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唐•杜甫执教者:蒋书霞我读《春望》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读出感情。一、音读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jiànsāozānshèng杜甫:唐代大诗人。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世称之为杜工部。“诗圣”。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巩县(今属河南)。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篇现存有1400多首。它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内容深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对照注释,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如:国、烽火、家书、浑、胜(shèng)、簪二、义读幻想一下,假如你是摄影师,你从这首诗捕捉到怎样的一幅画面。(说说诗意)三、情读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城空人稀,草木茂密深沉。感伤国事面对繁花,难禁涕泪四溅,亲人离散鸟鸣惊心,反觉增加离恨。立春以来战火频连,已经蔓延三月,身在异乡音讯难得,家信抵值万金。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整体感知:首联:望中所见颔联:所见所感颈联:战争之长之多家书不易.尾联:忧国思乡(凄风苦雨冷落萧条)(见花悲怆溅泪,听鸟鸣声魂悸心惊)(想象、忧国思家)(总结全文,主旨句、忧国思家)2、“草木深”中“深”有何含义?表面:春天来临,草木繁茂。实际:写都城沦陷,草盛人稀,荒凉萧条的社会现状。“深”字作用: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个”反映的是唐朝什么时代背景?应如何理解?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运用拟人、对偶修辞手法,以乐景写悲情,诗人看到花无心欣赏,反而感时伤怀,悲怆溅泪;听到鸟鸣声,无心倾听,反而魂悸心惊,表达了诗人忧国思家之情.“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3、如何理解“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句照应“感时…”句,“家书…”句照应“恨别…”句,“连三月”写出战祸之长,“抵万金”形容家书珍贵,运用对偶、夸张手法,真切地表达了战乱中思念离散亲人,盼望得到亲人音讯的心情。表现诗人忧国思家之情。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般,因伤时忧国,思念家乡而频频搔首,头发越来越短,越来越少,已经不能插簪了。(表达了诗人忧国思乡之情。)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望”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草木到花鸟。通过眺望沦陷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触景伤怀、忧国思家的感情。拓展:《闻官兵收河南河北》泊秦淮唐•杜牧本诗选自《樊川文集》《泊秦淮》是杜牧游金陵,夜泊秦淮时所作。流经成内的秦淮河两岸,从六朝以来,一直是权贵富豪纵情声色、寻欢作乐的地方。诗人泊舟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借古讽今,写下了这篇的七绝,抨击那些沉湎酒色、不理朝政的上层人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杜牧(803-852)唐代文学家。字牧之。太和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中书舍人等职。以济世之才自负,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其诗多讽谕时政之作。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俊生动。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有《樊川文集》。请你模仿刚才学习《春望》的方法,自学《泊秦淮》。1、音读:读准字音,节奏。2、义读:掌握重点字词的解释。3、情读:能够描绘诗意。4、美读:体会诗境,领会诗人的感情。笼:笼罩。犹:还在。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以花为曲名,南朝陈后主在位时,生活奢侈,制作《玉树后庭花》之类描写宫女美色的歌曲,寻欢作乐。不久,陈朝灭亡。《玉树后庭花》被称为“亡国之音”。杜牧的时代,唐王朝日益衰落,朝廷上充斥着腐败和糜烂,杜牧的《泊秦淮》就是在用“隔江犹唱《后庭花》”警示唐王朝。“烟笼寒水月笼沙”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月色朦胧,笼罩着清冷的秦淮河水和两岸的沙滩.“夜泊秦淮近酒家”的画面在夜晚时分,诗人将船停在秦淮河边灯红酒绿的酒家旁边。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笼”就是笼罩的意思,两个“笼”字将烟、水、月、沙四者和谐地融合在起,描绘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图,营造了迷蒙、冷寂的气氛,“寒”字:寒冷,不但让人想到时值深秋或冬季,而且在心头掠过一丝寒意,又与诗的最后两句写醉生梦死的统治者相照应。赏析:“烟笼寒水月笼沙”这一句渲染了怎样的气氛?渲染了迷蒙、冷寂气氛.“犹唱”二字作用:“犹唱”还在唱,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像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不知亡国恨”指的是什么人?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后庭花》乃亡国之音。说“商女”不知亡国之恨而唱亡国之音,表面上是斥责“商女”,实际上是批评纵情声色、醉生梦死的颓靡世风,批评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这两句表面指责商女,实际是指责那些只知寻欢作乐,纸醉金迷,不问政事的达官贵族,形象地表现了晚唐统治者沿着亡国道路走下去的情形,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与忧虑(忧国忧民)。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社会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B、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作者流连忘返的心情。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D拓展延伸:题临安邸宋【林升】【七绝】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译文]青山之外还有青山,高楼之外还有高楼,湖中的游客皆达官贵人,他们通宵达旦与歌*舞女一起寻欢作乐,纸熏金迷,这种情况不只何时才能罢休?暖洋洋的春风把游人吹得醉醺醺的,他们忘乎所以,只图偷安宴乐于西湖,竟把杭州当成了汴州。这首诗针对南宋黑暗的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担忧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