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根河市教师进修学校董改霞内容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根据不同的计算机软件特点,谈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根据数学的思维特点简单谈谈如何将数学教学中的高效度运用及对数学教学的展望。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ModernEducationTechnology)、数学思维(MathematicsThinking)、数学教与学(mathematicsteachingandlearning).所谓“电脑是机械的外壳,数学的灵魂”。大家都知道,多媒体是以数学中的逻辑代数为奠基石的。但是,根据目前学校、学生拥有计算机的状况以及教师对于计算机的熟悉程度,目前的应用已日渐成熟,但真正利用CAI的数学课还是比较少,大多也只是用PPT讲一讲公开课,而缺乏大范围的、系统的实验。下面根据不同的计算机软件及多媒体的特点,谈谈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1、课始,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中,第一步便是要面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学习的问题。众所周知,人类好奇心是学习兴趣形成的原始因素,使学习者对学习对象产生好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呈现教学内容的时候,我们利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能够被所呈现的内容吸引,关注教学者所要传递的信息。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这一新知识时,教师利用flash软件先设计了一道这样的情景题:“你能说说汽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圆的吗?”先让学生思考,接着教师在计算机中演示,屏幕上出现了一片绿地,一只小猴子坐着一辆方形车轮的车,在音乐的伴奏下前进。只见小猴子被车颠得一上一下,学生见了哈哈大笑。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同桌讨论:小猴子为什么会感觉颠簸?有学生回答:因为车轮是方的,有棱有角。教师再问:“难道坐在没棱没角的车上就不会感觉颠簸吗?”教师继续用计算机演示,屏幕上出现了猴子坐在椭圆形车轮的车上,伴着音乐声向前进的画面,仍见小猴子随着车轮的转动上下颠簸。“这又是为什么?”,学生无语,“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圆的有关知识,学了以后就能明白了。”教师的提问,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教师抓住教学内部矛盾发展的主要方面,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对学生认识心理具有定向聚集思维的优势,确立形成表象思维的强化点。2、利用多媒体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在这种模式下,计算机作为指导者,是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黑板、投影片、教具模型等媒体展示的各种信息,由计算机加工成文字、图形、影像等资料,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处理(如动画片),将这些资料组织起来。课堂教学时,在较短的时间内,计算机使学生多种感官并用,提高对信息的吸收率,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因而可以做到更高密度的知识传授,大大提高课堂利用率。例如,对于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教学,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展过程,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几何画板,可以作出斜三角形ABC及其角A的平分线、BC边的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之后用鼠标在屏幕上随意拖动点A,此时三角形ABC和“三线”在保持依存关系的前提下随之发生变化。在移动的过程中,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这样的点A,使得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和中线三线重合。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在这里也应注意,计算机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当恰当的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数学思维过程,形成对概念的理解。3、利用多媒体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现代教育技术日渐成熟的背景下,我们传统的教育思想也应当发生转变。发展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终身学习的思想。问题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所以对解题的教学历来受到教师的重视,现代数学教育更是强调要进行“问题解决”,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锻炼思维、提高应用能力。而传统的数学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强调了数学演义推理的一面,忽视了数学作为经验科学的一面。现在,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为数学的发现学习提供了可能,它的动态情境可以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使学生可以自主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在数学实验课中,可考虑把学生分成2~3个人一个小组,每组共用一台计算机。教师提供问题,学生利用计算机提供的环境,积极思考、讨论,动手演绎,解答这个问题。教师要深入每一个小组中参加讨论,观察其进程,了解遇到的问题并及时解答,对有共性的问题组织全班讨论或讲解,努力在全班创设一种研究探索的学术气氛。例如,几何画板提供了一个十分理想的让学生积极的探索问题的“做数学”的环境,学生完全可以利用它来做数学实验,这样就能在问题解决、理解过程中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使得学生获得真正的教学经验,而不仅仅是一些抽象的数学结论。目前,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如:2009年全国计算机辅助中学数学经验,而不仅展评、交流、研讨活动中,一个课例“求圆内接三角形面积的最大值”,就是在电脑网络教室里,最终得到问题的解答,其中有一个解法是教师在备课时未想到的。