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儿童营养及食物搭配2012.11儿童生长发育特点:婴幼儿期,生长发育迅速,代谢旺盛,0~1岁是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时期,1~3岁生长发育呈稳步增长趋势。学龄前期儿童(3~6岁),生长呈波浪式上升,发育的速度减慢;大脑和神经系统处于增长和不断完善中。饮食营养特点: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食物的种类和数量儿童肝糖原贮存不多,活泼好动,容易饥饿,应适当增加餐次饮食注意多样化,合理搭配,达到营养平衡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碳水化合物:最主要的供能营养素随着年龄增长,供能比例逐渐由40%~50%的能量上升至50%~60%蛋白质:生长速度越快,所需要的蛋白质也越多蛋白质量足质优,满足必需氨基酸的需要8种必需氨基酸组氨酸(婴儿的必需氨基酸)牛磺酸(婴儿的条件必需氨基酸)脂肪: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供能和储能大脑组织、激素等的主要成分维持体温、保护脏器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素:钙:生长过程中体内需要存留大量的钙(从出生时25g,占体重0.8%到成年时达900~1200g,占体重1.5%)骨骼和牙齿发育形成的关键时期参与凝血机制和神经兴奋性的调节乳类是良好来源,尤其母乳中钙磷比适宜(2∶1),最易吸收补充钙的最好形态:氨基酸钙、柠檬酸钙钙的最佳食物来源:杏仁(234毫克)西芹(203毫克)玉米油(200毫克)南瓜子(51毫克)煮熟晾干的豆类(50毫克)卷心菜(4毫克)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素:铁:参与合成血红蛋白及肌红蛋白构成许多酶的成分,在组织呼吸、生物氧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与免疫功能、消化功能以及神经行为等有关影响体力、智力发育,引起行为改变缺铁性贫血(IDA)的临床表现:皮肤粘膜苍白,疲乏无力,较大儿童诉头晕、耳鸣、眼发黑等。骨髓外造血,引起肝、脾肿大非造血系统症状: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神经系统:烦躁不安或萎靡不振,较大儿童精神不集中,记忆力差,智力低心血管系统:明显贫血时心率加快,严重时可发生心衰免疫系统: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易感染IDA的病因:a.先天铁贮存不足b.铁摄入不足:乳类中含量低c.生长发育快,需要量增加d.铁吸收障碍e.铁丢失过多IDA治疗及预防:提倡综合防治a.科学指导膳食经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动物血、瘦肉、蛋黄、红糖等,干果(花生、核桃等)、大豆、黑木耳、芝麻酱、菠菜、扁豆、豌豆也含较多铁,奶和奶制品不是铁的良好来源理想食物不仅含铁丰富,而且铁质容易吸收同时补充维生素C有利于铁的吸收b.铁强化食品:用于铁缺乏高危人群与低能量摄入者,以预防为主要目的。如铁强化婴儿米粉,铁强化饮料等c.小剂量铁剂:铁剂治疗目的在于纠正贫血和恢复铁贮存。以口服为佳。如硫酸亚铁吸收较好,治疗剂量为每日2~3mg/kgd.防治可引起失血的原发性疾病(消化道出血)铁的最佳食物来源:南瓜子(11.2毫克)西芹(6.2毫克)杏仁(4.7毫克)腰果(3.6毫克)葡萄干(3.5毫克)胡桃(3.1毫克)猪肉(2.9毫克)煮熟晾干的豆(2.7毫克)芝麻(2.4毫克)山核桃(2.4毫克)铁的吸收:促进因素:VC、VE、钙(但不能摄入过多)、叶酸、磷以及胃酸。抑制因素:草酸盐(菠菜)、单宁酸(茶)、植酸盐(麦麸)、磷酸盐(苏打软饮料和食品添加剂)、抗酸剂、锌摄入过多。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素:锌:参与体内100多种酶的合成,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胸腺嘧啶核苷激酶及碱性磷酸酶等b.促进正常生长发育,促进组织修复再生c.促进食欲(味觉素的成分)d.促进免疫功能锌缺乏的临床表现a.消化功能紊乱:食欲不振、厌食、味觉敏感度下降是最常见和最早症状,部分患儿可有异嗜癖或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b.生长速度落后,身材矮小,消瘦,下肢水肿,智力发育不良;年长儿可出现性成熟障碍c.细胞免疫功能低下(胸腺萎缩),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e.其他:毛发脱落;在皮肤粘膜交界处(如口腔、肛门、生殖器)以及眼、耳、鼻和肢端可见经久不愈的对称性皮炎;伤口愈合不良等f.