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孔二氧化硅改性及其吸附CO2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介孔二氧化硅改性及其吸附CO,2研究姓名:魏建文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环境工程指导教师:施耀20081226介孔二氧化硅改性及其吸附CO,2研究作者:魏建文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贾鹤鹏.JIAHepeng全球变暖、科学传播与公众参与——气候变化科技在中国的传播分析-科普研究2007,(3)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日渐引人关注,中国在其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作为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世界第二大排放国,中国在后京都议定书时代有关全球气候的谈判中,其地位至关重要.然而,与中国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所具有的重要性相比,媒体对这一问题的报道却有很大不足.在本篇论文中,笔者结合了对媒体报道内容的分析与面向气候变化科学家及科技记者的问卷调查,试图得出那些造成媒体报道气候变化问题不充分的社会的、科学的和传播方面的因素.在中国,缺少制度化的科学传播途径导致了媒体对这一题材上报道能力不足.在传播技术上,缽乏对科学争议、细节和与读者相关性的报道,则让这类新闻的影响力相当有限.这种情况需要我们在科学传播方面进行更加系统的工作.2.期刊论文刘桂芳.卢鹤立.LiuGuifang.LuHeli全球变暖背景下的中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32(4)全球变暖是19世纪80年代以来,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和地表温度呈上升趋势的现象.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探讨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西部地区的气温、降水、气候转型以及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气温、降水、气候转型以及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等方面概述了近年来中国西部地区气候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方向.3.期刊论文李艳春.赵光平.胡文东.LIYan-chun.ZHAOGuang-ping.HUWen-dong宁夏河东沙地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自然灾害学报2008,17(2)利用贺兰山近百年来树木年轮指数与宁夏河东沙地代表站降水量距平/气温距平间的相关关系,反演了沙地代表站1981年以来的逐年降水量序列和1916年以来的气温距平序列,分析了河东沙地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500年旱涝变化周期的低频特征比较显著,其中以250年最显著,其次是60年和30年周期;河东沙地20世纪3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是一个典型的暖湿期,这与全国平均状况的温湿时段比较吻合,但增暖的持续时间比全国平均状况延长了约10年左右.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气温下降,但年降水量仍然持续偏多,是一个典型的寒冷湿润时期,这一气候态一直持续到60年代末期,其后到80年代中期气温偏低,降水偏少,气候处于一个相对干冷时期,这种变化与全国平均状况的变化非常相似,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河东沙地气温仍偏高,降水持续偏少,没有出现明显的回升,与全国1990年后年降水量略多的变化有所差别;河东沙地四季气温均在波动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升,且均高于全国的平均升温速率;四季降水量在波动中有升有降,夏季存在着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秋季的下降速率是四季中最快的,这种趋势与全国秋季降水量下降趋势比较吻合.4.期刊论文龚道溢.GongDaoyi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南极地区气候变化-地理科学1999,19(2)南极地区气温冬季、春季和秋季都有上升趋势,而夏季则有下降趋势,年平均气温也趋上升.气温上升趋势最强烈的是冬季,其次是春季;降水各季和全年都有增加趋势.在年际尺度上,年均气温和降水与南极涛动指数是负相关,南极涛动对不同区域影响的方式和程度也有区别.从长期变化趋势来看,气温、降水和南极涛动指数都有上升趋势,这说明全球变暖从更大的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上影响着南极涛动.5.期刊论文姚从容人口城市化与全球变暖——基于气候变化与人口变动的研究述评-现代经济探讨2010,(3)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温室气体浓度显著增加,其总体效应是引起气候变暖.工业化时代,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仅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变动、机械变动,而且更取决于人口的社会变动.人口变动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一种乘数效应,包括人口规模增加产生的气候效应、人口空间集聚产生的气候效应、人口生产方式变化导致的气候效应、人口生活方式变化导致的气候效应.与人口规模、结构相比,人口空间分布和经济活动方式的改变--人口城市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更为显著.6.期刊论文刘婕.徐晓波.LIUJie.XUXiao-bo全球变暖背景下大连地区寒潮活动的气候变化-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33(1)利用1961~2005年大连地区6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和最大平均风力资料,分析近45年大连地区寒潮活动的气候特征,着重研究大连地区寒潮的年代际、年际变化.