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灸法河北医科大学贾春生(一)炼脐法炼脐法,是艾炷隔物灸法的一种用于脐部的特殊施灸方法。操作方法(1)制药备用:取生五灵脂24g、生青盐15g、乳香3g、没药3g、夜明砂6g(微炒)、地鼠粪9g(微炒)、木通9g、葱头6g、麝香少许,共研为细末,储瓶备用。(2)施灸时,取麦粉适量,用水调和成团;将面粉做团圈置于脐上,并取上药末6g放入脐内;用槐树皮剪成一个圆币形,将脐上药末盖好;上置大艾炷点燃施灸。围面圈置艾炷填药粉盖槐皮置脐上点燃艾炷炼脐法示意图(3)灸量:施灸壮数与患者年龄相同,即随年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或每季度可灸一次。适应病症本法可强健脾胃、益肾培元,适用于体质虚弱者和老年人的防病保健。(二)温脐种子灸法温脐种子灸是艾炷隔物灸法中的一种用于脐部的特殊施灸方法。操作方法(1)取五灵脂、白芷、青盐各6g,麝香0.3g,共研为末;(2)用荞麦粉和水制成条圈,围于脐上;(3)将以上药末填入圈内,上置艾炷,用火点燃灸之。连续灸5-7壮。温脐种子灸法示意图适应病症本法主要用于治疗妇女脐腹结冷、下元虚寒不孕、气虚崩漏、血寒经闭等证。(三)长蛇灸法长蛇灸是艾炷隔蒜灸的一种特殊施灸方法,因施灸时须沿脊椎骨铺敷蒜泥,形似长蛇故名。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①制艾炷:制作中艾炷(半个枣核大)200-300个备用。②制蒜泥:取大蒜500g,去净蒜皮捣烂如泥。③体位:患者取俯卧位,因施灸时间较长,胸腹部宜垫高,使患者感觉舒适。2.敷蒜泥:将蒜泥敷于第6颈椎至尾闾之间(背部正中线部位),蒜泥厚约0.7cm,宽7cm,蒜泥周围用面皮纸封固。5.施灸:分别将艾炷置于大椎与腰俞上点燃施灸。不计壮数,直到患者口鼻中有蒜味时停灸。6.灸后:用温开水渗湿棉皮纸周围,除去蒜泥。灸后因蒜泥和火热刺灸,背部正中多起水泡。灸后须调养休息2周。长蛇灸示意图适应病症本法多用于灸治结核病、顽固性痹证等慢性病。(四)铺灸法铺灸法为隔蒜灸法的一种特殊施灸方法,与长蛇灸法相似,但使用的艾炷为长形艾炷。因将蒜泥与艾炷铺于脊背正中,故称铺灸法,也有称为长蛇灸法的。操作方法1.准备工作:①制药粉:先制斑麝粉(麝香粉50%、斑蝥粉20%、丁香粉15%、肉桂粉15%)贮罐备用。②制蒜泥:取大蒜1500g,去皮捣烂如泥状。③体位:患者取俯卧位,胸腹部宜垫高,使患者感觉舒适。2.从大椎穴至腰俞,沿脊背正中线上敷斑麝粉1.8g,再于斑麝粉上铺底宽5cm、高2.5cm的三角形艾炷一条,然后用火将两头与中间点燃施灸,使整条艾炷慢慢地燃尽,每次可灸1-3壮。3.灸后灸后皮肤潮红,起水泡,3日后引流水泡。谨防感染,灸后忌生冷辛辣及肥甘厚味,注意调养休息,忌房事。适应病症本法多于夏伏天施灸,用于灸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胸椎、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哮喘,慢性肝炎及慢性胃肠病等。铺灸法示意图(五)大灸法大灸法,属艾炷隔物灸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本法施灸范围广泛,遍及背部与腹部,又治大病,故名。大灸法,古书未见记载,为唐山丰润高怀先生家传秘法。高氏精通针灸医术,能起大症,声誉遍及数县。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先生1950年悬壶于唐山时,亲得其传,并验之于临床,果有奇效,遂记本法及验案(见《中医杂志》1:1961),以期流传海内外。操作方法1.施灸前准备:本法操作需2-3人,艾绒250g,咸红萝卜或咸绿萝卜2000-2500g,大蒜500-750g,大号镊子3把,酒精灯1盏。灸前,①将艾绒全部做成大艾炷,②将咸萝卜切成同身寸见方,厚约0.3cm的小片,③大蒜捣烂如泥,④于每片咸萝卜片上,放置栗子大蒜泥一团,摊平均匀后,中间用手按一凹陷即可。施灸时,先灸背部,后灸腹部。2.背部灸法:(1)患者取俯卧位,用硬纸板1条,从大椎穴顺脊柱铺至长强穴,宽约3cm,这条带上不灸。