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液及分类一、基本考点1.溶液、溶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1)溶液:①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②特征: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③。:。::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溶剂被溶解的物质溶质溶液组成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2)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或水合离子的水合分子在水中形成能自由移动放热水合溶液分散成更小的微粒进入吸热扩散溶解过程溶液温度升高则溶解过程放热合放出的热量扩散吸收的热量小于水溶液温度降低则溶解过程吸热合放出的热量扩散吸收的热量大于水溶解能量变化,,b,,a..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及其转化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判断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判断方法有两种:①若溶液中有溶质,观察溶质是否减少,如不减少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②若溶液中无溶质,可试着加少量同种溶质观察是否溶解。如溶质不溶解,则为此温度下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3.溶解性、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中的能力叫溶解性,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用易溶、微溶、难溶描述。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大小的因素:内因:溶质、溶剂本身性质;外因: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如NaCl;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a(OH)2。)溶解度曲线:用纵坐标表示物质的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把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标在图上,画出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溶解度曲线。溶解度曲线表示的意义:①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进的溶解度数值;②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③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4.气体的溶解度气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内因:气体和溶剂的性质;外因:温度和压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5.晶体及结晶(拓展考点)结晶:①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从它的饱和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的过程。②结晶的方法:a.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民结晶。b.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结晶。6.利用溶解度知识配制溶液、分析物质所受浮力改变情况等问题(跨学科渗透考点)在液体中如果物体所受重力等于浮力,则物体处于悬浮状态。如果浮力小于重力则下沉,浮力大于重力则上浮。由公式排液浮gVF可知,只要我们改变液体的密度,则浮力就会改变,如果液体的密度变小,则浮力变小,物体要下沉;如果液体的密度变大,则浮力变大,物体要上浮。二、习题一、选择题1(2010·辽宁鞍山.)下图为氯化铵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30℃时,氯化铵、硫酸钠的溶解度相同B.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将5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始终有晶体析D.将60℃时硫酸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40℃,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2.(10连云港18)如图是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t1℃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t2℃时,甲的溶解度比乙的溶解度小D.t3℃时,甲、乙两物质各20g可分别完全溶解在100g水中3.(2010·遵义,9)t1℃时,分别将20g甲、乙两种晶体(不含结晶水)加入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恰好完全溶解,升温到t2时出现甲、乙烧杯中所示的现象。根据上述实验,结合下图中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t1℃时烧杯中甲、乙两物质形成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约为16.7%C..t2℃时烧杯中甲物质溶液的质量是110gD.t2℃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130g二、填空简答题题1.(10福建省福州15.)(5分)请根据图7中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l)在____℃时,A、B两种物质溶解度相同。(2)t2℃时,100g水中溶解_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若要把该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应加水g。(3)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其它条件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是____。3.(2010·辽宁鞍山,15)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右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液度曲线:(1)当温度为℃时,A物质与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若将B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宜采用的方法是。(3)我国有许多盐碱湖,湖中溶有大量的NaCl和Na2CO3,那里的人们“冬天捞碱,夏天晒盐。”据此你认为图中(填“A”或“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与纯碱的相似。2.(2010·辽宁鞍山,16)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现将两支分别装有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试管(底部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浸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浓硫酸。(1)5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2)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顺序是。(3)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后,甲、乙两试管中固体量的变化是。除了加浓硫酸外,还可以加物质,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3.【10福建宁德】14.(16分)图1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1)5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图2中,试管里预先装有少量生石灰,当往试管中加入适量水时,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烧杯中某饱和溶液析出固体(不考虑水分蒸发)。请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是(填甲或乙或丙)。(3)从图1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任写一条)4.(10泰安)23.(5分)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是;(2)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g。(3)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碳酸钠的溶解度(填写“>”、“<”或“=”);(4)10℃时,向两只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氯化钠、碳酸钠两种物质,至不再溶解为止,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的是(填化学式);(5)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种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加入的物质可能是(填字母序号)。A.氢氧化钠B.生石灰C.硝酸铵D.浓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