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建立机构:新闻媒介的生产流程与组织设计【关键词】生产流程组织设计新闻信息广告新闻媒体的工作分为主体工作和辅助工作。主体工作主要包括新闻信息的生产,新闻信息的复制、传输与递送,广告服务的生产和营销;辅助工作主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法务管理、技术管理,如图3-1。在主体工作运营实践中,新闻信息生产与广告服务同时进行,而新闻信息的复制、传输与递送的过程也正是广告服务营销的过程。同时,辅助工作会根据主体工作的需要,安排与调整工作内容,保证新闻媒体整体工作平稳有序进行,促进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按照主体工作和辅助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其生产流程,新闻媒体设计自身的组织结构。图3-1新闻媒体价值链示意图第一节新闻媒体的生产流程一、新闻信息的生产新闻信息生产的流程主要包括新闻线索收集、新闻采访和新闻编辑(见下图3-2)。由于不同的新闻媒体实行不同的采编机制,所以新闻信息的生产工作在不同的媒体由不同的部门完成。对于实施采编分离的新闻媒体,新闻信息的生产工作由主体工作效益新闻信息的生产广告服务的生产和营销新闻信息的复制、传输和递送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法务管理技术管理辅助工作采访部和编辑部合作完成;对于实施采编合一的新闻媒体,新闻信息的生产工作由栏目组完成,栏目组从事新闻信息生产的工作人员既是采访记者,又是新闻编辑。新闻线索收集新闻采访新闻编辑新闻报道的策划和组织图3-2新闻信息生产流程(一)新闻线索收集新闻线索的收集是新闻信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新闻信息生产的基础。目前,新闻媒体的新闻线索收集方式包括通讯员收集、新闻热线收集和新媒体互动平台收集。通讯员是新闻媒体派驻在特定地域或行业的信息线索收集者,负责为媒体收集所在地域或行业的新闻线索。新闻热线较好地发挥了新闻快捷迅速、关注热点、集纳百业的特性。受众通过拨打报社、电台和电视台专门开辟的新闻热线、投诉电话或者借助其他渠道,提供交通事故、抢劫、火灾等突发事件或负面新闻的线索材料。随着网络技术和自媒体趋势的发展,各种新媒体互动平台,包括网络论坛、聊天室、博客和微博也都成为新闻线索的重要来源。在媒介技术和社会信息需求发展的主客观推动下,新闻信息生产流程中的新闻线索已不是点状散布或单一来源,而是以技术为支持,逐渐形成传受双方互动的信息网。该信息网是指以获取和传播新闻信息为目标,新闻源、新闻媒体机构及其工作者、新闻信息采集与传播平台、受众共同组建的系统。信息网除了获取新闻信息之外,还包括对新闻信息进行梳理、加工、开发等。信息网的建立与维护有横纵两种模式。横向拓展模式主要指新闻媒体通过多种渠道、多个地点获取尽可能多的新闻信息。生产流程上体现为多个信息来源汇集一点,以编辑为中心完成新闻报道的生产,类似于“编辑中心制”。纵向深入模式主要指新闻媒体通过细分报道行业来获取专业性较强的新闻信息。生产流程上体现为专业报道团队从始至终负责一项报道,类似于“采编联合的项目组制”。在实践中,新闻媒体通常会同时采取横向拓展模式和纵向深入模式来建立和维持信息网,根据新闻信息的不同特性设计适合的生产流程。横向拓展模式和纵向深入模式分别适用于日常性和专题性的新闻信息网管理。(二)新闻采访新闻采访是对新闻线索进行判断和调查以后,选取其中有价值的新闻点,由新闻媒体派出记者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及事件背景等进行深入调查和报道。如果是大型报道,在采访之前必须由编辑部根据媒体最终发布信息的媒介载体特性进行报道策划和组织。实行采编分离机制的新闻媒体的新闻采访工作由采访部完成,实行采编合一机制的新闻媒体的新闻采访工作通常由栏目组完成。部分媒体也可由派驻在外的通讯员完成采访后向媒体发回相关报道。媒介融合时代,从事新闻信息采访工作的记者需要掌握多种采访技能,成为“全媒体记者”。这种“多面手”型的记者既是文字记者,能够提供文本信息;又是摄影、摄像记者,能够拍摄图片、录制音频和视频;甚至平面媒体的记者还要成为出镜记者,能够完成即时传播的现场报道。在生产流程上,全媒体式的新闻采访表现为“一套人马、多套内容”。在完成全媒体流程再造的媒体中,传统的采访部门和编辑部门被整合成一个全媒体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隶属于该中心,由全媒体中心统一分配和协调采访工作,为各种媒体介质(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新媒体)采访新闻信息。