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考纲: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课程标准: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意义。考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课程标准: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考纲: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考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5)课程标准: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考纲: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课标与考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探索中国现代史过渡时期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0---1952、12)三大改造和有计划经济建设时期(53--5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5)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5---1976、10)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改革开放)时期(1978--)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1949---1956)曲折发展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期核心知识梳理1.恢复时期(1949年~1952年)中心任务:巩固政权,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为社会主义改造奠定物质基础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同时进行(1953年~1956年)(中心任务:确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1)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建设国家工业化的基础,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一、过渡时期(1949---1956年)(2)影响:①优先发展重工业,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②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①重工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②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加强国防力量的迫切需要);③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④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和主导产业(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基本设备和设施);探讨:“一五计划”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1、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功探索与成就(1、毛泽东《论十大关系》(2.中共“八大”:1956年(1)背景: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实施“一五”计划,积累了一些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2)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与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3)意义: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3.八字方针(1)背景:1959年至1961年,我国经历了持续三年的经济困难时期。(2)内容: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失衡的国民经济。(3)结果:到1961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开始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所改善。(4、1956-1976年经济建设的成就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失误1).面临问题: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问题)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模和速度问题。2).失误表现:①表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1958年八届二次会议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②表现在经济建设的高指标,片面追求速度与数量,如1958发起以大炼钢铁为中心的“大跃进”运动;③表现在急于人为地、盲目地调整生产关系,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如1958年开展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人民公社化运动;④60年代中期,“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1966-1976年十年的“文化大革命”。3).影响:①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②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③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受到严重挫伤;④国民经济遭受巨大损失;(1)背景:①“文革”结束后的两年内,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②思想基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③指导思想: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2)内容:①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②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③实行改革开放。④形成以邓小平为中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1.揭开序幕——十一届三中全会(3)影响: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年至今)(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①方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②作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大发展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2)城市国有企业改革:①措施:以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环节;1992年,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②意义: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效益显著提高。2.经济体制改革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原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企业失去活力。(2)条件: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使人民摆脱了姓“资”姓“社”的思想束缚。(3)过程:①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②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框架。③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结构。④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确立。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依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对外开放的方针2.过程:1)经济特区:①目的:吸收、利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经济发展。②概况:1980年起,先后建立起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3)经济开放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1990年,开放上海浦东。4)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外开放高潮迭起,形式更加灵活多样。3.特点: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它的形成标志着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意义:有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适应了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探讨: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1.“点”是指经济特区。经济特区是中国开放最早、开放层次最高的地区。经济特区的成功产生强烈的辐射作用,引来开放的高潮。2.“线”是沿海开放城市和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3.“面”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由沿海地区、经济特区向内地延伸。4.“全方位”是指我国对外开放的两手战略,不仅“引进来”,而且“走出去”。5.“宽领域”是指我国不仅开放经济领域,而且在逐步开放政治、思想文化领域。6.“多层次”是指不仅设立经济特区,而且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开放区,并且不断向内地延伸。一、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动1.由新中国成立初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到1956年建立起公有制为绝对主体的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初存在着国营经济、个体小农经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1956年,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成了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这一过程中照搬苏联模式,主要表现为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计划经济体制有所改变,与市场联系加强。主要表现为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乡镇企业;在城市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从而增强了企业活力。同时积极进行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工业腾飞、农业发展,令世人瞩目。3.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随着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提上日程。其主要表现为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施“走出去”战略等。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全面开放,中国市场更加透明、规范。其主要特点是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即改变过去行政配置资源的方式,而以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方式。二、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调整主要原因核心内容结果土地改革封建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解放了生产力,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农业合作化小农经济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人民公社化当时一些领导人主观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公有化程度,扩大公有化规模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党中央正确总结了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决策在坚持土地公有制的前提下,改变经营管理方式,实行分户经营、自负盈亏解放了农村主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三、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基本经验教训项目经验教训事例中心任务“文革”以阶级斗争为纲;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速度1958年“大跃进”,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生产关系1958年人民公社“一大二公”,脱离生产力发展水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建设道路建国初,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越来越有弊端;改革开放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靠力量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统一战线发展为爱国统一战线,更具广泛性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坚持改革开放尊重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生产关系调整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现实水平立足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不能照搬外国经验必须调动一切力量为经济建设服务阶段特征从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时期。有成就,也有教训表现政治上建国初期,建立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遭到破坏,人权遭到践踏。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改变了中国被动、屈辱、不平等的外交局面,国际地位大大提高经济上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文化上与军事和农业相关的科技发展较快;文化建设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教训深刻;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社会生活上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基本上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交通网;社会生活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服装体现了强烈的时代特色阶段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1978年至今)是中国全面改革开放新时期,是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最突出的时期表现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得到恢复和发展;“一国两制”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发展。外交领域成就突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经济上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从范围上不断扩大,从层次上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思想上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重大理论成果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思想指南文化上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生活时尚、思想开放成为新时期人们精神面貌的主要特色【误区警示】1.新中国“过渡时期”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2.土地改革运动确立的是个体农民的土地私有制,而不是集体公有制。3.“文革”结束,并不等于“左”倾错误也结束了,“两个凡是”的实质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