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上)-国际贸易部分第八版—第八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八章贸易的政策工具在前面的几章中,通过描述国际贸易的原因、影响,以及一个存在贸易的世界经济的功能,已经回答了“一国为什么会从事贸易”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答案有助于回答“一国应该选择什么贸易政策”这一问题,那就更好了本章集中讨论以下问题:各种贸易政策会产生什么影响?在这种贸易政策下,哪方可以获利?哪方会损失?保护政策的收益和成本是多少?收益能否弥补成本?一个国家应该采用何种贸易政策?例如,为了防止来自日本和韩国的竞争,美国是否应该采用关税或进口配额来保护本国的汽车工业?第八章贸易的政策工具1.关税的基本分析2.关税的成本和收益3.贸易政策的其他工具第八章贸易的政策工具1.关税的概念2.供给和需求3.关税的影响4.衡量保护的程度关税的基本分析关税的概念关税:关税作为最简单的贸易政策,指的是一国政府设置的海关依据国家制定的海关法则和税则,对通过关境的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收。关税的特点: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和涉外性关税的概念关税的分类:按照课税计量标准分类,可以把关税分为从量税、从价税和混合税。从量税:每单位进口商品征收固定税额从价税:按照进口商品的价值收取一定比例的税收混合关税:由一定比例的从价税加上一定比例的从量税构成的关税供给、需求以及单一行业内的贸易假设有两个国家:本国和外国两国都生产小麦,并且小麦在两国家的运输成本为零小麦在两国都是一个简单竞争行业.假设没有贸易时本国小麦价格比外国要高.如果允许两国从事贸易,贸易商就会把小麦从外国运到本国.小麦的出口导致其在外国的价格上升,而本国价格下跌,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到两国的价格差别完全消除时为止供给和需求为了确定世界的小麦价格和贸易量,我们先定义两条新的曲线:本国进口需求曲线(importdemandcurve)和外国出口供给曲线(exportsupplycurve)。这两条曲线都是以原来各国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为基础推导而来的。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推导本国进口需求曲线本国的进口需求就是本国消费者的需求量超过本国生产者的供给量的那一部分供给和需求在价格P1,本国的进口需求量为D1–S1如果价格上升为P2,本国进口需求量下降为D2–S2在点PA,国内供给和需求相等,因而进口需求曲线与价格轴的截距在PA点(进口需求在PA点为零)。进口需求曲线的特点:没有贸易时国内供给和需求相等,因此,在贸易量为零时,进口需求曲线与竖轴相交.它是向下倾斜的.它比进口国家的国内需求曲线更平缓.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推导外国出口供给曲线外国的出口供给是其生产者的供给量超过其消费者需求的部分供给和需求在价格P2,外国的出口供给量为S*2–D*2如果价格下降为P1,外国的出口供给量下降为S*1–D*1在点P*A点,供给和需求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相等,所以外国进口供给曲线与价格轴交于PA(出口供给在PA点为零)外国出口供给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出口供给随价格升高而增加出口供给曲线的特点:没有贸易时国内供给和需求相等,因此,此时出口供给曲线与竖轴相交.它是向上倾斜的.它比出口国的国内供给曲线更加平缓.供给和需求供给和需求当本国进口需求等于外国出口供给时,就实现了世界均衡。在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价格为Pw,对应的需求量为Qw供给和需求本国需求-本国供给=外国供给-外国需求本国需求+外国需求=本国供给+外国供给世界需求=世界供给分析框架基于以下假定之一:两个大国进行贸易小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相关定义:贸易条件是指用进口商品来表示的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小国是指无论他是否与世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都不会改变自身的贸易条件.关税的影响•在没有进口关税时,本国和外国的小麦价格均为世界价格PW,这一点对应于世界市场的点1•当本国对每单位小麦征收t美元的从量税,若两国之间的价格差小于t时则不存在该商品的国际贸易。如果没有贸易,本国就会出现小麦供不应求的情况,而外国则出现小麦超额供给,从而导致本国的小麦价格上升,外国的价格相应下降,直至价格差距为t美元为止•当PT-P*T=t时,本国的进口需求正好等于外国的出口供给,对应的贸易量为QT本国对每单位进口商品征收t元该商品在两国的价格差小于t元时无贸易本国市场:商品供不应求,商品P外国市场:商品供大于应求,商品P*当P与P*之间的价差至少等于t时,两国开始贸易由于PPW,国内商品市场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差额缩小,进口需求减少由于P*PW,国外商品市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额缩小,出口供给减少当数量为Qt时,本国进口需求与外国出口供给相等(QtQW),进口关税使贸易量下降关税的影响本国价格的增幅小于关税t,其原因在于部分关税体现在外国出口价格的下跌上.如当一个小国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时,该国无法影响外国出口商品价格,关税使得出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幅度等于全部关税额.关税的影响在“小国”情形下,该国无法影响外国出口商品的价格关税会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幅度等于全部关税额,即从PW升至PW+t。本国产量相应地会从S1上升到S2,而消费量会由D1降为D2。征收关税的结果是进口量下降。政府政策内部相对价格外部相对价格进口关税(P进口/P出口)国内(P进口/P出口)国外出口补贴(P出口/P进口)国内(P出口/P进口)国外衡量保护的程度本国对F商品征税(PF)国内(PC/PF)国内(PF/PC)国内(PC/PF)世界不变(PC/PF)国内(PC/PF)世界生产者生产更少C,QC生产更多F,QF(QC/QF),RS曲线左移衡量保护的程度本国对F商品征税(PF)国内(PC/PF)国内(PF/PC)国内(PC/PF)世界不变(PC/PF)国内(PC/PF)世界消费者消费更多C,DC消费更少F,DF(DC/DF),RD曲线右移衡量保护的程度衡量保护的程度关税的作用:1、名义保护:关税税率表中反映出来的对最终产品的保护程度。