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泗阳县人民医院输血科祁新华2013.8.20血液成分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红细胞浓缩红细胞、晶体红细胞、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血小板浓缩血小板、单采血小板血浆制剂普通新鲜血浆、新鲜冰冻血浆、冰冻干燥血浆免疫球蛋白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特异免疫球蛋白成分输血的应用概况成分输血在输血中所占比例作为衡量技术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八十年代后期国外已改为红细胞输血率代替成分输血率。到八十年代末发达国家成分输血率一般在90%以上。而我国到2000年成分输血率也只有20%~35%。成分输血的优越性提高疗效减少输血反应合理使用全血输注全血的制备ACD保存液,200ml为一单位,4℃可以保存21天。CPD保存液,4℃可以保存25天.ACD-A,CPD–A,在保存液中加入腺嘌呤,保存期可以延长到42天。全血输注的适应症急性失血、产后出血等大出血体外循环新生儿溶血病置换血浓缩红细胞将全血中的血浆移去1/3~1/2,其红细胞压积为70%~80%适用于各类型贫血,特别是合并心、肝、肾疾患患者。少浆血从全血中的移去一部分血浆,红细胞压积为50%,只是输注时比较流畅,现很少应用。代浆血或晶体盐红细胞悬液将全血中的血浆离心后移去90%以上,用代血浆(羟乙基淀粉和葡萄糖)或晶体盐保存液(氯化钠、腺嘌呤、葡萄糖等)代替移去的血浆具有补充红细胞和扩充血容量的作用不良反应少少白细胞的红细胞按照不同需要去除白细胞,白细胞总数5×108预防反复输血或妊娠因体内产生白细胞凝集素而发生严重的发热反应。洗涤红细胞将浓缩红细胞用生理盐水洗涤3~6次,使其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及血浆蛋白含量明显减少。应用于自身免疫性溶血贫血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冰冻红细胞浓缩红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甘油,在低温下保护红细胞膜及内部不受损伤,在-65℃~-80℃下,保存3~10年以上。适用于稀有血型和自身今后用年轻红细胞年轻红细胞指网织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红细胞半存活期为45.2±8.2天常用于重型地中海贫血或需长期输红细胞者粒细胞输注多采用白细胞单采术收集大量粒细胞一般采集10升血液中的粒细胞,约4~8×1010,在采集后6小时输注,连续3~4天。适用于粒细胞功能异常和新生儿败血症一般情况下被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取代血小板输注浓缩血小板由手工方法从全血分离获得,从200ml全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应2×1010/袋,体积为20~25ml。单采血小板应用血细胞分离机一次从一个献血者采集的血小板。我国规定,一个治疗剂量的单采血小板计数≥2.5×1011/袋,红细胞≤0.4ml/袋,每袋体积150~250ml。适应症血小板减少是由于血小板生成减少血小板减少是由于丢失或破坏增多血小板功能异常输注方法目前多用血细胞分离器单采血小板。宜用ABO血型相合的血小板。输注量按0.2单位/公斤,或8单位/平方体表面积。输注一次可使血小板上升50×109/L。应2~3天输注一次,直至出血停止。血小板输注无效性反复输注血小板,约30%~70%的患者可发生血小板输注无效性。临床上应加以重视,予以监测,并加以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性的原因非免疫性败血症、DIC、VOD、脾大、心肺旁路、药物免疫性HLA—A、B、C抗体,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输注无效性的检测回收率=×100%回收1小时或24小时回收率低于20%为输注无效(回收后PLT—回收前PLT)×血容量输注的血小板数×0.67血小板同种免疫抗体的检测在反复多次输注随意的血小板2个月后常有同种免疫抗体HLA抗体占20%~90%,部分为血小板特异抗体防治血小板同种异体免疫反应采用单采血小板去除白细胞如为HLA抗体,可输注HLA匹配的血小板如为血小板特异抗体,可以做血小板交叉实验如为败血症、DIC等非免疫因素,可以增加血小板输注量新鲜冰冻血浆从全血分离血浆,在8小时内立即在-18℃下冷冻保存的血浆,或从单采的枸橼酸血浆在6小时内冷冻保存的血浆。