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一)学校概况: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简称省常中),创办于1907年,1953年被确定为江苏省首先办好的十四所中学之一,1960年在全国文教群英会荣获“全国先进单位”称号,1984年成为全省12所大改试点学校之一,是江苏省首批创建的国家级示范高中,先后多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模范学校。现有班级34个,学生1565人。多年来,省常中向国家和社会输送了4万多毕业生,其中有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瞿秋白、张太雷、中科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10多人,部省级领导、人民解放军将领10多人,专家、教授、学者不胜枚举。省常中桃李满天下,校友遍中华。李岚清同志曾为学校题词:“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为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作贡献”。省常中的办学理念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确立先进的教育价值取向,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符合教育自身规律的现代办学体制,实施品牌教育,提高学校的发展力和凝聚力。崇尚民主和科学的管理模式,建设敬业精神和专业素质兼优的教职工队伍、塑造科学素质和人文精神兼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存、具有较强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的优秀人才,把学校办成和谐发展的开放型学习化组织。校风:严谨、活泼、创造。教风:勤奋、厚实、爱生。学风:好学、求实、攀登。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有特色,是江苏省德育先进学校,省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全国、省体育卫生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单位。学校重视教育现代化硬件建设,提高数字化的利用效率,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学校加强与国内外高校、教育研究机构的合作交流、重视各类教育资源的整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发挥重点中学的实验、示范、辐射作用。学校向教改要质量,向科研要效益,重视研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的开展和评价,努力促进学生潜能的发展。严谨、科学的教育教学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多年来,各学科竞赛和高考本科进线率均在全省名列前茅,2000年、2001年分获第41届世界中学生数学奥赛金牌和第13届世界中学生信息学奥赛铜牌。(二)课程改革基础早在八十年代,就采用了男女分班上课形式,后来进行过按体能分班上课,在高三年级还试行过打乱教学行政班学生选项教学的实践。九十年代我校部分教师参加了《国家八五课题——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和《国家九五课题——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为了能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教学,从那时起为了有利于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学校体育竞赛训练的有效、有序、合理、正常开展,学校行政不成文的规定全校教育教学活动课表的排定,首先安排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课时,每天上午安排体育教学工作(按年级集中在同天上午的两节教学课时进行),每天的下午安排课外体育活动和学校体育竞赛训练工作,此传统做法一直延用至今。1987年学校开始组建体育后备人才班,培养了13名一级运动员,132名二级运动员,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了124名高水平运动员,在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前茅。篮球、足球、健美操(先前的艺术体操)项目的学校代表队也有着良好的竞训传统,专项业余竞赛成绩在省、市均获优胜。2005年9月随着新课程实验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推广和深入,根据常州市教育局、市教研室提出的“提前启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为其他学科课程改革积累经验”的部署,学校和常州市其他兄弟学校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常州市第二中学、常州市第三中学、金坛直溪高级中学、溧阳南渡高级中学等作为大市高中新课程提前启动实验学校,建立“大市联动、校际联合开发”机制,进行先期实验;2005年3月-9月进行了4次“大市联动、校际联合开发”的专题研讨。分专题就高中新课程实施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研讨,挖掘成功经验,逐步走向成熟,形成基本特色。(三)教育资源分析学校是地处常州市中心,占地面积为90亩,现有一块标准400米塑胶田径场,一座体育馆,一个综合训练馆,4片室外篮球场,2块室外排球场和单、双杠各六副的器械体操运动区。学校体育组现有在职体育教师8位(6男2女),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位,一级职称教师1位和2位刚分配来校的新教师,一位常州市体育学科带头人,8位教师共涉及4个运动专项(田径4人、足球1人、篮球1人、健美操2人)。历年来,教研组共有几十篇论文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励或在各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校历任领导都非常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无论从经费投入、场馆建设、师资配备、队伍建设上,学校都按照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校运动队在历年的省市比赛中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校男子足球队、女子排球队、男子篮球队在市比赛中曾多次荣获冠军,校田径队、健美操队在历届省市比赛中均位居前列。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积累,目前,学校体育组已经成长为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全部本科以上学历,在教学、科研、群体、训练工作上都能独当一面的、通力协作的、团结向上的、优秀团队。(三)学情分析学校作为常州市的一所老牌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入学分数历来是常州市的最高分,学生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并来自全市各初级中学和部分完中,少部分生源来自省内其它地域。学校现有3个年级39个普教班和3个体育后备人才班。由于受当前初中教育应试教育现象日趋严重的影响,学校入学新生体育运动认知、运动技能储备、运动体能水平明显不足。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的认识带有很大程度的片面性。男生普遍对球类项目比较感兴趣,主要集中在篮球、足球、乒乓球上,女生则喜欢羽毛球、排球、乒乓球、健美操等项目。通过对高一学生体育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发现,男生对球类项目比较感兴趣,篮球占了64%,足球有21%的学生喜欢,有9%的学生喜欢乒乓球,还有6%的学生喜欢羽毛球。有51%的女生喜欢羽毛球,有23%的女生喜欢排球,有12%的女生喜欢健美操,有9%的学生喜欢乒乓球,有5%的女生喜欢篮球和足球。二、课程方案(一)、课程改革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在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精神的基础上,立足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从课程方案的设计到模块计划建构,充分发挥教师能动性作用,积极进行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精选受学生喜爱、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作为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爱好在学校确定的范围内选择学习项目,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基础上,体现课程的选择性特征。