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和城市更新案例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案例借鉴新加坡·裕廊工业区创建时间:从1961年10月开始兴建,目前已发展成为新加坡最大的现代化工业基地,工业产值占全国的2/3。地理位置和面积:位于新加坡西南部滨海地带,距离市区10公里,面积约70平方公里。入驻产业:区内约有7000家本土及跨国公司进驻,从初期的出口加工制造等逐步向通讯技术、生命科学等众多高新技术产业演化,推动新加坡进入新兴工业国家。——产城融合的典范案例借鉴新加坡·裕廊工业区发展历程:新加坡裕廊工业区利用最初石化的带动,中期石化产业链形成,中后期复合型工业区发展,高新产业园区的成熟,裕廊工业区已经发展成为集科技工业、居住、办公、商业为一体的配套完整的综合工业区12345发展程度时间区域基础建设石化区拉动区域发展化工簇群完善区域产业链并带来更多人口工业区高新产业发展直接推动区域城市化成熟阶段1、区域初步发展(启动期:10年)2-3、石化区拉动区域发展(建设初期:建设初期:20年,核心项)4、工业区发展及转型推动城市化(全面建设期:10年)5、区域城市化发展成熟(平稳发展期:10年)基础设施建设及行业工人,产生临时低层次居住性需求目建设期,大量专业性的蓝领建设者,产生中高层次的居住需求。外地资本开始涌入,选此为生产基地产业转型后高收入技术蓝领、白领与管理者成为长期固定工作人员,同时对商业与写字楼的需求开始呈现大项目基本建成投产,产业布局基本完成,产能不断增长,区域发展成为集工业、居住于一体综合性城区案例借鉴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成功要素裕廊工业区最终发展为产业多元,功能完备成熟的城市化区域,不仅靠石化拉动和产业链补强,更多依靠复合工业区,特别是高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对居住和配套等的城市化生活要求。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功能分明、结构有致的五大分区是裕廊工业区的一大特点,也是其发展的见证。2、产业集聚发展,完善产业链条通过集中投资,形成“化工簇群”,即上下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完善了产业链条,将石化区的经济效益放大,增加了产业人口。上游产业炼油、乙烯下游产业石油化学工业物流业、仓储码头和仓储设施经营者,化学品仓库和化工储罐和管道经营者3、产业升级转型,提升服务配套,刺激城市化发展产业升级和转型引入了更多高收入技术蓝领与管理者,对居住与配套的更高要求更好地刺激了城市化发展。主要为园区内企业提供住宅服务,区内有5000间公寓、300间独立住宅和1200间宿舍;实施国外人才安居计划,吸引外来高级人才;提供综合生活、休闲环境,如公园、学校、体育馆、商场等,形成生产和生活的综合体。4案例借鉴韩国·大德科技园——产、学、研综合园区创建时间:始建于1970年代初期占地面积:27.8平方公里远景目标:开发尖端技术、培养高级科技人才、加速研发成果的转化,发展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实现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重点研发领域:生命工学、信息通信、新材料、精细化学、能源、机械航空等国家战略产业技术、大型符合技术和基础科技。建设重点:大德科技园区重视基础研究等创新研发活动,其主导产业处于价值链的上游,企业以创新和研发活动为主,作为大德特区的研发核心区,大德科技园区是韩国最大的产学研基地和产业圈。入驻产业:重点研发领域为生命工学、信息通信、新材料、精细化学、能源、机械航空等国家战略产业技术、大型复合技术和基础科技,大德科技园区内企业从1995年的40家,发展到2003年的850家,2005年则超过2000家,预计2015年增至3000个,并吸引20家外国研发机构进驻。研究机构:大德科技园共有232家各类机构,拥有研究人员约18000余名,其中博士4853名,占全国理工博士总数的10%,硕士15000多名。专利技术:园区一年海外专利登记达到1659件.