抛开这些问题自身的意义不说,他们处理问题的过程(猜测、验证、论证),对我们的数学教学也是一种启示。在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下,教师在教室里的角色更像学生的辅导者或帮助者。他们设置环境,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探索,刺激学生解答问题,并为学生提供他们需要使用的工具与资源,以便学生能够建构知识。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期望——完全掌握与某个主题有关的所有内容,他们需要知道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如何帮助学生做一些探试性的问题,如何使学生与有关的资源联系起来,如何提供给他们存储、操纵与分析信息的工具。4、课末,用多媒体进行巩固知识在新课知识学完后,还需要通过练习来达到巩固的目的,并通过练习形成技能。而单一的练习方式,易使学生产生厌倦,从而降低练习的效果。如能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必将有效提高练习的效果,达到练习的目的,并能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练习时,为了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电视中“立邦漆”的广告片断移植于课堂。悠扬的曲调,优美的夕阳晚景,一家人热火朝天地干活情景,深深地感染了学生,接着出示一道题:“前墙壁长14米,高3.1米,门窗面积共占12.34平方米,一共需要刷多少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需用立邦漆0.6千克,共需多少千克的立邦漆?”真实的生活画面,极大地引发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激活了学习的动机,在此过程中,生动形象的数学情境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强化了教学效果。当前小学生的解题能力不容乐观,就学生计算差错的原因,人们总归结为“粗心大意”,质问“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样的人真是少得“惊人”。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计算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是一种合乎认识规律的正常心理现象。大致和“感知粗略”、“表象模糊”、“情感脆弱”等等有关。如学生在解题时,感知的表象比较笼统、粗糙、不具体,只注意到个别孤立的现象,看不出数字、符号、文字之间的联系及特征,而数学题本身就无情节,外形单调,不易引发兴趣,往往只感知数据、符号的本身而较少考虑其意义,感知失真、差错是常事。象“19+11=20”、“15-15÷3=0÷3=0”、“96当成69计算”等,而教者偏偏又不注意在这些误区进行正确引导,致使解题中错误百出,光慨叹不行,要培养认真解题的习惯。教者应仔细分析出错的原因,找出解题的正确方法,从而减少错题的概率。少出、精出题目,可以减少学生情感脆弱带来的缺陷。学生答题、解题,总是希望很快算出结果,最快做完作业,大部分学生都存在急于求成的心理,数目少、题型简单,易生“轻敌”思想;而当量大、复杂时,又会表现出不耐心,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教者应掌握好火候,注意出题的精炼,在学生注意力极佳时作业,可极大可能地发挥出良好的解题水平,在数学课上应当堂完成作业,借助投影出题,题多时,可采用遮幅式,做完一题,再现下一题。教者还应想到学生作业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或学生作业中错误的原样,预先准备好投影片,请学生自批、自改,告诫学生不可重犯旧病,以减少作业中的错误,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正确解题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这往往就是学生弱点,恰当运用投影、录音、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确培养学生的口算、听算、计算能力,加强意志的锻炼,树立责任感、自信心,力争算一题,对一题,不畏困难,有耐心,细心观察、认真审题、自觉检查、及时纠正错误,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现代教育技术较传统媒体有着它显著的优势和独特的魅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的掌握规律巧妙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小学生走进“形象”,并从形象中提炼出“理性”的认识,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全面地理解知识,深刻地巩固知识,灵活地运用知识,从而真正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多媒体教学将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总之,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数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将会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重要的变化。而现代教育技术并不能自动地保证教学水平的提高。很好的信息技术也可以用得很糟,而不太好的信息技术也可能由高明的教师巧妙运用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是,教师要转变观念并在实践中勇于探索,要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对有效的新技术实施第二次开发。在优势面前我也有些困惑如学生是否少了一些想象的空间,这是不是对思维的训练造成一定的影响呢?又如当今很多学习都可以通过网络得到,而且学生的选择学习的类别和机会也较多,学生学习的速度也会快很多,但同时学生面对机器的时间也会越多,与人的交流也会越少,人的最大特点就是社会性,当中学生每天大多数时间面对毫无感情的电脑,是否会消退其社会性呢?这些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实践研究才能真正打消我们的顾虑。因此,我们应当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并努力整合于数学教学之中,开创课堂教学的新天地,使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参考文献:[1]何小亚.数学学与教的心理学[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6.[2]张伟江等.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数学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