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工程降水与排水质量监理实施细则编制审批浙江荣阳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年月日一、工程概况本工程建筑面积m²,地下层,长m,宽m,深度为m,最深为m。地上层,檐口高度m。工程地质描述。二、降水与排水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㈠一般要求⒈降水工程施工应按降水工程设计实施,完成降水方案的降水井和排水设施的全过程,经过降水试验合格,则降水施工结束。⒉降水工程设计应编写“降水工程施工纲要”。应包括工程概况、施工要求、技术方法、工程布置、工程数量、施工组织、设备材料、加工设计、降水井与排水设施,施工程序,工程措施与辅助措施,质量检查与安全措施,工期安排,工程环境,工程经济,并附有关图表。⒊根据“降水工程施工纲要”施工,发现有与降水工程设计不符之处,应及时调整设计或在现场采取辅助措施。㈡降水施工程序⒈降水施工前应以降水工程设计为依据。明确降水工程范围,降水技术要求,确定工期期限,编制施工总进度计划和预估成本核算等。⒉施工现场应落实通水、通电、通路和平整场地,并应满足设备、设施就位和进出场地条件。⒊按“降水工程施工纲要”组织施工顺序。组织施工队伍,筹措施工设备,选择管材,明确成井工艺。⒋对所有降水井、试验井、勘探孔、观测孔和排水设施,应按降水工程设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严格进行连续施工按期完成。⒌当施工过程中遇到降水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符时,应现场调查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修改降水设计方案。在设计人员同意下由施工人员实施。⒍每个降水井、孔、排水设施经过降水检验后,尚应作好降水监测与维护。⒎全部降水井、孔、排水设施经过降水检验后,尚应作好降水监测与维护。㈢降水施工要点⒈明排施工要点⑴排水管沟与明沟可随基坑(槽)的开挖水平和涵洞施工进度同步进行;⑵基坑侧壁出现分层渗水时,可按不同高程设置导水管、插铁板、砖砌沟或草袋墙等工程辅助措施;⑶基坑侧壁渗水量大或不能分层明排的,可采用水平降水或其他技术方法。⑷排水沟可根据地基选择自然沟、梯形或V形明沟;采用铁或混凝土排水管(管径为200~500mm)时,应离开坡脚0.3m左右,坡度为0.1%~0.5%;⑸明排井(坑)一般直径为0.5m,深度1.0m,明排井抽水设备可采用离心泵或潜水泵,特殊情况可采用深井泵。⒉点井结构⑴点井管材及设备1)点井管材采用38~110mm,多数为42~50mm金属管。管长6~10m,过滤管长1.2~2.0m,孔隙率15%,外包1~2层60~80目尼龙网或铜丝网;2)点井泵为真空泵、射流泵、往复泵,用密封胶管或金属管连接各井;每个真空泵、往复泵带动30~50个真空点井。⒉真空点井施工安装1)垂直点井:对易塌易缩钻孔的松软地层,钻探施工应采用清水或稀泥浆钻进或高压水套管冲击施工;对于不易产生塌孔缩孔的地层,可采用长螺旋钻机施工成孔;清水或稀泥浆钻进,泵压不应低于2Mpa,流量不得小于20m³/d;钻探深度达到设计孔深后,应加大泵量、冲洗钻孔、稀释泥浆,含泥量不宜大于5%,返清水3~5min;向点井内投入的滤料数量,应大于计算值5%~15%,滤料填至地面以下1.0~2.0m,再用黏土封孔;滤料直径为0.4~0.6mm的中粗砂为宜;2)水平点井:采用水平钻机施工,钻探成孔后,将滤水管水平顶入,通过喷砂器将滤砂送至滤管周围。对容易塌孔地层可采用套管,水平钻孔直径为50~110mm。芯管直径为42~60mm;在基坑底部施工时,应注意排水排砂;3)倾斜点井:按水平点井施工安装,根据需要调整角度,穿过多层含水层,倾向基坑外侧;4)接力点井安装:上方出水口处,安装大直径射流器,喉管直径d为96mm,增加降水深度;5)多级点井:对于降水深度较大的基坑,可按不同深度的梯级平台设置真空点井,按不同高程的多级点井封闭,分别向坑外排水。