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2.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使用的,《孟子·尽心上》;“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孟子·尽心上》。3.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最早对“教育”进行了解释;或对“教”和“育”进行了解释。4.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者(主导者);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5.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质的规定性:育人;即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阶级性、相对独立性。6.教育的功能:对象:个体发展功能(本体)、社会发展功能(派生)方向:正向功能、负向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隐形功能7.教育起源:①神话起源说:宗教、朱熹,最古老的观点;②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桑代克,第一个正式提出关于教育起源的学说,标志着开始从神学转向科学。否认了人和动物的区别,否认了教育的社会性;③心理起源说:孟禄,把教育看成简单的模仿(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否认了教育的目的性、社会性。④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金钥匙”。口诀:神宗生了利桑沛,孟禄心理装着老司机凯洛夫。8.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①原始社会:平等性、与生产活动不分化、原始性②古代社会:a.奴隶社会:夏(出现我国最早的学校);商(出现专门的教师职业);西周(“政教合一”,有国学和乡学之分;春秋战国:官衰私盛);。具有阶级性、教育和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制度不齐全、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b.封建社会: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隋唐(科举制诞生);宋(程朱理学称为国学,科举考试内容为“四书五经”);明(八股文,标志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清(科举被废);③近代社会:国家化、世俗化、法制化、义务化(1763年德国率先普及义务教育)④现代社会:全民化、终身化、民主化、多元化、现代化。9.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1.教育学: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学科;2.教育学发展阶段:①中·萌芽阶段:儒、墨、道、《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著作)西·萌芽阶段:苏(产婆术)、柏(寓学于游)、亚(《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百科书式的哲学家)、昆(《雄辩术原理》,又称《论演说家的教育》,古西方第一部教学法专著,班级授课制的萌芽。)②独立阶段: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提出);夸(“近代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近代第一部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教育适应自然,第一次系统地论述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卢(《爱弥儿》,自然主义教育,“儿童本位”);康(《康德论教育》,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第一次把“教育学”列入大学的课堂);洛克(《教育漫画》,“白板说”、“绅士教育论”);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传统教育的代表人物,《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也标志着教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杜威(现代教育理论的代表,“实用主义哲学之父”,《民主主义与教育》,新三中心论“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从做中学”,强调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经历三个关键点:培根首提出、夸美来独立、赫巴来规范3.《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教育》,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4.《教育学》,凯洛夫,被公认为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5.《新教育大纲》,杨贤江,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著作。6.被毛泽东评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是蔡元培。7.中国“职业教育之父”,黄炎培。8.乡村教育,“平民教育之父”,也被誉为“国际平民之父”,晏阳初。9.陶行知,生活教育论,毛泽东称颂他“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誉他“万世师表”。10.陈鹤琴,“活教育”,“中国幼教之父”;福禄贝尔,“世界幼教之父”。11.布鲁纳,《教育过程》中提出“结构教学论”。12.赞可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条原则。13.瓦根舍因,创立“范例教学论”。14.皮亚杰,发展学生的智力;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之父”;苏霍姆林斯基,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教育与社会的发展1.(背)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生产力水平(对教育)——决定因素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生产力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制约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的变化;制约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龟速够防守)教育对生产力有促进作用。②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是再生产劳动力的基本途径;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两再一新促生产)2.(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政治经济因素(对教育)——直接因素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决定教育的性质;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决定着受教育权;决定教育的内容和管理体制。(体内性质两权一目的)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培养人才;促进政治民主化;是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人鱼公主促政治)3.教育与文化①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价值定向②(背)教育对文化的影响:传递和保存;传播和交流;选择和提升;更新和创造。注: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地位);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4.教育与人口:①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质量)—(质量);(结构)—(结构);人口流动对教育提出挑战。②教育对人口的影响:使人口结构合理;改善人口质量,提高民族素质;控制人口数量。