(三)新闻编辑新闻编辑工作主要包括新闻稿件的修改、配置和定稿。在采编合一的新闻媒体,新闻编辑与新闻采访由同一团队完成,记者和编辑共同构成的部门通常称为“新闻中心”;在采编分离的新闻媒体,承担编辑任务的部门是栏目组或编辑部,编辑与记者需要围绕选题、稿件和版面等问题进行多次交流沟通。经过全媒体流程再造的新闻编辑流程可以将新闻报道修改、定稿和稿件配置的环节统一到全媒体技术支持的新闻信息处理平台。生产流程上该平台是将传统的媒体编辑部转变为一个信息处理平台,形成“一个平台、多种产品、多个出口”的全媒体信息处理中心。同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全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不仅接受全媒体记者提供的专业新闻信息,也接受用户贡献内容(UserGeneratedContent)。全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与传统编辑部最大的区别还在于它具备处理各种媒介性质新闻信息的强大软件技术。能够跨越媒体界限,统一调配新闻信息资源,使新闻信息资源实现多次开发利用。(四)新闻报道的策划和组织原则上,新闻报道的策划和组织工作也由编辑部或栏目组主持完成,但需要与新闻报道相关的其它媒体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新闻报道的策划主要是针对新闻报道内容和报道所需资源的书面规划,包括策划新闻报道的主题、体裁、内容传播渠道、逻辑架构,也包括确定新闻报道时间和人员分工。新闻报道的组织是指将新闻策划的书面规划落实到具体行动。新闻报道的组织主要包涵两方面内容:其一,组织新闻报道的内容,即随时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调整报道计划和方案,控制报道进展,以达到最佳的报道效果。其二,对完成报道所需的人财物进行安排和调度。二、信息的复制、传输与递送从信息论和传播学角度看,信息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和物质载体。不同的符号依托不同的传播介质,往往也决定了信息复制、传输与递送的方式。在平面媒体中,新闻信息通过印刷的文字、图片等符号表示,以纸张为介质传输;而在电子和网络媒体中,新闻信息是由电磁信号标记的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符号呈现,通过有线介质或者空气传输,而且传输时要经过信号的加工转换,在传输介质和接收方式上与平面媒体大不相同。从信息生产的价值链角度看,信息的复制、传输与递送可实现信息内容的大规模工业化复制、传输,是承接信息生产和用户消费的中间过程,最终将信息内容商品化、产业化,形成内容产品的影响力。(一)平面媒体信息的复制和分发平面媒体通常也称作印刷媒体,包括报纸、杂志、商品目录等,是需要借助印刷技术和设备将文字、图片等信息呈现在纸张上的媒体。在这类媒体中,信息的复制也就是指图文等信息的印刷过程;信息的分发,也就是将大量复制后的信息承载体发送到目标读者手中的过程,一般叫发行。这两个过程分别由报纸的印刷部门和发行部门来完成。其上游环节是新闻信息的采编加工,其下游便是用户,如图3-3:图3-3报纸生产流通流程在印刷环节中,印刷技术和设备决定了信息复制的质量和效率,进而决定了信息分发的规模。在古老原始的“手抄报”时代,新闻信息的复制依靠手工誊抄来完成,“手抄报”的发行量便极为有限;随着印刷技术和印刷设备的改进,人类的传播活动从“铅与火”的信息复制时代发展到“光与电”的信息复制时代,尤其在当今数字化技术条件下,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信息复制已经是将数字化的图文信息大规模转印到纸张上,复制质量和效率有了巨大提升,发行量也相应大幅提高。根据报纸印刷的实践活动,印刷流程具体可分为印前制版、上机印刷、印后处理等三个步骤,每个步骤将承担相应的印刷职能。报纸印刷后,报纸发行通常经过征订、要数(销售网点需要的报纸数量)、分发、运输和投送等工作程序,将印出的报纸产品传递给用户。按照发行网络结构,报纸一般首先经由发行公司——发行总站——发行站,最后由发行员接触订户和零售终端,横向上可分为本埠发行和外埠发行。