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辞格(4)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七节辞格(四)一、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辞格,也叫对照。对比的基本类型两体对比①你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而在有些人却是出风头第一,休息第一与自己第一。毛泽东《给徐特立同志的一封信》②有的人似乎活着,其实他已经死了;你虽然死了,却永远活着,越活越好!《天安门诗抄·颂总理斥林彪》两种根本对立或某些对立的两种事物放在一起,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对偶里的“反对”就意义说是对比,就形式说是对偶,这是辞格的兼属现象。当然,对比不一定都是对偶,这要取决于它的结构形式是否“对称”。注意一体两面对比①蜜蜂是渺小的饿,蜜蜂却又是多么高尚啊!杨朔《荔枝蜜》②我们的战士,对敌人这样狠,而对朝鲜人民却是那样地爱,充满国际主义的深厚感情。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把同一事物两个对立的方面写在一起,使它们显得更鲜明,更彻底。1.着眼点不同。对比以意义为特征,着眼在内容方面,要求两种事物或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在意义上相反相对;对偶以结构为特征,着眼点在形式方面,要求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也就是说,对比的特点是对立,对偶的特点是对称。2.作用不同。对偶是利用均衡对称的语言形式、和谐优美的语言节奏,以加强艺术感染力;对比是以内容上的对立,来加强语言的鲜明性。对偶中的“反对”从内容上看是对比,从形式上看是对偶,这是辞格兼用的现象。对比和对偶的区别二、映衬为了突出主体事物,用类似的或相反的、或相异的事物做陪衬的辞格叫映衬,也叫“衬托”。正衬正衬就是利用同主体事物相类似的事物作陪衬。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地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鲁迅《故乡》反衬就是从反面衬托,利用同主体事物相反或相异的事物作陪衬。反衬1937年4月中旬,正是樱花盛开的季节。日本横滨码头噪声沸腾,无数彩色的纸大,在远行人与送行者手中飘动。只有一个少妇,孤单地站在一艘英国轮船的甲板上,两手空空,没有彩带,默默地向祖国挥手告别。这就是绿川英子——当时在日本叫谷川照子。《中日两国人民忠实女儿》空间无限辽阔,时间飞快流逝,然而苏冠兰精神上的痛楚并不能排遣和消除。张扬《第二次握手》1.对比重在表明对立关系,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两个对立的方面没有主次之分,使平行并列的;而映衬以宾衬主,有主宾之分,陪衬的事物是说明主体事物的,是用来突出主体事物的。2.对比可以使两个事物,也可以使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而映衬描写的是两个事物。3.从效果上看,对比主要使用比较的方式揭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映衬主要是以宾衬主,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主题。映衬与对比的区别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毛泽东《为人民服务》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为了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这种辞格叫反复。连续反复连续反复是连接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我们肃立在您老人家遗体之前,透过泪水看到您老人家还是那样慈祥而庄严,久久不愿离去啊,时间再长也总感到太短,太短!毛岸青邵华《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生命——你的血肉之躯竟抵不上区区七个小银元么?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朱自清《生命的价值七毛钱》间隔反复间隔反复是相同词语或句子的间隔出现,即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风雪一天比一天大,人们的干劲一天比一天猛,砍下的毛竹一天比一天堆得高,为竹滑道修的架在两座高山之间的竹桥,也在一天一天往上长。