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种群和生物群落高一生物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1)一、种群(一)概念: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二)要点:1、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与外界的个体隔离。2、一种生物的全部个体,个体之间相互联系。1、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小范围内的水生生物可用单位体积内的数量表示;大范围及陆生生物一般用单位面积内的数量来表示。种群密度种群的个体数量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种群密度很高种群密度一般种群密度较高(三)种群特征:种群有而个体没有的特征。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主要有物种的个体大小——个体大的物种密度低。生存资源的供给能力——生存资源丰富的地方种群密度高。周期性变化——环境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引起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如候鸟飞来时密度较高,飞走后密度为零。蚊子密度夏天高,冬天低……外来干扰——如农田中洒农药后害虫因大量死亡而密度很快下降……天敌数量的变化——如猫增多导致鼠密度下降;青蛙增多导致害虫减少……偶然因素——如流行病、水灾、旱灾……种群密度周期性变化迁徙迁徙耕种耕种相关生物引起种群密度改变2、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⑴增长型:特点是幼年个体大量成长为成年产生后代,老年个体死亡的少,出生的比死亡的多,种群的个体数越来越多。增长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⑵稳定型:特点是各年龄期的个体数比例适中。在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接近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中个体数目保持相对稳定。稳定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2、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⑶衰退型:特点是老年期个体数目较多而幼年期的个体数目偏少。新出生的个体不能补偿衰老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密度越来越小。衰退型年龄组成老年成年幼年2、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一般分为幼年(尚无生殖能力)、成年(有生殖能力)和老年(丧失生殖能力)三个阶段。年龄组成一般分三种类型:3、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⑴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⑴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这种类型常见于人工控制的种群及蜜蜂、象海豹等群体动物。3、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蜂群中几百只雄蜂,一只蜂王和几十万只工蜂都是雌蜂。(2)雌少雄多型:特点是雄性个体明显多于雌性个体。这种类型较为罕见。如家白蚁等社会性生活的动物。蜜蜂若只考察有生殖能力的个体,也可看做雌少雄多型。3、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不合理的性别比例会导致出生率下降进而引起种群密度下降。性别比例也一般分三种类型:4、出生率和死亡率。通常以a‰表示。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数量及密度改变的直接表现。物种的内部和外界因素影响都以改变出生率和死亡率来体现。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外界环境不合理合理适宜不适宜降低提高增长型衰退型图例种群密度的变化种群小结概念:特征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1、种群是指——————————————————————————————————————————————————。2、下列因素能引起种群密度增大的有—————————。A.种群中幼年个体增多B.种群性别比例改变C.环境中水热条件适宜D.种群中幼年个体减少E.环境中天敌增多F.环境中阳光不足G.寄生生物增多H.寄生生物减少3、下列各项属于种群的有————————————————。A.一片农田中的全部水稻B.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蕨类C.一口池塘中全部鲫鱼D.一个院子里的全部葡萄F.一片森林中的全部蛇G.一个农民种的全部水稻H.一窝蚂蚁I.一个狼群J.一片草原上全部老鼠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ACHACHI生物与环境种群和生物群落(2)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密度:单位空间内某种群的个体数量。年龄组成: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比例。性别比例:种群中雄性个体和雌性个体所占的比例。出生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出生的新个体数。死亡率:种群中单位数量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数。种群小结概念: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外界环境不合理合理适宜不适宜降低提高增长型衰退型图例种群密度的变化生物个体不但离不开自己的群体——种群,也同样离不开环境中的其他生物。生活在一起的许多种生物构成生物群落。二、生物群落生活在这些地方的各种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组成了它们的生物群落。(一)概念: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要点:1、一定的自然区域,包含这里的各种生物。2、区内各种生物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如,一座城市,它除了有大量的人和建筑物外,还有各种绿化植物、还有菜地和果园。有许多的植物及老鼠苍蝇蟾蜍等动物。这就构成了一个城市生物群落。英国格拉斯哥市农田生物群落农田中除农民种植的农作物外,还有杂草等多种植物及昆虫、青蛙、老鼠等多种动物及细菌等微生物。海洋生物群落海洋中除鱼类外,还有珊瑚、贝类、甲壳类等许多动物及海藻等各式各样的植物和微生物。森林生物群落森林中有大树、小树、草本等各种各样的植物,还有种类繁多鸟兽虫鱼各类动物及细菌、真菌等。只要有生物的地方就不会只有一种,多种多样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就构成了生物群落。(二)结构:指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配置状况,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在森林生物群落中,高大的乔木总是处于群落最高层,它下面有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还有地下生物。动物如鹰、松鼠等处于顶层,麻雀、雉等处于中层,鼠和兔等在地面,蚯蚓、蝼蛄等在地下。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明显的分层现象——即不同生物占据不同高度。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体浅层、鲩鱼在中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明暗、湿度的高低等环境因素影响,不同生物分布于不同地段的现象。受水制约,芦苇、泽泻等水生植物只能长在浅水或水边;红树、柳树等只能长在水源附近;松、杉、柏树等能长在比较干旱处,仙人掌、沙棘等可长在极干旱的沙漠。鸭子、青蛙只可在水中或水源附近活动,而鹰、黄羊、沙鼠等可在干旱的陆地自由活动。根系发达、茎杆粗壮的木本和草本植物在阳光充足的区域生长;某些喜阴的植物只能生长于它们的阴蔽之下;而极喜阴的苔藓等则只能生长于小草下形成地被层。荔枝、木棉、榕树等只能生长于温暖湿润的南方;马尾松等适应性强的植物南方北方都可生长;红松等喜凉怕热植物只能生长于东北较为寒冷的地方;雪莲等生长于终年积雪的雪峰之上。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区分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是由于生物本身的高度或活动空间的高度造成的;水平结构的分段是由于环境的光、热、水及地形等条件对生物的选择造成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不同种生物的分布差异。同种生物的不同不能构成垂直结构或水平结构。(也不因同种生物的一致而影响垂直或水平结构的存在。)例:P251判断题3…………………………(错)因为该林中竹子是同种生物,竹子长势整齐并不影响林中其他生物有的高有的矮,不同种生物仍然是分层的。例2、八面山(在湖南桂东县)海拔2042米,800米以下为常绿阔叶林,800至1300米为针阔混交林,1300至1600米为针叶林,1600至1800米为灌木林,1800米以上为草地。植物的这种分带现象属于(水平结构)。分析,这种分带由海拔(地形)造成的温度和湿度差异引起而不是生物自身差异引起的。种群与生物群落小结种群概念: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与死亡率群落概念: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结构垂直结构:不同种群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不同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区现象。特征复习题1、下例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一致的稻田不存在垂直结构B·高山长草,低处长大树的现象是垂直结构C·只要有生物群落就有一定程度的垂直结构D·沙漠上只有极少的生物,不构成生物群落2、人类在北半球生产和使用农药DDT,却在南极的磷虾体内发现了DDT。该现象可解释为:A·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生物群落B·全球的生物可看作一个大种群C·人类对南极的资源进行了过度开发D·磷虾特别容易吸收农药DDT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