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复习七——常见表现手法的运用(附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散文复习七——常见的表现手法及作用一、常见的表现方法及其作用1.象征(托物言志):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事物的一些特性,赋予事物以一定的象征意义,委婉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如《马说》《海燕》、《陋室铭》、《爱莲说》等。作用:通过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把抽象的事理或含蓄的情感表现的通俗易懂,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含蓄,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2.烘托(正面和侧面):以次要的人、事、物、景从正面、反面两个角度陪衬主要的人、事、物、景。如《口技》中描写观众的反映;《爱莲说》中写菊花和牡丹。作用:通过描写……从侧面(正面)烘托,突出人或物的××特征(性格或情感)。3.对比:把两种相反的人、事、物、景或一种人、事、物、景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作比较。作用:通过××与××对比,鲜明地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特征(性格或情感)。4.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某种真挚的思想感情。作用:通过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情感(表现了人物的……性格品质,人生态度),情景交融,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5.欲扬先抑:先否定或贬低事物形象,然后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特点及内在意义,再对事物予以肯定、褒扬。如《白扬礼赞》中“白杨树算不得书中的好女子,它是树中的伟丈夫。”作用:更加突出强调了事物(人物)的美好品质,而且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情节跌宕,波澜起伏,增强阅读兴趣。6.伏笔、悬念、铺垫:埋伏笔:在文章前面为下文出现的人或事预先提供一种提示或暗示,然后在适当的地方做呼应,使故事情节发展的合情合理,使读者感到巧妙有趣。作用:内容前后照应,情节发展合情合理,使读者感到构思上内容上巧妙有趣。做铺垫:铺垫,又叫铺叙衬垫,即先对次要的人、事、物进行铺陈叙述,从而烘托或引出后面出现得主要的人、事、物,借此突出主要内容。(四种类别:背景式、衬托式、反差式、铺陈式铺垫。)设悬念:在故事发生的开始,有意识地设置一定的情节、情境,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A.铺垫和伏笔的区别:a.从目的上看,铺垫描述的是次要人物或事件,目的却在为表现主要人物或事件蓄势;伏笔是为了对下文作暗示,以使下文的情节不引起读者疑惑。b.从形态上看,铺垫是“显性”的,对次要人物或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描述;而伏笔是“隐性”的,往往一笔带过。c.从位置上看,铺垫一般在文章开头,伏笔常见于文章中间。引起读者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的急切期待,从而引起下文。B.伏笔和悬念的区别:a、从位置上看。悬念一般用在作品中的显眼处,常开首即悬,紧扣读者心弦,卒文见旨,使读者有茅塞顿开之感。伏笔一般设于人不着意处,看似闲散之笔,实则与后文的“照应”遥相呼应。b、从方法上看。悬念有意置疑问于前,藏结论于后,有时连续设置疑问,使读者期待的心情逐渐加浓。伏笔有意在文中交代清楚,是不显露的,直到后文出现了“照应”,读者才恍然大悟,使“伏笔”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c、从作用上看。悬念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能使读者产生急切读下去的强烈愿望。当最后悬念释除,真相大白时,读者急切期待的情绪才松弛下来,感情上得到满足,从而获得极大艺术享受。而伏笔,使后文中突然出现的人物或事件显得合理。自然,文章的结构也显得更紧凑严密。