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物流师理论复习要点物流信息管理复习要点一、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系统调查1.对新系统的逻辑模型设计做准备,有必要对现行系统做全面、深入地调查的分析。2.组织机构及职能调查包括:1、画出企业组织机构图;2、画出系统功能结构图。3.企业经营管理目标及工作目标,采用目标树或表格形式表示。4.业务处理流程调查:详细调查一条信息从何处来到何处去,要求用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的形式表示。5.数据调查即信息载体调查。6.处理过程调查作为程序设计依据,通常用文字、结构化语言、判断树、判断表来表示。其他:用户特殊需求、企业外部情况调查方式有个别访问;开座谈会;发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收集查阅资料、报表功能分析内容---订单、仓储、运输、配送、其他辅助作业、货物跟踪、统计分析(业务量、服务质量、效益)、客户关系、物流服务方案的设计改进、物流系统设计优化7.订单管理:采购订单管理、销售订单管理8.仓储管理:入库管理、储位管理、库存物资保养与养护、库存盘点、库存控制、出库管理、库存统计分析9.运输管理:运输方式选择、服务商选择、运输路线选择、运输计划编制、运输能力配备、运输调度、统计分析运输能力配备:运输市场预测、运价走势分析、运输投资效益计算、风险分析效益统计分析包括:成本测算、成本分析、收入统计、利润计算10.数据流图是用规定的符号来描述一个系统中业务活动的数据流、处理和存储的关系图。表示业务与业务、业务与信息关系之间的关系。有四类基本图素:数据流、存储、处理和源点及终点。7个加工、控制关系不予反映。功能规划11.功能层次交易系统:记录订单内容、装运、库存任务安排、定价与开票、作业程序选择、顾客查询管理控制:财务衡量、顾客服务衡量、成本、生产率评价、资产管理、质量评价决策分析:车辆调度计划安排、库存水平与控制、网络/设施选址配置、与第三方/外包的整合制定战略计划:建立战略联盟、开发提升能力和机会、以利润为基础的顾客服务分析13.物品管理:采购计划管理、采购合同管理、物品出入库管理、物品进销相存查询14.配送管理:备货管理、配送加工管理、分拣配货管理、配装管理、配送运输管理、送达服务15.运输与调度管理:运输任务产生、运输过程管理、服务结算、运输信息查询。16.客户服务:网上下单、物流跟踪、合同更改、网上支付。17.OLPA是技术以多维形式存储的数据,主要基本动作有切片与旋转两种;多维数组为:地区、时间、销售渠道、销售额。18.OLPA是以数据库或数据仓库为基础;这种OLAP多半是以关系数据库厂商提供。19.结合供应链考虑战略联盟有三种类型:第三方物流(3PL)、零售商与供应商联盟、经销商一体化。20.供应链联盟可分为:资源补缺型、市场营销型、联合研制型三种。21.物流联盟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方式:(1)纵向—垂直一体化,不太稳固(2)横向—水平一体化,规模经济和集约化(3)混合模式(4)以项目为管理的联盟模式—合作范围不广泛(5)基于Web的动态联盟—快速重构,缺乏稳定性22.交易系统的特征是:格式规范化、通讯交互化、交易批量化和作业日常化。信息流规划23.物流信息特性:随着企业的物流活动而发生,接单、库存、生产指令(进货)、出货、物流管理(完成通知、成本等)24.物流信息系统所扮演的角色:将物流各种功能加以控制使之提高效率。物流信息系统的目标: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降低物流总成本。平衡点—兼顾各项功能,考虑合理的成本25.物流信息系统应具有的水平:(1)可得性——信息具有迅速的可得性,对于对消费者做出反应以及改进管理决策是必要的,减少不确定性。(2)准确性——可以理解为物流信息系统的报告与实际情况的差别程度,减少不确定性。(3)及时性——指某项活动发生时与该活动体现在信息系统中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快速的管理反馈。(4)灵活性——提供迎合特定顾客需要的数据(5)格式化——可识别二、物流管理信息分析和利用物流信息的整合与共享1.