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课程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石景山教育分院张福芝幼儿园课程设计幼儿园课程设计一、幼儿园的“教”与“学”幼儿园“教”与“学”的特点二、幼儿园的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的原则、要求和路径三、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设计如何撰写教学活动计划如何说课一、幼儿园的“教”与“学”幼儿园“教”以及幼儿园“教”的特点幼儿“学”的特点及基本学习的规律只有清楚幼儿时如何学的,才能决定教师如何教(一)、幼儿“学”的特点1、先感知,后概括、提升为知识和经验幼儿是用感官接触周围环境获得直接经验。(如:炉子)如:空气、阳光、水与人的关系…2、在动作伴随下学习幼儿好动,其思维特点主要是行动思维。3—4岁幼儿先做再想;4-5岁幼儿边做边思维操作和游戏是儿童早期学习的方式。手是孩子主要的老师,解放幼儿的手。蒙太说:如果让我听,我会忘记;如果让我看,我或许会记住;如果让我做,我会永远记住。3、在一定情境中学习效果好如,“假如我是巨人”美术活动,教师创设一个主题情景,既启发幼儿创造性的想象,又引导把人画大,幼儿笔很自然放开了。4、整体化学习如,泥塑中让幼儿和泥,在和泥的过程中蕴含多种教育功能。多少泥土、放多少水,和出来泥的软硬程度——数学的比例概念;揉—动作发展,塑——创造思维、审美感受,幼儿在干的过程中整体化的多方面的感知。5、先输入、后输出任何学习都要经过“信息输入—信息整合—信息输出”的过程,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幼儿听、看(观察)动(操作)等过程。现在给幼儿一些东西不一定马上就输出,到了一定时间,他突然就输出了。因此,要多让幼儿听歌曲、听故事、听儿歌、看图片、观察物体等幼儿学习的条件——幼儿基本学习规律1、适当的成熟:如,3添上3是几…2、有学习动机:幼儿阶段的学习行为常由外部对象引起。表现为“兴趣”、“关注”。如果幼儿没有兴趣,这种学习对幼儿来说等于零3、良好的情绪:它是指心理上的安全感和积极、平稳的情绪。因此,幼儿园的“教”要考虑幼儿的发展水平,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二)、什么是幼儿园“教”以及幼儿园“教”的特点教什么究竟哪一种早期经验会影响乃至决定以后的发展?什么样的知识有意义?注重发展的潜在性和终身受益的品质《纲要》在教育评价部分,再次强调指出:“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技能,忽视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怎么教提供可操作的材料:强调“做中学”,教师“间接指导”提供可供观察的对象、可供理解的图书:增大信息的输入量提供可模仿的对象:模仿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帮助幼儿树立自己的感知体验语言讲解、提问把幼儿的游戏行为转化为现教育目标的过程,是幼儿教育的最高境界。(4)“教”的原则——教育的原则教育的一般原则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教育的一般原则: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利的原则遵循《儿童权利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促进儿童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原则全面发展和谐发展是以整体性、协调性、个性化为特征的发展的整体性:各方面的发展尽管各有其规律和特点,但却不是彼此割裂,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共同决定这一整体特征的发展质量。发展的协调性:不仅指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协调,而且包括儿童个体的发展需要与社会协调,儿童个体的身体机能以及身心技能的交互作用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的个性化:要求教育让每个儿童达到基本标准的发展之外,还能让他们按其自身特点和可能性去实现与众不同的发展。成为具有健康个性的社会有用之才。教育的一般原则面向全体重视个体差异的原则把以教师为中心的“面向全体”大一统的“教”,转变为面向儿童的“学”把面向中间、舍弃两端的“面向全体”转变为面向每一个儿童让每一个儿童得到应有的发展。把无视个体差异的全体统一要求,全体一个模式的发展转变为引导儿童个性健康地、多样化地发展。教育的一般原则充分利用儿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资源的原则《发信母亲》一书中提出:对孩子而言社会上的任何一个角落都是他们的课堂、任何一个公民都是他们的师长、任何一次事件都是他们的课案、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对他们的示范、任何一部电影都是对他们的教化、任何一种图书都是对他们的启发…….