如图3-5:信息采编报纸印刷报纸发行用户印前制版印刷印后处理报纸印刷图3-4报纸印刷流程示意图图3-5报纸发行一般流程这一环节将对内容产品生产和广告服务收益起着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在目前报纸内容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报纸的发行时效至关重要,时效好则能够及时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培养读者的忠诚度,提高报纸发行量,为广告投放稳步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报纸分发和递送过程中,可以直接接触用户,能够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如读者喜欢什么内容,本报哪些栏目受读者喜欢等问题,发行部门将这些信息反馈给内容采编部门,有利于报纸及时调整内容能够定位,进一步适应市场的需求。报纸发行方式多种多样,不仅可以分为零售和订阅,还可以分为邮政网络发行和自办发行网络发行。邮局发行,在我国称“邮发合一”,在这种发行模式下,报社发行部门的职能主要是与邮政网络对接,完成报社下达的发行指标,保证报纸发行渠道及时投递报纸。自办发行模式下,报纸发行任务通常由具有独立发行权的发行公司承担,这些发行公司大部分是原报社发行部门改制而来,在报社的领导下,完成报纸发行工作。在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压力下,我国自办发行网络不断创新,探索出诸多发行渠道和推广方式。如早期的天津今晚报“红报箱”发行,北京“小红帽”发行,华西都市报社的“敲门发行”,成都商报发行公司的“信息亭”发行,以及渤海早报社“出租车流动发行”等。这些将在第六章新闻内容的复制和传输管理中深入说明。在这里,我们以湖北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的建立和运作,说明组建报纸自办发行网络的要点和报纸发行工作的主要流程。本埠发行外埠发行发行公司发行站发行员零售整订征订要数分发运输投送城区发行站郊区发行站案例1:湖北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的组建和发行工作流程①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是于2001年7月,随着湖北日报报业集团的成立而组建,它以《楚天都市报》的发行网络为基础,集合集团系列报刊的发行资源于一体,形成遍布城乡的庞大发行网络。发行终端分布在全省各地市州,共设有三级网络,即发行总公司——发行总站(地市州和武汉的各区)——发行站(县市和武汉的街道)——发行分站(农村乡镇),承担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特别关注》等报刊和少量外报外刊的发行任务。在发行网络组建方面,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成立之初,《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的发行队伍还是分离的,直到2004年5月,该公司对两张网络进行整合,每个投递员统一投送两份报纸,统一征订两份报纸,统一将两份报纸送摊。9月份,因业务规模扩大,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将武汉城区的发行工作分成零售和整订两部分,分别设站,并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两支发行队伍,武汉以外的地区仍然是零售和整订合一。在基层发行站设置方面,楚天报刊发行总公司按照1万份标准设置基层发行站,每个站点将10名投递员分成一组,每组另设组长一名,组长不直接参与投递工作,其任务是抓投递质量管理,每个投递员一个月休息一天,这一天该投递员的工作由组长完成,这样保证了发行网络平稳运行,保证了读者的服务质量。然而,由于《楚天都市报》和《楚天金报》发行网络的合并,每位发行员需要同时投递两份报纸,但两份报纸不能同时印刷完成,《楚天金报》要比《楚天都市报》慢半小时到一小时,这一方面对集团印务总公司的高峰印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影响了投递时效。此外,在网络组织结构方面,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成立前,《楚天都市报》发行工作实行的是事业部体制,对总编辑负责,因为业务范围尚未得到更大拓展,只设置了三个部门,即武汉市场科、外部市场科和办公室。2001年7月,报刊发行总公司按照业务和地域进行了划分,共分为四个部门:邮发武汉部、邮发市场部、自发武汉部、自发市场部,报纸运输由原湖北日报社车队承担,财务由集团统一委派人员①宋建武、刘星编著:《集团之治——中国报业集团化管理与运营》,新华出版社2006年版,第231、第236页。管理。经过一年多的试运行,邮发和自发两种发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