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汉语语法史•第一节汉语语法的发展•一、语法的稳固性•1、语序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固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从甲骨文到现代汉语,基本上都是主语在谓语前,修饰语在中心语前,述语在宾语前。•今春王出。(郭沫若《殷契粹编》)•知我者,谓我心忧。(《诗·黍离》)子见南子,子路不悦。(《论语·雍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2、虚词的传承。•“之、于(于)、与、以、而、则、若、如、然”等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虚词,直到今天还应用于书面语,其中有的在口语中还没有替身,如“三分之一”的“之”。•3、基本句式的稳固性。语法的稳固性保证了语言的连贯性。这可从汉语基本句式语序的固定得到证明,还可以从方言的比较看出来。•给予句:我给他十块钱(北京话)•我畀十个银钱他(广州话)•我分伊十个银(潮州话)•比较句:牛比猪大。(北京话)//牛大过猪。(广州话、潮州话)•••二、语法的发展语法包括词法和句法两部分。•1、形态方面(词性变化)•(1)上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其曲折作用发生在声母或韵母的变化上。•如否定副词“不”、“毋”、“弗”“勿”,在最初的时候有不同的语法功能,而这些不同是靠着声母或韵母的变化来实现的。•弗、勿:(不带宾语的及物动词):“弗”为一般性否定;“勿”为禁止性否定。•不、毋(带宾语的及物动词);“不”为一般性否定;“毋”为禁止性否定。•不[pǐwə]、毋(无)[mǐwə]、弗[pǐwət]、勿[mǐwət]•再如人称代词:•上古第一、二人称代词相互间为双声关系,靠着韵母起屈折作用。•上古第三人称代词相互间为叠韵关系,靠着声母起屈折作用。•第九節人稱代詞的發展第一:吾、我、卬、余、予、台(纯粹指人,双声)•第二:汝(女)、尔、若、乃、而、戎(纯粹指人,双声)•第三:其、之、厥(兼指事物,叠韵):其[gʻǐə]、之[ȶǐə]•(2)中古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声调的变化上。•在变调构词这一语言现象中主要是靠去声来和其他声调对立。名词和形容词转化为动词,则动词念去声;动词转化为名词,则名词念去声。•①名词或形容词动词者,动词变去声。•【衣】《说文》:“依也,上曰衣,下曰裳。象覆二人之形。”名词,平声;“九月授衣。”《广韵·未韵》:“衣著”。动词,去声。“老者衣帛食肉。”•【冠】《说文》:“弁冕(biànmiǎn)之总名也。”名词,平声;“新沐者必弹冠”《广韵·换韵》:•“冠束”。动词,去声。“冠者五六人”。•【好】《说文》:“美也。”形容词,上声;“君子好逑”《广韵·号韵》:“爱好”。动词,去声。“敏而好学”•【善】《说文》:“吉也。”形容词,上声;《韵会》:时战切,去声。注云:“凡善恶之善則上声,彼善而善之則去声。”•②动词名词者,名词变去声。•【观】《说文》:“谛视也。”(仔细看)动词,平声;《广韵·换韵》:“楼观,《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名词,去声。•【分】《说文》:“别也。”动词,平声;《广韵·问韵》:“分剂”(即今“份”字)。“名分”的“分”亦去声。•③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变去声。【语】《说文》:“论也。”《论语》“食不语,寝不言”。不及物动词,上声;《广韵·御韵》:“告也”。《论语》:“居,吾语汝”。及物动词,去声。【雨】《说文》:“水从云下也”。《周易》:“密云不雨”。不及物动词,上声;《广韵·遇韵》:“《诗》曰‘雨雪其霶’”。及物动词,去声。④一般动词使动词,使动词变去声。【食】《广韵·职韵》:“饮食。”名词又动词,入声;《广韵·志韵》:有“饲”字,经典通作“食”。使动,去声。【饮】《说文》:“歠也。”动词,上声;《广韵·沁志韵》:“饮”字无解,《康熙字典》“以饮饮之也”。使动,去声。《晋灵公不君》“晋侯饮赵盾酒。”