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工程施工质量技术交底卡工程名称:节能大厦分部工程道路工程施工项目部位:路面基层施工单位中天宝业集团1级配碎(砾)石基层1.1天然砂砾符合规定的级配要求,且塑性指数在6以下时,可以直接用作基层。级配不符合要求的天然砂砾,要求筛除超尺寸颗粒或需要掺加另一种砂砾或砂,使其符合级配要求。1.2级配碎石的最大颗粒应控制在40mm以内。粒径过大,石料容易离析,也不利于机械摊铺、拌合及整平。1.3天然砂砾掺加部分未分碎石组成的混合料称级配碎砾石,亦可作基层,其强度和稳定性介于级配碎石和级配砾石之间。1.4级配碎(砾)石施工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4.1颗粒级配要求;1.4.2配料必须准确;1.4.3塑性指数必须符合规定;1.4.4混合料必须拌和均匀,没有离析现象;1.4.5在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直到要求的压实度;1.4.612T以上三轮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实厚不宜超过15-18cm,用重型振动压路机碾压时,每层压实厚可达20-23cm;1.4.7未洒透沥青或未铺封层时,不应开启交通,以免表层破坏。1.5级配碎(砾)石的工艺流程图如下图:2水泥稳定石粉渣2.1施工技术要求2.1.1石粉渣杂料的级配、细度模量应符合要求,水泥选用终凝时间长的品种,混合料拌和及养生用水应选用清洁饮用水。2.1.2混合料配比为重量比,最大含水量及最大压实干容量均应通过试验或参考经验数据确定,压实系数(松铺系数)按试铺决定或参考使用1:3。2.1.3拌和方法有机械路拌法、机械石拌法、人工路拌法。对于主车道、辅助道下石粉渣,施工标准准备下承层运输和摊铺主要集料运输和摊铺掺配集料洒水水和整平碾压必须采用机械拌和;人行道下石粉渣可采用人工拌和。2.1.4碾压前必须检查控制最佳含水量和拌和的均匀性。含水量过大时应加干混合料重新拌和,含水量过小时应均匀洒水,以手握成团但不冒浆粘手、落地散开为宜;拌和过程中及碾压前应挖深点检查是否拌透拌匀,否则重拌。2.1.5每次压实厚度最小为10cm,最大为25cm,超过25cm时应分层拌和、压实。2.1.6碾压时自两侧压向路中,两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3轮宽,三轮压路机每次重叠1/2轮宽;对于带振动的YZ12、YZ14型振动压路机碾太,应先静压2-3遍后再加振碾压,每次重叠1/3轮宽,碾压应以表面平整无明显轮迹、压实度符合设计要求,标高和横坡、平整度符合验收标准为止。2.1.7碾压过程中,采用控制桩拉线或水准仪控制标高和找平,在压路机稳压后及时铲高补低,填补处应翻松加料重新压实成整体,不准出现填补薄层。2.1.8分段施工衔接处可留一定长度不压,亦可先压实,待下段施工时再挖松并适当加水泥和水拌和、整平与下段同时压实。2.1.9混合料从加水泥拌和到完成压实时间(包括干拌时间在内),不超过三小时;压实成型后及时洒水养护,养护期不少于七天,七天内严禁上车,每次洒水数次,以保持表面湿润为宜。3检查3.1水泥稳定石粉渣基层施工,必须按下表项目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才能进入下道工序,否则须返工处理。3.2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检查验收标准应符合下表之规定: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质量验收标准与允许误差表编号项目质量标准及稳许误差检查要求1水泥剂量±1%每天一次,每次不少于6个样品2抗压强度30kg/cm2≤≤40kg/cm2(七天强度)每1000m一组(3个试件),每个作业段不足1000m时应做3个试件3弯沉值应符合设计要求养生七天后,现场做试验4混合料含水量根据试验值或7-9%随时检查5拌和均匀性颜色均匀一致无夹层随时检查6压实度大于98%,无明显轮迹每1000m2一组(3个试件),每个作业段不1000m2(灌砂法做试验)时亦做一组(3个试件)碾压完隔天做7厚度±10%同上89宽度平整度不少于设计规定不大于一厘米每作业段并不大于50m,不少于一处每三米靠尺量,每20米检查一处,差地空隙不大于1厘米,平顺无波浪10纵横高程±1厘米用水准仪测量,每20米检查一点4.0指导文件4.1JTJT034-85《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4.2GJJ-91《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4.3GJJ2-91〈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5.0记录5.1《工程高程复测记录》5.2《路面基层回弹弯沉测定记录表》5.3《水泥稳定石粉渣道路基层质量检查评定表》5.4《现场测试(石粉渣)压实度》承接人:(签名)年月日交底单位或部位:交底人:(签名)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