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收入与利润核算8.1收入核算8.2利润及其分配核算第一节收入核算一、收入的概念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主要包括:商品销售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收入。企业代第三方收取的款项,应当作为负债处理,不应当确认为收入。收入的基本特征(P154)1.收入是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2.收入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取得的。3.收入是企业费用先期垫付的回报。4.收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二、收入的分类(P155)1、按照来源的分类: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2、按照性质的分类: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收入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三、营业收入的确认(P155)(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一)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已发生的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二)提供劳务收入的确认(P157)(三)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的确认(P158)四、营业收入的核算(一)商品销售主要科目:“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发出商品”、“销售费用”(一)商品销售“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入。本账户的贷方登记企业实现的主营业务收入,借方登记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销售收入以及因销货退回或销售折让而冲减的销售收入,期末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一)商品销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实际成本。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销售产品或劳务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销售成本,以及因退货而冲减的销售成本,期末结账后该账户应无余额。(一)商品销售“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用来核算企业经营活动发生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相关税费。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按规定计算确定的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税费,贷方登记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相关税费,期末结账后该账户应无余额。(一)商品销售1、通常情况下销售商品收入的账务处理。企业实现销售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账户,按应收取的增值税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按确定的金额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一)商品销售【例8-1】甲公司销售产品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00000元,增值税17000元,款项已经收到,存入银行。借:银行存款117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0【例8-2】甲公司向A公司采用商业汇票的方式销售产品一批,货物价款5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额为8500元。甲企业根据有关凭证做账务处理。借:应收票据585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一)商品销售2、现金折扣、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现金折扣商业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思考:四者从概念上和账务处理上各有何区别?(一)商品销售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经常会发生销售折扣和销售折让,它们在核算上是存在较大差别的。销售折扣包括现金折扣和商业折扣。现金折扣是指企业允许购货方在一定期限内支付货款,但为了鼓励其尽早还款规定了信用期限,在信用期限内还款可享受一定的折扣。(一)商品销售现金折扣的实质是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和尽快收款而支出的一项费用,因此应作为当期损益通过“财务费用”科目进行核算。现金折扣通常表示为“折扣比率/付款期限”,如“2/10,1/20,n/30”表明在10天内付款给予2%的折扣;11至20天内付款给予1%的折扣;21至30天内付款则不能享受折扣。(一)商品销售【例8-3】甲公司采用赊销方式向B公司销售某产品30件,价款3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额为5100元。付款条件为2/10,1/20,n/30。(1)销货时借:应收账款35100贷:主营业务收入3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00(2)B公司在10天内以转账支票方式付款。则享有2%的现金折扣702元,实付34398元。借:银行存款34398财务费用702贷:应收账款35100(一)商品销售(3)B公司在第15天以转账支票方式付款。则享有1%的现金折扣351元,实付34749元。借:银行存款34749财务费用351贷:应收账款35100(4)B公司在第25天以转账支票方式付款。则不能享受现金折扣,实付35100元。借:银行存款35100贷:应收账款35100(一)商品销售销售折让是指商品销售后,如果在外观、规格、质量上不符合购货方的要求,经购销双方协商,同意在售价上给予购货方一定比例的减让的行为。销售折让应作为产品销售收入的减项,冲减主营业务收入。【例8-4】甲公司售出商品一批价款20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增值税额为3400元,货款已收到并存入银行。到货后,购货方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求在价格上给予10%折让。(1)甲公司实现销售时借:银行存款23400贷:主营业务收入2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0(2)发生销售折让借:主营业务收入2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贷:银行存款23403、销售退回的账务处理企业出售的产品可能由于各种原因不符合客户的要求,购买者要求部分或全部退货,这种行为称为销售退回。对于已确认收入的售出商品发生退回的,企业一般应在发生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收入,同时冲减当期销售商品成本。3、销售退回的账务处理【例8-5】甲公司2007年5月15日销售A产品50件,单价1000元,单位成本800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50000元,增值税为8500元,购货方尚未付款。当月19日由于部分产品质量问题,购货方退回其中10件货物。余款在当月23日收回。3、销售退回的账务处理(1)5月15日,甲公司销售商品时(同时结转成本)。