凡是字用本义,按照本音读出的,叫做“如字”;凡是转化后的意义,按照变化后的读音读出的,叫做“读破”。(3)近代汉语的形态表现在形尾上面形尾:指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如“着”、”了”、“们”等,更多的是指粘附在动词后面表示形态变化的词尾。(王力:动词词尾“了”和“着”的产生,是近代汉语语法史上划时代的大事。)•2、句法方面•(1)判断式的产生及其发展。(2)使成式的产生及其发展。•(3)处置式的产生及其发展。(4)被动式的产生及其发展。第二节名词的发展•一、名词词头的产生和发展•(一)名词词头“有”、“於”、“句”•1.用在国名、地名、部落名前面。如:•有虞氏、有巢氏、有熊氏、有苗、有夏、有周•2.用在普通名词前面,如:有梅、有民、有王、有帝、有众•(1)於越入吴。《春秋﹒定公五年》•(2)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句吴。《史记﹒吴太伯世家》•(二)名词词头“阿”•最初用作疑问代词“谁”的词头,“阿谁”可能是从《诗经》中的“伊谁”变来的,汉代以后,“伊谁”变成,“阿谁”。以后“阿”用途渐大。主要有五种情況:•1.置於人名、字或小名、小字前:如阿瞞、阿斗、阿蒙•2.置於親屬或親戚名稱前:阿爹、阿爺、阿叔、阿妹•3.置於一般名詞前:阿郎(男主人)、阿上(僧人敬稱)、阿禿(僧人鄙稱)、阿媛(美女)•4.置於代詞前:阿誰、阿儂、阿你、阿堵(這個)•5.置於數詞前,表排行:阿六、阿三•名词詞頭“阿”在六朝以及唐代應用相當普遍,宋元以後北方話逐漸不用,吴、粵等南方方言一直保存着(如魯迅小説中的“紅眼睛阿義”、“藍皮阿五”)。•(三)词头“老”•詞頭“老”産生于唐代,是由形容詞虛化而來。主要有五種情況:•1.置於称谓前:老兄、老姊、老哥、老弟、老婆、老公•★老婆:本指年老的妇人,称妻子为“老婆”是宋以后的事,如:•(1)……更有叫‘时运来时,买庄田,取老婆’卖卦者。(宋吴自牧《梦粱录·夜市》)•(2)你在京中娶了一箇小老婆,我在家中也嫁了箇小老公。(《京本通俗小説·错斩崔宁》)•2.置於姓或名前:老元、老包、老孙、老可、老坡•3.置於排行前:老二、老六•4.置於动物名前:老鳖、老鸦、老虎、老鼠•5.置於事物名前:老拳、老春(酒名)•二、名词词尾的产生和发展•(一)词尾“子”•有六种“子”字不应该认为是词尾:•1.“儿子”的“子”•2.作尊称用的“子”:夫子、君子•3.指禽兽虫类的初生者:虎子、龙子•4.指鸟卵:鸡子、凤子•5.指某種行業的人(舟子、漁子);•6.指圓形的小東西(黑子)。上古时代“子”字已經有詞尾化的迹象,魏晋以后,到中古时期詞尾“子”逐渐普遍应用起來,如:•(1)凡五种谷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2)有石子,紫色。(晋葛洪《神仙传》)•隋唐时期更加普遍,如:•(3)俗谓之嫁茄子(唐段成式《酉阳杂俎》)•(4)一骑红尘妃子笑(杜牧《过华清宫》)•宋代出现了“交子、会子”等。•可见,中古时期,名词词尾“子”已很发达,并有极强的构词能力。•(二)词尾“儿”•词尾“儿”的产生比“子”晚些。•★有三种“儿”字不应认为是词尾:•1.凡未脱离小儿的实际意义的;•2.表示下等人(侍儿)或不道德的人(偷儿);•3.表示禽兽虫类的初生者。詞尾“儿”是从唐代采开始产生的。•“儿”用为词尾,由“小儿”义发展虚化而来,开始用为小名的词尾,如:•(1)世祖武皇帝……小字龙儿。《南齐书﹒武帝纪》•(2)雪儿者,李密之爱姬。《北梦琐言》•严谨地说,词尾“儿”是从唐代才产生的。唐宋时“孩儿”一词,不一定是词尾,可能和现代汉语“婴儿”一样,有实在意义。如:•(3)至今洛中呼应天禅院为香海儿营。(孔平仲《谈苑》)•★无生物或有生物之非初生者,其词尾性更明显:•(4)小车儿上看青天。邵雍《小车吟》•(5)船儿傍船舷归。梅尧臣《重送杨明叔》•(6)枕前泪共阶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聂胜琼的《鹧鸪天》)•起初,“儿”“子”不一定读轻声。•名词“儿化”现象比较后起。词尾“儿”能占一个音节,并且能做韵脚。“儿”后来发展成爱称。•(三)词尾“头”•★下列“头”字不应认为是词尾:•石头(石首)、码头(马头)、“号头”“被头”“年头”•真正的词尾“头”产生于南北朝。