7.照应前后出现相似的内容,构成照应。作用:使文章浑然一体,突出主题。二、实战演习(一)街声①(A)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②又回到小街,在细雨蒙蒙的深秋,在深秋的黄昏,用脚步轻轻拍打你,用眼光细细打量你,一股陌生异样的感觉倏然涌起。③这,哪是久藏我心中的小街?④这有一片水声。哗哗地,从小街石板底下流过。像一群顽皮野性的乡村孩子,扰得小街的黄昏忽然心神不定起来。又似一首颇为悲壮的生命进行曲,将小街笼罩在一片深重的秋色里。⑤该有一片书声。呜呜地,伴着细雨的淅沥声萦绕在小街。似潮汐漫漫,如芦风萧萧,像游丝一缕一缕飘在小街。小街人历来崇尚读书,当然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读,而是精读细究,有造诣,有著2作,读出了名望。古代,有登上吏部尚书高位的;现代,有成了园林设计师、法学家、社会学家的。于是,这些人便成了小街的骄傲,成了一批孩子仿效的楷模。⑥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却已被父母粘在书桌前了。心里有莫大的委屈,却从不敢声张。父亲那张没有一丝笑容的脸可以镇住一切。祖母心疼极了,便出来说情。父亲呐,总是不紧不慢地说:“妈,那时,你不也是这样要求我的么?”一句话,祖母不再吭声。⑦小街人瞧不起经商的。他们称之为做生意人。言下之意大有低人一等、不务正业、欺骗诈人之味。因此,小街的商业一直振兴不起来。然而,倒楣的还是小街人,要买个铁锅什么的玩意儿,都得上老远的县城去。有人笑这街上的人全是大傻瓜。这不,把一只只小鸟喂大了送走了,你只拾了个好听的名声,其他什么也拣不着。又有人劝说小街人,这附近的乡脚大着哩,留几根苗苗在小街吧,或许能赚好多好多的钱。但小街人听了总是淡淡一笑。那满不在乎的神情似乎就是说:“(B)伲①.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⑧——哈哈,多有趣的小街人,多清高的小街人!于是,黄昏细雨裹着的小街,总能捕捉到一丝丝湿漉漉的书声;于是,小街雨雾编织的黄昏,总是一幅古老清贫色调的画。⑨眼前的一切令我吃惊。小街,何时卸去了这身积着太多尘埃的灰蒙蒙的外套,浓妆艳抹起来了?一个个店铺,被横一道竖一道的油漆打扮得像待嫁的新娘;昏暗的烛光,被五颜六色的霓虹灯替代了,令人神荡目摇;夜幕还没完全垂下,小街已成了一条珠光宝气的灯河;街面改成水泥路,不再坑坑洼洼的绊脚,细雨中一辆辆自行车擦身而过,轻捷如飞燕。一个个卖茶叶蛋酒酿元子、卖T恤衫牛仔裤的小店铺闹猛得可以。顾主多数是附近的乡办厂里的农民。钱多了心也野了,晚上便来逛小街。偶尔还能看到咖啡馆舞厅里人头攒动。没有人唱歌,也没有人跳舞;却挤在一起喝茶聊天,兴致浓浓,人情浓浓。吴侬软语的评弹说唱和迪斯科的音乐飘得满街都是。街声,高高低低紧紧慢慢酸酸甜甜织成一股浓浓的声浪迎面扑来,我有点飘飘然了。⑩穿过小街,忍不住又转过身去热热望了两下。小街人何时更新了观念?小街人终于赶上了新潮流。一切都变了。不变的只有这株古银杏,千掌千指擎一树的晶莹,年年秋天里透着一片醉人的金黄色的醇美,站在小街尽头,像小街的一座雕塑。⑪正欲离去,忽然想起那片书声。那片曾经萦绕小街的书声呢?难道,岁月已把这片声音抹去?难道生活已使这片声音失落?一份长久压在心头的沉甸甸的思绪倏然无存,而另一种心绪则迅速潜入心中,而且膨胀沉重起来。⑫说不出这是一种怎样的情绪。想抓住什么,又想挣脱什么。我曾经讨厌这书声。我此刻又比任何时候都眷恋这书声。书是让人开窍的钥匙,没了它,这世界怎会不是一片苍白?⑬蒙蒙细雨中,我默默地伫立在小街尽头。我又走进了一份深深的惆怅里。【注释】①伲(nǐ):方言,我们。(作者吕锦华,文章略有删改)1.文章题目为“街声”,过去,作者在家乡这条小街上听到的是和;如今,听到的是,作者在小街“默默伫立”,走进一份“深深怅惘”的原因是(5分)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A.请从句式..的角度,赏析文章第①段画曲线A句。家乡有条小街。小街就是舞台。一瞬就是一生。B.阅读文章第⑦段,比较画曲线B句原句与改句在表达效果上的不同。原句:伲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改句:伲不稀罕那几个钱。伲的眼光远着哩。伲就图个好名声。33.文章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4.文中多次出现了“小街雨雾”,作者对“雨”的描写是不是多余的?为什么?(2分)5.文章第⑫段中作者写道,曾“讨厌”的书声,此刻却让他如此“眷恋”。请仿照画线句为本段续写一句话,表达对你对“书”的理解。(要求运用比喻和反问修辞)(3分)我曾经讨厌这书声。我此刻又比任何时候都眷恋这书声。书是让人开窍的钥匙,没了它,这世界怎会不是一片苍白?