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视课本,夯实双基、回归基础,突出主干内容,仍然是2007年高考复习的“主原则”尽管高考遵纲不遵本,能力的要求可以超出课本,高于基础.但必须依托基础.离开基础这一载体,各种思维方式将失去抓手,能力培养将是空话.坚实的基础知识体系是综合能力的基础和载体,越是基础的知识,越是具有广泛的迁移性,越能体现科学的素质倾向.另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又是逻辑思维的基础,是判断推理的材料,因此注重能力的培养不能不突出基础,没有扎实的双基,就不可能有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夯实双基,立足点首先放在课本上,课本是知识的载体如课本中的生物用语概念定律都具有规范性都来自于课本,权威性,我们不能舍本逐末.历来高考试题证明.许多试题均来自于课本,特别是主干知识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遗传变异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等能反映学科思想的内容,能与大学高等教育相衔接的内容复习时应注意对学生能力要求:1、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专业术语,正确阐述生物学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如何把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高考命题所涉及的知识多是被理性化了的知识,包括概念、原理、理论、模型。这些抽象化了的知识在考题中借一定的情景出现,要求考生用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等做出说明。(1)准确把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要搞清楚它的内涵和外延,分析和提取关键词,掌握其准确含义,对概念的提出、建立要有一定的了解,对概念内容的各种表达形式(文字和数字的)有清晰的认识,能理解它们的确切含义,理解它们的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如什么是渗透作用?不仅要知道渗透作用的内涵是指水分子(溶剂分子)透过半透膜,从低浓度溶液向高浓度溶液的扩散;该概念的关键词是溶剂分子、半透膜、扩散。还应知道该概念的外延,即成立条件和适用范围。发生渗透作用有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一定的浓度差。而成熟的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因为它有相当于半透膜的原生质层,又具有一定浓度的细胞液,所以只要把它放入一定的溶液中,它就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或失水。以“基因突变”为例,关于其概念,课本的表述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就叫做“基因突变”。这个概念给我们的信息是,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而这种改变的原因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这是对基因突变概念的表层的理解。如何深化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呢?我们可以进行如下的思考:●基因与DNA、染色体、碱基间有什么样的关系?●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的含义是什么?碱基替换是否一定导致性状的改变?如果不是,什么情况下性状会发生改变,什么情况下不发生性状的改变?(有没有考虑到编码序列和非编码序列的改变?有没有考虑到遗传密码具有兼并性?)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可能有哪些类型?分别可能带来什么结果?(有没有考虑到增添或缺失的数目以及位点可能带来的不同结果?)●什么时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哪些细胞可能发生突变?突变后的基因哪些可能传递到子代,哪些不可能传递到子代?●为什么基因会发生突变呢?这能够给你什么启示?●基因突变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的?这些特点可以解释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什么?有哪些理论与实践的意义?●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染色体”概念1、染色体概念2、染色体化学组成3、染色体与染色质4、染色体、DNA、基因5、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异源染色体6、常染色体、性染色体7、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8、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9、受精作用中染色体行为10、染色体与遗传定律11、染色体变异12、染色体遗传病(2)准确把握生物学基本概念、原理、规律,还要会应用它们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哪些?不仅要知道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温度、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水等。还要了解在生产实践中,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在生产中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或抑制呼吸作用。在植物栽培中,中耕松土是为了保证根的正常呼吸。种子要晒干储存,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在果实蔬菜的保鲜中,采取低温并降低氧气浓度,同样是为了减弱呼吸作用,使器官代谢水平降低。2、正确理解和分析文字、图解、图、表格等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并能用这些不同的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3、理解所学实验的实验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和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并能制订研究方案。4、了解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相关重大热点问题及其对科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和意义。5.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在复习时按照专题对图表图解进行复习,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的培养。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图解、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图解、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和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图解等。以下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为例说明(图解见课本),复习时引导学生分析图解:(1)在食物链中能量储存于有机物,有机物的多少即能量的多少,(2)依据食物链中能量流动特点:低营养级高能量,高营养级低能量,(3)依据图解写出本题的合理的食物链,(4)依据食物链中生物的捕食关系,分析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关系。