⑶喷射点井施工安装1)喷射点井施工要求同真空点井,仅在点井管下部增加喷射器;2)喷射点井的喷射器应由喷嘴、联管、混合室、负压室组成,放在点井管和下部。⑷电渗点井施工安装1)电渗点井管施工同真空点井,电极棒采用钢筋或铁管打入或钻入地下;2)电渗点井井管做阴极㈠,钢筋或铁管做阳极(+),阳极比阴极长0.5~1.0m,通电后带正电荷的水分子应能向点井管中运动集水;⒊引渗井施工安装⑴引渗井施工宜采用螺旋钻、工程钻成孔、对易缩易塌地层可用套管法成孔,钻进中自造泥浆;⑵裸井:成孔直径d为200~500mm,直接填入洗净砂、砾或砂砾混合滤料,含泥量应小于0.5%;⑶管井:成孔后置入无砂混凝土滤水管、钢筋笼、铁滤水管,井周围根据情况确定填滤料。⒋管井施工安装⑴管井施工方法同供水管井,根据地层条件可选用冲击钻、螺旋钻、回旋钻或反循环钻进,特殊条件可人工成孔;⑵钻探施工达到设计深度,宜多钻0.3~0.5m,用大泵量冲击洗泥浆,减少沉淀,并应立即下管,注入清水,稀释泥浆密度接近1.05后,投入滤料,不少于计算量的95%,严禁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滤料填至含水层顶板发上3~5m,改用黏土回填封孔不少于2m;⑶由于某种原因降水管井分布集中,连续钻进,应及时进行洗井,不应搁置时间过长,或完成任务钻探后集中洗井;⑷完成管井施工洗井后,应进行单井试验性抽水;⑸做好钻探施工描述记录;⑹当场地具备拔管回收条件时,可用钢管或铸铁及过滤器,不具备回收条件可用混凝土管或其他井管和过滤器;⑺管井孔径宜为300~600mm,管径为200~400mm,特殊情况不受限制;⑻管井过滤器、滤料、泥浆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的规定。⒌大口井施工安装⑴宜采用沉井法、反循环法施工;条件允许亦可人工成井;⑵大口井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J27)的规定。⑶多采用井底井壁同时进水,井体宜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材料,有条件地层也可采用石砌或砖砌井体;⑷井径宜为0.8~4.0m,特殊情况不受限制。⒍辐射井施工安装⑴集水井施工宜采用沉井法或反循环钻机钻进,要求预留辐射管位置并对应相应含水层;⑵辐射管施工宜采用顶管机、水平钻机,个别情况也可采用千斤顶法;⑶辐射井直径d应大于2.0m,应能满足井内辐射管施工为准;⑷集水井结构同大口井,但需在不同高程设置辐射管部位,增设施工辐射管用的钢筋混凝土圈梁;⑸辐射管规格应根据地层、进水量、施工进度长度,按下表1和表2选择。D=50~75mm的辐射管规格表1辐射管管径(mm)进水孔直径d(mm)每周小孔数(个)小孔间距l(mm)每管孔数(个)孔隙率(%)适用地层50610121316108612.026.638.740.013283702321502015149中砂,粗砂粗砂夹砾石粗砂夹砾石粗砂夹砾石7561012132114101012.028.030.021.1175049033041020103121中砂,粗砂粗砂夹砾石粗砂夹砾石粗砂夹砾石D=100~160mm的辐射管规格表2辐射管管径(mm)进水孔直径d(mm)每周小孔数(个)每延长米行数(个)每延长米孔数(个)孔隙率(%)适用地层1086342219131092061981711179014.414.116.116.517.0中砂中砂,粗砂中砂,粗砂粗砂夹砾石粗砂夹砾石14064429241713939626121615311714.414.215.716.717.0中砂中砂,粗砂中砂,粗砂粗砂夹砾石粗砂夹砾石159733252612929722514410814.218.016.115.6中砂,粗砂粗砂夹砾石粗砂夹砾石粗砂夹砾石⑹辐射井宜封底防止进水,且可随钻进抽排水。⒎潜埋井施工安装⑴潜埋井结构宜采用集水坑、砖石砌井,无砂滤水管或铸铁滤水管;⑵在井中宜用离心泵、潜水泵抽降残存水;基坑(槽)封底时应预留出水管口;⑶潜埋井深度在基底底面1.0m以下;⑷停抽后迅速堵塞封闭出水管口,保证不溢水、渗水。