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变迁北周北方南方魏蜀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北魏东汉隋朝东魏北齐宋梁齐陈南朝北朝西魏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分裂中孕育了统一的因素(公元220年——公元589年)魏晋南北朝时代特征长期分裂割据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繁荣单元结构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孝文帝改革的背景第2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第3课促进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第1课改革迫在眉睫---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北魏在中原建立以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即如何处理这一广大地区的民族关系,其中包含如何对待汉族的先进生产方式、汉族的文化问题。是继续保存拓拔氏旧的社会制度和旧有的文化习惯,还是捐弃旧俗,接受先进的文化,在新的历史环境中获得新生,北魏的统治者必须作出抉择。——白寿彝《中国通史》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1.北魏的崛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东晋时建立代国,不久为前秦所灭→淝水之战后再度崛起并不断发展2.北魏的发展:A背景:B表现: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改国号魏,史称北魏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次年称帝,是为道武帝C影响:前秦瓦解,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和战乱使北魏历史发展进入新时期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拓跋焘)意义:①初步结束西晋以来北方分裂割据局面②创造了北方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③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统一是历史大势所趋----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公元396年,拓跋珪乘后燕慕容垂新死,进兵中原,占据了今山西、河北二省之地。当时中原无论经济与文化都较为先进,而拓跋氏故地仍处于落后之中。为了便于控制,拓跋珪下决心迁都平城,于是徙民耕田,经营平城,使平城周围有了大片的沃土。然后,拓跋珪迁都平城,即帝位。不久又仿汉制,命尚书吏部郎邓渊立官制、仪曹郎董谧制礼仪、三公郎王德定律令,由吏部尚书崔宏总而裁之,完善职官制度。为加强封建化,拓跋珪听从崔宏的建议,下令强制解散血缘关系的各部落组织,重新按居住地组织编制,成为国家的编户。399年,拓跋珪又始置五经博士,增加国子太学生员共3000人,并命郡县大索书籍,汇集平城。二.改革的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拓跋珪改革有哪些措施?有何意义?经济上:实行编户;授田劝农;政治上:迁都平城;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如崔浩);思想文化上:兴办太学。①使拓跋部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渐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即封建化②国家机构日益完备,为孝文帝改革奠定基础措施:意义:材料四:根据文献记载,拓跋贵族“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对其他被统治民族业是如此。材料二:“旧无三长,惟立宗主督护,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谓之荫附。荫附者皆无官役,豪强征敛,倍于公赋矣。”材料一:魏初规定:“天下民户分为九等纳租赋”,自文成帝始,又兴十五项“杂调”(杂税),后以战争的临时征发,一户竟收租五十石,为正常年租赋的二倍半!三.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材料三:北境自染逆虏,穷苦倍罹,征调赋敛,靡有止己。所求不获,则致诛殒,身祸家破,阖门此屋。——《宋书·谢灵运传》1.阶级矛盾激化北魏统治面临哪些危机?⑴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⑵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2.民族矛盾激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3.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四.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1.冯太后北魏冯太后,死后谥文明皇后。史称其“性聪达,自入宫掖,粗学书计。及登尊极,省决万机……太后多智略,猜忍,能行大事,生杀赏罚,决之俄顷……是以威福兼作,震动内外。”冯太后曾在献文帝、孝文帝时期两度“临朝听政”,成为北魏朝廷的实际统治者。她主政时已开始了以汉化为中心的社会改革。孝文帝自幼由她亲自教育,她督促孝文帝学习儒家经典,恪守儒家的纲常、礼仪,阅读诸子百家著作和历史典籍。孝文帝亲政后“事无巨细,一禀于太后”。冯太后整顿吏治,“变法改度”,曾发布著名的“太后十八条令”。后来又指导孝文帝废除晋代以来的“宗主督护制”,实行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三长制、俸禄制、均田制等,孝文帝第一阶段的改革实际上是在她的主持下展开的冯太后为北魏孝文帝改革起到了哪些促进作用?2.孝文帝据史书记载:“雅好读书,手不释卷,《五经》之义,览之便讲,学不师受,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左》《老》,尤精释义。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有大文笔,马上口授,及其成也,不改一字。”北魏孝文帝深受汉族文化影响,对汉族的儒家、道家非常了解,使其养就了深厚的汉文化底蕴。材料说明了什么?与改革有何关联?孝文帝改革,是在冯太后的影响和直接推动下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旨在维护统治的封建化运动。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前提——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推动力——统治者因素有利条件——统治阶级汉化改革的奠基“畜牧迂徙,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纪契……”《魏书·序记》游牧为生,流动性强擅长射猎,骑兵凶猛文化水平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