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新员工培训资料(设计安装部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主要内容1、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知识;2、冷媒多联系统设计及安装知识;3、水系统中央空调系统设计技术要求;5、其他相关内容;第一章空调系统设计基础知识1、准备设计资料《GBJ19-87(2001年版)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1.1室外计算参数室外计算参数确定过高,将增加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确定过低,则满足不了工艺或使用要求。(设计的目的:满足经济性和合理性的最佳统一)1.2室内计算参数室内计算参数包括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室内空气的流速、洁净度、噪声、压力及振动等。“规范”对舒适性空调(民用空调)的室内参数做了如下规定:冬季温度18-22℃相对湿度40-60%风速≤0.2m/s夏季温度24-28℃相对湿度40-65%风速≤0.3m/s对于具体的民用建筑类型及工业建筑,其室内计算参数可查阅相关设计手册。影响舒适感的环境特性:干球温度—影响蒸发与对流;相对湿度—影响蒸发;空气流速—影响蒸发与对流;MRT(平均辐射温度)—影响辐射。1.3工艺资料(对工业建筑而言)工艺性空气调节室内温湿度基数及其允许波动范围,应根据工艺需要并考虑必要的卫生条件确定;工作区的风速,应采用0.2~0.5m/s,当室内温度高于30oC时可大于0.5m/s。包括工作班次、每班工作时间和人数,设备散热、散湿情况等。1.4土建资料空调房间维护结构的构造、传热系数、门窗结构尺寸等。1.5动力资料冷冻设备的制冷能力、冷冻水供水温度、炎热季节供至冷凝器的冷却水温、水质等。1.6空调通风设备资料了解并收集经济适用的空调器、冷冻设备、冷却塔设备等的性能、安装、价格等。2、计算空调房间负荷(以下以夏季供冷情况为例进行说明)2.1室内冷负荷和湿负荷是决定空调系统风量、空调装置容量等的依据。2.2需要供冷量消除的室内负荷,称为冷负荷。冷负荷是由空调房间的下列得热量经房间蓄热后转化而成:1)透过外窗的日射得热量;2)通过围护结构(窗、墙、楼板、屋盖、地板等)传入室内的热量;3)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热量;4)设备、器具、管道及其他室内热源散入室内的热量;5)人体散热量;6)照明散热量;7)热物料和食品等的散热量;8)各种散湿的潜热散热量。空调房间的总冷负荷应采用房间各项冷负荷同时出现的综合最大值。由于有些计算负荷在一天24小时内各不相同,需逐时进行比较,看哪个小时综合最大。需逐时进行比较的冷负荷有:1)窗的辐射热和窗的传热的冷负荷;2)屋盖的传热冷负荷;3)外墙的传热冷负荷;4)人体、照明和设备的冷负荷。其他冷负荷可以认为是稳定的,各小时均相等,不必逐时比较。以上四种不稳定传热中,人体、照明和设备的冷负荷,在设计时很难确定什么时间有多少人在室内,什么时间开多少台设备,照明也只能确定白天开不开灯,开多少灯,因此精确计算很难。如无确切资料。可按稳定冷负荷计算。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出围护结构的综合最大冷负荷,再加上其他稳定的冷负荷即可。2.3需要消除的室内产湿量称为湿负荷。湿负荷以下各项散湿量组成:1)渗透空气带入室内的湿量;2)人体散湿量;3)设备、器具的散湿量;4)各种潮湿表面、液面的散湿量;5)物料和食品的散湿量。以上各项负荷的具体算法可参考相关设计手册。3、选择空调系统形式3.1空调系统的分类3.1.1按空气处理设备的设置情况分1)集中式系统:空气处理设备(过滤、冷却、加热、加湿设备和风机等)集中设置在空调机房内,空气处理后,由风管送入各房间的系统。