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教学大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认知心理学》教学大纲第一部分课程说明一、课程性质和地位认知心理学是教育系心理学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认知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到80年代初才开始在我国传播,认知心理学以其崭新的理论和丰富的试验成果改变了心理学的整个面貌,并给心理学的各个分支以巨大的影响。认知心理学是一门专业课。它是在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基础上开设的专业性很强的深化课程,主要探讨信息加工的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模式识别、选择性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高级心理活动是其主要研究内容。认知心理学是一门方法论课程。它之所以能作为一种范式而影响到心理学其他分支的研究取向,就在于它精密、科学、巧妙的实验设计。而这些正是心理学专业学生所要学习的科学研究方法。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特别是要学生弄清楚信息加工的内部机制和知识的表征方式;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范式,学会认知心理学的几种主要的实验设计。三、教学安排(一)大纲依据忻州师范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09版)(二)学时和学分本课程学程为1学期,共17周,51个学时。本课程3个学分。(三)相关课程前期课程是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后续课程是心理学研究方法。四、教材本纲指定教材为:王甦、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五、主要参考教材1、(英)艾森克,(爱尔兰)基恩著,高定国,肖晓云译,认知心理学(上下第4版)——当代心理科学名著译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陈烜之,认知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3、彭聃龄等,认知心理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4、梁宁建,当代认知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5、John.B.Best著,黄希庭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6、J.R.安德森著,杨清、张述祖译,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7、杨治良等,记忆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8、RobertJ.Sternberg著,杨炳钧、陈燕、邹枝玲译,认知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六、教学方法与手段(一)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讲授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来进行教学。(二)教学手段本课程根据内容需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进行教学。七、考核方式本课程采取平时表现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80%,平时成绩占20%。出勤情况、参与讨论、听课状态、课堂笔记、平时作业均记入平时成绩。八、教学时数分配表章节主要内容教学时数备注一绪论3二知觉6三注意6四记忆结构6五短时记忆6六长时记忆6七表象4八概念2九问题解决3十推论3十一言语33九、教学进度一第一章绪论二第二章知觉的第一节知觉信息与知觉过程和第二节模式识别三知觉的第三节语词优势效应四第三章注意的第一节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和第二节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五注意的第三节中枢能量理论和第四节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六第四章记忆结构第一节两种记忆说和第二节感觉记忆七记忆结构第三节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和第四节加工水平说八第五章短时记忆的第一节短时记忆容量、第二节短时记忆信息编码九短时记忆的第三节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第四节短时记忆中的遗忘十第六章长时记忆的第一节长时记忆的类型、第二节层次网络模型和激活扩散模型十一长时记忆的第三节集理论模型和特征比较模型和第四节HAMELINOR十二第七章表象第一节表象知觉表征第二节心理旋转第三节心理扫描十三第七章第八章表象第四节表象的功能第八章第一节概念形成第二节概念结构十四第九章问题解决十五第十章推理十六第十一章言语十七总复习十八考试4第二部分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章绪论1.教学目的和要求:掌握认知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对象,了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过程。2.教学重点和难点: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教学时数:34.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5.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认知心理学的对象信息加工观点是认知心理学的核心,认知心理学研究范围主要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或认知过程,以及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和人工智能(计算机模拟)。一、信息加工的一般原理Newell和Simon认为无论是有生命的(人)还是人工的(计算机)信息加工系统都是操纵符号的。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应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的。二、认知心理学的实质认知心理学的实质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程看作信息加工过程。第二节认知心理学的方法认知心理学在其具体研究中,采用实验、观察(包括自我观察)和计算机化模拟等方法。以反应时和作业成绩为指标的实验特别受重视,利用被试的出声思考也得到了发展。一、减法反应时实验二、相加因素法实验三、“开窗”实验四、出声思考五、计算机模拟第三节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影响5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1.内部原因:行为主义的失败。2.外部因素:临近科学的影响,如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学和一语言学等。二、认知心理学的影响给心理学本身带来了许多变化,特别是普通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同时也对一些邻近学科和有关领域的实践产生影响。第四节关于认知心理学的争论一、关于人与计算机的类比二、关于加工方式第二章知觉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和掌握知觉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的研究和存在的问题,掌握感觉信息是如何被组织与解释的。2.教学重点和难点:知觉领域中的一些重要的研究3.教学时数:64.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5.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知觉信息与知觉过程一、知识经验在知觉中的作用:知觉与人的知识经验是分不开的,并因此而具有间接性质。二、种对立的知觉理论:假设考验说和刺激物说三、知觉加工(一)自下而上加工和自上而下加工(二)整体加工和局部加工第二节模式识别(一)模板说(二)原型说(三)特征说:“鬼城”模型第三节结构优势效应1.