(二)槭树下的家席慕容⑴我先是被鸟的鸣声吵醒的。⑵【A】是个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的槭树上集合..了,除了麻雀的吱喳声之外,还有那种小绿鸟的嘤嘤声。我认得那种声音,年年都会有一两对小绿鸟来我的树上筑巢,在那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能听到它们那种特别细又特别娇的鸣声,听了就让我想微笑、想再听。⑶屋子里面还留有昨夜的阴暗和幽凉。窗帘很厚,光线不容易透进来,可是,我知道,窗户外面一定有很好的太阳,因为,从鸟的鸣声里,可以听得出它们的雀跃和欢喜。⑷而且,孩子们也开始唱歌了,就在我的窗下。仔细分辨,唱歌的人有的是坐在矮墙上,有的是爬在树上。他们一面唱一面嘻笑,那种只有孩子们才能发出的细嫩的歌声,还有不时因为一种极单纯的快乐才能引起的咕咕格格的笑声,让睡在床上的我听了也不禁微笑起来。⑸原来,早起的孩子和早起的小鸟一样,是快乐得非要唱起歌来才行的啊!⑹在这些声音里,我也听出了我孩子的声音,对一个母亲来说,自己孩子的声音总是特别突出、特别悦耳的。一早起来不知道有些什么事情让他们觉得那么好笑的,【B】那样清脆和圆润的笑声,真有点像荷叶上的露珠,风吹过来时就滑来滑去,圆滚滚的、晶亮亮的,一直不肯安静下来。⑺然后,忽然间传来一声低沉的喝止:⑻“小声一点,你妈妈还在睡觉。”⑼那是一种低沉而宽厚的男中音,是比我起得早的丈夫出去干涉了。其实,这个时候我已经完全醒了,可是我愿意假装安静地躺在床上,享受着他给我的关怀。⑽在阴暗和幽凉的室内,在我们干净而舒爽的大床上,我一个人伸展着四肢,静静地微笑着。把脸贴近他的枕头,呼吸着我最熟悉的气息,枕头套的布料细而光滑,触到我的脸颊上有一种很舒服的凉意。这是我的家,我的亲人,我热烈地爱着的生命和生活。我虽然知道在这世间没有持久不变的事物,虽然明白时光正在一分一秒地逐渐流失,可是,能够在这一刻,能够在这个夏天的早上清楚地感觉到自己的幸福,一种几乎可以听到、看到和触摸到的幸福,我恐怕是真要感谢窗外那十几棵的槭树了。⑾在房子刚盖好的时候就种下的这些槭树,长得可真是快,七八年前只有手臂样粗细的幼树,现在却个个都是庞然巨物了,跟着四季的变化,把我们这栋原来非常普通的平房也带得漂亮起来。4它们实在很漂亮也很尽责,春天时长出好多软软的叶子,绿得逼人,一簇簇的小花开得满树,在月亮底下每一小朵,每一小簇好像都会发亮。夏天时给我们整片的浓荫,风吹过来,说要多凉就有多凉。秋来时可以变得很黄很红,几乎所有路过的人都会忍不住摘下一两片。到冬天的时候,满树的叶子都落了,屋子里就会变得出奇的明亮,而那些小绿鸟留下的窝巢就会很醒目地在枝桠之间出现了。孩子们爬上树去拿了下来,当作宝贝一样地献给我,小小的鸟窝编织得又圆又温暖,拿在手上虽然没有一点重量,却能给人一份很扎实的快乐。⑿对我来说,我的这一个槭树下的家,和它的小小窝巢也没有什么不一样啊!⒀这个槭树下的家,就该是我多年来所渴望着的那一个了吧。不过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房,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不过种了一些常见的花草树木。春去秋来,岁月不断地重复着同样的变化,而在这些极有规律的变化之中,树越长越高,我的孩子越长越大,我才发现,原来平凡的人生里竟然有着极丰盈的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的心中因而常常充满了感动与感谢。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4分)夏日的清晨,从的鸟鸣声里,“我”听了;从孩子们清脆、圆润的歌声和笑声里,“我”听出了单纯和快乐;从丈夫的说话声里,“我”听出了。2.文章第⑾段描写了槭树一年四季的特点,作者为什么花这么多笔墨来描写槭树?(3分)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问题。(共6分,每小题3分)⑴请从意义和作用两方面,品析第⑵段A处的加点词。是个夏日的清晨,大概有几十只小鸟在我窗外的槭树上集合..了……⑵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⑹段B处画线句。4.第⑾段写到“孩子们爬上树去拿了下来”,将“小小的鸟窝”“当作宝贝一样地献给我”。结合文章内容,展开联想和想象,描写“我”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到下面的方格内,.........60..字左右...)(4分)60字5参考答案(一)1.小街石板下哗哗的流水声;伴着细雨呜呜地读书声;高高低低紧紧慢慢酸酸甜甜织成的一股浓浓的声浪;对过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