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世界卫生日病媒传播的疾病与五水共治治污先行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病媒传播的疾病与五水共治治污先行——记2014年世界卫生日主题宣传活动七里乡卫生院吕定音世界卫生日——2014年4月7日•2014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病媒传播的疾病•什么是病媒?什么是病媒传播的疾病?•病媒是受感染的人或动物向其他人或动物传播病原体和寄生虫的生物。病媒传播的疾病系指这些病原体和寄生虫在人群中引起的疾病。这些疾病在热带地区以及难以获得安全饮水和环卫设施的地方最为常见。•2014年世界卫生日将重点关注向人类或动物传播大量寄生虫和病原体的一些最常见病媒(蚊子、白蛉、臭虫、蜱和蜗牛等)。例如,蚊子不仅传播疟疾和登革热,还传播淋巴丝虫病、基孔肯雅热、日本脑炎和黄热病。五水共治,治污为先病媒传染病?•虫媒——病媒昆虫指传播疾病的一类节肢动物,如蚊、蚤、白蛉、蜱等,•传染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具有传染性,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由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传染性疾病•多数是人兽共患疾病,如黄热病、鼠疫、森林脑炎等•水源性虫媒传染病首要原因(水污染严重)水污染的原因蚊虫所致疾病•蚊媒传染病–疟疾–丝虫病–登革热–黄热病–乙型脑炎–基孔肯雅热–立夫山谷热–西尼罗热–罗斯河热–圣路易脑炎–东方马脑炎–西方马脑炎传播方式•(1)机械性传播:指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只起携带和输送作用对这一类病原体来说病媒昆虫并非是必需的,即病原体还有其他的传播方式,如蝇传播的霍乱;•(2)生物性传播:即病原体必须在媒介昆虫体内经过发育和增殖阶段才能传播到新的宿主,病媒昆虫对这一类病原体的传播是必需的,如由蚊传播的蚊媒病都属于生物性传播。虫媒传染病的特征•①传播方式单一–动物——昆虫——人–人——昆虫——人–人——————人•②辐射性传播–一个传染源可被无数媒介传播造成当地多人发病,极具辐射性–媒介迁移栖息地时,将病原体从一个地区带到另一地区,引起扩散,波及更广范围•③季节性发病–宿主进入非活跃季节(冬季)后,体内病原体的繁殖受到抑制,传染作用微弱–当宿主进入活跃季节后,病原体大量繁殖,再成为具有传染作用的宿主。虫媒传染病的防治•控制传染源:监测疫情,治疗患者及隐性感染者•切断传播途径:防虫、灭虫,减少暴露•保护易感人群:疫苗,药物预防,提高人群免疫力•对媒介昆虫的控制或消除是至关重要的手段,也是虫媒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效果十分明显的措施。•难点:虫媒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过程受到复杂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几种常见的虫媒传染病Malaria•已经感染人类50000余年•最早在公元前2700年被我国记载•古时称作“瘴气”,俗称“打摆子、冷热病、疟子”•Malaria源于中世纪意大利语“malaaria”,意为“badair”•也称为“沼泽热”,认为与沼泽的污水有关•四位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拉弗朗(Laveran):法国军医,1880发现红细胞中的疟原虫,1907–罗斯(RonaldRoss):英国医师,1898证明疟疾由蚊子传播,1902–米勒(Muller):瑞士化学家,1930’发明了DDT杀灭蚊子,1984–瓦格纳(Wagner):奥地利精神医生,用疟疾发病时的高烧来治疗三期梅毒引起的麻痹性痴呆症,1927疟疾Malaria•第一:危害最大的传染病•20亿:受害人口•3-5亿:每年患病人数•150-350万:–每年死亡人数–每10-30秒死亡一人疟疾•病原体: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卵形疟原虫•传染源:患者及带虫者•传播媒介:按蚊雌性疟疾•传播途径:–雌按蚊叮咬–母婴传播–输血–器官移植疟疾•流行季节:夏秋季(蚊子活跃期)•流行地区:热带和亚热带(水源丰富),其次温带•易感人群:普遍易感•免疫力:有,但不持久,无交叉免疫典型临床表现•潜伏期:7-12,13-15,24-30d•寒战期:突发,持续10min~2h。