因此必须提高全社会的这种教育意识。……教育的一般原则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保教结合的原则保中有教、教中有保,这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决定。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基本活动:是指在某阶段出现频率最高、对人的生存发展最有价值、最适合那一个年龄阶段的活动。游戏对于幼儿正是这样的活动。明确:游戏是幼儿的权利;幼儿是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的;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让幼儿能自主地选择游戏;游戏即是内容也是手段。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幼儿通过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动手操作物体、实际接触环境中的各种实物和现象等,去体验、观察、发现、思考、积累和整理自己的经验,离开活动幼儿就没有发展。《纲要》总则第四条指出: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在活动中探索学习积累经验,活动要变化形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发挥一日生活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充分认识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教育价值,通过合理组织、科学安排,将之有机的融合为一个整体,让幼儿在自然的生活中身心健康地发展。生活活动的教育功能——它不仅是幼儿身体健康成长所必需,还是幼儿重要的学习内容和学习途径。生活活动的内容是幼儿阶段必须解决的发展课题。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二、幼儿园教育课程的设计(一)、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二)、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的要求(三)、幼儿园教育课程实现路径(一)、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的原则承认儿童的权利——儿童不是白板,被动接受成人的塑造和训练;也不是小大人,有自己的情感、需要和学习方式结合民族特色——课程设计要反映儿童周围生活,反映我们传统文化和美德面向世界——多元化的教育,让孩子从小了解社会、了解世界。如,通过节日(圣诞节)、饮食(西餐)、服装(朝鲜服)等活动,把不同民族特色的文化传递给幼儿,让他们了解和接纳….尊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按儿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设置课程挖掘儿童的发展潜力——重视儿童的学习过程,让儿童愉快学习,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小小班绘画课程线的游戏3岁左右的幼儿:涂鸦期喜欢用笔随意的涂画,划出的线条轻淡、杂乱、不成形,由手无意识地运动而产生绘画表现,称为涂鸦期。这一时期幼儿绘画表现是以划线为主。☆发展路径:由无秩序涂鸦(不能控制自己的动作,出现不受控制的杂乱线)→纵横涂鸦(稍微能控制手的动作,能内以重复的动作涂鸦,出现了反复的纵横线)→圆形涂鸦(能控制手的动作而画出近似于圆形的线圈)→命名涂鸭(发现随意划出的线条或线圈与自己熟悉的某一物体相一致)设计小小班第一学期的绘画课程时要以线的游戏为主涂鸦期的幼儿还没有明确的绘画表现的目的,划线只是一种动作游戏。教育者要抓住幼儿直觉动作思维这一特点,设置美术课程,通过形象的动作、生动的语言,把枯燥的技能练习,变成幼儿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二)、幼儿园教育课程设计的要求全面性:覆盖幼儿身心发展的诸方面启蒙性:儿童教育的重点不在于他们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而在于启蒙作用,即智力的早期开发,特别是兴趣、求知欲、独立性、自信心、成功感等非智力因素以及心理状态的培养,这些对幼儿未来成长有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社会性: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动的教材,倡导让幼儿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充分接触发展性:要根据时代的步伐不断拓展教育内容,适应幼儿发展的需要(奥运会)灵活性:根据幼儿的实际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适时的调整、补充、修改、更换,创造性地构建富有弹性的课程内容——偶发事件的随机教育(三)、幼儿园教育课程实现的路径1.