技术转让费收入518亿韩元,销售额3.6万亿韩元,到2015年,预计上述三个数据将分别增至16000件、5000亿韩元和30万亿韩元。5案例借鉴韩国·大德科技园用地类型占地面积(万M2)面积占比(%)产业用地18042.8教育、科研用地225.23公共设施用地6916.42公园、绿地8019.04住宅用地6214.76Ⅰ地区(21.78km2)—大德研究园区ETRI等政府出出资研究机关和名剑研究所等研究机关的聚集区,是由KAIST等研究为中心的大学和风险投资合作园区等构成的RD聚集区。Ⅱ地区(403km2)—大德技术谷大德研究园区的尖端行业研究生产腹地Ⅲ地区(3.2km2)—大德产业园区大德特区的代表性产业中心Ⅳ地区(31.2km2)—北部缓冲绿带地区临近大德研究园区的北部地区(计划新开发)Ⅴ地区(3.9km2)—国防科学研究所一带功能布局和用地规划:案例借鉴韩国·大德科技园成功要素出台法律、立法支持1993年《大德科学城行政法》、2004年《大德研究开发特区法》、2005年,把大德园区发展写入国家法案免除园区企业7年注册税和财产税;7年后,连续3年缴纳50%的注册税和财产税;对公司税、所得税和进出口关税实行优惠;为经认定的创业型企业提供30-50万美元的创业资金支持,为技术含量高的创业型企业提高300-500万美元的资金支持。总统倡议,科技部具体负责建设,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担任园区管理机构领导者。基础设施建设及技术支持大德科技园从计划制定到基础设施建设,都是由韩国政府直接负责,韩国政府专门成立“大德研究园地管理事务所”,负责园地的建设及研究业务的支持工作。产学研一体化发挥大学与科研机构的集群效应,推进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的紧密结合。园区内26家政府投资和资助研究机构,重点承担国家课题研发,同时也接受企业委托研究:29家民间企业研究所,既从事自身企业发展所需技术开发,也通过投标方式承担国家课题研究。产业规划和企业筛选准入园区的发展建设非常重视规划工作,广泛吸取世界上已成功的科技园区经验,并结合韩国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及骨干产业发展的需要,分阶段、有重点地推进园区建设。基础设施平台服务孵化服务金融服务等为企业成立、成长到国际化提供一系列支持和服务,包括金融、咨询、人力、市场和研发设施等方。税费减免、创业资金支持组织领导支持政府支持产业规划企业服务技术产权交易平台金融服务中介服务平台引导中小科技企业到技术产权交易所挂牌交易,通过出售产权等方式筹集资金或引入投资者,缓解企业的资金困难。引进、建立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完善园区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的科技创新、资金融通、改制上市等活动提供专业服务。案例借鉴伦敦·道克兰地区——城市更新伦敦道克兰开发区(UDA)面积21.46平方公里,东西延伸10公里,西起伦敦桥,东至皇家码头。分属当时最衰落的三个区:哈姆雷特塔、纽汉姆、索斯威克。19世纪世界上最为繁忙、最为重要的港口之一。以传统港口活动为基础,工业发展依赖进口原材料。1930s中期发展达到顶峰1940s-1960s无法满足港口工作需要大量复杂的技术、贸易和管理人才,开始走向衰落1960s-1970s衰落加剧,如落后的交通通达度、被严重破坏的环境、大量人口失业、住房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1970s末期政府开始关注,但由于缺乏财政资金,一些有利于城市更新的重大项目实施起来较为困难。1981年伦敦道克兰城市开发区(UDA)成立,它位于伦敦东部、泰晤士河上游,西起著名的伦敦塔桥,东至皇家码头。1981年-1998年伦敦道克兰城市开发公司(LDDC)主导道克兰地区的城市复兴案例借鉴伦敦·道克兰地区1.产业衰退:随着港口关闭,产业结构调整,地区缺乏主导产业,大量工人失业2.用地低效:约60%的土地和水域是荒废的,开发成本高,缺乏投资吸引力。大部分土地归各个不同的公共部门所有,杂乱无章,缺乏有效的市场调控3.