改革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使教学过程更趋科学化、合理化。在教学评价上,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突出过程评价,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优化教学管理。(二)、课程改革目标1.总体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立足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本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结合学校具体情况,充分利用学校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选择符合学生生活实际和基本能力发展要求的运动项目构建教学模块,增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性,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个性特长。改革教与学的方式,优化教学过程,完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注重学生学习的发展性评价和过程评价,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运动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加深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在心理健康、运动参与、社会适应等各个领域目标上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健康发展夯实基础。2.具体目标(1)对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运动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体育实践能力,培养其健康的心理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扩大学生的知识层面,夯实体育基本技能基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毅力,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基础,促进体育特长生更好发展。(2)对教师。引导体育教师建立良好的课程意识,学会课程开发、参与课程开发,提高专项运动技能和专业素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学会用现代教育教学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行为,并在实践努力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风格,从课程的执行者,走向课程的参与者、开发者和设计者,与学生共同成长。(3)对学校。强化学校领导的课程意识,促进学校形成良好的课程建设文化,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推动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和特色建设。(三)、课程改革实施原则1、整体性原则。对学校能够开设的各项运动项目模块进行统一设计、统筹安排,力求在实施过程中实现教育整体优化,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其最优功能和使整体效益达到最大程度。2、主体性原则。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发展需求,体现受教育者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动爱好和个性特长。3、基础性原则。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学生体育学习学力基础,加大基础性运动项目的限制性学习,提高学生体育认识水平,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4、从实际出发原则。要考虑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寻找学校教育资源与学生发展需求的最佳结合点。5、发展性原则。在学生学习评价中发展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点关注发展性评价,有效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6、创新性原则。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来抓,重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课程结构根据学校体育传统文化与学校体育工作习惯性做法,兼顾学生、家长、社会的需要,以满足不同学力层次学生的需求,立足学校教育资源条件。确定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模块为:田径、男子、篮球、男子足球、男子乒乓球、男子羽毛球;女子排球、女子健美操、女子乒乓球、女子羽毛球;健康教育以主题内容形式穿插在各模块学习中。具体的课程结构请参见表一,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表。表一: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结构表(五)、组织形式与管理体制1、学校成立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丁伟民;副组长:张焕平、稽国平、许可正、叶文英;组员:薛东波、郭海力、夏志伟、胡静、金建平、石建峰、刘成兵、张勐等。2、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组长丁伟民全面协调,分管校长张焕平和分管教导处主任稽国平进行具体监督和指导,教科室主任许可正进行课程开发理论指导。体育组全体成员参与新课程实施,体育教研组长定期向分管校长汇报实施情况。制定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如,体育与健康学分管理制度、选项学习申请制定、模块教学指导建议等。(六)、课程实施步骤水平五男生女生年级学期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高一年级(必修+限制性选项学习)第一学期田径、健康教育专题(一)足球健康教育专题(二)篮球健康教育专题(三)田径、健康教育专题(一)排球、健康教育专题(二)健美操健康教育专题(三)第二学期田径、健康教育专题(三)足球健康教育专题(四)篮球健康教育专题(五)田径、健康教育专题(三)排球、健康教育专题(四)健美操健康教育专题(五)高二年级(选项学习)第一学期篮球、足球羽毛球健康教育专题(六)篮球、足球乒乓球健康教育专题(七)-----------排球、健美操、乒乓球健康教育专题(六)排球健美操羽毛球健康教育专题(七)-----------第二学期篮球、足球羽毛球健康教育专题(八)篮球、足球乒乓球健康教育专题(九)-----------排球、健美操、乒乓球健康教育专题(八)排球健美操羽毛球健康教育专题(九)高三年级(选项学习)第一学期篮球、足球羽毛球健康教育专题(十)排球健美操乒乓球健康教育专题(十)第二学期篮球、足球乒乓球健康教育专题(十)排球健美操羽毛球健康教育专题(十)1、前期准备学校于2004年9月开始着手准备,先后多次派骨干教师参加省市级培训及外出考察学习,实地考察兄弟学校的一些先进经验,结合学校实际,动员全体教师积极投身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2、课程结构设计首先对学校教师资源、学生需求、体育设施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拟定开设选项内容,构建课程结构。3、课时安排与教学班级编排每周2节体育课。每一节体育课采用相对集中分段开设的办法,把学校13轨39个教学行政班级按年级分2-3段开设体育课。每节体育课安排4~5个教学行政班级同时授课,进行选项编班,开设男、女各三个项目共6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并分别由6位教师按专项进行执教。个别年级一节体育课安排6~7个教学行政班级同时授课,进行选项编班,开设8个模块供学生选择,分别由8位教师按专项进行执教。学校体育与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