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工前质量控制1.1关键岗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1.1.1关键岗位培训的指导思想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直接、主动、有效地为项目生产经营服务,为优质、安全、快速建设工程,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培训应从项目的实际需要出发,面向施工过程,做到前瞻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注重培训的实效性。1.1.2岗位培训组织项目部岗位培训由总工组织。负责有关共性问题、重大技术问题、安全和质量要求方向的培训,培训对象主要是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负责现场操作方面的常规知识培训;组织实施本级管理人员、技术测量试验人员、特殊工种人员、新参加工作人员、重新上岗的待岗、转岗、换岗、复工人员;外部劳务人员的培训。选派有关人员参加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其他培训。1.1.3岗位培训实施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展情况,作出培训计划,经领导批准后实施,做到有计划、有记录。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测量员、试验员、特种作业人员等持证上岗率要达到100%,并及时复审。1.1.4岗前培训的内容施工验收标准、施工基础知识、施工安全常识、工序操作规程、机械操作规程及法制教育等。通过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质量意识、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增强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更好地为企业的施工生产服务。1.1.5检查与考核1.1.5.1项目部对教育培训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和指导,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和整改措施。1.1.5.2项目部将把教育培训工作列入劳动竞赛、质量创誉和年终考核等检查评比中一并进行。1.2施工图现场核对设计文件审核和现场核对是一项极其重要、严肃认真的技术工作,其目的在于熟悉设计内容,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技术标准和施工工艺。同时,对图纸中存在的差、错、漏、碰及设计不明确的问题和与现场不符之处,及时与设计单位协商修正设计,使其更加完善合理,以便更好地组织施工。施工图纸审核,分内业、外业两部分,由总工程师负责组织实施。1.2.1施工设计图纸内业审核项目部领取施工设计图以后,对施工设计图设计尺寸、标高进行审核:根据工程制图原则,对立、平、侧、截及钢筋布置图、施工设计图所采用的定型图、参考图的结构尺寸、标高进行统一的对应审核,同时对其工程数量进行审核。1.2.2外业审核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牵头,具体组织,监理、技术负责人参加的现场首轮核对,并形成现场首轮核对纪要。对与现场不符的工点,由项目部联系设计院给予解决。未经施工图核对,不得开工。施工图工程数量审核由项目部形成设计与计算工程数量对照表,工程数量汇总表,工程主要材料、构件一览表后相互核对并形成最终定稿,作为定额发料、验工计价、成本考核等项目成本管理的依据。审核结束后应形成图纸会审记录,其内容包括:设计差、错、漏情况,单位工程设计与计算工程数量对照表,工程数量汇总表,工程主要材料、构件一览表,工程所需定型图、标准图、参考图一览表,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优化设计和改善环保设施建议等。审核成果由项目部统计汇总后联系设计院给予解决,并将答复情况及时通知。1.3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用于指导现场施工,针对关键工序编制实施性作业指导书。对于重(难)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在开工前,应将工程(序)质量保证措施(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重要(关键)工程质量保证措施应报总监、指挥部审批后实施,其中重要工程或结构必须附安全技术检算资料。1.4仪器进场调试对仪器进行调试,并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标定,经监理及业主验收合格后,积极开展工前有关准备工作,确保开工后各项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1.5交接桩复测做好交接桩记录,编制复测方案并报批;按照批准的复测方案进行CPⅠ、CPⅡ的复测,并将复测结果上报监理、评估单位,评估通过后报业主存档备案。1.6建立健全质量管理规章制度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各成员,各级质量管理机构人员要按职责划分的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各工序进行全过程控制,以内部自控为基础,外部监理控制为辅助的原则,按《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一体化体系管理手册》的要求,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保证工程所用材料全部合格,强化过程检测和各工序质量控制,规范施工工艺,减少质量通病,使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2.1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检验及储存管理制度2.1.1材料进场与检验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等将构成永久性工程组成部分,它们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施工工程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事先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在材料、设备采购前对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进行资质审查,选择有质量保证能力的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工程所用的各种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质量品质证明书以及材质报告,凡证件不齐全的材料和设备禁止采购。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在正式使用前,必须由物资设备部根据进场材料的数量、检验频率抽取样品报送试验室进行检验,试验室根据检测试验规程的要求,及时检测并填写检测报告,以确定材料质量,如遇检验材料不合格,应及时通知物资设备部并对不合格材料进行封闭、标识。检验合格的材料方可用于施工现场。质量合格的材料、设备、构配件进场后,到其使用或安装通常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间隔。在此时间内,如果对材料等的存放、保管不良,可能导致质量状况的恶化,因此必须对进场的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存放、保管条件及时间进行监控。2.1.2进场材料储存管理2.1.2.1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存放、保管由项目部安排专人负责;2.1.2.2强化物资现场管理。