教育与人的发展1.五大规律对应五大教育要求:顺序性——循序渐进;阶段性——分阶段、针对性;不平衡性——关键期;互补性——长善救失;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2.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孟子(性善论);弗洛伊德(性本能);威尔逊(基因复制);高尔顿(优生学);格赛尔(成熟势力说,双生子爬楼梯实验);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顿的教育)。特点:遗传、自身的内在需要、成熟机制。口诀:内服威力格外猛,搞优生,儿遗传。);外铄论(荀子(性恶论,“化性起伪”);洛克(白板说);华生(培养各种人的类型)。口诀:外出寻找落花生);多因素相互作用论。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遗传——物质前提;环境——多种可能;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内因、动力和决定性因素。教育目的1.广义的教育目的:受教育者在身心方面产生的变化、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总体要求。2.教育方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颁布的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和总方向。3.联系: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都由宪法和法律规定。区别:①范畴不同:“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的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教育政策学范畴。②内容不容: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的培养规格做出规定;教育方针侧重于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方向提出要求。③教育方针由政府或政党提出,具有强制性。④教育方针对教育工作产生的影响大于教育目的。4.教育目的功能:导向作用;激励作用;评价作用;调控作用5.教育目的层次结构:教育总目的(国家)—培养目标(学校)—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老师)6.教育目的确立依据: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门的教育理想。我国的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7.教育目的的理论:宗教本位论(奥、托);社会本位论(根据社会发展、重视教育的社会价值,培养合格的公民。凯、孔、赫、柏、涂。口诀:那社会恐吓图涂);个人本位论(个人需要、价值,培养自然人,强调个人实现。罗、卢、福、斐。口诀:啰嗦人福禄齐);教育无目的论(教育本身就是教育目的。杜威);辩证统一论(社会发展和人的需要。马克思)。8.我国的教育目的:①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②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贯彻党的方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一个贯彻,两个服务,一个结合,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③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培养劳动者—总要求;全面发展—质量标准;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根本特征和特点;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途径。9.全面发展的组成成分:德育—灵魂、核心、统帅、保证方向;智育—前提和支持;体育—物质基础;美育—动力;牢育—综合体现。教育制度1.广义的教育制度:国民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类各级学校的总体系。2.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形式上:前制度化教育(实体化教育—学校);制度化教育(19世纪下半期,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意味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学制的建立)。我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的“废科举、兴学校”);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3.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①西欧双轨制:学术教育;职业教育。(两轨之间互不相同,互不衔接。不利于教育的普及);②美国单轨制: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教育参差不齐、效益低下、发展失衡,同级学校之间的教学质量相差较大。③苏联分支学制:学术教育;职业教育。(课时较多、杂,教学不灵活)4.我国教育制度的演变:①旧中国学制沿革:壬寅学制,《钦定学堂章程》,第一个由国家颁布的学制,公布未实施。癸卯学制,《奏定学堂章程》,第一个由国家颁布并在全国实施的学制系统,“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许男女同校,轻视女子教育。壬子癸丑学制,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规定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增自然学科,改学堂为学校。壬戌学制,以美国为蓝本,采用633的分段法。(口诀:人(壬)颁布,鬼(癸)实施,壬子癸丑,男女都有,长期嘘(戌)美国)②新中国的学制沿革: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两基”: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高教育质量;“两重”: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一批重点学科。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终生教育”思想。③我国当前的学制:学前教育(幼儿园);初等教育(小学);中等教育(初、高);高等教育(专、本、研)。我国当前的义务教育制度:强制性、普及性、免费性;1986年颁布,2006年修订。教育研究方法1.教育研究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一选二查三制定,分析整理与报告。2.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a.观察法(使用最多);b.调查研究法(查阅资料、问卷法、访谈法、调查表法、开调查会);c.教育实验法(是各类研究中唯一能确定因果关系的研究);d.教育经验总结法(最高效,使用最早的);e.行动研究法(解决实际问题);f.教育叙事研究(叙事、讲故事);g.历史法(教育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中学课程1.“课程”一词在我国始见于唐宋时期。唐朝孔颖达:“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以法制也”。南宋朱熹:“宽着期限,紧着课程”。2.在西方,“课程”最早出现在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中,他认为科学的知识最有价值——生活预备说。3.美国学者,博比特的《课程》,标志着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4.课程类型:①课程组织方式的不同:分科课程(按某一学科);综合课程(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②课程内容属性的不同:学科课程(知识体系);活动课程(活动实践)。③学生选课的自主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④课程开发主体的不同:国家课程(基本:读、写、算);地方课程(地方特色);校本课程(学校)。⑤课程任务的不同:基础性课程(学生必修);拓展性课程(激发学生兴趣、爱好、潜能);研究性课程(探究、创新)。⑥呈现形式的不同:显性课程(学校课表出现的,有计划、有目的的);隐性课程(实践课程,无计划、无目的的)。5.古德莱德的课程分类:理想的(专家,学者)、正式的(政府)、领悟的(老师领悟)、运作的(老师实施)、经验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