结果表明:大连地区寒潮活动各地差异较大,南部开始早,结束晚;东部开始晚,结束早.大连地区寒潮主要出现在11、12月和1月.近45年来,大连地区寒潮异常具有三次跃变,跃变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80年代中后期和21世纪初期.大连的寒潮活动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活跃期-沉寂期-正负振荡期-沉寂期.近45年来,大连地区寒潮活动具有减少的趋势,从1961~2005年,趋势性寒潮频数减少为0.7次/10年.7.期刊论文矫勇.JiaoYong气候变化与我国水安全——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应考虑的气候变化问题-中国水利2008,(2)全球变暖是公认的事实,全球变暖及其影响是当今世界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我国特殊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我国的水安全问题已经十分严峻.结合我国历史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实际和目前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全球变暖对我国洪水安全、用水安全及水生态环境安全的可能影响,并进一步阐述了在流域综合规划修编中应考虑的气候变化问题.8.学位论文袁昌洪全球变暖背景下江苏区域气候变化的局地响应2007本文利用江苏省71个气象站点1961至2000年40年的地面资料,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江苏区域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分析了温度、降水以及风速等变量的年平均、季节平均及时空变化特征。通过资料分析,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江苏40年气候年代际变化分为三个阶段(参照气温变化),即:1961~1968年左右为第Ⅰ阶段,1968年左右~1986年左右为第Ⅱ阶段,1986年左右~2000年为第Ⅲ阶段(这里1968年左右指的是1967~1972左右,1986年左右指的是1985~1989左右)。第Ⅰ阶段的降温期,伴随着总云量(低云量)的增加、总辐射减少和大气水汽的减少;第Ⅱ阶段的转型耦合期,气候变异不明显;第Ⅲ阶段的增温期,伴随着总云量(低云量)的减少、总辐射增加以及大气水汽的增加;在上述降温—减湿/增温—增湿期,明显对应着降水减少/增加时期。(2)就江苏区域的季节变化特征,平均气温在秋冬季(冬半年)增暖更加明显一些,在冬春季的振荡幅度比夏秋季(夏半年)更大一些;降水的季节变化在春季存在一个类似周期性的振荡现象,夏秋季变化没有明显的趋势,冬季降水呈微增趋势,震荡幅度为夏半年大于冬半年;40年来,江苏区域风速呈减小的变化趋势,冬半年下降幅度比夏半年更大一些,1990年后期减小的趋势变缓。(3)降水的EOF分析显示,其存在三个主要的模态。第1个模态说明全省降水呈现一致的变化趋势,而江淮地区特别是南京地区的降水量变化更加明显和突出一些,从时间系数上看江苏区域降水存在一定的准周期振荡现象;第2个模态表明江苏中南部降水变化和中北部变化呈反位相变化的,从其时间系数所表述的信息来看,全省降水有增加的趋势;第3个模态说明全省降水呈现江淮中部特别是在金湖和盱眙之间的马坝与中南部和中北部降水呈现反位相的特征,时间系数表明全省降水有一个准周期性的振荡。9.期刊论文苏里坦.宋郁东.张展羽.SULi-tan.SONGYu-dong.ZHANGZhan-yu近40a天山北坡气候与生态环境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干旱区地理2005,28(3)新疆天山北坡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的历史演变过程及未来可能变化趋势是天山北坡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也是正确制定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重要科学基础.通过利用天山北坡18个气象台站在近40a的气温、降水逐年月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及线性趋势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了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天山北坡生态环境演变特征及其与气候的关系,指出了未来的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对天山北坡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天山北坡目前的生态环境正转向好的态势,天山北坡山区和平原普遍存在升温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平原绿洲升温比较明显.天山北坡在升温的同时,其降水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10.会议论文RonaldG.Prinn.郭晓瑛气候变化:科学发展现状以及对政策的影响2002全球气候变化是大多数国家在政策方面争论的焦点,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FCCC)成员大会(COP)谈判过程中讨论的主要问题.那么,气候和气候变化的准确定义是什么?气候是指过去10到20年间天气的平均状况.温度和降雨量的长期变化是气候变化的典型衡量尺度,这些变化可以表现在局部地区、区域、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当全球平均温度变化时,称其为全球变暖或全球变冷。本文希望通过上述实例指出,通过使用诸如IGSM这样的联合模型进行综合评估,对于解决多重大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发现和阐明前没有认识到的气候系统中自然子系统与人类子统之间的相互反馈;对于重要气候和经济变量预方面的不确定性给予客观的定量评价;对具体政策建议进行分析等。本文链接:下载时间:2010年6月7日

1 / 14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