血清锌浓度的测定有确诊价值,正常小儿≥11.5μmol/L锌缺乏的原因:儿童全天食物中锌的实际摄入量4~5.5mg,只达到推荐供给量标准的50%左右我国以谷类食物为主的膳食结构中,锌的生物利用率仅为20%~40%加之母乳喂养率低,母乳中锌结合配体可促进锌的吸收预防和治疗鼓励母乳喂养,母乳中含锌量低于牛乳,但吸收率高达60%,因此母乳喂养一般能满足婴儿的锌需要年长儿应戒绝偏食、挑食、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补充富含锌的食物,海鱼、牛肉及其他红色肉类是锌的良好食物来源锌的食物来源动物性食物不仅含锌丰富(3-5mg/100g),而且蛋白质分解所产生的组氨酸、胱氨酸和谷氨酸均能促进锌的吸收(吸收率约40%-50%);植物性食物含锌较少(1mg/100g左右),它所含的植酸和纤维素皆能阻碍锌的吸收(吸收率约10%);水果含锌量极微豆类含锌丰富,但其外皮含多量植酸和纤维素可妨碍锌的吸收,若加工成豆制品或经发芽、发酵处理,即可提高锌的吸收率锌的最佳食物来源:牡蛎(148.7毫克)羔羊肉(5.3毫克)山核桃(4.5毫克)青豆(1.6毫克)小虾(1.5毫克)蛋黄(3.5毫克)全麦谷物(3.2毫克)燕麦(3.2毫克)花生(3.2毫克)杏仁(3.1毫克)锌的吸收:促进因素:胃酸、维生素A、VE、VB6、钙、镁、磷。抑制因素:草酸盐(菠菜)、植酸盐(小麦)、钙摄入过多、铜、蛋白质摄入不足、食糖摄入过多、压力。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D:VD不能通过乳腺屏障,乳类中含量均低我国北方冬季出生的婴儿缺乏日晒新生儿从2~4周起,适量补充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并经常晒太阳,以预防佝偻病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婴幼儿较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以钙、磷代谢失常和骨样组织钙化不良为特征,严重者可发生骨骼畸形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生长中的骨骼改变,生长快的部位骨骼改变最明显(不同时期有不同骨骼症状)肌肉松弛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度轻度:颅骨软化、囟门闭合延迟、轻度方颅、肋串珠等中度:可见典型的肋串珠、肋软骨沟、轻度或中度的鸡胸、漏斗胸、O型或X型腿,也可有囟门闭合延迟及出牙延迟等重度:有严重的骨骼畸形,如鸡胸、下肢重度变形和脊柱弯曲,也可见病理性骨折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分期初期:夜惊、多汗、烦躁不安、易激惹等;血清25-(OH)D3和1,25-(OH)2D3明显降低激期:骨骼改变和运动机能发育迟缓为主;血钙、血磷均降低,碱性磷酸酶增高恢复期:症状改善,体征逐渐减轻;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恢复正常后遗症期:多见于3岁以后小儿。症状消失,X线及血生化正常,重度患者可留下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要点(1)病史日光照射不足含维生素D的食物摄入不足生长速度快,需要量大体内活性维生素D生成减少或分解增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诊断要点(2)血清25-(OH)D3、1,25-(OH)2D3降低可诊断维生素D缺乏(3)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值——辅助诊断(4)多汗、夜惊、烦躁等神经系统症状——非特异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处理治疗a.一般治疗乳类含VD量少,母乳中VD含量仅0.5ug/L。因此母乳喂养儿要及时补充鱼肝油、蛋黄、肝泥等富含维生素D的辅食,并经常参加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激期阶段勿使患儿久坐、久站,防止骨骼畸形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b.补充维生素D初期每日口服维生素D125-250μg,持续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激期250-500μg口服,连服1个月后改为预防量维生素D大剂量突击疗法:初期肌注D37500μg,一般注射1次即可,同时停服维生素D制剂,1个月后改预防量口服;激期肌注D37500μg,根据病情,1个月后可重复注射1次,再隔1个月改为口服预防量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c.补充钙剂: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剂,防止低钙惊厥d.