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1、测量的客观性:指不同测试者或同一测试者对同一被测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2、可靠性:指同一批受试者在相同测量条件下,采用相同的测量手段进行测量时,其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程度。3、测量的有效性(即效度):指某一测量指标、手段在测量某一特性时所具有的效果及准确程度。4、评价:指评定事物的属性或价值特征。5、跟腱长:小腿腓肠肌肌内侧肌腹下缘至跟点的垂直距离。6、胸围:反映呼吸器官、胸部肌肉和脂肪的发育状况。7、体型:指人体在某个阶段由于受遗传性体质、营养、环境或疾病等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身体外形特征。8、身体素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及平衡机能能力的总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9、运动能力: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并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肉的协调性。10、体质: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品质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相对稳定的特征。11、亚健康:是机体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特殊状态。12、运动技术:指能充分发挥运动员能力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13、权重:又称权重系数,是指每项指标在指标体系中所占比重的大小。14、力量素质: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15、常模:是指一群类型相同的人在接受测量后所得到的结果的平均值和分布情况。16、技术容量:指学生或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所完成技术动作行为的总数量。17、指标体系:是对社会体育目标具体化、系统化后而形成的关于社会体育评价活动的一种有重点、有序列、有结构的量标系统。18、体育评价:指依据一定的标准,判断体育测量的结果,并赋予其价值或意义的过程。19、形态指数:根据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和相互的内在关系,把两项或两项以上指标测量值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计算得出的相对值。20、定性选材:是建立在逻辑思维、逻辑分析、经验判断以及逻辑推理的基础上的选材方法,多采用评价性文字和语言进行评定标准的说明。21、定量选材:是研究工作者在多年的运动选拔过程中,研究出的科技含量与准确程度相对较高的体育测量与评价方法。22、指标:是目标一个方面的规定,它是具体的、可测量的、行为化和操作化的目标。23、归一化处理:就是将同等级的每个指标的得分,分别除以该级各指标得分之和,所得的相对数即为各指标的权重。24、体格测量:是指对人体整体几个部位的长度、宽度、围度、量度所进行的测量,史研究人体外部形态结构、生长发育水平等必不可少的方法手段。25、运动技能: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26、体育测量与评价:是对体育范畴内的现象及其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评价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论范畴。27.评价量表:能辨别事物属性特征价值的一种标尺他是用统计方法把测量得的实测值转换为一组导出数据所组成的参照标准二、填空1.测量是基础是前提,评价是结果是目的,反馈是调整是控制2.体育评价的基本形式: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3.评价的类型:相对评价、绝对评价、进步度评价4.体育评价的目的:促进学习、改善教学、强化管理、开发研究5、社会体育评价目标的分类:效能目标、职责目标、素质目标6.测量的要素:待测属性或特征、法则、数字或符号7.测量的分类:按测量方法分:定性、定量测量。按测量属性分:物理量、非物理量测量。按测量的组织形式分:连续性、横断面测量。8.量表的分类:1)名称量表:无序无距无原点,2)有序量表:有序无距无原点,3)等距量表:(区间量表)有序有距无原点,4)比例量表:有序有距有原点9.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深化了健康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10.心肺功能的测量包括:心血管系统机能、呼吸系统机能、最大摄氧量的测量11.亚健康的分类:躯体亚健康状态、心理亚健康状态、人际交往亚健康状态、慢性疲劳综合征12.权重表现形式:小数形式、百分数形式、整数形式13.评价标准的构成要素:强度和频率、标度、标号14.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一般分为形式结构、内容结构15.典型研究分为正向研究、负向研究和正/负向结合研究三种类型。16.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包括情绪稳定性标准、人际关系和谐标准、对现实感知的充分性标准、焦虑标准、心理适应标准。17.健康的三维概念,可概括为:以生理机能为特征的身体健康、以精神情感为特征的心理健康和以社会实践为特征的行为健康18.身体形态的测量内容有:体格测量、体型测量、身体成分测量和身体姿势的测量19.标准的解剖姿势为身体直立、两眼平视、两脚并拢、足尖向前、两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下肢自然并拢。20.体重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内脏器官综合发育状况。身高反映人体骨骼发育状况、身体纵向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21.有效性类型: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相合有效性22.运动技术水平一般包括技术质量、技术容量、技术效果和技术学习能力23.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构成: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理能力和智能24.运动员选材的方法为:经验法、追溯法、科技法25.