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1、简述中国文学发展中的不平衡①文体发展的不平衡: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一方面,各种文学体裁的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诗歌和散文诗最早形成的两种问题,商周之时便有,到了魏晋南北朝才有了初具规模的小说,而到宋金两代才形成了戏曲文学,各种体裁形成的时间相差数百年甚至一两千年;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有所不同,如小说从远古神话到唐传奇,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但赋从楚辞发展到最初的骚体赋再到成熟的散体大赋,过程就断了许多。②朝代的不平衡:各个朝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是不一样的,有的朝代相对繁荣,而有的朝代相对平庸,而且各个朝代都有着其相对发达的问题,如汉代的赋、唐代的诗、宋代的词、元代的曲、明清两代的小说。并且一个朝代之内的文学发展也不平衡,有些年代较长朝代如汉唐宋明等,其初期文学比较平庸,通过两代或三代人努力,才达到高潮;而有些小朝廷倒可能异军突起,如南朝梁、陈两代的诗,南唐和西蜀的词等。③地域的不平衡。所谓地域不平衡包括了两方面意思:一是在不同的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都有着盛衰的变化,呈现此盛彼衰、此衰彼盛的状况。如建安文学集中于邺郡;南朝文学集中于金陵;江西在宋朝诗人很多,而此前后较少;江浙地区在明清两朝文风最盛。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如楚辞带有明显的楚地特色,杂剧带有强烈的北方特色,南戏带有突出南方特色等。2、中国文学发展过程中,一些相反相成的因素的互动作用:①俗与雅之间的相互影响、转变和推动。《诗经》中的国风本是民歌,经过孔子整理,到汉代被儒家奉为经典并加以解释变为了雅文学。词在唐代本是民间通俗的曲子词,在宋朝几代词人的努力下也逐渐变得雅了起来。戏曲本在宋元时期是市井勾栏中适应市民口味的俗文学,后来经过文人的改编、提高,有了《牡丹亭》、《桃花扇》等精致高雅的戏曲作品。在俗与雅之间,主要是俗对雅的影响和推动,以及由俗到雅的转变,俗雅之间的互动,使中国文学保持了新鲜感,葆有经久不衰的魅力。②各种文体的相互渗透与融合。本来各种文体都有其独特的体制和功能,这构成了文体之间的界限。如诗与赋的区别相当明显——“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忌繁;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但魏晋以后赋吸收了诗的特点,抒情小赋兴盛起来,这就是赋的诗化;而初唐,诗又反过来吸取了赋的特点,出现了歌行体等以铺陈之法作诗的诗体,即诗的赋化。一种文体与其他文体相互渗透与交融,吸取其他文体的艺术特点以求新变,也是中国文学演进的重要途径之一。③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与碰撞。这是文学体裁内部的运动,主要表现在诗文领域中。魏晋以后,文学走上了自觉的道路,文学创作不断自觉或半自觉地进行着革新。齐梁以来诗歌过分追求声色,出现一些弊病,初唐诗人陈子昂首先大声疾呼恢复汉魏风骨,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有影响的复古呼声,陈子昂的复古实质上是革新,促成了声色与性情的统一,是推动盛唐诗歌达到高峰因素之一。唐中叶,韩愈柳宗元又在散文领域举起复古旗帜,反对六朝以来盛行的骈文,提倡古文,这一次复古的实质也是革新,是在三代两汉古文基础上建立一种文道合一的新的语言和文体。可以看出,中国文学的演进过程中,文学的发展进入瓶颈期时,便会有文学家们提出复古或革新以寻求发展,并且一些复古的实质也是革新,因此复古与革新的互动,也是中国文学演进的途径之一。④文与道的离合。这主要是指文学与儒家伦理道德和政治理想的关系,自从汉代确立了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文学与儒家思想的关系一直制约着文学本身的演进。文学或与道离,或与道合,离与合又有程度的不同。文学适合儒家思想,出现过杜甫、韩愈、白居易、陆游等优秀文学家,文学部分离开儒家思想,也出现过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等优秀文学家。文学理论和批评上既有着“宗经明道”、“文以明道”、“文以载道”等强调儒家道德论述的提出,也有着“独抒性灵”、“童心说”等反抗封建伦理道德的思想抬头,在情与理的碰撞中发出新的呼声。