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教学情境的创设武汉二中卢厚冰(一)高中地理知识与情境1、知识的生成是有情境的2、地理知识生成的情境是地理环境1、知识的生成是有情境的教学情境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内容,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适合学习主体并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情感反应,能够使其主动积极建构性学习的具有学习背景、景象和学习活动条件的学习环境。就其广义来说,是指作用于学习主体,产生一定的情感反应的客观环境。从狭义来说,则指在课堂教学环境中,作用于学生而引起积极学习情感反应的教学过程。它可以综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通过外显的教学活动形式,营造一种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德国一位学者说过这么一个比喻。他说,将15克的盐放在你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从这个比喻中能够得出的是,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展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这就是情境的价值。在传统课程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强调以教学大纲为纲,以教材为本,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以教材安排的内容和顺序进行,学生以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教师基本不需或很少创设与教材不同的教学情境,因而,创设教学情境在传统课程的条件下还不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专业能力。新课程的实施,课程功能和目标的调整,使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变革。基于问题情境,以问题研究为平台的建构性教学成为课堂教学主流,教师的“创设教学情境能力”也随之成为重要的教师专业能力。2、地理知识生成的情境是地理环境课程性质:地理学两个显著特点---综合性;地域性课程理念: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索;注重信息技术在地理课程中的应用;注重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课程设计思路:注重与实际相结合…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以人地关系为主线…1、图像2、文字3、表格4、问题研究5、活动6、案例(二)高中地理教材中情境的呈现方式1、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启发性3、真实性或生活性4、合作性5、层次性6、冲突和谐统一(三)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1、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的情境要符合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创设问题的深度要稍高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水平,具有一定的思维容量和思维强度,需要学生经过努力思考,“同化”和“顺应”才能解决问题,2、启发性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保证新设情境能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思生于情。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学生的思维潜能,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师生之间能够形成良好的教学互动,从而建构新知识,发展新能力。思而达远。由情景所引发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实现微观层面的目标,而且有助于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效的情景也必须要有价值内涵和精神的深广度3、真实性或生活性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尽量使情境真实或接近真实,在现实生活中能找到。学生在“眼见为实”的丰富、生动、形象的客观事物面前,通过对情境相关问题的探究,完成对主题的意义建构。第一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的资源。第二要挖掘和利用学生的经验。实现理论到实际、抽象到具体、复杂到简单的转化。4、合作性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和合作的能力,让他们学会交流和分享获得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并在欣赏自己的同时,学会欣赏别人。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考虑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小组成员之间愉快地交流、协作,并共同克服学习中出现的困难。5、层次性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应尽可能依据学生实际经验和认知,架设好学习的框架,有层次,有梯度,考虑好问题的衔接与过渡。6、冲突和谐统一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不仅注重考虑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课堂“乱”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还要考虑师生之间的思维碰撞,让师生相互启发,诱导,达到融为一体、和谐共振的境界。(四)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1、语言描述2、图像、影像展示3、演示实验4、动手实验5、课外调查6、数据表格7、学具制作8、游戏、角色扮演(五)高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评价1、一节好课的必备元素2、一道好题的必备要件3、情境创设自然流畅、不落痕迹4、情境创设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域空间5、情境创设只能是“调味剂”而不能成为“一道菜”6、情境创设要紧跟时代,反映时政热点3、情境创设自然流畅、不落痕迹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与课程的内容没有实质性的联系脱离实际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过于复杂流于形式过度依赖媒体4、情境创设能激活学生的探究欲望和思域空间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思考。情境中的问题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而提出来的,目标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同学的实际水平,以保证使大多数学生的课堂上都处于思维状态;新异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以使问题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这样的问题才会成为感知的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实际上也就是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触景生情。情境能够有效激发学习者的积极情感,使课堂教学活动能够较早、较好地进入到进入学习的氛围和状态第斯多惠:“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动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赞科夫:“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学习情境把抽象的知识转变成有血有肉的生活事件,而生活事件中均包含或强烈或含蓄的情感因素。因此,创设、呈现教学情境,有利于克服纯粹认知活动的缺陷,使学习成为一种包括情感体验在内的综合性活动,对于提高学习效果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5、情境创设只能是“调味剂”而不能成为“一道菜”突破教学重、难点实现终极目标课始导入情境课中探究情境课终启发情境贯穿始终情境为“学”而创设为“教”而创设6、情境创设要紧跟时代,反映时政热点,反映学科发展动态地理新课标,学科内容上强调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选取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更加重视学习内容的实用性培养学生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并通过地理的视角去认识和分析问题。课程标准卷地理试题设置的情境与考查的内容,多取材于或涉及全球或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热点问题,注意考量学生对社会重大问题的关注和地理认识能力,着力体现地理学的教育价值(六)教师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情境创设应用自如1、善于学习2、善于积累3、掌握高中地理的知识体系与结构4、掌握课标要求5、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