市政设施:缺乏统一的市政建设和修缮,市场本身却无法满足这一需求4.公共设施:缺乏满足日常所需的基础设施,学校和健康中心陈旧。5.交通联系:虽然地理上临近市区,但由于交通系统极不完善,与市区联系十分不便6.信心缺失:破败的城市景观、市政设施的缺乏,导致房地产商缺乏投资信心导致地区衰落的原因WestIndiaDocks,lookingwest,1982CanaryWharfandtheIsleofDogs,1997案例借鉴伦敦·道克兰地区更新措施历史保护及环境打造交通系统完善住宅和社区建设产业发展和就业支持用法律手段加以保护历史建筑。把河流和码头作为重要的遗产加以保留、加强和提升,停止码头的填充作业,把码头作为地区重要的标志保留下来,形成了地区特色,每个码头都提供水上运动设施;通过高品质的城市设计、街道小品、公共艺术、开放空间来创造有吸引力的环境。建立公共开放空间系统,步行系统和开放式滨水岸线,种植树木、发展水上体育活动、建设城市农场1981连接伦敦地铁的公交线路建设,1987年建设轻轨,覆盖整个道克兰地区1993年道克兰高速公路建设大大改善其与外部交通联系,建造或改善了116公里道路提供高质量的人行和自行车道路系统,确保道克兰对每个人的可达性,包括残疾人。提出综合交通政策,引导交通分流保证40%新建住房是普通收入居民能够负担起。原有住宅重新修葺。规划学校、学院和大学园区投资技能培训和教育设施。除就业、住房、学校外,建设商店、健康中心、娱乐文化设施。入驻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税收由政府支付),这一政策持续了10年制定了设计指引和发展纲要来指导项目建设扩展了区域内的就业渠道,吸引了报纸印刷业和通信行业,巩固经济并使得区域经济形式多样化支持了教育机构和职业技术训练机构的发展,加强员工培训以金丝雀码头开发为中心,形成了伦敦新的CBD案例借鉴柏林·MediaSpree——滨河区域的复兴MediaSpree滨河区位于柏林城内Spree河东段,分属柏林的两个行政区,属于历史上的柏林郊区。铁路和工业快速发展时期,河流东岸建立了法兰克福火车站、供水中心、柏林东港等。案例借鉴柏林·MediaSpree区域复兴的主要力量——过渡功能在柏林城市建设的实际操作中一般指对闲置地块的临时利用(画廊、沙滩酒吧、户外餐厅、临时旅馆等)区域内的过渡功能及其网络过渡——引入活动•通过餐饮、休闲、文化、公园等过渡功能,相应地为街区带来餐饮活动、体育休闲活动、文化艺术活动、休憩活动等。•长时性活动(公园、酒吧、俱乐部定期举办的酒会)每天都能吸引到一定的休闲人流等。•临时性活动(不定期举办的演出和事件)频率低,但强度高,常常会吸引更多人参加刺激区域内的其他经济活动,增加活动的复合度。区域内的公共空间网络(绿色)土地所有者和开发商的开发计划(蓝色为计划新建建筑)案例借鉴柏林·MediaSpree区域复兴的主要力量——过渡功能过渡——滨水空间的重塑•增加滨水空间的可达性联系土地私有的河流西岸和城市所有的东岸。过渡功能经营者通过“过渡活动”,改造并在闲置用地上开展活动,将大部分的过渡功能将私密空间转化为半公共空间,将街道和河岸连接起来。•提高滨水空间使用率一方面,各种活动(如艺术家的喷绘活动、深夜的电音舞会等)将人流吸引到河岸;另一方面,过渡功能的经营者通过对空间环境进行改造,将活动引向并集中在河岸,提高空间活力。•丰富滨水空间类型复兴改造前的MediaSpree地区功能较为单一,因而滨水空间的剖面类型以水一硬质河岸的并列关系为主。而改造后形成了多样的空间类型。案例借鉴日本·六本木新城再开发——存量转型改造前:衰败的老城区是东京破旧的老城区,低矮的木质房屋鳞次栉比,建筑物陈旧且密度极高老城区的二次城市化改造后:产业的转型和升级改造后不仅高楼林立,城市环境得到改善和美化,还成为东京中心的热门旅游区和商业办公区。建设城市综合体,使城市资源日夜都得以充分利用集办公、住宅、商业设施、文化设施、宾馆、豪华影院和广播中心为一体交通体系空间构成运营措施艺术氛围案例借鉴日本·六本木新城再开发改造理念案例借鉴日本·六本木新城再开发功能复合的总体布局变化丰富的建筑设计便利完善的交通体系与停车精致趣味的园林设计与艺术设计充分活力的公共空间酒店与购物中心形成综合体,将综合体链接成整体立面变化丰富延长游客逗留时间空中庭院、绿化等可参与公共空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