物流系统内信息(企业内部信息网)所提供的服务是:1、企业信息的内部发布2、方便员工访问已建立的数据库3、网上讨论组4、电子邮件5、聊天功能6、办公自动化现代物流体系中,以流程为核心的内部信息平台和以客户为中心的外部商务平台要考虑很多问题,因此,现代物流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的设计将成为制造商、销售商、中间商及物流服务商共同关注的焦点。2.综合物流共享信息平台的9个功能:数据交换功能、信息发布功能、会员服务功能、在线交易功能、智能配送功能、货物跟踪功能、库存管理功能、决策分析功能、金融服务功能。3.综合物流共享信息平台作用:整合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推动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系统规划阶段中很主要的一个任务就是确定组织的主要信息需求,形成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方案。信息需求可以划分为组织层的信息需求、数据库层信息需求和应用层的详细信息需求(应用子系统)。组织层的信息需求是制定信息系统总体计划的关键,其目的是取得、记录、整理和归纳组织层信息需求的过程为企业分析4.组织信息需求分析方法有多种,如:诺兰模型(信息技术管理和数据资源管理)、价值链分析、关键成功因素法(CSF)、企业系统规划法(BSP)、规范分析法、战略集转化法、决策分析法等。价值链分析:分析自身,找到需要改善的管理环节,建立有效IT系统分析供应商,发现对方需求、潜在的IT服务项目分析竞争对手,洞察潜在走向,赢得技术领先优势(支持价值过程和主要价值过程)关键成功因素法:行业结构、竞争策略、行业地位、市场和社会环境变动5.企业系统规划法(BSP)的基本出发点是:(1)必须支持企业的战略目标;(2)满足企业各个管理层的信息需求;(3)向整个组织提供一致性的信息(管理部门要负责制定数据的一致性定义、技术实现;(4)以及使用和数据安全性的策略和规程);(5)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企业过程);(6)系统信息的战略规划应由总体信息系统中的子系统开始,建立系统的长期目标和规划。信息挖掘与管理优化6.KDD的主要步骤:数据准备;数据挖掘;模式解释与评估。数据准备是基础性工作,完成数据完整性及一致性的检查、对噪声及冗长数据进行净化、利用统计方法对丢失的数据进行填补,信息(数据)挖掘是KDD中最核心的部分,模式解释与评估是确定有用的模式、准确性。7.在通信网络运行中,通过信息挖掘得出关于警告之间的关联规则,信息可用于网络故障的定位检测、产生故障的预测基本绩效评价:时间指标、工作水平指标(差错率、准确率、损毁率、缺货率、资源利用率)、成本指标、资源指标(消耗、设备占用)8.第三方物流公司的主要利益来源:规模效益;系统协调;专业化。9.一、二方:合理组织运输方案、提高技术水平供应链管理复习要点供应链管理基本概念1.供应链是现代商业关系的虚拟表现。2.供应链是网链结构,一般有一个核心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以资金流、物流、服务流为媒介,实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3.供应链的特征:复杂性、动态性、交叉性、面向用户需求。4.根据供应链存在的稳定性,分稳定的和动态的供应链。5.根据供应链容量与用户需求的关系,分平衡的和倾斜的供应链。6.根据供应链的功能模式(物理和市场中介),分有效性和反应性供应链。一、供应链管理策略设计供应链运作模式1.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方式有两种:推动式和拉动式。推动式供应链运作是以制造商为核心;拉动式供应链的驱动力产生于最终用户。(定制化服务、集成度较高、信息交换迅速、要求较高、库存较低)基于产品供应链设计2.创新型产品:高边际利润、不稳定需求、产品多样性高、提前期短功能型产品:低边际利润、有稳定的可预测的需求、较长的寿命服务的市场标准:缺货率、季节降价率提前期长不是功能型产品的供应链设计依据3.反应型供应链和效率型供应链的比较:(市场反应性和物理有效性)(1)基本目标:尽可能快地对不可预测的需求做出反应,使缺货、降价、库存最小化/以最低成本供应可预测的需求(2)生产制造:配置富余的缓冲能力/保持高的设备平均利用率(3)库存策略:安排好零部件和成品的缓冲库存/实现高周转,保持库存最小化(4)提前期:大量投资减少提前期/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提前期(5)选择供应商的方法:速度、柔性和质量/成本和质量(6)产品设计策略:用模型设计以尽可能地减少差别/最大化绩效和最小化成本4.