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课例研究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如何写课例研究报告中国教师研修网培训总监研究员周卫2008年10月1.课例有哪些类型?问题呈现型经验分享型理论验证型教师成长型1.课例有哪些类型?问题呈现型经验分享型理论验证型教师成长型关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学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出发,设法找到恰当的理论和策略来解决问题,以问题唤起反思和变革的行动。教学目标的确定与落实----《爷爷一定有办法》语言教学实践活动课例研究背景:1、北海幼儿园是北京市示范幼儿园.2、幼儿园正在开展的课题是“师幼互动中老师应答适宜行为的研究”,有课例研究的热情和基础。3、参加研修活动的有该园柳茹园长,保教主任,6位老师,执教老师王鑫,西城2位教研员沈心燕,左晓静和周卫研究员.4、教学内容是讲故事,加拿大著名儿童作家菲比.克尔曼的著名民间故事《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一定有办法》故事梗概作品用重复而有节奏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加拿大小镇约瑟一家的故事:小时候,爷爷为约瑟缝了一条方格毯子。约瑟渐渐长大了,毯子变得老旧了。妈妈说,“约瑟,看你的毯子,又破又旧,真该把它丢了。”约瑟说:“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拿起毯子,翻过来,又翻过去,又拿起剪刀喀吱喀吱地剪,再用针飞快地缝进缝出,爷爷说:“这块料子还够做——一件奇妙的外套.”……•故事线索:毯子——外套——背心——手帕——钮扣——最后约瑟把这些材料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第一轮实践(4月1日),教师的原经验活动目标:1、喜欢阅读故事,能预期故事的内容;2、尝试在操作体验中,理解故事的主要意思.教学诊断: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看图说话,填空式问答,语言教学变得机械而乏味。孩子只能被动回答简单的句子和短语.教师讲第二幅图(外套变背心)片断:?:“约瑟长大了,神奇的外套怎样了?”da:“缩水了,”“头穿不进去了。”?:“妈妈怎样说?”da:“妈妈说把它扔了吧.”?:“爷爷有什么办法?”da:“爷爷把他剪了剪,缝了缝,做了件背心。”?:“为什么说爷爷有办法?”da:“他能废物利用。”2、教师试图通过在纸上剪一剪、画一画,让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明白勤俭节约的道理、但由于美工操作脱离故事情景,结果变成俩张皮。操作结果:背心——一条裤子和一条裤衩(一顶帽子)3、故事最终,钮扣丢掉了,约瑟很伤心,老师问小朋友有什么好办法?小朋友答:拿布再做;打工挣钱;拿钱再买;我把它变成一颗珍珠。老师总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好办法。研究者对第一轮实践的评价•割裂故事内容的问答,脱离故事情节的操作,使小朋友并没有真正理解故事的内容,更谈不上从中受到什么教育了。•在第一轮评课环节中,我发现一种现象,老师们热衷于具体教法的改进。怎样将美工操作与语言教学相整合?哪些地方适合师幼互动?老师如何应对才恰当?但却很少关注教学内容的分析和挖掘。而脱离开语言教学的内容和本质,一味强调学习方式的变革就成了本末倒置.从这种意义上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第二轮课堂教学程序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幼儿活动-、新课导入二、师生一同讲故事三、表达多元体验教师利用PPT,介绍故事书封面,作者\故事主人公1、教师边操作,边讲述三段故事:毯子—外套—背心2、教师边操作教具,边引导幼儿创造性复述故事结尾:背心—手帕—钮扣—最后写成一个奇妙的故事。3、教师让幼儿分角色配乐讲故事.师问:你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吗?哪儿有意思?为什么?幼儿读故事名:“爷爷一定有办法。”小朋友尝试分角色复述,理解故事结构。几个幼儿已能完整地复述一段故事,有2个小朋友,始终坚持要把旧背心变成小裤衩。“我特别喜欢爷爷翻过来翻过去,我奶奶就不这样,上来就剪。”“我喜欢爷爷肯动脑筋,总会想出好办法。”“我喜欢故事的结尾。特别有意思.”