内含稳定的Ⅴ、Ⅷ因子可保存一年适应症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大量输血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症,如Ⅱ、Ⅴ、Ⅶ、Ⅷ、Ⅸ、Ⅹ、Ⅺ、Ⅻ因子,血管性血友病。抗凝血因子Ⅲ、蛋白C或蛋白S缺乏者TTP、溶血尿毒综合症等现已不再将新鲜冰冻血浆作为扩容剂、营养辅助剂、蛋白质补充、增强免疫等治疗。输注方法一般1单位新鲜冰冻血浆等于1单位凝血因子活性。用于凝血因子缺乏症,开始剂量为输注2袋新鲜冰冻血浆(约400~500ml),或每公斤体重输注8~10ml,以后根据临床疗效和实验室指标调整。白蛋白维持胶体渗透压、结合和运输血液中小分子物质的作用。适应症:烧伤、出血、肾病综合症、肝硬化、腹水、体外循环等。免疫球蛋白有正常人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和特异免疫球蛋白。正常人免疫球蛋白即丙种球蛋白主要含IgG(95%),而IgM、IgA很少,只能用于肌肉注射,不能用于静脉注射。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自大量献血员血浆(3000~10000ml),IgG占98%,而IgM、IgA很少,半生存期15~25天。特异免疫球蛋白预先用相应的抗原进行免疫或超免疫后,从高效价的特异抗体血浆中制备。冷沉淀新鲜全血中的血浆先分出冷冻,制备时将冷冻血浆在4℃水浴中融化,待尚剩少量冰渣时,再在4℃下2000转/分钟,离心15分钟,移去上层血浆,剩下的白色沉淀物即为冷沉淀。含10倍于全血的凝血因子。适用于甲型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低纤维蛋白血症、DIC等。其他血浆制剂浓缩Ⅷ因子:主要用于血友病乙凝血酶原复合物:主要用于血友病乙、Ⅶ因子缺乏等。浓缩Ⅸ因子:主要用于治疗和预防血友病乙抗凝血酶Ⅲ:主要用于先天性抗凝血酶Ⅲ缺乏症。输血反应输血反应是指输注血液或血制品而产生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68%。按发生的时间分为即发反应(24h)和迟发反应(几天到半年);按输血反应发生的原因分为免疫反应和非免疫反应。免疫反应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蛋白的同种异型抗原抗体反应。非免疫反应包括溶血、心血管负荷过重、出血、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空气栓塞等。临床上以过敏、发热、溶血、心血管负荷过重、疾病传播等为多见。过敏反应原因有IgA抗体、过敏体质、被动获得性抗体、低丙种球蛋白血症等。临床表现轻者有风团、红斑、发痒,重者荨麻疹可遍及全身、关节疼痛、血管水肿、窒息、休克和神志不清。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原因热原(蛋白质、死细菌、细菌产物)、免疫反应(白细胞抗体、血小板抗体)临床表现输血后短期内即发生寒战、发热、体温可达38℃~41℃,可伴有恶心、呕吐、皮肤潮红,发热持续15分钟至1~2小时,有的达8~10小时,重者可发生低血压或休克。溶血性输血反应原因免疫性溶血性反应主要是血型不合;非免疫性溶血性反应主要见于输入的红细胞有损伤和PNH疾病患者。临床表现轻者同一般的发热反应,重者输入25~100ml血型不合的血即可发生寒战、高热、心悸、胸痛、呼吸困难、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其他输血反应疾病传播:丙肝、乙肝、艾滋病、梅毒、疟疾、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物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血循环负荷过重输血性血色病枸橼酸中毒、空气栓塞、血管微栓塞、低温、出血等红细胞制剂的副作用红细胞制剂的副作用与输全血基本相同,但血容量超负荷较少发生。使用少白细胞的红细胞特别是洗涤红细胞可以明显减少输血的副作用白细胞制剂的副作用发热反应GVHD肺栓塞输血性病毒感染,主要是肝炎和艾兹病。血浆制剂的副作用肺水肿胶体渗透压平衡紊乱免疫功能紊乱输血性病毒感染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