•高热期:体温迅速上升,通常可达40℃以上,全身酸痛乏力,但神智清楚,无明显中毒症状。持续26小时•大汗期:高热后期大汗,体温骤降,自觉明显缓解,仍感乏力,持续12h•间歇期:间日疟和卵形疟:48h,周期性发作三日疟:72h,恶性疟:不定疟疾其他症状与体征•贫血•脾肿大•肝肿大严重表现脑型疟:昏迷多器官功能不全:心、肝、肺、肾、脑疟原虫所致脾肿大防、治、预后•治疗:氯喹、青蒿素、青蒿琥酯伯氨喹、特芬喹•预后:可防可治如能根除疟原虫,预后良好婴幼儿感染,死亡率高预防•控制传染源:治疗现症患者及疟原虫携带者•切断传播途径:主要是防蚊、灭蚊–使用杀虫剂–清除孑孓的孳生场所(治污水)–使用蚊帐、长衣裤、防蚊水•保护易感染人群:–尚无有效疫苗–药物预防:氯喹0.3g、甲氟喹0.25g、乙胺嘧啶25mg、多西环素0.2g等,每周口服一次Whatisthis?•第二:仅次于疟疾的热带传染病•25亿:全世界正受到它感染威胁的人口•1亿:每年出现的病例数•50万:重症患者(出血热或休克综合征)•25万:死亡人数•100多:流行国家或地区•夏季:高发季节•伊蚊:传播媒介•南部沿海地区:水源丰富区域登革热(denguefever)•我国在秦朝即有类似本病的病症记载•临床特点是:突起发热,全身肌肉、骨、关节痛,极度乏力,皮疹,淋巴结肿大•俗称“断骨热”,“骨痛热”•Dengue源于斯瓦希里语(Swahili)中的Ki-dingapepo,意思是突然抽筋,犹如被恶魔缠身。历史记载•1779年于开罗发生•1779年于巴达维亚(今雅加达)发生•1780年在菲律宾也有相似的疾病发生•1780年在美国的费城也发生•1780年在印度的马得拉斯也发生•1897年在澳大利亚出现•1910年在贝鲁特出现•1916年-1931年之间在台湾相继发生•1917年在中国海南省发生,可能是3型病毒造成•1928年在希腊出现,造成约一千人死亡•从此以后,世界各地相继传出发生骨痛热症。登革热在我国•1917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从南亚传入我国主要流行于上海、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北及台湾等省•1940年上海至南通一带的流行颇为猖撅•1978年以来,广东、海南等地区曾14次规模不等的流行•1999年福建省发生II型登革热流行•1981年我国台湾地区首次发生登革热以来,疫情持续,2002年疫情高达2000例,2007年更为严重•2003年广州市第二季度发现30多例登革热患者,且发病区域迅速从东山等区域向荔湾区扩散,仅8月份发病数量超过了2002年全年的发病数。登革热(denguefever)•病原体:–登革热病毒–4个血清型,黄病毒科•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发病前6-18h至发病后3-6天有传染性传播媒介•传播途径:蚊子叮咬白纹伊蚊我国两广地区太平洋岛屿埃及伊蚊我国海南东南亚登革热(denguefever)•流行季节:夏秋雨季,周期性(隔年高发)•流行地区:东南亚、太平洋岛屿、加勒比海•易感人群:普遍易感,20-40岁为主•免疫力:有巩固免疫力,可维持多年对异型也有交叉免疫力典型临床表现•潜伏期:3-15d(5-8d)•发热:急骤畏寒、高热伴乏力,骨、肌肉、关节酸痛,醉酒貌•皮疹:全身分布,麻疹样、斑丘疹•出血倾向:皮肤、牙龈、鼻腔、消化道出血•其他: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肝功能不全•重型者可伴有:狂躁、昏迷、休克登革出血热•登革出血热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但乏力、肌痛表现不显著,而以出血表现明显•登革休克综合症具有典型登革热的表现;在病程中或退热后,病情突然加重,有明显出血倾向伴周围循环衰竭病情凶险,死亡率高登革热的治疗•治疗:–无特效药物–对症支持治疗:降温、补液、止血•预后:–轻症者:自限性,无后遗症–重症者:死亡预防•控制传染源:监测报告疫情,治疗及隔离患者•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使用杀虫剂–清除孑孓的孳生场所,避免房屋内外积水–使用蚊帐、防蚊水、长衣裤•保护易感人群:疫苗尚处于研制阶段日本脑炎Japaneseencephalitis•1871和1924年先后在日本发生大流行,故名日本脑炎•1939年我国也分离到乙脑病毒,建国后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乙脑的病原•病原体:–乙脑病毒–黄病毒科•传染源:–家畜(猪)、禽、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传播媒介•传播媒介:–三带喙库蚊–伊蚊–按蚊•传播途径:动物宿主蚊子叮咬易感者(人或动物)乙脑的流行病学•流行季节:夏季----7-9月•流行地区:–东南亚、我国中部、南部–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沿海地区•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为主,高度散发–80%患者为10岁儿童(2-6岁)•免疫力:有持久免疫力乙脑的流行区域典型临床表现•潜伏期4~21天,一般为10~14天•高热:是乙脑必有的表现。