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储备制度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结构,由葩嵌、廓道和基底3种单元构成。近年来,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区域发展都市化、城市发展生态化、经济增长精明化等发展新特点的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及其相关的研究迅速向纵深发展。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空间结构调节的实体对象,因不同功能用地的空间布局、相互作用及其内在机制而形成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应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土地无可替代的承载作用以及不可避免的禀赋差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其他组成部分(如产业布局空间结构、人口分布空间结构、服务设施空间结构)都存在着显著的互动影响。由此可见,任何对于土地利用空间结构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也无疑将对城市整体空间产生深刻的影响。城市土地储备制度是我国城市土地管理制度与使用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具有优化土地资源配置、调整土地功能分区、盘活存量土地资产等功能,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合将具有明显的调整与引导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内城区都存在着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空间布局混乱的问题。随着经济一体化、开放化程度的增强,各城市都在致力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内城区空间结构调整也因此日显必要,伴随城市经营理念的出现而建立的城市土地储备制度,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对内城区空间结构的调整发挥有力的推动作用。1、强化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控作用我国城市现有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空间布局混乱的形成,与传统体制下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下能得以有力实施存在一定的关联。土地有偿使用以来,两个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控作用有了明显的增强。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将使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调控能力增强,从而强化两个规划对土地功能分区与城市空间布局的调控指导作用。城市总体规划负责城市建设的总体布局,在土地利用上要做好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衔接,建成区土地利用规划要通过科学的分区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妥善处理政治职能、文化遗产保护和土地经济开发的关系。土地储备机构作为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供应者,将严格按照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向市场供应土地,以保证土地使用者按照既定规划强度与规划用途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从而避免土地资源配置“市场失灵”现象的出现。2、增强城市中心区商务功能城市土地利用空间模式显示,城市中心区土地区位最优,一般适于发展金融、商业酒店、办公等高赢利性行业。随着城市由以制造业为主导的“工业时代”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后工业时代”的转型,城市的商务、零售、娱乐、休闲功能将日益突出,中心区独特的建筑环境、传统历史文脉,浓郁文化氛围孕育了这一区域的巨大发展潜力。为了使这些发展潜力得以实现,城市政府必须要对现有的土地利用结构以及空间布局加以调整。我国城市内城区行政划拨用地的大量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的发挥,政府干预也因此显得更为必要。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结合了市场与政府两类调节机制的优势,有利于促进中心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土地储备机构可以利用统一征购权,通过收购、收回、置换等途径,对划拨土地及闲置土地进行统一收购。在此基础之上,依据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土地整理开发,重新确定土地用途并供应市场,竞标租金高的商业在这一市场中具有较大的优势。有资料显示,北京市中心区商业用地地价要超过住宅用地3~4倍,根据土地高效利用原则,在中心区发展商业、写字楼、酒店、服务式公寓等物业,无疑会大大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出。3、促进内城工业外迁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产业升级换代的步伐,第三产业已逐渐在我国部分发达城市的内城区占据主导地位。产业结构的调整“已开始通过房地产及土地市场机制对城市用地结构进行调整”,“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变对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已成为大规模城市改造的最重要原因”。1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带动城市用地结构的调整,工业用地成为我国目前大多数城市用地调整的重要考虑对象。随着城市空间结构向外扩展,土地经济区位也在不断演替。城市内城区现状工业用地逐渐变得不再适于发展工业,从而产生了工业企业外迁的压力。土地储备机构可以运用级差效益特性,推动工业企业外迁以降低土地利用成本,同时改变原有土地性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土地收益的流失。北京市从70年代就开始制定针对夹杂于城区的大批严重污染扰民工业企业的搬迁计划,但由于缺乏有效机制,搬迁步伐十分缓慢。1986~1997年,市区搬迁的工业企业有91家,腾出工业用地59.23公顷,其中旧城区41.78公顷。随着2008年奥运的成功申办,北京市政府提出了“退二进四”、“退三进四”的口号,建成区工业企业向外搬迁扩散面临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2002年,北京市成立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开始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运作,这为北京市内城工业企业的外迁提供了一项有效机制。4、完善内城基础设施与公共配套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设施用地比例偏低,是束缚我国城市内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就道路广场用地而言,国际《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数据是8%~15%,我国1999年道路广场用地仅占城市用地的7.18%,尚未达到前者的下限,与东京的23.59%、纽约曼哈顿的37.6%、伦敦中心区的26.1%、香港的14.57%都存在明显的差距;城市绿地方面,全国1998年的比例为8.3%,刚刚达到8%的国际规划标准,但各城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北京市1998年道路广场用地占城市总用地7.32%,绿地占9.10%,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占4.67%,这些用地供给的不足,导致了目前市区交通拥堵、空气质量差、公用设施缺乏等问题,与“生态城市”、“人文城市”等理念更是相去甚远。土地储备制度条件下,土地储备机构作为城市政府的非赢利性机构,将严格按照规划供给土地,并对土地的使用予以监督,有助于防止经营性用地对公共设施用地的侵蚀;另一方面,土地储备机构作为土地的垄断供应者,可以在出让用地与划拨用地之间建立统一的资金预决算机制,增强政府在公共用地供给方面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