文与道的或离或合的过程中,这些不同因素的互动也推动了中国文学的发展,中国文学得以演进。3、三古七段的划分与其各阶段的特征:三古七段是把中国文学史划分为了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三个时期,又将上古期细分为先秦和秦汉;中古期分为魏晋至唐中叶,唐中叶至南宋末,元初至明中叶;近古期分为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共七个时间段。各时期的总体特征:上古期是中国文学各种体裁的孕育期;是中国文学思想基础的孕育期;以儒道两家为主的中国文学思潮的形成期;士大夫作为创作主体和接受对象,以及文字作为传播的主要媒介的格局的奠定期。中古期开始了中国文学的自觉时代,并在南北朝完成了这个自觉的进程;文学语言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由古奥转向浅近;是诗、词、曲三种重要文学体裁的鼎盛期;文言小说在魏晋南北朝初具规模,在唐代臻于成熟,白话短篇小说在宋元已相当繁荣;文学传媒出现了印刷出版、讲唱、舞台等新形式;文学创作的主体和对象包括了宫廷、士林、乡村、市井等各方面。近古期出现了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品化;创作主体的个性变得高扬,大多有着反对理学禁欲主义的倾向;诗文等传统文体仍在发展,但难以突破,通俗文体的发展显得生机勃勃。各阶段特征:先秦文学的文学创作主体经历了由群体到个体的演变,史从巫中分化出来,专门从事人事的记录;先秦文学的形态,一方面是文史哲不分,另一方面是诗乐舞结合。秦汉文学创作主体的处境有了变化,形成若干作家群体,以歌功颂德或讽喻谲谏为己任;汉代文学失去了先秦文学的生动活泼与多姿多彩,形成了格式化的、凝滞的风格;四言诗僵化,楚辞的形式转化为赋,汉乐府民歌兴盛从而酝酿出五七言诗体。魏晋到唐中叶的文学是五七言古体诗繁荣发展并达到鼎盛的阶段,也是五七言近体诗兴起、定型并达到鼎盛的阶段。其特征包括诗占据着文坛的主导地位;文向诗靠拢,出现了诗化的骈文;赋向诗靠拢,出现了骈赋;建安风骨与盛唐气象两个诗歌范式在这一阶段的头尾确立起来;以宫廷为中心形成若干文学集团,集团成员之间相互切磋提高了文学的技巧;玄学和佛学渗入文学,使文学呈现多姿多彩的新面貌。唐中叶到南宋末的文学的特征有:古文运动与诗文革新运动确立了此后的文学语言和文体模式;盛唐后诗人另辟蹊径,几经探索,最终发展出宋诗;词这一体裁由形成而到兴盛;唐传奇的兴盛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成熟,宋代“说话”的兴盛是这一阶段文学的新发展。元代至明中叶文学中,叙事文学占据了文坛主导地位,有着如下几个特征:文学传媒除了写在纸上的读物,还包括说唱、舞台等艺术形式;儒生社会地位的降低,出现了关汉卿、王实甫等一批不同于正统文人的民间文学家;文学样式以戏曲和散曲,杂剧的中心是大都,而散曲的中心则是温州;元末明初出现的《三国演义》《水浒传》预示着长篇小说的时代的到来。明嘉靖到鸦片战争的文学的特征有:诗文方面有着公安派、竟陵派、神韵派、格调派、性灵派、桐城派等一系列诗文流派的主张、创作,有发展而难有突破;词方面有阳羡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的主张和实践;戏曲方面有着“临川派”和“吴江派”的论争和创作;白话长篇小说创作达到了巅峰。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期间: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于异邦的观念,成为文学的基调;文学被视为社会改良的工具,在国民中最易产生影响的小说的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4、孔子提出的“兴观群怨”的文学主张:孔子特别强调文学的政治道德功能,提出了:“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的文学观点,较为详尽地阐述了诗歌的功效作用:“兴”是指通过文学形象唤起或传达一种社会性的情感,使读者领会某种普遍的真理,最终达到感化教育的目的。体现了文学的意志感发功能。“观”被郑玄注为“观风俗之盛衰”,儒家认为诗歌一方面可以提供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另一方面可以提供对诗人伦理修养的认识。体现了文学的认识性。“群”是使人通过学诗而协和团结、凝聚氏族情感。诗歌和音乐一样,应该成为一个文化共同体的精神凝聚点,反映共同体的情感。体现了文学的教育作用。“怨”为“刺上政也”即表达诗人的恩怨之情,这种情感往往是指对不良政治的揭露与批判,以及维护理想政治信念的勇气。体现了文学的社会批判作用。