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哺乳动物陈凯2014.10.9海洋哺乳动物指一些长时间在海里面生活或需要靠海洋中的资源为生的哺乳动物(当中有部分的动物是需要间歇性的到陆地上休息或繁殖,有些部份则不需要)。特征①胎生,哺乳;②皮下脂肪厚,体温恒定;③用肺呼吸,需要上岸或者水面呼吸氧氣;④体呈流线形、前肢特化为鳍状(北极熊除外);⑤繁殖较慢,哺乳期较长;⑥体型相对较大,有些体表附着毛发。分类①鳍脚目(Pinnipedia)②食肉目(carnivora)③海牛目(Sirenia)④鲸目(Cetacea)海豹科海狮科海象科海狮亚科海狗亚科熊科:如北极熊鼬科:如海獭海牛科儒艮科须鲸亚目:如座头鲸,蓝鲸等;齿鲸亚目:如海豚科,抹香鲸等。鳍脚目与食肉目为半水生生物,而海牛目与鲸目为全水生生物一、鳍脚目(一)海豹科1、外形特征:身体肥胖而圆,体型呈纺锤状;头圆,颈粗,头上无外耳壳;四肢短而宽,具5趾,均呈鳍状,但后肢和尾相连在一起,永远向后,故上陆后不能步行;牙齿尖利。2、种类:分为两个亚科(僧海豹亚科和海豹亚科,前者体型较大,后者体型较小,体长多不超过2米),共10属19种。僧海豹亚科海豹亚科3、分布及食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洋,在北半球寒带海域多,在南极和温带海域少。僧海豹亚科分布于南半球及北半球南部。海豹亚科分布北半球。海豹主要捕食底栖动物如:虾、蟹、软体动物以及鲬、鲽等底栖鱼类,但也捕食乌贼。4、繁殖方式:海豹社会实行“一夫多妻”制。发情期在12月,妊娠时间为9个月,幼崽出生在次年11月初,平均每次生产一只小海豹。小海豹生长到4~6周时断奶。雌、雄性海豹均2~4年性成熟。海豹的繁殖特点是:产仔、哺乳、育儿必须到陆上或冰上来。不同种类的海豹繁殖的时间有少许差异,但区别不大。(二)海狮科1、外形特征:海狮科动物间的大小重量相差大,其性双态性相当大;体型比较修长,身上被同样长的、一般棕色的皮毛(海狗还有一层非常密的细毛),四肢长而有力,在水中非常灵活迅速,但不擅长深潜;陆地行走也比较灵活,是鳍脚目中在陆地上最灵活的;睾丸位于体外的阴囊中;有外部的耳壳,内有软骨,向外尖;眼眶上无触毛;2、种类及分布:包括5种海狮和8~9种海狗。5种海狮每种自成一属,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南部和北部,在南部的种类可进入绕过大陆最南端进入印度洋和大西洋。海狗分为南北两个属,北海狗属分布于北太平洋沿岸,南海狗属分布也比较广泛,最北到达赤道附近的加拉帕戈斯群岛,最南到达南极和亚南极地区,在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南部沿海都能见到。海狮亚科海狗亚科3、食物及繁殖方式:海狮以鱼类和乌贼为食,不过它们也爱吃磷虾,有时在饥饿的时候甚至会吃企鹅。多具集群性,一雄多雌制,雄兽往往为争偶而相互争斗。海狮每年5~8月间一只雄兽和10~15只雌兽组成多雌群体。雌兽每胎仅产1仔,幼仔出生时体长约100厘米,体重约20千克,3~5岁时达到性成熟,寿命可达20年以上。(三)海象科1、外形特征:体型巨大,四肢呈鳍状,后肢能弯曲到前方,可以在冰块和陆上行走;嘴短而阔,犬齿特别发达,似象牙;有稀疏的坚硬的体毛,眼小,视力欠佳;在陆地上与海水中皮肤的颜色不一样(在陆上皮肤呈棕红色,而在水中则呈白色〕。2、种类及分布:仅1属1种,即海象Odobenusrosmarus。分布于北冰洋海域。通常群居于大的浮冰或海岸附近。3、繁殖方式及食物:海象主要用獠牙在海底挖掘甲壳类;也吃鱼类、软体动物、植物甚至其它海兽(如独角鲸和海豹)。一雄多雌制。到了繁殖季节,雄兽就在海滩上建立自己的领地。雌兽每3年产一胎,妊娠期为11~13个月,每胎只产1仔,哺乳期长达18~24个月。幼仔于4~6月产于海滩上。雄兽的性成熟年龄为6~8岁,但雌兽5岁即可产仔。寿命为30~40年。二、食肉目(一)熊科——北极熊1、外形特征:体型较大;前后脚掌大;北极熊头部相对棕熊来较长而脸小,耳小而圆,颈细长,足宽大,肢掌多毛,皮肤呈黑色。毛是无色透明的中空小管子,外观上通常为白色,但在夏季由于氧化可能会变成淡黄色、褐色或灰色。2、种群及分布:主要在北冰洋附近有浮冰的海域。3、食物及繁殖方式:98.5%的食物都是肉类,主要捕食海豹,也捕捉海象、白鲸、海鸟、鱼类、小型哺乳动物,有时也会打扫腐肉,夏季也会吃点浆果或者植物的根茎。北极熊为一夫多妻制,在春天交配,即每年的3-5月,发情期约为3天,雄性和雌性的北极熊会短暂配对。妊娠期为195-265天,每胎通常为两只,偶有1、3或4只,幼崽的死亡率约为10-30%。雄性和雌性均为5-6岁性成熟。寿命为25-30年。(二)鼬科——海獭1、外形特征:前肢短而裸露,专门取食和梳刷绒毛,后肢长而扁平,趾间有蹼,成鳍状,适于游泳和潜水;脑袋小,小小的耳壳,滚圆的躯体。