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简答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试举例说明。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例如在许多感染性疾病和非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都可以出现发热这一共同的基本病理过程。虽然致热的原因不同,但体内都有内源性致热原生成,体温中枢调定点上移,以及因发热而引起循环,呼吸等系统成套的功能和代谢改变。化学因素的致病特点:1.对机体的组织,器官有一定的选择性毒性作用;2在整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一定的作用,但一进入体内后,它的致病性常常发生改变,它可被体液稀释,中和或被机体组织解毒。3致病作用除同毒物本身的性质,剂量有关外,在一定程度上还决定于作用部位和整体的功能状态;4除慢性中毒外,化学性因素的致病作用潜伏期一般比较短。什么是脑死亡?判断脑死亡有哪些标准?它是指“包括脑干功能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和永久的丧失”。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一般是枕骨大孔以上全脑死亡作为脑死亡的标志。它意味着人的实质性死亡。标准:(1)自主呼吸停止(2)不可逆性的深昏迷(3)脑干神经反射消失(4)瞳孔散大或固定(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6)脑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举列说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两者的关系既相互联系又相互斗争,是构成疾病各种临床表现,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同时,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斗争及它们之间的力量对比常常影响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例如烧伤引起皮肤、组织坏死,血液大量渗出、血压下降等损伤性变化。同时体内会出现白细胞增加、微动脉收缩、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等一系列抗损伤反应。如损伤较轻,则可通过各种抗损伤反应和恰当的治疗,机体可恢复健康;反之,如损伤较重,抗损伤的各种措施无法抗衡损伤反应,又无恰当而及时的治疗,则病情恶化。举列说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因果交替规律:由原始致病因素引起的后果,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另一些变化的原因。这就是因果交替规律。例如,大出血时(原因),心输出量减少引起血压下降(后果),这一后果又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新的原因),致使小血管收缩、组织缺血、缺氧、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最后进一步使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减少(新的后果)。这种因果交替过程是疾病发展的重要形式,常可不断发展,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举列说明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整体与局部规律:任何疾病都有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各组织器官和致病因素作用部位的病理变化均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局部的病变可以通过神经和体液的途径影响整体,而机体的全身功能状态也可以通过这些途径影响局部病变的发展与经过。如毛囊炎,它在局部引起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但严重时局部病变可以通过神经体液途径影响全身,从而引起白细胞增高,发热,寒战等全身性表现。反之,有时看似局部病变,给予单纯的局部治疗,效果不显,如仔细追查,结果可能发现局部的毛囊炎仅是全身代谢障碍性疾病—糖尿病的局部表现,只有治疗糖尿病后局部毛囊炎才会得到控制。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且随病程的发展俩者的联系又不断发生变化,同时还可以发生彼此间的因果转化。哪种类型的脱水渴感最明显?为什么?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渴感最明显。因低容量性高钠血症时,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渗透压增高,细胞内水分外移,下丘脑口渴中枢细胞脱水引起强烈的渴感。另外细胞外液钠浓度增高,也可直接刺激口渴中枢。急性低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急性低钾血症时,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其机制为超极化阻滞。