集中式系统按送风量是否变化分为定风量系统(风量不随室内热湿负荷变化而变化,送入各房间的风量保持一定的系统)和变风量系统(风量随室内热湿负荷变化而变化,当热湿负荷较大时,送入较多风量,热湿负荷较小时,送入较小风量)。集中式系统按送入每个房间的送风管数目又可分为:单风管系统(仅有一个送风管,夏天送冷风,冬天送热风)和双风管系统(空气由两个风管送出,其中一个为风温较高的热风管,另一个为风温较低的冷风管,两个风管接入混合装置,经混合后送入房间)。2)分散式系统:也称局部系统,即将整体组装的空调器直接放在空调房间内或空调房间附近,每个机组只供一个(房间空调器)或几个小房间(VRV、MDV)的,或一个房间内放几个机组的系统。3)半集中式系统:集中处理部分或全部风量,然后送往各房间进行再处理的系统,即集中处理新风+风机盘管系统。3.1.2按处理空调负荷的输送介质分1)全空气系统:房间的全部负荷均由集中处理后的空气负担。如集中式系统。2)空气-水系统:空调房间的负荷由集中处理的空气负担一部分,其他负荷由水作为介质在送入空调房间时对空气进行再处理(加热、冷却)的系统。如风机盘管+新风系统。3)全水系统:房间负荷全部由集中供应的冷、热水负担。如风机盘管系统。4)冷媒系统:即靠蒸发器直接吸收室内余热、冷却室内空气的系统。如房间空调器、VRV和MDV系统。3.1.3按送风管风速分1)低速系统:一般指主风管风速低于15m/s的系统;对于公用和民用建筑,主风管风速一般不超过10m/s。2)高速系统:一般指主风管风速低于15m/s的系统;对于公用和民用建筑,主风管风速大于12m/s。3.2一些系统的适用条件1)仅需夏季降温、房间总面积较少时,宜采用小型房间空调器(分体式空调或柜式空调)或带风管的整体式空调(MDV的U系列、H系列的风管式家庭中央和其余系列的Q1形式内机)。2)对于大面积空调的旅馆、办公楼等排风量少、要求舒适的房间,宜采用风机盘管+新风系统。3)对于允许温度波动≤+1℃或相对湿度允许波动范围≤+10%的系统,或具有大量排风,或室内风量按洁净度要求确定的洁净室宜采用单风管定风量系统。4)对于室内温湿度有一定要求,房间负荷变化较大,特别是多房间公用一个系统时,宜采用变风量系统。5)负荷变化较小或间歇供冷风、供热风,如大型建筑的内区、影剧院、商场等,宜采用单风管集中系统;小面积或认为经济合理时,亦可采用带风管的整体式空调机组。4、负荷选择参考部分建筑空调冷负荷设计参考指标统计值:建筑类型(房间名称)冷负荷指标(w/m2)建筑类型(房间名称)冷负荷指标(w/m2)旅游旅馆客房80-110公寓、住宅80-90会议室200-300医院高级病房80-110办公室90-120CT诊断120-150接待室手术室100-150商店100-160洁净手术室300-500服务机构100-160大会堂、展厅150-200门厅、走道90-120办公大楼、银行90-140中厅、四季厅90-120商业中心、商场150-250美容、理发室120-180体育馆120-250健身房100-200餐馆200-350保龄球房图书阅览75-100室内游泳池200-350舞厅、250-350酒吧、咖啡100-180第二章:冷媒多联系统设计及安装知识1、设备选型(室内机、室外机)及定位根据空调房间负荷及空调房间气流组织情况选择室内机,再根据室内机的配置对室外机进行选型及定位。根据设备平面布置情况对管路作初步的布置,根据设备布置高差及管路长度对室内、室外机的能力进行修正:1.室内、室外机组合对应的能力进行修正;2.室内、外空调设计温度对应的能力修正;3.冷媒配管的长度及室内、外机高度差对应的能力修正;注意:MDV的V、D系列产吕一台室外机最多可以带动16台室内机,但室内机的总容量必须控制在100%之内,否则无法保证系统的制冷量或正常运转;室内机的安装附近必须留有检修口(500x500mm)。3、冷媒管配管的设计安装a配管的基本原则:M系列:最大管长70m室内、外机高度差20mV系列:最大管长125m室内、外机高度差50m室内机高度差30m第一分歧点与最末端室内机间管长50mD系列:最大管长125m室内、外机高度差室外下/室外上30/50m室内机高度差15m第一分歧点与最末端室内机间管长40mH系列:最大管长20m室内、外机高度差10mU系列:最大管长30m室内、外机高度差10mb冷媒管的选择及施工注意事项:(1)去氢磷铜无缝管(大小、材质、厚度等均需满足标准要求),大小选择根据下游室内机容量大小进行配置;冷媒管保温管的选择:10~15mm厚塑料套管保温;(1)冷媒配管必须使用指定管径的配管。