体温高达39~40℃以上。•意识障碍:大多数人在起病后1~3天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是乙脑严重症状之一。手、足、面部或全身性阵发性抽搐或全身强直性痉挛•呼吸衰竭:是乙脑最为严重的症状,也是重要的死亡原因治疗•治疗:–无特效药物–对症支持治疗:•退热、镇静止痉•减轻脑水肿、呼吸兴奋剂•康复治疗•预后:–轻症者:•自限性,无后遗症–重症者:•多遗留瘫痪、癫痫、痴呆•2-3d死亡预防•控制传染源:–隔离患者至体温正常–猪注射乙脑疫苗–治疗、妥善处理病猪•切断传播途径:防蚊、灭蚊(越冬蚊和早春蚊)–使用杀虫剂–清除孑孓的孳生场所,避免房屋内外积水–使用蚊帐、防蚊水、长衣裤•保护易感人群:–注射乙脑疫苗(保护率60-95%)甲流远去,蜱虫未灭,又添新忧!“东莞疫情”概况•首发病例发生在2010年9月1日,疫情的高峰期在9月下旬,10月3日发病率开始下降。•发生地区主要集中在万江新村,其中主要集中在江村一、二组,病例数达到村组人数的68.38%。•9月上旬主要在江村居民小组出现零星病例,•9月中旬向西扩散村头居民小组,•9月下旬进一步向西扩散,•22日进入另外一个居民小组下滘居民小组。•9月底,邻近新村的水蛇涌社区出现零星病例。•截至10月6日16时,累计发现病例220例(确诊病例42例、疑似病例178例),所有病例均为轻症病例,无危重及死亡病例。基孔肯雅热(chikungunyafever)•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virus,CHIKV)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属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发热–皮疹–关节疼痛•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证实了基孔肯雅热流行•1956年分离到病毒。•本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近年在印度洋地区造成了大规模流行。传染源•1.急性期患者:–急性期患者是主要传染源。–在发病后2~5天内可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有较强的传染性。•2.隐性感染者:–是CHIKV的重要传染源。•3.非人灵长类动物:–在丛林型疫源地内,亦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已证实非洲绿猴、狒狒、红尾猴、黑猩猩、长臂猿、猕猴和蝙蝠可自然或实验感染CHIKV,并能产生病毒血症。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感染病毒的伊蚊叮咬而传播。–埃及伊蚊(Aedesaegypti)–白纹伊蚊(Ae.albopictus)•实验室内可通过气溶胶传播•目前尚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人对CHIKV普遍易感•感染后可表现为显性感染或隐性感染。流行特征•地区分布–基孔肯雅热主要分布于非洲、南亚和东南亚地区。–2005-2007年本病在印度洋岛屿、印度和东南亚地区广泛流行,导致数百万人患病。–法国和美国等非流行国家不断发现输入性病例。•人群分布–任何年龄,但新老疫区有差异。–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在非洲和东南亚等长期流行地区,儿童发病较多。–无性别、职业和种族差异。•季节分布–夏、秋季,热带地区一年四季均可流行。–高发区一般呈循环性出现,经常间歇3~4年或更长时间后又反复发生疫情。•输入性–伊蚊存在,伊蚊密度,CHIKV传入临床表现•本病的潜伏期为2~12天,通常为3~7天。•急性期–发热:•突起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9℃•头痛、恶心、呕吐

1 / 6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