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生涯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态度、价值观、愿望等连续性经历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变迁及工作理想实现过程。简单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终生工作经历。一般可以认为,我们职业生涯开始于任职前职业学习和培训,终止于退休。我们选择什么职业作为我们工作,这对于我们每个人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首先,我们未来衣食住用行等各种需要,包括许多年轻人梦想出国旅游、买楼、买车,几乎都要通过我们工作来满足;同时,现代人大部分时间是在社会组织中度过。在毕业后到退休前几十年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我们工作打交道,因此,我们从事工作,我们自己是否喜欢,是否适合,是否觉得这份工作很有意义,对我们同样非常重要。一位总裁曾经说过:“在我看来,世界上最大悲剧莫过于,有太多年轻人从来没有发现自己真正想做什么。想想看,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能赚到薪水,其他一无所获,这是一件多么可悲事情啊!”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简单讲,职业生涯规划即是在对个人兴趣、价值观、技能、性格以及经历等方面进行客观具体分析基础上,结合当前外部人力资源市场、行业、政策等外部社会整体环境,确定适合自己最佳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行动。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来询者解决当前工作或者事业发展中遇到困惑,比如目前定位选择(岗位选择、人际关系处理、读书深造等),更重要是帮助来询者自己能够明确未来可能事业发展方向。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对所有工作年龄人来说都很重要。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年轻人,职业生涯规划将对其一生成就产生重大影响。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该分析三个方面情况:1、本人适合从事哪些职业/工作;2、本人所在公司能否提供这样岗位以及职业通路;3、在自己适合从事职业中,哪些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研究本人适合从事哪些职业/工作,是职业生涯规划关键和基础;回答这个问题,要考虑以下各方面因素:1、本人所处职业发展阶段,2、本人职业性向,3、本人技能,4、本人职业锚,5、本人职业兴趣。人生有四个职业发展阶段:1、探索阶段:15岁~24岁之间;2、确立阶段:24岁~44岁之间,这一阶段是大多数人工作周期中核心部分。这一阶段包括了三个子阶段,尝试子阶段(25岁~30岁之间)、稳定子阶段(30岁~40岁)、以及职业中期危机阶段(在30多岁和40多岁之间某个时段上);3、维持阶段:45岁~65;4、下降阶段:66岁以上,当退休临近时候。处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人,应考虑不同事情。例如,在探索阶段,可以多做些尝试、探索,在工作中摸索出本人职业性向、职业锚、职业兴趣等,逐步找到最适合自己职业。而40岁以上人,就不应该做过多尝试,而是应该认真分析清楚本人职业锚、职业性向,选择本人有优势职业做长远打算。这里年龄阶段划分还应该针对不同职业加以区分,例如:在中国,作为职业足球运动员,30岁已经该退休了;而作为教授,30岁差不多是最年轻。约翰·霍兰德研究发现,不同人有不同人格特征,不同人格特征适合从事不同职业,约翰·霍兰德将其分为六种职业性向(类型):1、实践性向,2、研究性向,3、社会性向,4、常规性向,5、企业性向,6、艺术性向。每一种职业性向适合于特定若干职业。通过一系列测试,可以确定一个人职业性向。职业者如果确定了自己职业性向,就可以从对应若干职业中选择。职业锚/动机(Career·Anchor)是职业生涯规划时另一个必须考虑要素。当一个人不得不做出职业选择时候,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放弃那种职业中至关重要东西或价值观就是职业锚。职业锚是人们选择和发展职业时所围绕中心。每一个人都有自己职业锚,影响一个人职业锚因素有:1、天资和能力;2、工作动机和需要;3、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天资是遗传基因在起作用,而其他各项因素虽然受先天因素影响,但更加受后天努力和环境影响,所以,职业锚是会变化。这一点,有别于职业性向。