现场物资堆放要做到存放合理,苫垫规范,堆码整齐,标识清楚,存料场地要考虑防火、防洪、防盗,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2.1.2.3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随时调整物资储备数量,储备结构,提高库存物资的周转率,库区要达到布局合理,场地平整,道路及排水畅通,堆码有序,标识清楚,安全作业,专人看管,具有防火、防盗、防洪、等预防设施和措施。2.1.3物资采购与供应2.1.3.1选择科学的采购方式,一般分为:招标采购、询价议标采购和零星采购等三类。对具备招标条件的大宗物资和对工程质量有较大影响的物资,必须严格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招标采购。2.1.3.2单项采购金额低的物资采购可与三家以上供应厂商直接询价、谈判后购买;零星采购宜采用定点采购的方式。2.1.3.3按施工图纸及施工承包合同把好物资总量关,严格执行领导签批制度。加强过程调控,根据施工进度,合理有序进行采购,减少资金占用费。2.1.3.4坚持按照“谁采购供应、谁承担相应责任”的原则,对到站材料进行数量、单价、质量、规格、型号、技术证件验收,并进行登记,做好原始记录。2.1.4不合格品的处理各级物资人员要把好物资收发检验关,材料到货后要坚持“四查”即:查质量、查数量、查规格型号、查技术证件,并进行登记,做好原始记录。各项资料要完善保存备用,发现不合格物资,禁止放行,并做好现场标识,及时通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为实现物资设备的可追溯性,物资设备进场后按照沪昆公司有关要求及时填写《物资设备质量记录表》并报监理工程师签认后存档。2.2技术交底制度2.2.1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技术交底项目部收到设计文件后,总工程师应积极与业主、设计单位联系,了解对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的组织、时间等事项;组织各分部有关人员参加设计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项目工程管理部对交底中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进行详细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以便实施,或待相关问题形成文件后下发执行。技术交底文件或会议纪要应妥善保管备查,并作为竣工文件资料列入工程档案。对复杂技术及高、难、新工程,在施工前或施工过程中,还应请有关专业设计人员到现场进行专题技术交底,以满足设计要求,保证施工顺利。2.2.2项目内部技术交底内部交底分综合技术交底和工序技术交底。2.2.2.1综合技术交底由项目部总工程师组织,向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交底,并负责形成综合技术交底书面材料,下发执行。项目部根据设计技术交底、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指南按照施工计划安排分阶段编制作业指导书,并下发执行。2.2.2.2工序技术交底项目部总工程师根据项目部技术交底情况和施工计划安排分阶段编制技术交底书,分别对施工队和班组进行技术交底,必要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项目部适时检查作业指导书和技术交底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将检查情况记入检查记录和工程日志。技术交底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工作,关系到工程能否按程序、标准实施。没有进行技术交底的工程,不准施工。交底工作不论采用何种形式,均要建立技术交底复核和交接签收制度。“技术交底书”格式要统一,填写要认真。2.2.2.3项目部根据建设单位组织的设计技术交底会议纪要、项目部综合技术交底、作业指导书对作业队、班组作业层操作人员等内部各个层面进行分项目分步施工技术交底;相关技术交底制度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备案。2.2.2.4施工技术交底会议内容须形成现场技术交底记录以备查。2.2.2.5施工技术交底后,在组织实施时,项目部对施工人员必须进行岗前教育和培训,必要时组织实地演练。相关活动做好培训记录以备查。2.2.2.6凡下发的各种技术交底资料,交接双方必须认真履行签字手续,必须对资料登记编号;凡因技术交底不清,手续不齐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按不同的岗位责任予以经济处罚,重大事故依据有关法规追究当事人责任。2.2.2.7相关技术交底资料须经项目部总工程师审核后报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备案。2.3工程地质核实制度在进行现场施工中,对关系到结构受力的原始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进行核实,不符合时报请设计单位进行处理。2.4变更设计审批制度现场核对优化或施工过程中需发生变更设计时,应严格按照变更设计有关规定,办理变更设计审批手续。严格遵守“先批准,后变更;先变更,后施工”的规定,确保工程质量。2.5旁站值班制度现场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要随时深入现场检查控制,对关键工序、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结构、易产生质量通病的施工环节,质检人员必须实行24小时旁站值班。旁站值班时,发现施工工序没有按照施工规范及技术交底书进行施工时,要及时制止,并责令返工,避免产生大的质量隐患。2.6施工测量复核制度2.6.1程施工测量技术依据2.6.2控制网复测全标段配备足够的测量设备,全站仪精度要达到1″,对设计单位移交的测量成果进行复测,复测结果在相关标准允许的范围时,使用原设计值;超出允许范围时,及时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报告,联系设计单位进行复核调整并签认,否则不得作为施工依据。复测工作完成后,及时编制完整的《复测报告》,报监理工程师复查,监理工程师根据复查结果编写《复查报告》,经复查合格报评估单位评估,评估通过后报建设单位确认并存档。对复测后的测量控制桩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在施工前设置护桩,护桩宜固桩,并经常复核,检查其可靠性。2.6.3单位工程独立控制网复核制度所有的控制测量均应在监理工程师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监理工程师对重要的控制桩要进行独立的平行测量。独立控制网要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2.6.4放样测量复核各项工程施工前均应按设计图进行施工放线,测量精度需符合标准、规范规定要求,并进行换手复算、复测。驻地监理工程师按规定比例抽检并签署意见,未经监理工程师签认的施工放样结果禁止施工。2.6.5沉降观测的复核根据设计单位制定的沉降观测方案实施,在现场测量中应执行换手复测制度;测量数据必须采用仪器自动记录的介质和电脑连接,不得采用手写记录。2.10工程试验段制度在进行正式施工前,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的规范、标准,吸取其它施工经验,对部分单项工程或分部工程的关键工序先选择一段试验段进行施工工艺流程设计,取得相关的施工技术数据和参数,以制定施工工艺方法。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艺流程的施工方法进行,如施工方法与实际操作有矛盾,应立即向技术部门反映,技术部门应派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校验,如属实则立即发放工艺方法更改方案,更改方案应有工程管理部主管复核签字,总工程师审核签字。2.11检测试验制度检测试验工作是控制质量的关键,必须严格工作程序,规范操作方法,把好工程质量源头关。工程试验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