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地理大二轮总复习配套课件 第二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专题四 第1讲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专题四第1讲区域的综合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2011年广东卷)石羊河流经甘肃省中部,流域内灌溉农业较发达、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材料:石羊河流域示意图(图4-1-1)。图4-1-1(1)该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防止该流域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地荒漠化措施:①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②加强全流域水资源协调管理,合理分配水资源;③合理开采地下水;④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⑤因地制宜,调整农业生产结构。2.(2011年浙江卷)图4-1-2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问题。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图4-1-2点拨:首先根据经纬网进行空间定位→确定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地形等自然环境特征→农业生产方式和类型;依据自然特征和生产方式确定可能引发的生态问题以及治理措施。答案:自然环境特征: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农业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草地。沙地: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水土保持。3.(2011年上海卷)读乍得湖相关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乍得湖地处撒哈拉沙漠南缘,水位常随季节变化,湖面伸缩性很大。乍得湖是一个国际湖泊,有3000多万人靠乍得湖为生。随着人口不断增长,沿湖国家不仅利用湖区发展渔业、利用湖滨草原发展畜牧业,而且还在湖滨地带大规模开辟农田,引水灌溉,建立粮食生产基地。为了在干旱环境下获取更多的水源,一些国家甚至在水源河上建坝截水。然而,在他们过度利用乍得湖的同时,生态与环境问题也随之出现。图4-1-3根据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演变的总体趋势,并简析该趋势发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后果。点拨:本题考查了湿地(主要考查湖泊)面积变化的原因和后果。结合图文资料,乍得湖面积越来越小,除自然原因外,还与人口的不断增长,乍得湖沿岸农业开发和过度取水有关。湖泊面积的缩小会加剧当地的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农业生产难以为继等问题。答案:演变趋势:卫星影像示意图说明,乍得湖近五十年来湖面的面积急剧缩小。演变原因: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加剧,荒漠化趋势严重造成沙漠逐步南侵;人口增长过快,农牧业过度发展,沿湖国家缺乏统筹安排等。产生后果:湖水日趋枯竭,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干旱程度加剧,荒漠化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农牧渔生产难以维系,生存条件恶化。4.(2010年浙江卷)图4-1-4是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问题。图4-1-4据报道,近年来④地所在区域非法牧场扩张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你认为主要有哪些负面影响?答案:热带雨林被大面积砍伐,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温变暖加剧;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增加等。生态破坏是当今世界比较突出的环境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到区域的发展。结合区域图考查当地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和治理措施一直是高频考点。生态环境问题在2011年广东高考中占14分左右。考查形式上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辅以文字图表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和运用理论知识对材料信息分析、处理的能力。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环境问题是在发展中产生的,是区域自然和人文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就是当地干旱缺水的自然环境和人类对草场资源的过度开发共同造成的,因此分析一个地区会产生哪些环境问题,要分析当地的自然背景、分析当地人类长期的生产方式,找到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才能找到问题产生的症结,对症下药。区域生态与发展问题的研究思路如图4-1-5:图4-1-5【典例1】(2010年佛山一模)读我国部分地区简图(图4-1-6),回答(1)~(3)题。图4-1-6(1)我国该区域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是()A.地形起伏大C.河流短小但水资源丰富B.降水自西向东减少D.气候干旱))(2)本地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环境污染D.湿地破坏(3)治理该环境问题的根本措施是(A.退耕还林还草B.大力修建水电站C.人工增雨D.大力发展耕作业[名师点拨]本题考查了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治理措施。分析思路:区域定位→了解自然背景,生产方式。第(1)题,读图可知环境问题分布的地区主要以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为主,其显著的自然特征是气候干旱;第(2)题,干旱环境之下存在着荒漠化的潜在威胁,如果经济发展与当地环境不协调,极其容易产生荒漠化;第(3)题,在已知环境问题的前提下,找到原因,针对原因寻找切实可行的措施,一般来讲自然原因改造起来不太容易,解决的措施主要从人为原因入手。[答案](1)D(2)B(3)A【变式训练】(2011年蚌埠模拟)读图4-1-7,完成1~2题。图4-1-71.图中A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较明显的土壤盐碱化问题,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纬度较高,冻土发育,含盐水份不易下渗②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③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④地处河谷地区,水流平缓,对土壤侵蚀作用微弱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图中B处在汉朝时还是水草丰美的温带草原,而现在已变成一片沙漠,其人为原因是()A.气候由湿润向干旱转变的结果B.植被由草原向荒漠退化的结果C.农业由耕种向畜牧转变的结果D.过度开垦和放牧对植被破坏的结果点拨:第1题,A位于贺兰山以东的宁夏平原,黄河流经,灌溉农业发达,人们在农业耕种过程中,长期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易使地表积水;该地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蒸发强烈,积水蒸发后,盐分积聚在地表,导致土壤盐碱化。第2题,注意题干的设问为“人为原因”,即何种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草原退化为沙漠。答案:1.B2.D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危害治理措施代表地区水土流失降水强度大;土质疏松;地表起伏大;植被破坏地表肥沃土壤流失,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恢复植被;修梯田;打坝淤地黄土高原地区;南方丘陵地区(红漠化现象)荒漠化石漠化——岩溶地区植被破坏引发水土流失的结果;沙漠化——干旱地区植被破坏引发;次生盐碱化——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合理灌溉引发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植被,防止过度砍伐、过度放牧;发展节水农业,合理利用水资源云贵高原(石漠化);西北地区(沙漠化);灌溉农业区(次生盐碱化)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分析生态问题产生原因危害治理措施代表地区湿地破坏围湖造田;过度开发;水污染调蓄水量作用减弱;调节气候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纳污能力下降退耕还湖;建立自然保护区;防治污染三江源地区;东北沼泽开发;长江中下游围湖造田续表:【小结】与水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图4-1-8【典例2】(2010年新课标卷)甘肃民勤是我国沙尘暴多发地之一。1998~2006年间平均每年发生沙尘暴11次。图4-1-9分析甘肃民勤春季沙尘暴频发的地理因素。[名师点拨]考查沙尘暴形成的原因。沙尘天气形成需要的物质条件——沙;需要的动力条件——风。[答案]民勤地区沙漠广布(沙源丰富,植被少),春季升温快、降水少,地表干燥,易起沙;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恰位于寒潮南下的路径上),多大风干燥天气。受地形影响(狭管效应),地面风速增强。况比较图(图4-1-10),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变式练习】3.(2010年广州质检)读我国西部各省区土地及草地退化状图4-1-10A.甘肃省沙漠化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B.内蒙古水土流失的面积与宁夏一样多C.西北各省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干旱D.云南、贵州两省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主要是过度放牧点拨:读图可知,甘肃省的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比例最大;内蒙古与宁夏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相等,但两省土地总面积不同,因而水土流失的面积不同;云南、贵州位于岩溶地貌区,因过度砍伐或开垦造成植被破坏而引起水土流失,出现石漠化现象。答案:C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