用效率型供应链来提供功能型产品的情况,可采取如下措施:1)削减企业内部成本;2)不断加强企业与供应商、分销商之间的协作。3)降低销售价格。5.用反应型供应链来提供创新型产品时应采用以下策略:(1)通过不同产品拥有尽可能多的通用件来增加某些模块的可预测性,从而减少需求的不确定性。(2)通过缩短提前期与增加供应链的柔性。(3)可以用安全库存或充足的生产能力来规避剩余的不确定性。6.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的供应链策略(开发期):无法准备预测需求量;大量的促销活动/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在产品投放市场前制定完善的供应链支持计划引入期:订货频率不稳定/小批量采购;高频率小批量发货;信息共享成长期:稳定增长/批量生产,较大批量发货,高水平服务,各方协作成熟期:竞争加剧;销售增长放缓/建立配送中心,延期制造,减少库存网络式销售,第三方物流衰退期:需求急剧下降;价格下降/重新评价;调整供应链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方法供应链协调的目的是信息畅通。7.需求预测和相关信息不准确:整个系统需求信息的非共享性、每个节点企业拥有信息的不完全性。8.供应链管理中的“牛鞭效应”是不真实信息的放大效应。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供应链中参加者的订单决策及传递9.供应商管理VMI作为新型的库存管理模式,改变了传统库存管理的理念和运营模式。10.实施供应商管理的要求:企业内部紧密合作、企业之间紧密合作、VMI协议、VMI风险管理策略(契约形式,企业把风险和成本转移给供应商,买方控制)。10.1企业之间紧密合作进行最有效的信息交换(关键),集成化管理(内部关键数据进行集中管理,外部集成)10.2根据VMI协议,供应商被授权负责对零售商分销网络中的库存点进行监视,并制定计划和直接补充库存。零售商能够减轻订货及监视采购的负担。供应商也能够从以下方面受益:减少需求预测的次数及不确定性、减少物流成本、缩短交货时间、改善服务水平、降低运输成本11.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模型将上游组织的库存从上游组织内部转移到下游组织,一对多。具有集成化管理和营销的功能12.实施供应商管理库存的主要内容:(1)在行业占主导的核心企业完成供应链的构建、(2)合作框架协议、(3)信息集成、(4)完备的物流系统。二、供应链管理流程设计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1.SCOR的目标为实施有效的供应链,实现基于职能管理到基于流程管理的转变提供指导2.SCOR(Supply-ChainOperationReferenceModel)主要功能:(1)提供一组理解供应链和快速建模的工具(2)提供一组评价供应链的工具(3)发布供应链的最佳实践及其指标,作为供应链改造的标杆(4)提供评价企业外部供应链性能的手段(5)实现最佳实践的软件工具3.SCOR的概念一种供应链的一种模型。SCOR建立在计划、原料(采购)、制造、交付(配送)和退货等五个清晰的管理流程。3.1计划管理流程融合在其他流程中,平衡需求和原料,构建、传输计划/业务规则、供应链运行、数据搜集的管理/供应链计划和财务计划集成3.2原料管理是确定如何为库存产品、定制产品和定造产品的采购配置原料。3.3退货(原材料和成品)缺陷、MRO(非直接生产材料)、过剩4.SCOR将五个管理流程划分为:计划、执行和授权三种类型。计划:平衡聚合的需求和供应/考虑一致的计划水平/规则且周期地产生/有利于供应链反应时间执行:进度和排序/转换产品/将产品转到下一流程/有利于订单实现周期5.SCOR包含三个层次的流程:最高层(第一层流程)、构造层(第二层流程分类)和流程元素层。最高层:描述了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范围和内容,设置了竞争运行目标的基础构造层:一个企业的供应链可从30个核心“流程目录”中根据订单进行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