(2)将做好的咸萝卜片先放在两侧大杼穴各1片,再沿硬纸板宽的两侧依次下排至秩边穴。其间无论排多少片,以排满为止。3.然后在第1排的外侧,沿着其外缘再排第2行,此行比第1行少排1片,上下端各空半片。4.将咸萝卜片排好后,用镊子夹住做好的艾炷在酒精灯上点燃,放在咸萝卜片上的蒜凹中,逐个放好,放齐。5.每个艾炷将熄时接上另一炷,不是火力中断,每片约灸3-5壮。背部灸示意图2.腹部灸法:背部灸毕,让患者休息片刻再灸腹部。1.先在膻中穴部放1片咸萝卜片,以此为中心,上下左右放8片,即形成9片的大方形。2.在鸠尾、神阙穴各放1片不着蒜泥的咸萝卜片,此2片要比其他片上下短1/3,不灸。此2片之间排列咸萝卜片6片,神阙穴至曲骨穴之间排列6片。若是妇女,则石门穴处不灸。3.然后沿正中1行的两侧再各排1行,每行7片,沿第2行两侧再排6片,上端与中脘穴平齐,咸萝卜片放好后开始施灸,方法同背部灸法。胸部灸示意图4.灸后:灸毕务必用三棱针点刺十宣穴出血,针刺三阴交,用泻法。适应病症本法有较强的温阳补虚功效,为一般灸法所不及,可治一切虚寒衰弱久病不起的病证。注意事项1.急症、新证、热证、实证禁用。2.在施灸的程度上,各灸点要求接近一致,应注意防止出现灸疮,如有的部位未见红晕,则影响疗效。3.本法灸点较多,若照顾不到,容易造成烧伤,增加患者痛苦,应特别加以注意。4.灸后必须于十宣穴刺血、针泻三阴交,否则会影响疗效,并产生副作用。(六)隔核桃壳灸法1.特制眼镜架:用铁丝制成一副眼镜架,镜框两侧外方用钢丝向内前各弯一个钩形,高和长约2cm,以备施灸时插艾条用。2.菊花液浸泡核桃壳:取核桃壳1个从中线劈开,去仁,留壳备用(壳有裂缝者不可用),灸前将核桃壳放于菊花液中浸泡3-5分钟。3.燃艾施灸:取出核桃壳套在患眼侧的镜框内。并于患眼侧的弯钩上插一艾条,将艾条点燃,戴上镜架施灸。每次灸1-3壮,每日灸1-2次,12次为1疗程,休息3-5天后再灸。适应病症本法适用于灸治视神经萎缩、中心性视网膜炎、白内障、近视、外直肌麻痹等。(七)骑竹马灸法骑竹马灸法,是让病人骑跨于竹杠之上进行施灸的方法。本法首见于宋代《卫济宝书》中,称“骑竹马量灸法”。记载本法较为全面而详细者,当属宋代孙炬卿重刊同代闻人耆年的《备急救法》一书。其后历代针灸、外科等医籍多有收载,名称大同小异,或称“骑竹马法”,或称“竹马灸”,或称“骑竹马灸穴法”等。操作方法1.先令病人曲肘,于肘外侧肘横纹处点一标记点,即曲池穴。再令病人前臂伸直,用竹篾自标记点处量至中指尖端(不量指甲)截断。2.再令病人屈中指,用竹篾量取中节两横纹之间的长度,此为一寸,即所谓同身寸。3.跨竹杠:取竹杠或圆木棒1根,将其两端用桌子或椅子背扛起(可在竹杠与桌面之间衬垫一些棉织品,使杠不易滚动)。然后让病人脱去上衣,解开腰带,骑跨于竹杠之上,并使尾闾骨端抵住竹杠。也可以不用桌椅,让病人骑跨于竹杠之上后,前后用两人扛起。骑竹马灸法示意图骑竹马灸法示意图4.取灸穴:让病人在竹杠上挺起腰背,双足离地做下垂状。将前所量从曲池穴至中指尖端的竹篾,自尾骨端沿脊背正中向上量,在竹篾上端用笔作一标记(此点不是灸穴)。再将前所量中指同身寸长度,以此点为中心向两旁各量一寸,有笔点下,此两点便是本法灸穴。5.施灸:在两灸穴处,先涂以蒜汁,再将蚕豆大小的艾炷立即粘附于穴上,用火点燃施灸。当病人感到灼痛时,术者用手不断拍打灸处周围以减轻疼痛,直至艾炷燃尽。除去艾灰,再涂以蒜汁,另换一炷点燃。如此每穴各3壮,或5-7壮,不可多灸。适应病症发背,脑疽,肠痈、牙痈,四肢下部一切痈疽,疔疮,鱼脐,或胸腹不测,肿瘤,坚硬赤肿,恶核瘰疬,乳痈等。本法具有消瘀散结、解毒生肌、通络止痛等功效,多应用于外科病证,可治疗多种疮疡。据《备急救法》所载,本法应用于疮疡疾患“可以起死救危,有非常之功,累试累验”。注意事项1.本法定穴时,必须另病人挺直腰背,以免取穴不准,影响疗效。2.本法由于使病人骑跨于竹杠之上,两侧应用人扶持,避免施灸时摔下竹杠。3.本法会使病人产生较剧烈的烧灼疼痛,对于严重心脏病人或身体特别虚弱不能忍受者,不宜应用。4.灸后一个月内须忌辛辣食物,或房事,并注意休息。若灸后出现咽喉干燥,小便偏涩,四肢微汗,略觉烦躁等症状,这是由于艾火流通所致,可服乳香绿豆托里散两匙许。处方:绿豆粉30g,乳香15g,研末和匀,用生甘草水调服。5.本法属艾炷瘢痕灸法。灸疮须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