运动员选材的基本途径:遗传选材;年龄选材;体型选材;运动素质选材;运动生理生化机能选材;运动心理选材;运动技能选材三、简答题1、影响客观性的因素1)测试者水平2)测验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程度3)测量的指标特征4)测量的尺度5)受试者与测试人员主观因素影响的程度6)严格控制测量的条件2、影响测量可靠性的因素1)受试者的个体差异及能力水平2)重复测量间隔时间3)受试者能力发挥的水平4)测量误差5)测量的内容及类型6)成套测验中各单项可靠性的水平3、影响有效性的因素1)测量的可靠性的大小2)效标的选择3)受试者的群体特征4)测量指标的数量5)样本含量的大小、样本的代表性6)测量的难度和区分度等4、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2)可比性原则3)适用性原则4)相关、独立性原则5.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程序?1)确定测验目的2)分析拟测属性和选择测验指标3)预备测验4)科学性核验5)编写测验实施细则6)实施正式测验6、编写测验实施细则:1)测验名称;2)测验目的;3)测验对象的年龄与性别;4)测验的方法与要求;5)记录、评分的方法和要求;6)安全措施;7)注意事项7、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1)测量仪器的精密度和灵敏度2)测量的姿势和方法3)测量的时间8、编制心理健康测验的的操作流程:1)确定测验的目的:对象和用途2)确定测验的性质:常模参照或标准参照3)确定测验内容4)建立测验的指标体系5)编写和筛选题目6)对测验的标准化处理7)对测验的技术分析和鉴定8)编写测验指导书9、理想体质的主要特征:1)身体健康,主要脏器无疾病;2)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格健壮、体型匀称;3)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和运动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4)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5)心理健全,情绪乐观,意志坚强,有较强的抗干扰、抗刺激的能力6)对自然和社会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10、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程序:1)明确评价对象2)确定评价目标3)提出初拟指标4)筛选初拟指标5)分配指标权重6)编制评价标准7)构成指标体系8)进行试评价9)修改完善形成体系11、体育评价评价标准的编制方法和步骤:1)草拟初步的评价标准2)对初步的评价标准进行论证3)征询专家意见4)试评12、制定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基本条件?依据:1)测量数据的特征,2)评价的目的。基本条件:1)数据的分布范围、明确范围,2)确定合理的基准值,3)确定合理的计分间距。13、如何选择和使用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1)要考虑或明确测试者的研究或测量的目的,(2)要考虑受试者的年龄、性别、发育水平以及运动能力,(3)要根据各种测量的条件,包括场地器材、测试人员等(4)要根据有关测验编制与实施的要求来选择或使用成套测验。14.影响运动员选材因素?(1)选材对象的个人因素:遗传、年龄、形态、心理特征、运动体能和机能、运动技术战术等(2)各选材(训练)层次的衔接(3)选材人员的能力水平: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选材理论知识、选材实践操作能力、多学科人员的配合(4)选材的物质条件:综合测试评价预测的仪器设备、投入选材的人力物力财力、社会家庭环境生活学习15、体质的范畴: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体格、体形、姿势、营养、身体成分等2)生理功能水平:机体新陈代谢水平及各器官系统效能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速度、力量、耐力、灵敏、协调、柔韧和走、跑、跳、投、攀爬等4)心理发育水平:本体感知能力、个性、意志、情感等5)适应能力:对内环境的适应能力和疾病的抵抗能力稳定的特征。16、亚健康状态的表现:1)躯体疲劳乏力,易累,肌无力2)体力活动后全身不适,体力难以恢复3)体质虚弱,免疫功能低下,易患感冒4)胃肠机能紊乱,食欲不振5)关节痛,肌痛,头痛,淋巴结肿痛6)咽炎,呼吸紧迫7)失眠,头脑不清醒,记忆力下降8)心理不愉快,情绪不稳定,紧张,易怒,焦虑9)社会不适应,工作学习困难,人际关系不协调,家庭关系不和谐10)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减退17、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1)方向性原则2)客观性原则3)可测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5)独立性原则6)全面性原则7)一致性原则18、权重一般应满足两个条件:1)权重Wi在0至1之间取值,即0Wi≤1;2)各指标权重之和为1,即∑Wi=119、“合理”体现在遵循人体运动的规律,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与方法。“有效”表现在能充分发挥人体的潜能,并能使之转化到运动成绩上去。20、简述运动训练和运动竞赛的区别与联系?运动训练是以专项身体、技术战术、心理智能为训练内容,为提高专项运动水平和运动成绩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运动竞赛是以各运动项目的个人、全能赛、单项、团体赛为比赛内容,为战胜对手争取优胜进行的一种体育活动。它们的目的、方法、内容、遵循的规律和评价的标准各不相同,但都是体育运动的一种实践活动形式,同处体育运动系统的应用技术层次。训练是为了竞赛,竞赛成绩反应训练效果与水平,竞赛也能提升训练的强度和密度,能体现出训练不足之处。训练越好,竞赛成绩越好●体育测验的实施测验的准备部分:1)组建测试队伍;根据测验的性质、要求及工作量来组织各项测试者;2)组织测试者认真学习测验计划、测试细则,分工明确。力求全面深刻地了解各个侧面,统一认识,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3)测试实习。熟悉测验,测试者应能熟练地完成测验,并要求体会到测验的难点和关键;掌握测试技术,力求统一测试要求和评分记录的尺度等;4)准备测验场地、设备和仪器;5)准备成绩记录的表格或测试卡片及其用具。测验工作的进行:1)向受试者说明有关事项。向受试者说明测验的目的,测验的分组及测验程序,讲解示范有关测验的方法和要求;2)准备活动;3)测验前的练习。正式测验前要让受试者做1~2次练习,以熟悉完成测验的方法;4)必要的提示。如下情况需要提示:①测验的关键之处;②易误之处;③报告受试者完成测验的情况等。5)思想鼓动。测验后的工作:1)放松活动。2)整理测验场地、设备及仪器;3)检查所记录的成绩,如有错漏,应列出错漏者的名单和项目,并安排他们补测的时间,及时补测,以保证资料的完整与可靠。凡是检查出不合格的卡片,应予以剔除;4)按原计划及时处理测量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