词优势效应62.客体优势效应第三章注意1.教学目的和要求:从信息加工角度掌握注意的作用过程,能够应用注意模型理论说明注意的机制。2.教学重点和难点:注意模型理论3.教学时数:64.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5.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过滤器模型和衰减模型一、过滤器模型Broadbent提出的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他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了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入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信息可能暂存于某种记忆之中,然后迅速衰退。二、衰减模型Treisman对过滤器模型加以改进提出的。她认为过滤器并不是按“全或无”的方式来工作的,而是既允许追随耳的信息通过,也允许非追随耳的信息通过。第二节反应选择模型与知觉选择模型一、反应选择模型Deutsch和Deutsch提出的,他们认为,几个输入通道的信息均可进入高级分析水平,得到全部的知觉加工,注意不在于选择知觉刺激,而在于选择对刺激的反应。二、两类注意模型的比较反应选择模型不同于知觉选择模型。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对注意机制在信息加工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有不同的看法。第三节中枢能量理论一、双作业操作二、中枢能量及其分配第四节控制性加工与自动加工一、两种加工过程Schneider和Shiffrin提出的区分控制性加工和自动加工。7二、特征整合理论Treisman和Gelade提出的,他们区分客体和特征,将特征看作是某个维量的一个特定值,而客体则是一些特征的结合。第四章记忆结构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记忆的结构及其特征,掌握关于加工过程的模型及其特点,了解记忆结构的不同理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2.教学重点和难点:记忆结构的不同理论3.教学时数:64.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5.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两种记忆说一、两种记忆说的内容和核心两种记忆说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存在这短时记忆和常时记忆两种不同的记忆,它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两种记忆说的核心是承认在常时记忆以外还存在着短时记忆。二记忆存在的证据临床和动物实验自由回忆实验第二节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作用时间比短时记忆更短。一、图像记忆(一)部分报告法实验:Sperling经典实验(二)记忆的特性:容量大,保持时间短。二、声象记忆听觉得感觉记忆称作声象记忆。最早由Moray做的实验。第三节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一、Atkinson-Shiffrin记忆系统模型他们认为记忆有三种贮存:感觉登记、短时贮存和长时贮存。他们将记忆和记忆8贮存两个概念区分开来。这个模型强调记忆结构的区别。二、模型的扩展在扩充的模型中,Atkinson-Shiffrin把长时记忆看作一种“自寻址记忆”,认为信息是通过“自寻址”而被提取的。他们还认为,长时贮存的信息是不会消退的,这与以前的模型不同。三、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三个记忆结构加工,每种记忆结构各有其特定功能,记忆信息所经历的这三个结构的加工也是由低到高的三个阶段或层次。第四节加工水平说这个学说是由Craik和Lockhart最早提出的。一、加工水平加工水平说认为,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直接函数。二、关于复述Craik和Watkins的实验,说明信息不能通过保持性复述而转入长时记忆,精细复述可使信息转入长时记忆。三、加工一致性四、关于加工序列第五章短时记忆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短时记忆的容量,掌握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提取及遗忘过程。2.教学重点和难点: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提取及遗忘过程3.教学时数:64.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5.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短时记忆容量一、有限容量:7±21.组块所谓的组块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如字母)联合而成熟悉的、较大的单位(如字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Miller认为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是以信息论9中所说的比特(Bit)为单位的,而是以组块为单位的。短时记忆容量即为7±2组块。2.知识经验与组块不同的组块所包含的信息数量是不同的,这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3.分组分组是指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成一组。二、容量有限的性质第二节短时记忆信息编码一、感觉代码1.听觉代码与AVL单元所谓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短时记忆中的听觉代码显得十分突出。听觉的(Auditory)、口语的(Verbal)、言语的(Linguistic)代码联合起来,称之为AVL单元。2.视觉代码3.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感觉记忆按刺激物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感觉代码比感觉信息要抽象,排除刺激的某些物理特性或细节。二、语义代码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的代码,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第三节短时记忆信息提取一、Sternberg的经典研究1.实验范式2.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3.从头至尾的扫描与自我停止的扫描二、对Sternberg模型的批评三、直通模型此模型认为,信息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的,人可直接通过所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进行直接提取,故称为直通。四、双重模型五、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第四节短时记忆中的遗忘10一、遗忘进程Perterson和Perterson的经典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保持时间短暂,如未得到复述,将迅速遗忘。二、消退与干扰Waugh和Norman设计出一个非常巧妙的实验,将痕迹消退与干扰这两个因素分开来,他们发展出一种新方法称为探测法。第六章长时记忆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长时记忆的类型,重点掌握语义记忆的模型。2.教学重点和难点:语义记忆的模型3.教学时数:64.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5.教学内容要点:第一节长时记忆的类型一、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情景记忆接收和贮存关于个人的特定时间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语义记忆所贮存的事件不依赖于个人所处的某个特定时间或地点,这类信息具有抽象或概括的特性。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的区别。二、表象系统与言语系统Paivio从信息编码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