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的把握古诗词赏析——初三专题复习之十五考点解说•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诗词曲的鉴赏已成为近年来中考的热门命题,试题涉及的内容大多是教材所学内容和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常见的考点之一是“理解诗词内容和所抒发的情感。”理解诗词内容,就是要从整体上把握诗词的大体意思,感知诗词写了什么。同时,要能筛选出诗词中的有效信息,并能体味关键诗词的含义。诗歌塑造形象,烘托意境的目的是为了抒发感情,“诗言志”“诗言情”所以理解诗歌的感情是最重要的一环。无论长诗或短诗,抒情诗或叙事诗,是人都在诗中表达一定的思想,或是崇高的理想,或是生活的哲理,或是个人的情趣等。不过古典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的感情往往不是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融入对景、物、人、事的描写中,它让你在情感门前举步顿悟,使你悠然心会。因此我们要善于通过这些描写,顿悟、把握诗词的情感。该考点常见的题型有客观选择题、主观填空题和主观表达题。诗歌的常见主题忧国忧民、怀古伤今、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离愁别恨、忆友怀旧、思乡念亲、相知相思。常见的诗词内容(诗人情感)分类如下:类别特点主旨情感类怀古诗缅怀古人古迹;借昔盛讽今衰悲叹壮志难酬抨击社会现实同情人民疾苦写景诗白描衬托;借景抒情钟情归隐田园热爱祖国河山表达高洁品质战争诗格调昂扬,多含“塞”“征”渴望建功立业抒写征战惨烈痛表山河沦丧行旅诗触景生情,思乡怀人旅人羁旅之愁游子思乡之情征人念家之痛送别诗设酒折柳,多带“送”“别”写依恋与不舍表安慰与祝福陈担忧与思念哲理类咏物诗由物到人,托物言志表达高洁志向展示生活思考评价世态人情体会诗词所抒发的情感的技法一把握抒情语句法。古诗词大多采用两种表达方式:一为描写,二为抒情。结构上往往描写在前,抒情在后,描写是为抒情作铺垫,抒情是描写的升华。诗词中的抒情句情感充实饱满,意蕴很深,是诗人、词人用来直接抒情的,抓住抒情句,对诗歌的情感分析就可迎刃而解了。一般是诗词的最后两句或三句。如分析王维《渭城曲》,我们只要抓住最后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结合全诗来分析就可推知:这首诗表达了好友分别时恋恋不舍的心情。附: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赏读情语,一目了然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抒情议论句体会诗词所抒发的情感的技法二结合背景法。这里的“背景”一方面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的社会现实,如杜甫的《石壕吏》写于“安史之乱”后,杜甫这样一位现实主义诗人必然要借其诗反映“安史之乱”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揭露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另一方面,“背景”也指诗人多变的人生经历。诗人常把自己的身世遭遇、个人荣辱融入自己的诗中。如李煜、李清照的词作,便写尽了自己人生的悲欢离合。阳关曲(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对眼前团聚的珍惜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结合背景注:熙宁十年(即公元1077年)。离别七年以来,兄弟首次相聚,并共度中秋佳节。体会诗词所抒发的情感的技法三感知意象法。诗歌的意象包括“物和人”两类。诗歌往往借助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自然界的“物”构成景象描写、场面描写、色彩描写,表达诗人的感情。如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诗人借助秦岭云雾缭绕之状,蓝关风雪弥漫之态表现恋家念国之情。附: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意象:落月,啼乌,满天霜,江枫,渔火,不眠人,寒山寺的夜半钟声落第游子旅途中的孤寂愁苦的思乡之情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清冷的水乡秋夜,空灵旷远的意境。)体会诗词所抒发的情感的技法四分析诗眼法。大多数诗词中往往都有一个字、一个词成为全篇的核心,成为解读诗词的钥匙。这个字、这个词便是诗词的“诗眼”“词眼”。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这些“诗眼”“词眼”,就会很容易地体会出的情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词的“断肠”两字领起全篇,根据这个“词眼”,此人思念家乡寂寞的情感便不言自明了。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送明卿之江西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诗眼?送明卿之江西李攀龙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谁向孤舟怜逐客,白云相送大江西。诗眼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眼?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眼体会诗词所抒发的情感的技法五借助典故法。诗人用典故就是运用古籍中的轶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文章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故抒怀等。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这首诗运用“临渊羡鱼”的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典型例题解析题型一:客观选择题题型解说:本题型主要以选择题的方式出现,要求选择对原诗文的内容感知正确的一项或不正确的一项。这类题要求我们不仅要对全诗各句的意思正确理解,而且要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正确体会。此外,要看清题干的要求,看是选择“正确的”还是“不正确”的选项。我们可以用排除法,也可以直接选。典型例题对《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A、首联写自己谪居在巴山楚水这荒凉的地区,算来已经二十三年了。B、颔联暗示了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含义十分丰富。C、颈联以“沉舟”“病树”作为反衬,描绘出千帆竞发、万木争春的富于生机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仕宦升沉、世事变迁的无奈、惆怅与叹息。