⒏各种技术方法不能完全把地下水位降低到设计降水深度或给施工带来不便时,可选择下列工程技术措施:⑴基坑侧壁少量渗水时,可浅插水孔径滤水管排水;⑵基坑侧壁渗水较大时,可采用导水管、插铁板、码草袋、砖砌沟等方法导水至基坑明排井排出;⑶连续桩护坡桩间渗漏水,可采用喷护混凝土,桩间加孔灌注混凝土、粘土封堵;⑷局部地段集中渗漏水严重,可采用基坑外加降水井、井排;⑸基坑底部或拱顶、侧壁见水时,可采用速凝混凝土灌、喷护;⑹地表水底铺设黏土、塑膜等增加渗透路径;⑺当工程降水可能影响基坑稳定和地面沉降时,可采用人工回灌地下水;⑻基坑底部隆起时,可采用重压法、降水法。㈣降水监测⒈降水监测与维护期应对各降水井和观测孔的水位、水量进行同步监测。⒉降水井和观测孔的水位、水量和水质的检测应符合下列要求:⑴降水勘察期和降水检验前应统测一次自然水位;⑵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水量;⑶当水位已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可每天观测一次;⑷在受地表水体补给影响的地区或在雨季时,观测次数宜每日2~3次;⑸水位、水量观测精度要求应与降水工程勘察的抽水试验相同;⑹对水位、水量监测记录应及时整理,绘制水量Q与时间t和水位降深值S与时间t过程曲线图,分析水位水量下降趋势,预测设计降水深度要求所需时间;⑺根据水位、水量观测记录,查明降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及时提出调整补充措施,确保达到降水深度;⑻中等复杂以上工程,可选择代表性井、孔在降水监测与维护期的前后各采取一次水样作水质分析。⒊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随时观测基坑侧壁、基坑底的渗水现象,并应查原因,及时采取工程措施。三、降水与排水工程施工事后(验收)监理控制要点⒈工程降水与排水是配合基坑开挖的安全措施,施工前应有降水与排水设计。当在基坑降水时,应有降水范围的估算,对重要建筑物或公共设施在降水过程中应设观察孔监测,地下水位与下降情况及地面设施的下沉情况。⒉对不同的土质应采用不同的降水形式,表3为常用的降水形式。降水类型及适用条件表3适用条件降水类型渗透系数(cm/s)可能降低的水位深度(m)轻型井点多级轻型井点10-2~10-53~66~12喷射井点10-3~10-68~20电渗井点10-6宜配合其他形式降水使用深井井管≥10-5>10⒊当降水系统施工完后,应试运转,如发现井管失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如无可能恢复则应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⒋在降水量系统运转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观测孔中的水位。⒌在基坑内明排水应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排水沟纵坡宜控制在1‰~2‰。⒍降水与排水施工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表4的要求。降水与排水施工的质量检验标准表4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或允许值检查方法单位数值1排水沟坡度‰1~2目测:坑内不积水,沟内排水畅通2井管(点)垂直度%1插管时目测3井管(点)间距(与设计相比)%≤150用钢尺量4井管(点)间距插入深度(与设计相比)mm≤200水准仪5过滤砂砾石料填灌(与计算值相比)mm≤5检查回填料用量6井点真空度:轻型井点喷射井点KpaKpa>60>93真空度表真空度表7电渗井点阴阳极距离:轻型井点喷射井点mmmm80~100120~150用钢尺量用钢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