主题教育:是教师以编制的主题网为轴心开展的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其特性是整合性——把各领域教育内容进行整合的教育2.方案教育:是以儿童为中心,针对儿童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的系列活动。其特性是灵活性——研究的主题始终追随儿童的兴趣爱好和需要区域教育:是以活动区的方式将领域教育于活动和材料之中的教育。其特性是独创性——儿童在活动区里自我导向、自由选择、自动探索、自主行动。户外教育:把儿童带到户外,让儿童直面现实生活,接触真实世界,了解人、事、物,增强方向感、距离感和位置感,拓宽社会知识和感性经验。其特性真实性——跃过了幼儿园的围墙,使社会领教育的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把大自然、大社会变成儿童的真实课堂。如,春游、采摘如,主题教育:美丽的社区教师将开展的主题编织成网络,适时地导入主题,多渠道丰富幼儿对主题的认识,并不断地充实和维护主题主题的划分包括:儿童中心的主题——我的一家(成员、特征、职责、工作、性格…)季节性的主题——美丽的秋天(秋的色彩、秋的果实、秋天的感觉、秋天的衣服、秋天的活动)节日性的主题——教师节内容性的主题——北京小吃全国性的主题——2008奥运会(由来、项目、我知道的运动员…)儿童喜欢的主题——小蚂蚁(分类、生活习惯、如何冬眠…)主题的确定考虑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行性:是否能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儿童是否具有相应的知识、经验、技能和能力。重要性:是否有助于儿童理解周围世界、发展社会性。关联性:是否与儿童的现实生活有关,是否有助于儿童把园内的学习迁移到园外去。兴趣性:是否是儿童感兴趣的、能满足所有儿童的需要。主题活动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恰当的选择主题,制定主题活动方案第二部分:实践探索,以幼儿为主,教师促进第三部分:对获得的信息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概括第四个部分:分享主题教育活动案例:我要上学了如,“我要上学了”的主题活动第一部分恰当的选择主题,制定主题活动方案大班第二学期幼儿即将步入小学,有了解小学生活、学习的愿望。教师从幼儿最关注的问题出发,引导幼儿走进主题。教师鼓励孩子问题进行分类,形成小的主题探究任务。根据意愿(最想知道的问题),进行分组(一般分3个组,每组都有一位教师参加),小组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如,“小学校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重点讨论:如何收集信息?都有哪些途径?什么最适合?,谁来负责?等问题其中,都有哪些途径?有的孩子提出:我姐姐就是学生,我可以让他们给我们讲讲,然后我们把它们画下来;有的反对:画下来太麻烦,我妈妈是老师让我妈给我们拍些照片吧;有孩子提出:不行,我想知道的东西你妈妈没照怎么办呀?能不能让你妈妈带我们参观他们的学校。有的孩子说:我爸是摄影师可以帮忙;有的提出反对: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们可以自己照。有的说:我不会照;另一个孩子说:不会照可以学呀。有的说:我家有相机,但妈妈不让我用怎么办…最后,大家商定:还是参观学校,并用照片把学校与幼儿园的不同拍下来,更容易让大家都清楚。于是他们进行了分工:妈妈是老师的负责联系学校,由妈妈带着孩子去找校长,由孩子跟校长谈;有负责请摄像师的,摄像师教给他们怎样照,摄像师会照的更好;有负责调查其他组小朋友要知道的问题的。在谈论的过程中,形成了解决的方案。这原本都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应把这个“权力下放”,在此过程中,对幼儿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等都是挑战。如,“我要上学了”的主题活动第二部分实践探索,以幼儿为主,教师促进如:孩子们在参观学校前,是按照有相机的家长和有相机的小朋友进行分组的,没有相机的孩子分在这两组中帮助寻找。教师提出了:参观学校的机会只有一次,我们不能总打扰人家上课。参观后留给我们的时间比较短,怎样能把每一个地方都拍到?经过讨论,孩子们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有拍户外的、有拍楼内的、有拍操场上的等。在参观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提醒幼儿应注意的问题,通过教师促进,树立任务意识、时间意识等如,“我要上学了”的主题活动第三部分对获得的信息经验进行总结、提炼、概括小组讨论汇总如:“学校与幼儿园的不同”?,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提出了问题:怎样把让其他组的小朋友也清楚?通过讨论孩子们知道了可以把照的照片进行筛选,把那些最能看出不同的照片找出来,并采取幼儿园与学校对应的形式展示出来,加上简单的介绍。如,“我要上

1 / 6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