其他例子不再赘述。生物高考能力目标还包括: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取应用信息的能力、综合表达信息的能力。信息的呈现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图表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测验练习中要经常思考:这道题“为什么要这样回答?”(如何审题,题中隐含的概念原理是什么?、该题容易出错在哪里?“思考这个问题该如何入手?”等,通过对解题思维过程训练而逐步提高能力供答题常用的题型有:分析说明题、资料信息题、材料解析题和实验探究题。尤其是后两种题型主要用于考查学生的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光合作用复习一、代谢过程类有关光合作用的过程,关键应弄清以下知识: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H2O的光解、ATP和NADPH的形成、CO2的固定和还原、ATP和NADPH的分解)、能量变化(光能转换成电能、电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换成稳定的化学能.能量变化伴随着物质的变化)。光反应和暗反应的关系(白天光反应和暗反应是同时进行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NADP)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等。叶绿体结构及成分、色素种类、作用、光谱、荧光、形成条件(光、温度、水、矿质元素、缺乏症)光合机理、原料、产物、条件、公式、意义、C3、C4植物结构、C3、C4植物机理、限制因子定律(外界条件对光合速度的影响)阳生阴生植物、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光质、长日照短日照植物、温度、矿质元素、水、CO2浓度、气孔开闭原理、午休现象、提高光能利用率途径等等。综上所述,光合作用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点,考试的热点,学习的难点,在高三复习中一定要认真复习,既要掌握基础,又要灵活运用,多总结解题的技巧,以便在考试中得心应手,取得好成绩。二、影响因素类从光合作用的过程分析,光照、二氧化碳、温度、水、矿质元素都会影响到光合作用的进行。考查这部分知识始终是高考的热点。1、光照:光照作为光合作用的动力来源对光合作用的进行有着重要的影响。光照强度增强、光照时间延长,可以促进光反应的进行,使光反应产生更多的氧气和NADP、ATP。NADP、ATP的增多同时可以促进暗反应的进行,产生更多的有机物。相反,光照强度减弱、光照时间缩短也可以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2、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对光合作用的进行也有重要意义。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可以促进暗反应中二氧化碳的固定,从而产生更多的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的增加又可以促进还原过程的进行,产生更多的有机物。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同样也可以限制光合作用的进行。3、温度:温度通过影响酶的催化效率来影响光合作用。作为复杂的化学反应,光合作用需要大量的酶进行催化,温度的适当提高可以大幅度提高酶的催化效率,从而提高光合作用效率。4、水:水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乏时可以使光合作用下降。虽然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只是植物所吸收水分的一小部分,水分减少对光合作用不会有太大的直接影响.但是.水分的减少可以使植物叶片的气孔关闭,影响二氧化碳的进入,从而降低光合作用的强度。5、矿质元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要多种必需的矿质元素。如氮是光合作用过程中各种酶及NADP、ATP的重要组成成分,镁是叶绿素的重要组成成分,钾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糖类及将糖类运输到块根、块茎和种子等器官中有重要作用。只有保证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的供应,才能使光合作用顺利地进行。另外还需注章.必需的矿质元素过多,也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带来危害。三、实验类实验设计题是近几年高考必考试题,是一个难点。在光合作用这一部分一定要做好“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同时对“光合作用的发现”中涉及的海尔蒙特的实验、普里斯特利的实验、萨克斯的实验、恩吉尔曼的实验、鲁宾和卡门的实验的设计原理搞清楚以及打孔法、遮盖法、割主叶脉法。通过学习这些内容,要进一步弄清设计实验遵循的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等。四、综合类本部分是理科综合试题出题的一个热点。其科内综合点有;①光合作用与本章酶、ATP知识;②光合作用与本章细胞的呼吸作用及新陈代谢基本类型;③光合作用与第二章叶绿体知识,④光合作用与第七章生物的分界;⑤光合作用与第八章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⑥光合作用与第九章环境污染的危害;⑦光合作用与选修本第二章第一节光合作用。科间综合点:①光合作用与化学氧化还原反应、化学方程式计算、同位素等知识:②光合作用与物理光谱、能源等知识。二.能力训练是历年高考复习不变的“主旋律”•理解能力就是抓住学科主干内容中的基础知识,重要的概念、原理和知识间相互联系,通过变换条件、变换设问角度、构建知识网络、活化基础,考查学生掌握迁移知识的方法。•应用能力是把生产生活等应用型素材作为陌生背景,考查学生摄取、归化信息的方法和运用能力。•所谓推理能力就是能够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对有关问题进行推测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作出正确的判断过程•考试能力结构要求是:能阐述学过的生物学现象(表达能力)——会用多种表达形式准确描述生物学现象(观察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正确解释生物学问题(分析综合能力)——用恰当的方法验证生物学事实(设计实验方案能力)——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和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获取新知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它们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也体现了考试中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是递增的。2007年高考生物科也不会超出这一考查范围。生物图表专题近年采高考生物图表题的特点1.从内容目标上看:考查的范围大,覆盖面广。近几年的高考生物图表题考查的内容涵盖了高中生物教材中除了第七、九章以外的其余各章,其中《生物的新陈代谢》《遗传和变异》、《生物与环境》这几章的内容是考查的重点,这充分体现了考查重点、兼顾一般的命题原则。2.从认知目标上看:知识的跨度大,结合度较高,考核层次有逐年深化的趋势,呈现出一题两(多)图、一题多曲线、图表融于一题的复杂化特征。3.从能力目标上看:侧重考查学生的识图、析图能力,图文转化及提取相关信息、综合表达信息的能力。4.从题目的来源上看:根据构成题目材料来源的不同,可将生物图表题分成以下四类:(1)直接选自教材的原图,如04年高考广东生物卷第42题(池塘生态系统图解);(2)根据教材图表改编而得,如03年高考全国理综卷第28题;(3)命题者根据教材知识设计的新图,如04年高考上海生物卷第34题;(4)来源于大学教科书;如02年高考天津理综卷第21题。5.从题目的属性上看:高考卷中的生物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