2、有效保护:对一个行业中包含中间产品、原材料等在内的所有产品的保护程度关税的经济效应。衡量保护的程度简单的名义保护衡量法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如果关于小国的假设并非完全准确的话,那么关税的一部分影响就会降低外国的出口价格而不是提高国内的价格。第二,关税对处于不同生产阶段的某一产品可能会产生极其不同的影响,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一点。衡量保护的程度假设汽车制造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阶段:零部件生产制造第二阶段:汽车组装假定某一车型的汽车在国际市场的售价为8000美元,而该汽车所有的零配件在国际市场的总价值为6000美元。衡量保护的程度假设政府意欲保护汽车组装行业,对整车征收25%进口关税税前组装成本最高允许值8000-6000=2000税后组装成本最高允许值8000×1.25-6000=4000有效保护率=(4000-2000)/2000×100%=100%衡量保护的程度假设政府意欲保护零部件生产制造行业,对进口零部件征收10%进口关税有效保护率=(1400-2000)/2000×100%=-30%税前零部件售价6000税后零部件售价6600税前组装成本最高允许值8000-6000=2000税后组装成本最高允许值8000-6600=1400有效保护率(effectiverateofprotection)EPR=V’-VVV’=制成品在征税后单位产品的附加值V=制成品在征税前单位产品的附加值衡量保护的程度有效保护率(effectiverateofprotection)EPR=国内增值(V’)-国外增值(V)国外增值(V)国内增值(V’)=(进口最终产品价格+关税)-进口原材料价格国外增值(V)=国外最终产品价格-国外原材料价格最终产品名义关税率一定时,对所需原材料或中间产品征收的名义关税率越低,对最终产品的保护程度越高。衡量保护的程度[举例]进口一件衣服的CIF价为40元,其中投入品布的价格为30元。如果对衣服征收10%的关税而对布免税,则:(40+40×0.1–30)–(40–30)EPR=×100%=40%10如果对衣服和布都征收10%的关税,则:(40+40×0.1–30+30×0.1)–(40–30)EPR=×100%=10%10EPR的常用计算公式如下:t-arEPR=───1-at: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a:进口的中间投入品的价值占最终产品价值的比率;r:进口中间投入品的名义关税率。通过对有效保护率的计算表明:对中间产品征收关税,必然会降低国内生产者的有效保护。衡量保护的程度仍以上例计算如下:10%–75%×0EPR=——————=40%1–75%10%–75%×10%EPR=————————=10%1–75%正因为如此,各国政府通常总是允许进口原料品和其他中间产品免税进口,或以比最终产品低的税率进口,以鼓励国内生产。所以,有效税率通常总是高于名义税率。结论:从关税政策上讲,最终产品的名义关税率必须大于其中间投入品或原料的名义关税率,才能对本国产业有较高的有效保护率。衡量保护的程度关税的成本和收益1.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2.关税的成本和收益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消费者剩余(consumersurplus)衡量的是消费者在一次购买中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如果P是某一产品的价格,Q是与之对应的需求量,那么消费者剩余就是把需求曲线下方直到Q的面积减去P与Q的乘积。如果价格是P2,需求量是D2,那么消费者剩余就是图上标有a的那块面积;如果价格降至P1,需求量上升至D1,那么消费者剩余会增加,等于面积a加上增加的面积b。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生产者在一次销售中实际得到的价格与愿意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如果价格是P,对应的供给量为S,那么生产者剩余就是P与S的乘积减去供给曲线下方直到S的面积。如果价格是P1,相应的供给量就是S1,生产者剩余为面积c如果价格涨至P2,供给量上升到S2,那么生产者剩余也会增加,其值等于面积c加上增加的面积d关税给进口国带来的成本和收益关税会把国内的价格由PW提高到PT,把外国出口价格由PW降至P*T。当国内价格上涨时,国内生产会由S1扩张至S2,而消费会从D1下滑到D2。不同社会集团的成本与收益可以用标有a,b,c,d,e的五块面积的和来表示。关税的成本和收益国内生产者所得:征收关税之前,生产者剩余等于PW以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当价格上涨到PT后,生产者剩余增加了面积a,这是关税带来的生产者所得。国内生产者由于可以得到更高的价格,因而生产者剩余也更多关税的成本和收益国内消费者损失:由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从PW提高到PT,消费者剩余的减少等于a+b+c+d国内的消费者会因更高的价格而蒙受损失关税的成本和收益政府:收益的大小等于关税率t乘以进口量D2-S2。因为t=PT-P*T,所以政府的收益就等于面积c与面积e之和。政府通过征收关税可以从贸易中获益关税的成本和收益关税的净损失=消费者损失-生产者所得-政府收入关税的净损失=(a+b+c+d)-a-(c+e)=b+d-e关税的净损失可以表示为两个用“三角形”面积衡量的损失,一个用“矩形”面积衡量的有抵消作用的收益。关税的成本和收益第一个三角形表示生产扭曲损失(productiondistortionloss),这是由于关税会导致国内过多地生产该种产品造成的第二个三角形表示本国的消费扭曲损失(consumptiondistortionloss),来自于因为关税而造成的消费下降矩形表示的是贸易条件改善所带来的利益,它来自于关税造成的外国商品出口价格的下降。但是在小国情形下,关税无法对外国价格产生重要影响,这最后的一块面积e也就不存在了,从而会使关税的成本明显超过其收益。关税的成本和收益PYQYOSDPwPtFAGabcd国际市场价格税后进口价格①税后价格提高Q1Q2Q3Q4税前进口量②税后进口量减少eBCH税前消费者剩余△AFPW,税后为△AGPt。③消费者剩余损失a

1 / 7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