细胞外钾急剧减少,而细胞内假没有明显减少,细胞内外钾浓度差增大,根据Nernst方程,细胞的静息电位负值增大,使其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增大,需要增大刺激强度才能引起兴奋,即兴奋性降低。2高钾血症对神经肌肉有何影响?其机制是什么?高钾血症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可呈双相变化。当细胞外钾浓度增高后,[钾离子]i/[钾离子]e比值减少,按Nernst方程静息电位(Em)负值减小。Em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如Em下降到或接近阈电位,可因快钠通道失活而使神经肌肉兴奋性降低,即去极化阻滞。试述急性低钾血症对心脏的影响。低钾血症对心肌的影响:心肌兴奋性增高,传导性减低,自律性增高,收缩性增高。高钾血症及低钾血症对心脏兴奋性各有何影响?试述其机制。高钾血症时心肌兴奋性先升高后降低,其机制为去极化阻滞,即高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中钾离子浓度差变小,按Nernst方程Em负值减小,使其与阈电位的差值减少,故兴奋性增高;但严重高钾血症时,Em接近阈电位时,快钠通道失活反而使心肌兴奋性降低。急性低钾血症时,细胞内外液钾离子浓度差变大,但低钾事心肌细胞膜的钾电导降低,细胞内钾外流减少,Em负值变小,与阈电位之间的距离缩小,故兴奋性增高。试述水肿的发生机制。当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和/或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时就可能导致水肿。(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①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②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③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④淋巴回流受阻。(2)体内外液体交换失平衡: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②肾血流重分布;③近曲小管重吸收钠水增多;④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钠水增加。简述代谢性酸中毒时肾的代偿调节作用。代谢性酸中毒如果不是由于肾脏原因引起,也不是由于血钾升高引起时,肾脏可以通过增强排酸保碱来发挥代偿调节作用,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碳酸酐酶和谷氨酰胺酶活性增强,泌H+,产NH3增多,重吸收HCO3-也相应增多。从而加速H+的排泄,并使尿液中可滴定酸及NH+4的排出增加,尿液PH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HCO3-增多,使血浆HCO3-得到补充。在哪些情况下容易发生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为什么?容易引起AG增大性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主要有三类:①摄入非氯性酸性药物过多:如水杨酸类药物中毒可使血中有机酸阴离子含量增加,AG增大,HCO3-因中和有机酸而消耗,[HCO3-]降低。②产酸增加:饥饿、糖尿病等因体内脂肪大量分解酮体生成增多;缺氧、休克、心跳呼吸骤停等使有氧氧化障碍,无氧酵解增加乳酸生成增多。酮体和乳酸含量升高都可造成血中有机酸阴离子浓度增加,AG增大,血浆中HCO3-为中和这些酸性物质而大量消耗,引起AG增大性代谢性酸中毒。③排酸减少:因肾功能减障碍引起的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见于严重肾功能衰竭时。此时除肾小管上皮细胞泌H+减少外,肾小球滤过滤率显著降低。机体在代谢过程中生成的磷酸根、硫酸根及其它固定酸根不能经肾排出,血中未测定阴离子增多,AG增大,血浆HCO3-因肾重吸收减少和消耗增多而含量降低,引起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试述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原因及机制。引起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和机制如下:(1)消化道直接丢失HCO3-:肠液中的HCO3-浓度高于血浆【HCO3-】,任何原因导致的肠液丢失均可引起HCO3-丢失,因而血浆【HCO3-】降低。(2)轻度或者中度肾功能衰竭,肾小管上皮细胞泌H+及重吸收HCO3-减少。(3)肾小管性酸中毒,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病变,导致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HCO3-减少和/或集合管泌H+功能降低,引起血浆HCO3-浓度降低。(4)使用碳酸酐酶抑制剂:碳酸酐酶抑制剂能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碳酸酐酶的活性,故细胞内H2CO3生成减少,结果使肾小管上皮细胞泌H+和重吸收HCO3-减少。(5)含氯的成酸性药物摄入过多:由于使用过多的含氯的盐类药物,如氯化铵,盐酸精氨酸等,在体内易分解出HCL,HCL消耗血浆中HCO3-而导致AG代谢型酸中毒。试述代谢性酸中毒降低心肌收缩力的机制。3代谢性酸中毒引起心肌心肌收缩力减弱的机制可能是:(1)H+浓度增加可竞争性地抑制Ca2+肌钙蛋白钙结合亚单位的结合,使得Ca2和肌钙蛋白结合减少,影响兴奋-收缩偶联。