第二轮实践(5月27日)教学过程活动目标:1、通过师幼合作讲故事,多种感官参与,让幼儿在听的记忆、听的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创造性地复述分段故事结尾。(语言发展)2、培养阅读兴趣,鼓励儿童表达各自对故事的多种体验。(情感体验)3、在问答互动中仔细聆听,积极引导,帮助幼儿加深对故事的理解:“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会有办法。”(互动交流)第二轮教学的三个变化1、从让孩子体验性地动手操作,在纸上画一画,剪一剪,到教师引导边操作教具(方格布),边讲故事。让幼儿通过观察倾听,发现不变的是材料,变的是材料的功能和大小.2、从教师告诉孩子一个勤俭节约的道理,到引导儿童个性体验感悟故事的意思。3、从简单的看图说话,填空式问答,到引导儿童学习听的记忆,听的理解,模仿复述,创造性复述,语言训练更加有序有效。第二轮教学执教者反思1、教学目标明晰了。以往总觉得教学目标空洞,现在从语言发展,情感体验、互动交流三个方面,把三维的课程目标转化为可操作,可监控的行为目标。2、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能力,尤其应重视提高学科素养。比如,对于一篇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怎样分析故事的发展线索、结构特点以及故事语言特点及核心价值。只有自己真正读懂了,才能给孩子讲明白。3、通过反复实践,我才懂得了什么是个性体验,以往我讲述一个故事,总想告诉孩子一个什么道理。往往会用成人的体验代替孩子的体验。现在让孩子在听懂故事的基础上,自己去悟出一个道理,真是太奇妙了!每个孩子和别的孩子都不一样,我一下惊呆了,一时竟都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第二轮研究者的评论1、从第一轮到第二轮,教学目标产生了一个质的飞跃,三维课程目标变得更具体,可操作了.教师真正明白了该教什么,怎么教.在课改强调学习方式变革的潮流下,老师能清醒地意识到提高学科素养的重要性,注意到要深入分析教学内容,突出语言教学的特点,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2、在教学改革中,既要重视课程观念的更新,又要重视教学行为的跟进。一方面让儿童创造性地复述,但当小朋友把旧背心变成了小裤衩,老师却一再强调只能变成小手绢,缺乏对幼儿感受的认同与接纳,这是观念问题。另一方面,鼓励儿童个性体验,但当幼儿真的说出自己的体验时,教师又缺乏由衷的赞赏,悉心的聆听,积极的回应,适时的追问与引申,这是教学行为与策略的缺失。研究还在继续……1.课例有哪些类型?问题呈现型经验分享型理论验证型教师成长型强调利用故事和叙事来获得知识和沟通,课例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是教学理论无法取代的默会知识。整个课例研究的过程就是发现资源,开发资源,拓展资源,共享资源的过程.[案例]从告诉事实到组织观察----小学自然《淀粉》淀粉特性:淀粉遇碘酒变为蓝紫色现代自然科学课程理念指明,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种课程应教给学生科学加工的方法,提供给他们一种思想工具,这样,他们就会更接近于了解作为科学特点的探索精神了。(1)有的课淀粉的上述性质主要是老师告诉或演示给学生看的.(2)有的课形式上象探究,但实际上是对结论的验证,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主动观察与分辨的学习活动.(3)学生探究需要方法的引导,也是个重要问题。这种引导将经历:有结构的探究→指导性探究→自由探究,逐步放开。问题诊断“找朋友”观察得出性质分类、鉴别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变成蓝紫色……米饭、面粉、马铃薯中含有淀粉,遇碘变色改进设计把是好朋友的用线连起来:马铃薯黄酒盐酱油面粉碘酒醋米饭糖(1)有的课淀粉的上述性质主要是老师告诉或演示给学生看的.(2)有的课形式上象探究,但实际上是对结论的验证,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主动观察与分辨的学习活动.(3)学生探究需要方法的引导,也是个重要问题。这种引导将经历:有结构的探究→指导性探究→自由探究,逐步放开。问题诊断改进前改进后实验类别时间(分)百分比%时间(分)百分比%教师演示实验5.817.366.5334.59学生模仿实验24.4373.1400学生探索实验3.179.512.3565.41教师演示试验学生模仿实验学生探索实验课堂实验方法与水平的改变1.课例有哪些类型?问题呈现型经验分享型理论验证型教师成长型尊崇理论的价值,认为教学是将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实际的结果,课例为印证理论、检验理论与方法提供了实据。