D、尾联写刘禹锡在朋友的热情关怀下,表示要振作起来,重新投入到生活中去。表现出诗人坚忍不拔的意志。【参考答案】C易失分原因分析:1、不能正确解读诗中的意象,导致曲解了诗词的情感。如上题的C项,“沉舟”与“病树”这两个意象应理解为诗人自比,而非反衬。另外,没能与后面的“千帆过”和“万木春”这两个意象联系起来理解。2、不能抓住诗眼去理解全诗的内容和情感。如上题若能抓住“长精神”这一诗眼,就能体会到诗人要表达的是一种要振作精神、乐观进取的情感。这样就不会认为C项是正确的。3、没看清楚题干的要求。明明要求选择“有误的一项”,有的同学却凭经验认为是叫选正确的一项,于是在A、B、D三项中发现一个正确的项立马选上。典型例题解析题型2:主观填空题题型解说以填空的形式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及表达情感的理解。这种题型与选择题比较,难度要大一点,因为它不仅要求考生要正确地理解诗词的内涵,还要用精准的语言表达出来,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典型例题阅读《春望》,完成后面的题目。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诗描写了城池之景。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两句诗抒发了诗人之情。3、本诗通过描写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感情,反映了诗人的愿望。【参考答案】1、破败荒芜2、忧国忧民3、“安史之乱”中长安的荒凉忧国思家、渴望安宁、向往幸福生活【解析】第1题中抓住“国破”“草木深”的意象特点即可作答。国都残破,京城的春天到处都草木丛生,呈现出一派荒凉破败的景象。第2题中,从战火不息、家书难得中可体会到诗人的思家思亲之情,再联系诗人所处的特定的时代背景及其常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又可体会到他深切的忧国忧民之情。第3题前两空可在第1、第2题的基础上顺利完成,第三空是对诗人感情的进一步引申,只要联系诗意,扣住“愿望”一词就不难作答。【易失分原因分析】1、对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不准。如上例,有的同学仅根据诗的颈联“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说全诗所表达的是作者思家、思亲的情感,这就片面了,这种片面理解是因为没有结合杜甫写这首诗时的时代背景,也没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的杜甫诗歌特点去理解全诗。2、语言表达功底欠佳,词不达意。填空题要求用精炼的语句或短语准确表达考生对诗歌内容或情感的理解。有的同学可能理解了,但不能用精准的词句表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在阅读训练的语言表达中多下工夫。典型例题解析题型3:主观表述题题型解说:这类题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用简练、精当的语言把自己对诗词的内容及情感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做好这类题首先要能正确理解原诗词,然后还要能正确表达。理解是前提,表达能力也不容忽视,理解和表达能力兼备才能做好这种题型。因它考查的是考生的综合能力,所以今年来各地语文中考试卷中,若出现古诗词鉴赏的题目,一般会有这种主观表述题。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饮酒(其五)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的“佳”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归隐田园悠然自得的心境。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陶醉自然地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2、抒发了诗人对山气缭绕、夕阳西下、飞鸟返林景象的赞美,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的惬意情怀。【解析】第1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注意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来思考。另外,要注意分析诗中景与情的关系,学会析景悟情。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这“悠远”不仅属于人,也属于山,就好像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况且这山不是一般的山,是南山,也就是庐山。庐山拥山川之灵异,历来为高士逸民栖居之地。如此分析,我们自然能领悟出诗人恬静悠然的心境。第2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诗中字词蕴涵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解答时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并展开联想和想象来分析。你看,傍晚时分,山上的气象愈发美好,飞鸟一群群地结伴而还。飞鸟晨出夕还,眷恋山林,宇宙万物如此顺乎自然,人不更应该返还自然,返璞归真吗?诗人悟出这样的人生真谛,不胜欣慰,难怪“山气日夕佳”啊!易失分原因分析1、对诗的内容、主旨的理解性失误。脱离上下文,将景与情分割开来,孤立地理解。如第1题,只笼统地回答“热爱自然”或“热爱大好河山”。2、审题不准,如第2题,明明问的是一个“佳”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的考生答的却是全诗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语言表达功底欠佳,词不达意,答题不规范。如套用格式术语,架空分析,死板定格。【点对点练习题1】1、阅读下面的诗,完成后面的问题。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下面对这首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句是诗人在批判古人的悲秋之情。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万物更新的春景。C、第三句“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个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肃杀之气。D、中国古代咏秋之词不可谓不多,但大多是以悲秋为基调,像刘禹锡《秋词》这样明快乐观的咏秋之作,可算是凤毛麟角。参考答案:A【点对点练习题2】阅读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