(2)H+浓度增加可以减少Ca2+流;(3)H+浓度增加使得Ca+和肌浆网结合得更加牢固,使得肌浆网释放Ca2+减少,这些都可以造成心肌收缩力降低。简述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利弊。慢性缺氧时红细胞增多,既可以提高血氧含量和血氧容量,增加携氧能力,有利于氧向组织弥散:但如红细胞增多过多,也可使血液粘滞度增加,血液阻力增大,组织血流量减少,并增加心脏负担和易于血栓形成。各种缺氧的血气变化如何?PaO2SaO2CO2maxCaCO2(A-V)Do2低张性缺氧↓↓N或↑↓↓或N血液性缺氧NN↓或N↓或N↓循环性缺氧NNNN↑组织性缺氧NNNN↓何谓紫绀?与缺氧有何关系?当毛细血管血液内脱氧血红蛋白量平均浓度达到或超过50g/L(5g%),皮肤粘膜呈青紫色,这种现象称为紫绀(发绀),主要见于低张性和循环性缺氧发绀是缺氧的一个临床症状,但有发绀不一定有缺氧,反之,有缺氧者也不一定出现紫绀。例如重度贫血患者,血红蛋白可降至50g/L(5g%)以下,即使全部都成为脱氧血红蛋白(实际上是不可能的),也不会出现发绀,但缺氧却相当严重。又如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中脱氧血红蛋白超过50g/L(5g%),出现发绀,但可无缺氧症状。因此,不能以发绀作为判断缺氧的唯一指征。各型缺氧皮肤粘膜的颜色有何区别?低张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青紫色,循环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青紫色或苍白(休克的缺血缺氧期时),组织中毒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玫瑰色,血液性缺氧时皮肤粘膜呈樱桃红色(CO中毒)、咖啡色(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或苍白(贫血)。一氧化碳中毒导致血液性缺氧的发生机制及其主要特点。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一氧化碳中毒时可形成大量的碳氧血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同时CO还能抑制红细胞的糖酵解,使2,3—DPG合成减少,氧离曲线左移,HbO2的氧不易释出,故可导致缺氧。其主要特点是动脉血氧含量低于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血氧容量、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粘膜、皮肤呈樱桃红色。发热激活物的种类。外致热源,包括:细菌(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分枝杆菌)、病毒、真菌、螺旋体、疟原虫等。体内产物,包括: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等。简述血循环中EP传入中枢的途径(1)EP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①在血脑屏障的毛细血管床部位分别存在有IL-1、IL-6、TNF的可饱和转运机制,推测其可将相应的EP特异性地转运入脑。②EP也可能从脉络丛部位渗入或者易化扩散入脑,通过脑脊液循环分布到POAH.(2)EP通过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①终板血管器紧靠POAH,是血脑屏障的薄弱部位。该处存在有孔毛细血管,对大分子物质有较高的通透性。EP可能由此入脑。②EP被4分布在此处的相关细胞(巨噬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等)膜受体识别结合,产生新的信息(发热介质等),将致热原的信息传入POAH.(3).EP通过迷走神经向体温调节中枢传递发热信号:细胞因子可刺激肝巨噬细胞周围的迷走神经将信息传入中枢。.哪些病例在发热时需要及时解热,为何?①高热病例,尤其是达到41℃以上者,避免中枢神经细胞和心脏的严重损害,小儿高热,容易诱发惊厥,更应及早预防②发热时心跳加速,循环加快,增加心脏负担,容易诱发心力衰竭。故对心脏病患者及有潜在的心肌损害者须及早解热。③对妊娠早期妇女,发热有致畸胎的危险。妊娠中、晚期妇女,循环血量增多,心脏负担加重,发热会进一步增加心脏负担有诱发心力衰竭的可能性。试述发热过程的三个时相及各期特点。①体温上升期:体温调定点上移,中枢发出神经信号,机体产热增加。此期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畏寒、皮肤苍白、“鸡皮”和寒战。体温上升期的热代谢特点是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产热大于散热,体温上升。②高温持续期:当体温上升到与新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的高度后,便不再上升,而是波动于该高度附近,称为高温持续期。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是中心体温与上移的调定点水平相适应,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上保持相对平衡。③体温下降期:由于发热激活物、EP得到控制和清除,或依靠药物使“调定点”恢复到正常水平后,机体出现明显的散热反应,称为体温下降期(此期的热代谢特点是散热多于产热,体温下降,逐渐达到与调定点相适应的水平。试述发热的防治的原则①治疗原发病②发热的一般处理:主要针对物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