如:•(1)两边角子羊门里,犹学容儿弄钵头。(唐﹒张祜《容儿钵头》)•(2)愿随仙女董双成,王母前头作伴行。(唐﹒项斯《送宫人入道》)•宋元以后,词尾“头”更为普遍,如:•(3)歇处何妨更歇些,宿头未到日头斜。(杨万里《山村》)•(4)牙齿变作门扇,舌头变作菩萨。《西游记﹒6回)•(四)近代汉语名词词尾“老”•爪老(手)听老(耳)嗅老(鼻)渌老(眼)•奄老(腹)海老(酒)滑老(油)底老(妻子)•盖老(丈夫)顶老(妓女)孤老(官人)光老(和尚)•(五)五四以后新兴的名詞詞尾有“品”、“性”、“度”等。•品:食品、商品、物品、产品•性:重要性、安全性、持久性•度:可见度、透明度、能见度第三节量词的发展•一、单位词的分类•第一,从词的意义方面分类:1,度量衡单位;2.天然的单位词•第二,从与其他词搭配方面:1.事物单位词(名量词);2.行为单位词(动量词)•二、上古汉语表示物量的方式•1.“数词+名词”,不用量词。•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2.“名词+数词”,不用量词•(1)牛一,羊一,豕一。(《尚书·召诰》)•(2)齐为卫故,伐晋冠氏,丧车五百。(《左传·哀公十五年》)•3.“名词+数词+量词”•(1)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战国策·赵策四》)•(2)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诗经》•有时候,名词省略,如:(3)养弟子以万钟。《孟子﹒公孙丑下》•4.数词+量词+名词:充当名词的定语。•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孟子﹒告子下》)三、天然单位词的产生及其发展•1.殷墟卜辞中天然单位词的表示方法•(1)种类:汉语单位词起源很早,殷墟卜辞中已见。常见的有“朋”“丙”“升”等。但这些单位词只限于度量衡单位和集体单位词,没有天然单位。•(2)表示方法:数词后面再重复一个名词。•甲骨文,如:羌百羌。//人十又六人。•金文,如:玉十玉//田十田•2.天然单位词产生的时间及其发展•量词在先秦已萌芽,汉代之后才逐渐增多起来。如“口、匹(布匹,不同于马匹)、头、具(席千具)、所、枚、只、颗、块、株、枝、根、条、片、朵、把、粒、架、面、锭”等,最常见的是“枚”。•A.“头”,一般指兽类,如:•(1)责单于马万匹,牛三万头,羊十万头。《汉书﹒王莽传》•也可以称鸟类、虫类,如:•(1)率民养一猪、雉鸡四头,以供祭祀。《齐民要术》•(2)梦见青蝇数百头来自鼻上。《魏志》•B.“口”,最初用作人的量词,如:•(1)关东流民二十万口。《汉书﹒万石君传》•南北朝以后,“口”可以用于牲畜,特别是用来指羊。如:•(2)寄一婢三奴,驴一头,羊十口。《神仙传》•(3)赐羊千口,帛千匹。《魏书》•器物有口的东西都可称“口”。如:•(4)水南十里,有井数百口。《水经注﹒卷38)•(5)即赐绢千匹,刀百口。《三国志》•C.“匹”,一般指“马”,汉代后,也可以指布帛长度。《说文》:“匹,四丈也。”•()桓公系马三百匹《管子﹒小匡》•()布帛广二尺二寸为幅,长四丈为匹。《汉书﹒食货志》•3.单位词的使用变化及其发展•(1)使用范围扩大的量词:个、只、条、张•A、“个”,《说文》:“个,竹枚也。”“个”后引申泛指人或物体。“竹曰个,木曰枚”。“个、枚”是意义非常广泛的量词。•B、“只”,《说文》:“只,鸟一枚也。”多用来指称鸟类,也可指物,如:•(1)天子美之,乃赐奔戎佩玉一只。《穆天子传》•(2)白雉三只又集于平阳。《魏书﹒世祖纪》•“只”也用来指称本来成双的事物(不能指人类):•(1)棺中无人,但遗一只履而已。《神仙传》•C.“张”,“张”本义是“开弓”,引申为“弓”的单位词,如:•(1)献其国弓三十张。《三国志》•凡可以张开的东西或平面的东西也可以称为“张”。•(2)净明居士经三卷,荣启先生琴一张。《白居易诗》•D.“条”,“条”的本义是树枝,引申为单位词,指称长条状的东西。•洪城认为,作量词始于西汉,发展于三国。如:•(1)以青丝大绦绳六条两岸引进。(隋杜宝《大业杂记》)•(2)使用范围缩小的量词:枚•“枚”:产生在汉代,是由“树干”的意义虚化而来。起初“枚”多指无生之物,后又可以指称动

1 / 6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