“兴观群怨”的文学主张,可以看做儒家的文学纲领,强调的是文学的感悟功用、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批判作用。5、中国神话对后是文学的影响:中国神话以其广博精深的意蕴、生动活泼的表现力,为后世文学奠定了基础。神话对文学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作为文学创作的素材神话除了被后人直接载录外,还为各类文学作品提供素材。散文中,《庄子》说理的精妙和文风的恣肆,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神话的引用;《诗经》、《楚辞》中也有很多以神话入诗的作品;小说、戏曲更是采用了许多神话素材,明清的神魔小说对神话的采用和重塑达到了此类文学的最高点,其代表作为《西游记》。此外,《聊斋志异》《镜花缘》《红楼梦》等著名作品也有不少发人深省的神话情节。(2)直接影响文学创作的思维方式、表现手法和欣赏效果等神话作为原始先民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先民对自身和外界的思考和感受,包含着很浓郁的情感因素。那些自觉或不自觉的运用了神话原型的作品,都可以把作者或读者领入先民曾有过的那种深厚的情感体验中,从而缓解现实的压力,超越平凡的世俗。如《离骚》之于屈原,《聊斋志异》之如蒲松龄,都体现了神话原型的精髓和力量。6、诗经的内容和艺术特点:诗经的内容: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深刻反映了殷周时期尤其是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包括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以及世态人情、民俗风习等。①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保存在大雅和“三颂”中的祭祀诗内容就以祭祀、歌颂祖先为主,或叙述部族历史,或赞颂先公先王的德业,如《生民》《公刘》等,与后世庙堂文学有明显区别。②农事诗:《诗经》中的作品,不仅在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上打上了农业文明的烙印,而且产生了一些直接描写农业生产生活和相关政治宗教活动的农事诗,其中代表作品是《七月》。③燕飨诗:《诗经》中还有以君臣、亲朋欢聚宴飨为主要内容的燕飨诗,更多的反映了上层社会的欢乐、和谐,如《小雅·鹿鸣》。④怨刺诗:怨刺诗主要保存在“二雅”和国风的一些作品中,或讽刺不劳而获、贪得无厌者,或揭露统治者的无耻与丑恶,辛辣的讽刺中遇有强烈的怨愤和不平。如《节南山》《伐檀》《硕鼠》等。⑤战争徭役诗:《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如《大雅·江汉》《小雅·六月》等。但更多的战争诗更多表现出对战争厌倦与对和平的向往,充满忧伤的情绪,代表作品是《小雅·采薇》。而徭役诗则完全是表现对繁重徭役的愤慨厌倦,如《卫风·伯兮》。⑥爱情诗:反映婚姻爱情的事做,在《诗经》中占有很大比重,其主要集中在《国风》之中,是《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精彩动人的篇章。这些事或些男女爱情生活的幸福快乐和挫折痛苦,充满坦诚真挚的情感,如《周南·关雎》《邶风·静女》《郑风·子衿》等;或反映婚姻和夫妻家庭生活,如《周南·桃夭》《郑风·女曰鸡鸣》;或属于反映婚姻不幸的哀歌,描写弃妇的悲惨生活,抒发其愤懑不平,代表作有《卫风·氓》《邶风·绿衣》等。诗经中305篇作品的内容十分广博,还有一些其他的内容,如《王风·黍离》写故国之思,《鄘风·载驰》抒发爱国之情等。总之,诗经的内容十分广泛丰富,它立足于社会现实生活,没有虚妄与怪诞,都是当时政治状况、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的形象画卷。诗经不仅描述了周代丰富的社会生活、特殊的文化形态,而且揭示了周人的精神风貌和情感世界,是我国最早的富有现实精神的诗歌,奠定了我国诗歌面向现实的传统。艺术特点:诗经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①赋比兴的运用:赋就是铺陈直叙,即诗人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是一种基本的表现手法,可以叙事描写,也可以议论抒情。在赋比兴三者中,赋是基础。如《七月》中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中的生活,就是用赋法。比就是比方,以彼物比此物,诗人有本事或情感,借一个事物来作比喻。比的运用相当广泛,如《卫风·硕人》中描绘庄姜之美,连用许多比的手法——“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