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教学总结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无疑是其中最为活跃的分支之一,它既有严密的数学基础,又与各学科联系紧密,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技术科学和工农业生产等各个学科和领域中得到极其广泛的应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也因此成为数学专业和许多其它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但由于随机现象的普遍存在性、研究方法的独特性和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很多学生反映这门课程学起来比较困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从教学实践出发,进行了大量的教学研究,这学期教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共完成196.8学时的工作量,学生都是经济管理学院的文理兼收的学生,学生学习能力差距很大,这无疑对该门课程的教与学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难度。认为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提高教学质量。一、将数学史渗透于概率统计教学之中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概率统计学习中普遍感到入门难。产生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概率统计的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所呈现的统计规律性,而不再是确定性现象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的思维有一个转变过程;另一方面,概率统计中几乎每个概念都是从实际背景抽象而得到,但我们的学生过去并不习惯于直接从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学抽象。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穿插了数学史中的历史典故、人物简介以及概念产生的实际背景等,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还可以使他们在“亲身经历”概念产生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数学家们坚韧不拔的精神也能激发出他们克服困难的积极性。二、将数学建模的思想渗透到概率统计教学中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不能只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而更应着眼于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概率统计”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我们开设“概率统计”课程的中心任务是引导学生从传统的确定性思维模式进入随机性思维模式,使学生掌握处理在工程建设、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等研究中出现的随机问题的数学方法。但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与实际严重脱节,学生学习了书本知识,却不知该如何使用,这不但与素质教育的宗旨背道而驰,也大大削弱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不但要将“概率统计”之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数学建模思想“显化”出来,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它的重要作用;更应该创造机会,使学生能够亲自使用这种方法,在“实战”中体会渗透数学建模的思想。在教学中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挖掘课本内容中的数学建模思想。2.将数学建模融入课堂教学。3.发挥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作用。三、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由认知理论可知,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接受程度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而知识结构是认知结构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概率中涉及大量的概念、公式、方法与结论,如果这些知识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散乱堆放”或“链接”方式不合理,都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导致学生学习与理解上的困难。所以应该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知识结构,而“建构”的关键是找出知识内容之间的联系。1.概率统计中的许多知识具有平行关系,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进行教学。2.要经常进行知识内容的总结。实践表明,如果从这三方面入手改进原有教学方式,可以使原本抽象、枯燥、难懂的数学理论变得有血有肉、有滋有味,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困难,激发学生对概率统计这一课程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总结人:何巧玲2016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