矫形疗法: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或在生长过程中自行矫正加强体格锻练,可作些主动或被动运动的方法矫正严重者,4岁后可考虑手术矫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a.日光浴:日光中的紫外线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好办法孕妇、哺乳母亲和婴儿都宜晒太阳婴幼儿平均每日户外活动在1h以上b.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海鱼和鱼卵、蛋黄、奶酪等,也可使用强化维生素D的食品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c.维生素D制剂对早产儿、双胎儿、人工喂养或冬天或过冬出生的婴儿可于生后1-2周开始,每日口服维生素D12.5-25μg,持续3个月,以后每日10μg正常足月儿生后1个月左右开始每日服10μg2岁以后无须补充维生素D制剂来预防佝偻病VD的最佳食物来源:鲱鱼(22.5微克)鲭鱼(17.5微克)三文鱼(12.5微克)牡蛎(3微克)鸡蛋(1.75微克)维生素D:促进因素:充足的日光照射。VA、VE、VC可保护VD。抑制因素:缺乏日光照射、油炸食品。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与机体生长、骨骼发育、生殖、视觉和抗感染有关VA缺乏多见于1~6岁儿童,与断奶后缺乏动物性食物和新鲜蔬菜水果有关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构成视觉细胞内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保持视敏度及暗光下的视觉——夜盲症维持粘膜、上皮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干眼病甚至失明、皮肤干燥、粘膜屏障作用降低维持正常发育和生殖功能——影响生殖功能和脑发育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A:激活硫酸盐形成粘多糖,与骨骼、牙齿发育形成有关——生长迟滞,牙齿、骨骼发育受影响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功能——粘膜屏障破坏,体液免疫、细胞免疫水平均降低我国3~12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血浆维生素A20ug/dl)率为9.3%,其中城市为3.0%,农村为11.2%,农村比城市高2.7倍;维生素A边缘缺乏(血浆维生素A在20~29ug/dl之间)率为45.1%,其中城市为29.0%,农村为49.6%,农村高于城市。维生素A缺乏原因及处理要点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吸收不良补充富含VA的食物动物来源:未脱脂奶类、蛋黄和鱼肝油植物来源:胡萝卜、甘薯、各种豆类、南瓜、各种绿叶菜、黄色水果临床治疗建议多吃富含VA的食物,建议儿童每天膳食VA中1/3~1/2以上来自动物性食物同时摄入VE、C等抗氧化剂,增强VA的稳定性预防的长期策略重点在于饮食中总的维生素A含量,而不是短期内大量摄入VA补充剂(2000ug)。维生素A过量急性型:短期内大剂量摄入维生素A(30万IU)引起,常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可导致死亡慢性型:主要是由于长期较大剂量服用鱼肝油引起(每粒含VA1万IU),可出现烦躁、皮肤瘙痒、口唇干裂、手指肿硬等症状血清维生素A:5.1μmol/L一旦发现维生素A过多,应立即停服VA的最佳食物来源:胡萝卜(8500微克)卷心菜(900微克)西葫芦(2100微克)甘薯(5170微克)南瓜(500微克)芒果(1180微克)西红柿(350微克)西兰花(460微克)橘子(280微克)维生素A:促进因素:VA与锌共同作用,VC和VE可保护VA,最好与复合维生素或抗氧化剂混合摄入。抑制因素:加热、光照、咖啡等。无机盐和微量营养素:维生素C:利于合成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扩增血容量B族维生素:参与能量代谢,对酶的活力、细胞和神经组织的功能维护有重要作用维生素E:通常可从母乳中获得维生素C维生素C的缺乏19.0%的小儿维生素C不足可能原因:不吃或少吃新鲜蔬菜,以水果或果汁代替蔬菜。每100克以下食物中含维生素C量:辣椒80mg,韭菜56mg,梨4mg,香蕉6mg,卷心菜60mg,西兰花110mg,草莓60mg,猕猴桃55mg,豌豆25mg,橘子50mg,柠檬50mg,柚子40mg,西红柿60mg。维生素C亚临床缺乏:不明原因的疲劳感,烦躁不安免疫机能降低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