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医疗风险系指使患方或医方遭受伤害的可能性,是一种可以有效防范将其降低到最小程度,但绝对不能消除的。“预则立,不预则废”就需要医院管理部门从管理体制、医疗流程、规章制度等查寻缺陷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建立有效的防范机制。目前我院各项业务发展形势较好,结合开展的各项新技术、新项目及引进的高新设备、医疗质量管理、医务人员的技术、责任感等诸多方面因素,特制定本预警机制。一、建立预警机制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质量及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和医学本身的许多未知性,就造成了医疗诊治效果的不确性。医疗意外的不可预见性,使的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预警机制目的就是降低医疗风险,防范医疗纠纷,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减少给患者及其亲属带来的伤害,减轻医院负担。二、医疗风险存在方面1、医疗管理方面:各项医疗技术操作无统一的规范或规范不标准,医疗活动过程或有关核心制度中存在有缺陷,医疗诊疗技术流程的伪科学性或者过于复杂都容易造成失误,医疗质量管理运行中全程管理、环节管理及终末管理有制度难执行缺乏监督机制及反馈机制。2、医务人员个人因素缺乏医疗风险意识医疗技术水平有限责任心不强或不遵守规章制度3、设备因素抢救设备的完好能否正常运转检验科各项实验设备的完好给临床医生以重要参考标准。三、医疗风险预警程序医疗风险预警的实施进程可以归纳为风险识别、风险估测和风险评价三个大的阶段。风险识别是对潜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全面地分析以掌握其性质和特征便于确定哪些风险应予以考虑,同时分析引发这些风险的主要因素和所产生后果的严重性。这个阶段是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工作风险估测是通过对所收集的大量资料的研究,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工具估计和预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幅度这个阶段工作是对风险分析的定量化,使整个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风险评价是根据专家判断的安全指标,来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程度。四、针对我院医疗风险的对策1、成立专职专家的督导组,由院内专家委员会成员担任。制定院内各科室医疗质量管理考核标准及核心制度,参与院内的医疗质量及目标管理检查工作形式以现场检查评分计入月度考核。2、设立医疗风险预警管理人员针对已经出现的医疗事调查,设计管理程序,监测管理过程、收集信息资料、改进医疗质量,杜绝此类医疗事件的再次发生。对可能发生医疗风险的各项制度,提出针对性的修改意见并给予完善。3、医疗管理部门要关注管理体制、医疗流程、操作规范、质量评价等方面内容。查看管理制度等方面有无缺陷,流程是否复杂易致操作失误,统一医护操作标准。使医疗操作科学化、合理化。对环节和全程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加强医疗全过程的监督机制。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中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改进系统及制度的缺陷,不强调个人处罚,从根本上降低医疗风险。4、严格外科手术准入制度由麻醉科人员协同成立科内管理和准入审定小组并制定管理办法。严格执行手术分级管理制度。严格专业准入制度,提高专科救治水平严禁跨科别收治病人,因短期经济利益延误病人治疗时机。严格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安全评估制度。严格执行入院告知制度。5、加强全员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全员技术操作水平,培养医疗风险意识,培训医患沟通技巧、技术操作常规、各种法律法规、医学新进展等各种知识,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6、严格按照执行制度按照制度办事,认真落实各项规范和制度。加大由于责任心不强或不按制度办事所引起纠纷的处罚力度。7、保障各种医疗器械的正常运行,给予维护和保养。减少因机器原因导致的医疗纠纷。五、目标通过建立医疗风险预警机制使医疗质量控制能够达到四个目标(1)安全避免在诊疗过程中带来的医源性损害,避免诊疗不及时而贻误最佳诊疗时机。避免在就医过程中发生的非医疗性损伤(2)为医院或个人利益在治疗、检查、用药、护理过程中随意增减项目,使服务所需费用合理(3)及时尽量减少患者在候诊、取药、缴费、检查等过程的时间,尽量缩短术前等候时间和住院日,提供便捷服务。(4)平等以病人为中心,尊重关爱患者,尊重患者的选择、需要、价值对所有患者一视同仁,提供同样服务。营造一个友善、谅解、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各项措施和制度的制定,最终是为了提高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做到“未病先防”。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降低医疗风险,树立全员风险意识,强化全员参与意识,为医院业务正常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医疗技术损害处置预案为使一旦发生的医疗技术损害得到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减轻医患双方损失。防止严重后果发生制定本预案。一、立即消除致害因素。技术损害一旦发生,首先发现者应当立即设法终止致害因素,当致害因素的识别和判定有困难时,应当立即呼叫上级医护人员指导处理,不可迟疑拖延。二、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千方百计采取有效补救措施,降低技术损害后果,保护患者生命健康。三、尽快报告有关领导。技术损害一旦发生,都必须立即如实报告。首先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情节严重者应当同时报告医务科、主管院领导或者总值班,重大技术损害必须同时报告院长,任何人不得隐瞒或瞒报。四、组织会诊协同抢救。损害较轻、不致造成严重后果者,当事科室要酌情组织科内会诊,妥善处理由科主任现场高年资医师主持。对于情节严重的技术损害,应当根据需要邀请院内相关专科会诊,共同抢救,科主任主持。五、迅速收集并妥善保管有关原始证据,包括实物、标本、手术切除组织器官、剩余药品、材料、试剂、摄像和录音资料、各种原始记录等。六、妥善沟通,稳定患方情绪,争取患方配合,防止干扰抢救和发生冲突七、如患者已经死亡,必要时应在规定时限内向其亲属正式提出并送达书面尸检建议,并力争得到患方书面答复。八、全面检查、总结教训,找出技术损害发生的原因,制定改进措施,修订制度及时完善相关记录。九、如属医疗过失应当区分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规章制度对责任者做出合理处理。十、相机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应诉准备。十一、因技术损害构成医疗事故者,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程序进行处理。患方以不正当手段过度维权、聚众滋事、扰乱医疗秩序时,在耐心劝导和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报警的同时,组织力量维护医疗秩序,保护医院设施。十二、当发现技术损害与技术或药品器材本身缺陷有关或同类损害重复出现或反复出现时,暂停使用该项技术或有关药品器材,并对其认真地进行研讨和重新评估,必要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