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说课稿说课稿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资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说课稿各位老师好:我是来自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的生物教师,我叫杨力,下面介绍我的说课内容。一、说课内容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5页,第四单元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内容。本节内容我是分两节课进行,第一课时是:肺与外界气体交换过程;第二课时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本节课主要说第一课时的内容。本次说课是课前说课,所以共分七个内容来介绍:说教材,说学情,说模式,说设计,说板书,说评价,说开发。二、说教材第四单元主要介绍“生物圈中的人”,本单元内容在课标中属于十个一级主题中的第五个部分,承接在七年级上册书中介绍的生物圈中的植物,继续生物圈中生物的介绍,而在八年级中又继续介绍生物圈中的动物等知识,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本单元共分七章内容,本次说课内容属于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主要介绍人体的呼吸系统。上一章是《人体的营养》,主要介绍人体的消化系统。同时这两章内容又为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循环系统的知识做了铺垫,获取的氧气和营养物质都是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到达组织细胞的,而人体组织细胞获取营养的同时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氧化一部分有机物放出能量来满足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需要。本章中所讨论的呼吸过程包括四个阶段: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也就是肺通气的过程),肺泡与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中血液的气体交换。其中前两个阶段是第三章《人体的呼吸》中介绍的内容,后两个阶段是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中介绍的内容。在课标中对这一部分的要求是“概述发生在肺泡处和组织细胞处的气体交换过程”。在第三章中讨论了人体的细胞通过怎样的结构和过程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共分两节内容:在第一节《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中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组成以及呼吸道的作用,使学生了解肺是呼吸系统的气体交换场所;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主要讲述了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出肺部的,气体进入肺部以后,在肺泡与血液之间又怎样发生了气体交换。三、说学情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涉及气体体积变化、压力等物理学问题,七年级的学生缺少有关的知识储备,因此这个问题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而学生已经具有的知识体系中,具有了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作用的知识,同时在七年级上册学习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了解了呼吸作用对生物的重要意义。这个年龄的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层面,对生物的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学中,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是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也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自己动手实验,发挥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四、说模式本节课采用“5+30+10”的教学模式,即5分钟复习上节课内容,同时导入本节课内容,明确课程目标;30分钟新授课,学生动手实验与教师演示实验相结合;10分钟课堂小结、习题反馈。具体的教学模式根据王敏勤教授提出的和谐教学五环节,结合本学科特点采用的五个环节: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3、小组讨论,教师点拨;4、课堂小结,回归目标;5、达标测试,及时反馈。选择该模式的理论依据是: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知需要,产生一种需要学习的心理倾向,激发自主探究的学习动机。2、尝试学习理论:学生有尝试的愿望,尝试能够成功,成功才能创新。3、建构主义:建构主义指出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积极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即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五、说设计对于本节课内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根据课标中的要求: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通过本节课学习实现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技能目标根据课标中的要求: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情感目标根据课标中的要求: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通过学生对有氧运动的了解,使学生认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拟定了以下重点、难点(二)重点难点1、重点:(1)通过学习,认识到由于胸廓的容积变化能引起肺容积的变化,肺容积的变化引起肺内气压的变化,从而引起人体的呼吸的过程。(2)概述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过程2、难点:通过模型演示和演示试验,说明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三)、教学过程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1)复习上节课关于呼吸道的组成及作用的内容。(2)导入:让学生活动—体验人生存依赖空气活动:1、你能憋气多久?(让学生体验)2、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那气体是如何进出肺的呢?目的:复习已知的知识唤起学生的知识体系,通过体验憋气体会气体对身体的重要和感觉,引发学生对的思考新课。这一部分需要10分钟时间。2、自学指导,提出问题提问1:人在平静时每分钟大约呼吸16次,为什么气体能进出肺呢?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联想到呼吸道有骨或软骨做支架是畅通的。提问2:教师打开一个通畅的瓶子,提问空气会每分钟进出瓶子16次吗?学生:依据常识指导不能。提问3:追问肺为什么可以呢?学生:思考。教师:介绍马德堡半球实验,使学生了解气体有很大压力。通过去掉针头的注射器推拉观察活塞运动方向,使学生理解气体压力与容积大小关系,从而理解气体如何进出肺的。3、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学生:利用去掉针头的注射器进行推拉,以此观察活塞运动方向气体压力与容积大小关系,从而理解气体如何进出肺的。教师:演示呼气和吸气模型实验。瓶子代表胸廓,Y型管代表气管、支气管,下连接的两个气球代表肺,上面的气球(也可以不用)表示外界大气。播放呼吸动画对比模型演示实验,直观对比胸廓与肺容积的变化引发呼气与吸气,让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尝试总结。4、课堂小结,回归目标结合前面实验学生小组讨论结合图片总结,吸气时肌肉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的容积变大,肺内的气压变小;呼气时肌肉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的容积缩小,肺内的气压变大。指导学生将双手放在肋骨的两旁进行深呼吸,感受呼吸时胸廓的变化,教师点评学生总结的内容,做最后总结,提升学生对知识目标的落实。教师:结合课标中对STS(科学技术社会)的要求—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给学生介绍有氧运动的相关知识。5、达标测试,及时反馈(1)基础知识反馈呼吸运动肋间外肌、膈肌胸廓前后径、左右径肺容积肺内气压气流方向吸气呼气(2)理解知识反馈根据图(模拟膈肌的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该模型此时模拟的状态是吸气(吸气还是呼气).(2)图中A表示气管,图中B表示的是支气管,图中C表示的是肺.图中D表示的是胸廓,图中E表示的是膈肌.(3)用手下拉E,表示E收缩(填收缩或舒张),小气球扩张,表示吸气过程.(4)用手上推E舒张(填收缩或舒张),小气球回缩,表示呼气过程。六、说板书第二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一、肺——主要的呼吸器官二、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呼吸肌收缩胸廓扩大肺容积扩大肺内压小于大气压吸气呼吸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容积缩小肺内压大于大气压呼气呼吸运动的过程可以用三字歌诀简记:肌收缩,积变大,压变小,气入肺;肌舒张,积变小,压变大,气出肺。七、说评价课堂评价(1)内容评价:通过达标测试,及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2)小组评价:对小组中学生参与程度、思维状态、学习态度等综合情况进行反馈。八、说资源资源开发包括:1、教学设备:多媒体设备、简易呼吸模型、针管推拉实验用具;2、学校图书馆:书籍参考(如科学探索者)、教材、教参、练习册;3、学生资源:学生了解的知识背景、学生提出的问题;4、信息化资源:王敏勤教授的授课内容、物理相关实验、呼吸动画资源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