语文不能就语文论语文,要站在教育的高度打量语文;搞教育不能就教育谈教育,要站在社会的高度审视教育。”老师——阅读文章4/5我最近读的书:《胡适还是鲁迅》《回眸苏联》《爱因斯坦传》《文坛风云录》《像少女一样》《语文科课程论基础》《沧海遗珠》……4、校园文学写中学生的和中学生写的书:《青春万岁》《十六岁的花季》《十七岁不哭》《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三重门》《梦里花落知多少》……读这些书,可以使我们在更广阔的背景上了解我们的教育对象,同时使自己尽可能保持一种青春的心态。教师也需要“非专业阅读”吴非常有老师来信希望提供阅读书目,也常有人热情为老师开书单。我则总感到很难。我青少年时代没受过完整的正规教育,后来的个人阅读,既无系统,也无方向,往往“有什么就读什么”,这也造成了兴趣比较广泛,时常转移,可以说,我基本没有系统的“专业阅读”,特别是理论阅读。现在很多教师学历高,也有许多专家主张多读专业书,我更不敢置喙了。但我一直觉得,“读得杂一些”也有好处,不但语文教师,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可以有比较宽的阅读视野。比之无限丰富的世界,“专业”是狭窄的;教育原理是从生活智慧中提纯的常识,它在生活中的原味是含有趣味的,可能更容易感知而非简单的教训我甚至觉得,有些基本常识方面的书可以反复读,有些专著能浏览一下就很好,如果认为这本书能吸引你,就读下去;如果实在读不下去,为什么不放弃?生命只有一次,时间很宝贵,阅读也不能离开趣味。我爱读野史笔记,认为比正史有趣,这种兴趣持续至今,那些“段子”和“谣言”往往是一个时代的“道听途说史”,在专制时代,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口耳相传,有价值。我早年也曾担心今后“一肚皮鬼狐禅”,但我后来觉得比官修正史有价值,只要你有独立思考能力。我的思绪常常飞到书中的那个时代,想象那些人,那些事。何以见得,名人菜谱就不重要呢?说他生活简朴,三月不食肉,但何以会有这套菜谱?说他仗义,却何以使性虐待奴婢,等等,都要看,并能动脑筋看个透。鲁迅批评某些人一肚皮“某先生的体重,某将军的饭量”,认为无用;但我以为未必无用,我会以此猜测百年前某先生的生活习惯及有无“三高”,我会猜测当年某将军为什么成为外战外行的饭桶。其实,鲁迅作品本身,什么都关心,他是杂文家,是杂家,更是思想家,好像并无什么“专业”,他说过,眼中的一切,“都和我有关”。如有条件,教师要读一些“大书”,而且早些读比较好,这是“底子”。比如《史记》《资治通鉴》,至少观其大略,对文科教师,很有用。当代史书,如《第三帝国兴亡》《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可以读一读,也是打底子的书,对了解治学方法,了解世界、观察社会都大有益处。有些书,我隔几年会再看一遍,有本《光荣与梦想》,我读过好几遍,我至今对这本书的表达着迷,我常常想:作者有什么样的阅读背景,又是怎样形成这样的表达风格,他的语言为什么是这个样,等等。有的书要找同类的书作比较阅读,而且老师——阅读文章5/5要不断地寻找,不断地发现可疑之处,十几本、几十本读下来,发现其中的破绽。这样的经历难道没用吗?当然有用:经验出现了,人变聪明了。经历过饥荒年代,当知一粥一饭可以活人,荣华富贵可以死人。读书的道理是一样的。有些人读得多而专,但并不聪明,这是学而不思所致;反之,有人读书并不算多,而且杂,但勤于思考,举一反三,得其法。有一回听毕飞宇说“阅读也需要天才”,我想我不可能达到那样的境界,但我一直到老年都能保持阅读兴趣,我认为这比“天才”更重要。教师需要专业阅读,同样需要非专业阅读,相比而言,非专业的阅读可能更为必要。我惊讶于一些教师专业之外的一无所知,话题稍有延展,他就会不以为然地说:这和课堂教学有关么?但我不认为这是什么专业精神,反而会认为他被“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