借:应收账款585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借:主营业务成本40000贷:库存商品—A产品400003、销售退回的账务处理(2)5月19日退回前售出的10件货物时。借:主营业务收入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贷:应收账款11700借:库存商品—A产品4000贷:主营业务成本4000(3)5月23日收回销售余款时。借:银行存款46800贷:应收账款46800四、营业收入的核算(二)提供劳务(P161)主要科目:“应收账款”、“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劳务成本”。营业收入的核算(三)其他销售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收入以外的材料销售、代购代销、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售及出租、技术转让等业务取得的收入。主要科目:“其他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成本”等。“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用来核算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外发生的其他业务收入。本账户的贷方登记企业取得的其他销售收入,借方登记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收入额;结转后该账户应无余额。“其他业务成本”账户用来核算其他销售或其他劳务所发生的支出。本账户的借方登记各项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贷方登记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该账户结转后无余额。【例8-6】甲公司销售不需用原材料一批,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售价为1000元,增值税为170元,款项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该批材料成本为950元。(1)甲公司销售材料,收取货款时。借:银行存款1170贷:其他业务收入—材料销售1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款)170(2)月末结转上述已销材料成本时。借:其他业务成本—材料销售950贷:原材料950【例8-7】甲公司转让一项技术的使用权,取得收入4000元,应交营业税200元,城市建设维护税14元,教育费附加6元,转让收入款项已经收到并存入银行。(1)取得技术转让收入时。借:银行存款4000贷:其他业务收入—技术转让4000(2)结转应交税费。借:其他业务成本220贷: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200—应交城市建设维护税14—应交教育费附加6第二节利润及其分配核算一、利润的内容利润: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较全面地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成果,是各利害关系者对利润进行分配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潜在投资者投资的依据。利润构成: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利润的计算公式如下: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净收益利润总额(税前利润)=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净利润(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上述公式中的“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以及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衍生工具、套期保值业务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二、利润的核算(一)营业外收支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支出。1、营业外收入2、营业外支出1、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主要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这部分收入不需要企业经营资金的耗费,因此不需要将收入与费用进行配比。1、营业外收入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收入”账户对营业外收入进行核算,并可按营业外收入项目不同进行明细核算。本账户的贷方登记企业当期发生的营业外收入;借方登记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该账户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1、营业外收入【例8-8】某企业收到政府拨付的价格补贴40000元。借:银行存款40000贷:营业外收入40000【例8-9】某企业应付A公司货款15000元,因A公司破产无法偿还,经批准转为营业外收入。借:应付账款—A公司15000贷:营业外收入150002、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支出是指不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费用,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但应从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支出。营业外支出包括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2、营业外支出企业应设置“营业外支出”账户对营业外支出进行核算。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企业当期发生的营业外支出;贷方登记期末结转至“本年利润”账户的数额,该账户期末结转后应无余额。2、营业外支出【例8-10】甲公司用银行存款支付违约罚款60000元。借:营业外支出60000贷:银行存款60000【例8-11】某公司以银行存款100000元支付公益性捐款。借:营业外支出100000贷:银行存款100000(二)所得税费用1、所得税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依据税法规定,企业应当就其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按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2、计算公式如下: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收益)(三)本年利润的核算为了正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应当设置“本年利润”账户。企业期末结转利润时,应将各损益类账户的金额转入本账户,结平各损益类账户。结转后本账户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应将本年收入和费用相抵后结出的本年净利润,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借记“本年利润”账户,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如为净亏损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年末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四)利润核算举例【例8-l5】甲公司2007年12月31日年度决算时,各损益账户的余额如下(单位:元):账户名称结账前余额主营业务收入1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