袁鹰《井冈山翠竹》三、反复连续反复和间接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我的全身似乎是被复仇之火烧焦了,我的脑子里也只有一个念头:复仇!复仇!复仇!为老娘复仇!为小佳复仇!为昌潍平原上所有被蒋匪杀害了的群众复仇!峻青《黎明的河边》反复和重复不同。重复是一种语病,使人感到内容贫乏,语言累赘;反复则是一种常用的积极表达手段。运用反复,是为了突出要表达的中心意思,强调感情,如果没有充实的内容、强烈的感情,而一味地采用反复的形式,那只能造成重复累赘。注意四、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以引导读者注意和思考问题,这种辞格叫设问。五、反问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又叫“激问”。当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经济之后,中国要想哪里去?向资本主义还是向共产主义?有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思想是不清楚的。事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否定式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内容。不堪实际情形,厮守着呆板的旧形式、旧习惯,这种现象,不是也应该加以改革吗?肯定式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内容。不钻研原著,你怎么知道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所阐明的革命原理呢?设问和反问的区别六、通感叙事状物时运用词语,使不相通的感官感觉相互沟通起来的辞格叫通感,也叫“移觉”。女子们朗朗的笑声,像水上的波纹,在工地的上空荡漾开去。钢焰《绿叶赞》由听觉感知的“笑声”移到视觉感知的“水上的波纹”1.从形式上看,设问是自问自答;反问是问而不答,答在问中,它实际是把问和答集中一身。2.从内容上看,设问本身不表示肯定或否定;反问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它是用否定的形式表达肯定的内容,用肯定的形式表达否定的内容。3.从效果上看,设问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是加强语气,坚定自己的看法.4.从位置上看,设问多用于句群、段落或篇章的开头,以引起下文的论述,反问多用于论述之后,表示强调和突出。通感和比喻的区别比喻是借助想象,本体和喻体有相似点,通感是感觉的内容同客观刺激的关系的错综复杂性造成的,它是基于人们感情强烈时感觉的特殊性和真实性,它是感觉自然的转移,由甲转移到乙,甲和乙之间没有相似点。比喻和通感的修辞作用不同。一般来讲,比喻是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以收到更生动、更形象的表达效果。通感与比喻却相反,它是由一种感觉移到另一种感觉,有一种越说越深似乎给人玄妙的感觉。由听觉感知的“笑”移到味觉感知的“甜甜”。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不停。杨朔《荔枝蜜》西湖的夏夜总是热蓬蓬的,水像沸着一般,秦淮河的水却尽是这样冷冷地绿着。朱自清《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由视觉感到的“绿”移到触觉感知的“冷冷”七、移就1.一般限定为偏正关系,即修饰和被修饰的关系,修饰部分一般为描写性的形容词。2.修饰项和被修饰项,从语义上来讲是反常组合,充当修饰项的词,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同被修饰项搭配的。例如,一般情况“浓黑”是不能修饰“悲凉”的。3.修饰项和被修饰项之间在语言上有相映性。例如“浓黑的悲凉”,“浓黑”和“悲凉”有相映性,“浓黑”在心理上给人感觉是“悲凉”的。把描写甲事物性质状态的词,移来修饰和描写乙事物。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痛苦,并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鲁迅《纪念刘和珍君》移就的词与词的搭配关系以及辞格的结构关系有以下几个特点:小伙子们咬着酸葡萄,心眼里头笑眯眯:“多情的葡萄!她比什么糖果都甜蜜。”闻捷《吐鲁番情歌·葡萄成熟了》移就的分类移来修饰和描写抽象事物的吴荪甫突然冷笑着高声大喊,一种铁青色的苦闷和失望,在他紫酱色的脸皮上泛出来。茅盾《子夜》移来修饰和描写具体事物的移就和比拟的区别1.从用法上看,移就是寓情于物,物应然是物,只是把属于人的性状移属于其他事物上,并不要求这个事物人格化;而拟人则是将物拟人,物已当作人,两个事物浑然一体,彼此交融。2.