《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动态生成观察要点教学环节观察要点观察记录一、创设情境根据烧饼、油条、豆浆价格提问题。●教师有没有局限预设的问题和顺序?●教师有没有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并分类板书?二、自主探究(一)小数加法⒈一位小数加一位小数⒉一位小数加整数2.2+3=5.2教师有没有通过口算,将数学问题与儿童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教师在巡视中有无发现不同算法?对出错同学是否运用出声思维方法,让其说出错误原因?在竖式计算中,是否注意了“元、角”在数位对齐中的支架作用,是否强调了低位算起?教学环节观察重点观察记录(二)小数减法⒈整数减一位小数豆腐脑比豆浆贵多少?3-1.4=1.63.0-1.41.6在学生独立完成时,有无巡视发现典型错误?发现列式错了,教师是如何纠正的?有无恰当运用追问和转问?教师有无通过小组交流发现不同解法,让学生相互争论,发表意见?教师是怎么比较点点儿补零的?有无追问与不补零有什么区别?有什么相同?教师有无鼓励学生的发现和好的想法?(如称赞”相同单位对齐”)教师有无强调退位记点的策略?讲清退一当十的算理?动态生成观察要点教学环节观察要点观察记录三、巩固练习7.3+8=10.4-6.8=9-7.3=教师有没有注意让前面出错的同学计算,注意当堂反馈,给出错的同学一个当堂改正的机会?四、小结、布置作业教师有没有鼓励学生自己概括这节课的收获?教师有无用板书及时梳理强化学生的小结?教师布置的作业有无针对性?动态生成观察要点动态生成观察后的思考•科学、有针对性的观察,必须紧扣研究的主题和具体教材内容,必须基于前期生成理论的研究准备,才有可能预设出观察的视点。很难找到通用的万能课堂观察表。•行动教育倡导,在观察中学会观察,在课例研究中学会课例研究。•课堂观察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别人的观察,激发执教者自身自觉意识到教学中应当注意的问题。1.课例有哪些类型?问题呈现型经验分享型理论验证型教师成长型课例研究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课例真实地记载了教师成长的历程,其中的甘苦与困惑、迷茫与挣扎以及反复探寻之后的豁然开朗。青年教师在课例研究中成长——尹靓南三教《“凤辣子”初见林黛玉》教学背景:尹老师,24岁,西南大学毕业,教龄不到二年,基本素质好,是学校重点培养的青年教师。请区教研员、本校骨干、展一小学6位骨干共同帮助诊断、评议、改进。研究线索:现场深入观察分析思考: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教材理解、学科本质、特点理解有多少提高?对教学过程的掌控、处理上有哪些改进?原经验改进后关注重点●完成预设的教案、教参、多媒体、板书●精心准备自己的教学语言和问题●把自己对人物的性格分析和感悟告诉学生,教师说得多,学生说得少。●用好教材和教参、多媒体、板书,去掉练习题:“尊贵、俗气、刁钻”,突出凤辣子“张扬、善变、迎合”的性格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仔细聆听,积极回应,恰当引导,以学定教,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个性感悟来,读出情调来,读出问题来,品出意蕴来。教学内容●平均使用力量,在教法指导上用时过度,没有突出重点、难点。●经历一个“由少到多,由多到少”的过程。合理安排教学时间,掌握教学节奏、分寸,突出重点、难点。原经验改进后对人物性格分析●简单归类:王熙凤处处虚伪,百般逢迎。结果造成简单褒贬,把经典名著中非常重要的人物表浅化、脸谱化。●深入理解“凤辣子”性格的复杂性、丰富性:既泼辣、张扬,又心机极细,应对自如;既能言善变,巧于逢迎,又八面玲珑,精明强干。夸黛玉漂亮,讨老祖宗欢心,赞三春美貌。“少说也有一万个心眼子”,“言谈极爽利,心计极深细。”2.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2.1主题明确2.2线索清楚2.3具有关键性事件2.4过程性资料翔实2.5有结论和反思2.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4.1主题明确4.2线索清楚4.3具有关键性事件4.4过程性资料翔实4.5有结论和反思◈优秀教学经验的凝炼◈教学实践的难点或突出问题◈与先进教学理念的挂钩点◈新颖的理论视角12.一个好的课例有何特征?2.1主题明确2.2线索清楚2.3具有关键性事件2.4过程

1 / 6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