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八编清前中期文学--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章清初戏曲与《长生殿》《桃花扇》本章内容▪第一节清初戏曲▪第二节《长生殿》▪第三节《桃花扇》第一节清初戏曲一、吴伟业、尤侗的借史写心剧▪吴伟业的三部戏曲都是借历史人物而随意生发,以发抒其胸中之抑郁牢骚。▪《临春阁》牵合南朝冼夫人和陈后主、张贵妃的故事,叙写冼夫人有武功,张丽华有文才,陈亡后张丽华自尽,冼夫人入山修道。其中含有对女色亡国论不满的思考,借冼夫人之口指出朝中“文武无人效忠”,“把江山坏了”。▪《秣陵春》▪尤侗(1618—1704),字展成,号悔庵,晚号西堂老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有《西堂全集》。他作有五部杂剧和一部传奇,都是在仕途遭困厄之际作成的。▪尤侗诗文均有相当造诣,又通晓音律,所作戏曲虽多有率意牵合失于无稽之处,但大都发自痛切之情,也反映出当时怀才不遇的文人的心声,所以赢得了许多文坛名流的称赏。二、李玉及苏州作家的时事剧▪苏州作家群大都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文人,通曲律,长期为供应戏班演出而编剧。剧作的基本倾向、风格大体一致,最初多取材于“三言”和历史传说故事,反映市井间的社会伦理问题,劝惩意识较重。剧中出现许多社会下层人物形象。▪编剧不是自遣自娱,而是为剧团演出提供剧本,戏剧性得以增强,曲词质朴,成为当时戏剧文学的一个流派。▪明清易代后转向关注历史政治风云,创作出许多历史剧,加入到清初历史反思的社会思潮中。▪李玉(1610—约1671),字玄玉,因避康熙讳改作元玉,号苏门啸侣,吴县人。他出身微贱,父亲可能是明末相国申时行家庭戏班中曲师。▪李玉作有传奇三十多种,今存二十馀种,数量之多为明清传奇作家所少有。▪早年的剧作以《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为最著。▪李玉晚期的代表作是《清忠谱》。表现的是明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迫害东林党人周顺昌等人,引发了苏州市民暴动的政治事件。▪反映了阉党恃权横行的黑暗政治,更着重表现的是周顺昌等人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精神。特别是剧中写了市井细民颜佩韦、马杰、周文元、杨念如、沈扬五人急公好义,聚众请愿,对抗官府,以及最后苏州百姓捣毁魏忠贤生祠的场面,突出地塑造了颜佩韦的高大形象,反映了晚明社会市民阶层已成为一种社会力量。三、李渔的风情谐剧▪李渔(1611—1680),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明末成秀才,入清弃举业,移家杭州,卖文刻书,戏曲、小说自作自刊。后移居南京,经营芥子园书坊。他家蓄优伶,自创作自排演,携之周游四方,到达官贵人府第打抽丰。▪李渔作剧十种,总题《笠翁十种曲》。这十种传奇几乎全是演婚恋故事,反映了他的戏剧观念,“十部传奇九相思”。这十种传奇也反映出晚明以来尚情的思想,赞成爱情婚姻自主,反对父母包办儿女婚事,特别欣赏对情的执著。▪李渔在戏曲方面的贡献,尤在于所著的《闲情偶寄》一部戏曲理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有成熟戏曲以来的剧本创作和舞台表演两个方面的经验,揭示出了戏曲创作和表演的基本理论原则。▪作为明清间的一种戏曲流派,代表了一种以娱乐为宗旨的文学倾向,在他们的难称优秀的剧作中运用了多种喜剧手法,如误会、巧合、错认、弄巧成拙、弄假成真等,为喜剧的创作和喜剧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材料。第二节《长生殿》一、洪昇生平▪洪昇(1645—1704),字昉思,号稗畦,钱塘(今杭州市)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长生殿》三易稿而成,京城盛演。次年八月,与赵执信、查慎行等人宴饮观剧,因其时佟皇后丧服未除,被人告发,赵执信被罢官,洪昇被革除国子监籍。这就是有名的“演《长生殿》之祸”。二、天宝遗事的历史底蕴▪《长生殿》演的是唐明皇与杨贵妃的历史故事,习称天宝遗事。