例如,某个人攻读了医学博士,并且从事外科医生工作已经20年了,尽管他职业性向可能并不适合做外科医生,但是他在确定自己职业时,基本上不会考虑改为其它职业,这是因为他职业锚在起作用。埃德加?施恩在研究职业锚时将职业锚划分为如下类型:1、技术或功能型职业锚;2、管理型职业锚;3、创造型职业锚;4、自主与独立型职业锚;5、安全型职业锚。在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还要考虑本人职业兴趣,例如:喜欢旅行(适合于经常出差职业);喜欢温暖湿润气候(适合在华南工作);喜欢自己做出决定(应该自己做老板);喜欢住在中等城市;不想为大公司工作;喜欢穿休闲服装上班;不喜欢整天在桌子后面工作等等。另外,本人具有职业技能也不能忽略,如果某人具有某项突出技能,而这项技能可以为其带来收入,做职业生涯规划时就应当将其作为一个重要因素加以考虑。除了研究本人适合从事哪些职业/工作之外,还要考虑本人所在公司可能给您提供哪些岗位,从中选择那些适合您本人从事岗位。如果在本公司没有适合您本人从事岗位,或者说,您所在公司,不可能提供适合您本人工作岗位,就应该考虑换工作了。作为公司管理者,有责任指导员工做职业生涯规划,并且给出员工适合职业通路。这样,企业才能人尽其才;员工才能尽其所能为公司效力。做职业生涯规划时,还要把目光投向未来。研究清楚本人现在做工作,十年后会怎么样?自己职业在未来社会需要中,是增加还是减少。自己在未来社会中竞争优势,随着年龄增加是不断加强害时逐渐削弱?在自己适合从事职业中,哪些是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等等。在综合考虑上述三个方面因素后,就能够给自己做职业生涯规划了。职业规划方式职业生涯目标规划,应从一生发展写起,然后分别定出十年计划,五年、三年、一年计划,以及一月、一周、一日计划。计划定好后,再从一日、一周、一月计划实行下去,直至实现你一年目标、三年目标、五年、十年目标。未来发展目标:今生今世,你想干什么?想成为什么样人?想取得什么成就?想成为哪一专业佼佼者?十年大计:二十年计划太长,容易令人泄气,十年正合适,而且十年功夫足够成就一件大事。今后十年,你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子?有什么样事业?将有多少收入,计划多少固定资产投资?要过上什么样生活?你家庭与健康水平如何?把它们仔细地想清楚,一条一条地计划好,记录在案。五年计划:定出五年计划目,是将十年大计分阶段实施。并将计划具体化,将目标进一步分解。三年计划:俗话说,五年计划看头三年。因此,你三年计划,要比五年计划更具体、更详细。因为计划是你行动准则。明年计划:定出明年计划,以及实现计划步骤、方法与时间表。务必具体、切实可行。如果从现在开始制定目标,则应单独定出今年计划。下月计划:下月计划应包括下月计划做工作,应完成任务、质和量方面要求,财务收支,计划学习新知识和有关信息,计划结识新朋友等等。下周计划:计划内容与月计划相同。重点在于必须具体、详细、数字化,切实可行。而且每周末提前计划好下周计划。明日计划:取最重要三件至五件事,根据事情轻重缓急,按先后顺序排好队,按计划去做,可以避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成功职业生涯,从制定合适目标开始引言:目标就是力量,奋斗才会成功研究一些成功者成功轨迹,就会发现他们走向成功之前大都有着自己明确目标。美国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在《一年致富》中有这样一句名言:一切成就起点是渴望。一个人追求目标愈高,他才能发展就愈快。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希尔认为,所有成功,都必须先确立一个明确目标,当对目标追求变成一种执著时,你就会发现所有行动都会带领你朝着这个目标迈进。目标就是力量,奋斗才会成功。古今中外凡在智能上有所发展、事业上有所成就人,无不有着明确而坚定目标。英国前首相本杰明·迪斯累里原本是一名并不成功作家,出版数部作品却无一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后来迪斯累里涉足政坛,决心成为英国首相。他克服重重阻力,先后当选议员、下议院主席、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直至1868年实现既定目标成为英国首相。对于自己成功,在一次简短演说中迪斯累里一言以蔽之:“成功秘诀在于坚持目标。”明确而坚定目标是赢得成功、有所作为基本前提,因为坚定目标意义,不仅在于面对种种挫折与困难时能百折不挠,抓住成功契机,让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更重要还在于身处逆境能产生巨大奋进激情,使自己潜能得到最大发掘与释放。故事一:目标对人生影响跟踪调查哈佛大学有一个非常著名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跟踪调查。调查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都差不多大学毕业生。