牙齿宽大,齿尖短钝,适于咬碎猎物的硬壳。尾巴呈扁平状,较长,约占身体的四分之一,游泳时可以当舵用。尾与后肢均已进化成专供游水的器官。2、种类及分布:海獭属Enhydra仅1种,即海獭Enhydralutris。分布于北太平洋的寒冷海域。3、繁殖方式及食物:大部分是海底生长的贝类、鲍鱼、海胆、螃蟹等,有时也吃一些海藻和鱼类。一夫多妻制,群居,除繁殖外,几乎终生海栖;交配时雄海獭经常会咬雌海獭的鼻子;性成熟的雌海獭在繁殖季期间鼻子会充血;雌海獭终年可生产。海獭的繁殖比较缓慢,5年一胎,一胎常有一只,双胞胎和三胞胎是极为罕见的。怀孕期约9至10个月三、海牛目(一)海牛1、外形特征:外形呈纺锤形,与鲸类似,身体庞大,脖子粗粗短短;前肢特化呈桨状鳍肢,无后肢,保留有一个退化的骨盆,有一个大而多肉的扁平尾鳍;胚胎期有毛,成体躯干基本无毛,仅嘴唇周围有须,头部有触毛;头大而圆、唇大、短颈,头能灵活地活动,便于取食;大脑并不发达,视觉不佳,听觉良好。2、种类及分布:海牛是生活于大西洋水域的海牛类,其尾鳍为特殊的铲型,仅生活于温暖水域,但是可以进入淡水。现存有1属3种:北美海牛Trichechusmanatus又称加勒比海牛、西印度海牛、佛罗里达海牛。3、繁殖方式及食物:海牛是素食者,一头成年的海牛,每天可吃大约50千克的海草。海牛每年繁殖1次,妊娠期约1年,每胎在水中产1仔。幼仔出生后,母海牛将其举出水面,驮在背上,过两小时,才逐渐把幼海牛浸到水中,适应海水的幼海牛就能随着母亲游泳了。(二)儒艮1、外形特征:儒艮的身体呈纺锤形,长约3米,体重300~500千克。全身有稀疏的短细体毛。背部以深灰色为主,腹部稍淡。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上嘴唇似马蹄形,吻端突出有刚毛,两个近似圆形的呼吸孔并列于头顶前端,耳孔位于眼后。无背鳍,鳍肢为椭圆形。叉形尾鳍是儒艮区别海牛的重要特点2、种类及分布:分布较广泛,从非洲东海岸直到西太平洋一带都能见到,北可到琉求群岛和我国广东省、台湾省海域,南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南部。现存仅儒艮Dugongdugon一种3、繁殖方式及食物:儒艮仅摄食海床底部生长的植物,深度约在1到5米左右,以多种海生植物的根、茎、叶,与部分藻类等为食,常会吃掉整株植物。儒艮性成熟的年龄在9龄或9龄以上,雄性在9~15龄达到性成熟。雌性在10~17年时怀第一胎。在繁殖时期,一头雌性儒艮被几头雄性追逐,然后进行交配。妊娠期约13个月,每胎产1仔。幼仔的哺乳期18个月左右。前后两次产仔的时间间隔约3~7年。四、鲸目(一)须鲸亚目1、特征须鲸亚目的种类体型巨大,其中最小的种类体长也大于6米。口内无齿;上颌两侧各具有150~400枚角质鲸须;鲸须的颜色、数目和形状因种而异,是分类的重要依据;具有盲肠。外鼻孔2个,位于头顶。头极大,有的种可达体长的1/3;仅有1~2对肋骨与小型胸骨相连接,无锁骨,鳍肢一般4指;使用鲸须从海水中过滤浮游生物。以磷虾和头足类为食,有的也吃小鱼和底栖贝类。2、分类(二)齿鲸亚目Odontoceti1、特征身体呈流线形;多数种颈和尾部无缢缩,口内无须;一般均具齿,齿数因种而异,从1枚到200枚,都是不换性齿、单根、单尖、同形;吻甚长,鼻骨、额骨、顶骨向背后方向推移,头骨左右不对称,特别在鼻孔区最明;外鼻孔一个,位于头顶,俗称喷气孔;前部肋骨为双头肋。无锁骨;前肢鳍状,适于游泳;腰带和后肢退化,尾鳍水平;呼吸道和消化道完全分开;双角子宫,乳腺一对,位鼠蹊部;阴茎可完全缩入体壁内,睾九位于腹腔内;体长1米至20米。除淡水豚科外全部海栖,但有些种可偶见于淡水。全为肉食性,以鱼、头足类和大型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个别种如虎鲸以其他海兽为食。分布于所有大洋和海及主要大河河口。2、分类海豚科Delphinidae独角鲸科(一角鲸科)Monodontidae鼠海豚科Phocaenidae抹香鲸科Physeteridae喙豚科(河豚科、淡水豚科)Platanistidae剑吻鲸科(喙鲸科)Ziphiidae齿鲸亚目2.1海豚科2.2独角鲸科(一角鲸科)Monodontidae仅2属2种。分布于北冰洋及附近海域。背鳍小或者消失,颈部比较灵活。以鱼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2.3鼠海豚科Phocaenidae有3属7种。多分布于沿海地区,有些可以进入河流。2.4抹香鲸科Physeteridae仅2属3种。分布于北冰洋以外的各大海域。2.5喙豚科Platanistidae2.6剑吻鲸科Ziphiidae有6属约19种。主要分布于温带到热带的各大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