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离合生死之情是与“安史之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其深邃的历史内蕴,自发生之时便有诗人咏叹。▪杜甫的《哀江头》,白居易的《长恨歌》,白朴作《梧桐雨》三、尊史意识与杨贵妃形象▪上半部表现出尊史重真的精神。写出了封建宫廷中帝王与妃子的真实关系。帝有无上权力,拥有众多的嫔妃。可以随心所欲召幸别的嫔妃,乃至密召杨贵妃的姐姐幽会。杨贵妃本能地表现点妒意,便被谪出宫。▪为讨得唐明皇的欢心,运用了女人的一切条件和手段:美貌、温顺、眼泪、投其所好谱曲、献舞,直到公然干涉唐明皇召幸梅妃。▪真实地展现了封建帝王与妃子的情爱生活,也塑造出了一个具有高度艺术真实的典型宠妃的形象。▪在《长生殿》里,伴随着唐明皇、杨贵妃故事的进展,交叉地写出了与之相关联的朝政事件▪杨国忠做了右相,专揽朝政,纳贿招权,使临阵失机的边将安禄山逃脱刑罚,还受到皇帝的宠眷▪杨贵妃的三个姊妹封做夫人,“恁僭窃,竞豪奢,夸土木”▪南海和蜀州的使臣为了在限期内把新鲜的荔枝送到宫中,驰马飞奔,撞死了卖卜的老人,踏坏了农民的庄稼四、化“长恨”为“长生”的深层意蕴▪经过“冥追”“觅魂”“补恨”“寄情”,执著的感情和真诚的忏悔,最终得到了天孙、玉帝的恩准,双双进入月宫,实现了“长生殿里盟言”(《重圆》)。这就将《长恨歌》里无法实现的幻景化做了幻想中实现了的美好愿望,以精神的“长生”消解了现实的“长恨”。▪表现出对至真之情的崇尚,重新弘扬晚明的尚情思想。五、结构、曲文并臻的高度完美▪《长生殿》长达五十出,以唐明皇、杨贵妃的故事为主线,以朝政军国之事为副线,编织进唐以来文人记述过的、诗人咏叹过的人事,内容非常丰满,两条线交叉发展,彼此关联,脉络极清晰,组合得相当紧凑而自然。《长生殿》结构细密,场面安排上轻重、冷热、庄谐参错,都是出于匠心经营,从而将传奇剧的创作推向了新的艺术高度。▪《长生殿》的曲文糅合了唐诗、元曲的特点,形成一种清丽流畅的风格,叙事简洁,写景如画,在基本格调的范围里又随人物之身份、性情、情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第三节《桃花扇》一、孔尚任的际遇与《桃花扇》创作▪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曲阜人。康熙皇帝第一次南巡祭祀孔子,孔尚任被推举在祭典后讲经,受到康熙的称许,指定吏部破格任用。成了国子监博士。▪受命随同工部侍郎孙在丰去淮扬治理下河,广泛结交当地的或流寓扬州的文士,往还酬唱,结交的不少是前朝遗老。积累了许多素材。▪康熙三十八年(1699)六月,《桃花扇》定稿,一些王公官员竞相借抄,康熙也索去阅览。次年春,《桃花扇》上演,引起朝野轰动,孔尚任也随之不明不白地被罢官。二、历史反思与征实原则▪《桃花扇》演的是南明弘光小朝廷的兴亡始末。孔尚任虽然其生也晚,未曾经历,但他创作《桃花扇》显然是受到了曾经亲历其事、心有馀痛的遗老们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说是进行了历史反思,归根结底还是清初那种痛定思痛、反观历史的文化思潮的反映。▪《桃花扇》是一部最接近历史真实的历史剧。孔尚任在创作中采取了征实求信的原则,真实地再现了历史。作者的褒贬、爱憎是颇有分寸的,表现出清醒、超脱的历史态度。三、国家至上观念▪孔尚任对人物的褒贬还是使用传统的道德术语,如“孝子忠臣”之类,其褒贬标准却扩大了“忠”的内涵,由以朝廷、皇帝为本变为以国家为根本。▪昏君、奸臣、清流都有自己的局限性。把国家放在了人伦之最上,以国家为君、臣、民赖以立身的根本。▪《桃花扇》的艺术世界所展示出的国家与君、臣、民的关系,就是由张瑶星说出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其意义也就超越了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悲。四、结构艺术▪《桃花扇》在艺术构思上是非常成功的。孔尚任在力求遵守历史真实的原则下,非常合适地选择了侯方域和李香君的离合之情,连带显示弘光小王朝的兴亡之迹。思考题:▪1.如何评价清初李玉、李渔戏剧创作?▪2.洪昇重新演绎天宝遗事,化《长恨歌》现实的“长恨”为幻想的“长生”的深层意蕴何在?▪3.为什么说《桃花扇》演绎弘光小朝廷的败亡,意义超越了明清易代的兴亡之悲?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