结果是这样:27%人,没有目标;60%人,目标模糊;10%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目标;3%人,有清晰而长远目标。以后25年,他们开始了自己职业生涯。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是这样:3%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10%人,他们短期目标不断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中上层;60%人,他们安稳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中下层;剩下27%人,他们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世界。其实,他们之间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一些人知道自己到底要什么,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故事二: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还有一个故事,同样说明了清晰目标和方向,对我们人生成功重要意义:比塞尔是西撒哈拉沙漠中一个小村庄,它靠在一块1.5平方公里绿洲旁,可是在肯·莱文1926年发现它之前,这儿人没有一个走出过大沙漠。肯·莱文作为英国皇家学院院士,当然不相信这种说法。他用手语向这儿人问其原因,结果每个人回答都是一样:从这儿无论向哪个方向走,最后都还是要转到这个地方来。为了证实这种说法真伪,他做了一次实验,从比塞尔向北走,结果三天半就走了出来。比塞尔人为什么走不出来呢?肯·莱文非常纳闷,最后他只得雇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看看到底如何?他们带了半个月水,牵上两匹骆驼,肯.莱文收起指南针等现代化设备,只拄一根木棍在后面。10天过去了,他们走了数百英里路程,第11天早晨,一块绿洲出现在眼前。他们果然又回到了比塞尔。这一次肯·莱文终于明白了,比塞尔人之所以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认识北斗星。在一望无际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会走出许许多多、大小不一圆圈,最后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形状。比塞尔村处在浩瀚沙漠中间,方圆上千公里没有一点参照物,若没有认识北斗星又没有指南针,想走出沙漠,确实是不可能。肯·莱文在离开比塞尔时,带了一位叫阿古特尔青年,这个青年就是上次和他合作人,他告诉这位小伙子,只要白天休息,夜晚朝北面那颗最亮星走,就能走出沙漠。阿古特尔跟着肯·莱文,3天之后果然来到了大漠边缘。现在比塞尔已是西撒哈拉沙漠中一颗明珠,每年有数以万计旅游者来到这儿,阿古特尔作为比塞尔开拓者,他铜像被竖在小城中央。铜像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从以上两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成功,需要明确目标和方向。故事三:如果没有目标,人生将会怎样?我们人生如果没有目标话,会出现怎样情况呢?有一个真实例子,说明一个人若看不到自己目标,就会有怎样结果: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笼罩在浓雾中。在海岩以西21英里卡塔林纳岛上,一个34岁女人涉水进入太平洋中,开始向加州海岸游去。要是成功了,她就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妇女。这名妇女叫费罗伦丝·棵德威克。在此之前,她是从英法两边海岸游过英吉利海峡第一个妇女。那天早晨,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雾很大,她连护送她船都几乎看不到。时间一个钟头一个钟头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注视着她。有几次,鲨鱼靠近了她,被人开枪吓跑了。她仍然在游。在以往这类渡海游泳中她最大问题不是疲劳,而是刺骨水温。15个钟头之后,她被冰冷海水冻得浑身发麻。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她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他们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看不到。几十分钟之后——从她出发算起15个钟头零55分钟之后——人们把她们上了船。又过了几个钟头,她渐渐觉得暖和多了,这时却开始感到失败打击。她不加思索地对记者说:“说实在,我不是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