从形式上看,移就多数表现为用表示人的思想行为的词语来修饰描写其他事物,移就中的两项多数形成偏正结构,其间的关系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而拟人往往把人的思想行为渗透在其他事物上,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谈举止和音容笑貌。所以拟人中的两项大多形成主谓结构,其间的关系是陈诉与被陈述的关系。⑴由一种感官感知的事物移到另一感官所感知的事物是通感;由一种不能用感官感知的非常抽象的移到某种感官能感知的是移就。⑵通感被描写的对象必须是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具体事物,而移就被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抽象事物,如“金色的年华”、“甜蜜的歌声”,虽然“金色”和“甜蜜”都是可以凭感官所能感知的,但“年华”是抽象名词,“歌声”是具体名词,是可感知的;所以,“金色的年华”是移就,“甜蜜的歌声”是通感。⑶移就是词语的移用,它往往是在同一篇文章中甲乙两种事物都出现过,而通感就不需要这样。移就和通感的区别移就和拈连的区别1.在用法上,移就是根据感情上的内在联系,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移植来修饰乙事物,而不出现其修饰的甲事物,所以,移就的词语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次。拈连则是借助上限文的联系,将上文描写具体事物的词语顺势拈来,连用于下文描写抽象的事物。因此,它是甲乙两事物同时出现,拈连的词语也不止一次出现。2.在形式上,移就所移用的词语主要是形容词,其词义不变,拈连所移用的词语多半是动词,其词义往往以转义的形式出现,例如“锁得住自由的身,锁不住革命精神”便是。八、警策主宾重复判断使某些语句语简言奇,含意深刻并富有哲理性的辞格叫警策,也叫“精警”或“警句”。看似无关,实则紧密相连修辞学就是修辞学。表意相反相成他的世界又小又宽广,他的路径又短又漫长,方敬《图书管理员》有的说:“可是朱桂棠,杀人做大户,咱们滴的血,他做聚宝盆,咱们的骨头,他做摇钱树。田间《赶车转》其他辞格拟声利用拟声词摹拟客观事物声音。他看那王胡,却是一个又一个,两个又三个,只放在嘴里毕毕剥剥的响。鲁迅《阿Q正传》生动形象,具体真实。可以收到声情并茂,寓动于声,以声显动,生形兼胜的表达效果。摹状利用叠音手段摹拟客观事物情状。沏茶喝,甜又甜,不像先前沏出来稠嘟嘟的像面汤。老舍《龙须沟》真实的表现事物特征,使人感到有形有状。飞白“这是华达呢。”另一个人说。“这叫华啦呢。”老孙头说,“穿着上山赶套子,碰到树杈,哗啦一声撕破了,不叫哗啦呢叫啥。”周立波《暴风骤雨》故意将由于音同或音近缘故读错的词语记录下来。幽默风趣,生动形象。析词由于表达的需要,把一些合成词或固定短语等拆开来使用。谦而不须,采取老实的办法;狂而不妄,采取认真的态度。徐迟《向着二十一世纪》使语义更充实丰富,是表达更具体细致。使原词能增添新意。引用为了有力地说明问题而借用现成的话。毛主席说:“将革命进行到底。”错综故意使用参差交错的词语和句子,避免语言单调呆板。错综的分类词语错综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句式错综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毛泽东《纪念白求恩》错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辞格,广泛应用于各种语体。它可以避免语句的呆板单调,使语言表达波澜起伏,清新活泼。对偶、反复、排比等辞格追求语言形式的均衡美,使语言整齐化,而错综故意打破均衡,追求语言形式的参差美。第八节辞格的综合运用在一段文字中的接连使用同类辞格或异类辞格。一、辞格的连用同一辞格连用山峦爽朗,湖水清净,日里披满阳光,夜里缀满星辰。碧野《天山景物记》葡萄呢,就更加绚丽多彩,那种叫“水晶”的,长得长长的,绿绿的,晶莹透明,真像是用水晶和玉石雕刻出来似的;而那种叫红玫瑰的,则紫中带亮,圆润可爱,活像一串串紫色的珍珠……峻青《秋色赋》他长着一对阴阳眼,左眼上皮特别长,永远将眼珠囚禁着一半,右眼没有特色,一向是照常上班。老舍《离婚》两个比喻的连用。生动地描绘了两种葡萄的具体形象。比拟的连用,把阴阳的特征幽默风趣地表现出来。对偶的连用,分别写了“山峦”“湖水”“日里”“夜里”。异类辞格连用摇动的车轮,旋转的锭子,争着发出嗡嗡嘤嘤的声音,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歌唱。吴伯箫《记一辆纺车》我麻木的神经在清醒,我滚滚的热血在沸腾!奇耻大辱,大辱奇耻,如毒蛇之齿,撕咬我的心!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千锤百炼吧,中国的“铁榔头”!有朝一日,当祖国人民需要你“一锤定音”时,切盼你敲得重重的,响响的,敲出我们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