(2)节流部件(电子膨胀阀)必须垂直放置。(3)冷媒配管需用氮封焊接。(4)冷媒配管外侧必须保温绝热处理。在向室内机通电前,冷媒配管须经气密性试验和气洗操作。(5)冷媒管的固定,横向走管(铜管)支持物间隔原则如下:公称直径20以下25—4050最大间隔(m)1.01.52.0c分歧管的选择:根据下游室内机容量大小及分歧室内机容量大小选择。d数码涡旋分歧使用注意事项:(1)分歧接头可采用水平或垂直方式安装。(2)分歧集管必须采取水平方向,否则会产生冷媒分配不均。(3)分歧集管后不容许再进行任何分歧,只能是直接连室内机。4、冷凝水管的设计安装冷凝水管至少应满足室内机冷凝水的流量,并应进行绝热,选用3mm厚的塑料保温套管,注意管道的流向坡度不小于1/100。从室内机出来的排水量,1HP相当于2l/hr。集中排水管容许流量(倾斜1/100)(l/hr)内径(mm)壁厚硬质PVC∽≤14¢253.0硬质PVC14<∽≤88¢303.5硬质PVC88<∽≤334¢404.0硬质PVC175<∽≤334¢504.5硬质PVC334<∽¢806.0排水配管保温要认真执行,不保温会造成结露。保温部位一定要保温到室内机连接部。要认真连接(特别是硬质管)注意要记得涂粘结剂。为了保持1/100倾斜度,须设置支架。规格如下:公称直径支撑工具间隔硬质PVC管25~40mm1.5~2m自然排水时排水配管连接部有负压的室内机,要设计排水集水器,每台室内机都要设计排水集水器,(2台以上室内机排水配管合流后,即使安装集水器,效果也不佳),排水集水器要设计塞(开关),用于清扫。水泵排水管最多可向上至340mm,垂直向上后必须马上向下倾斜,不然水泵会误动作。5、电气配线的设计安装注意事项配线连到端子板后,不能有裸露部分。冷媒配管系统和控制用配线系统归属于同一系统。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开关。连接在同一室外机上的室内机电源及漏电开关、手动开关是分区或分别使用。(即可能是几个内机共用或每个室内机单独使用)。为防止弱电信号受干扰,控制信号线须用2芯屏蔽电缆(KVVP1mm2或RVVP1mm2),不要使用多芯线(3芯以上)。对电辅热机型,要注意电辅热的功率负荷,选择适当的电源线及附属设备。电辅热机型配线规格项目电辅热机型室内部份电源地线电源电源开关电源配线室内外机信号线容量保险20m以下50m以下线径MDV-D28~D71Q1/D单相220V~50Hz15A15A2.5mm24mm22芯屏蔽线1mm2(1500m以内)1.5mm单线MDV-D28~D71Q1/BDMDV-D28~D80Q4/D2芯屏蔽线1mm2(1500m以内)MDV-D90~D112Q4/SD单相220V~50Hz(380V~3N50Hz30A25AMDV-D22D~80T2/D单相220V~50Hz15AMDV-D90~D140T2/SD380V~3N50Hz20A室外机配线规格项目机型电源最小电线(mm2)(金属管配.合成树脂管配线)手动开关漏电断路器尺寸(配线<20m)尺寸(20≤配线<50m)接地线容量保险MDV-D280W/S-810380V~50Hz6104605060A100m0.1sec以下非电辅热机型配线规格项目非电辅热机型室内部分电源连接配线地线电源电源开关电源配线室内外机信号线容量保险20m以下50m以下线径MDV-D28~D71Q1单相220V~50Hz15A15A3×2.5mm2铜芯线2芯屏线1mm21.5mm2单线MDV-D2~8D71Q1/BMDV-D28~D112Q42芯屏线1mm2(1500以内)6、风管机及风管施工说明A、室内机部分安装室内机必须满足下列条件又符合业主要求。1.满足室内最佳的气流组织分布、出风口、回风口间必须保持好空气流畅,避免空气短路,保证出风速度;2.室内机的安装必须保持水平、牢固,避免

1 / 2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