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定风波》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诗性精神与高迈境界——苏轼《定风波》的审美解读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此词作于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黄州时期是苏轼创作中的一个高峰时期。黄州四年之中,他写出了不少著名的作品,散文如前、后《赤壁赋》,诗如《寒食雨二首》,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课本所选的《定风波》和《临江仙》也都是其黄州时期创作的名篇。对这首词的解读,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苏轼的诗性精神与苏词的境界创造二、通达超旷之美:对《定风波》的文本细读三、乌台诗案与黄州谪居:苏轼诗性人格的锤炼与养成一、苏轼的诗性精神与苏词的境界创造王国维《人间词话》:“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词自所以独绝者在此。”苏词境界之高,向为词家钦服。最能反映苏轼在词境开拓方面的主要有二类:一类是写自己的抱负理想,并创造出以慷慨豪迈为精神底蕴的艺术境界,如《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等;另一类是写自己在风雨人生中的带有哲理性的生命感受,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气韵,如《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在词史上,上述二类题材及其精神境界,除范仲淹《渔家傲》等极个别作品外,可以说是从未有过的,它使宋词展现出全新的面貌。主要就是从这样一个高度,文学史家说这些作品雄视百代,影响深远,是词史上的一座丰碑。胡寅《题酒边词》中说:“及眉山苏轼,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婉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高歌,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宋人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说,词到了苏轼,才“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可谓目光如炬!苏词之境界创新中交融着苏子的诗性精神:所谓“诗性”即指人的诗意情怀。杜勃罗留波夫(俄国文学评论家)说过,“每一个人灵魂里都会有诗的感情”(参见《杜勃罗留波夫选集》第1卷第428页)。这种诗意情怀是人之性灵中最柔软、温馨、纯真、美好的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当由高贵的人文精神与高雅的审美情趣构成。前者主要包含良善、纯真、坚毅、乐观、自由和美;后者则含蕴着优雅的趣味、宁静的心态、浪漫的情怀以及好奇心、想象力等元素。这种诗性精神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诗意安居的精神品质;其二是闪烁着诗性光辉的生命智慧,亦即诗性智慧。关于“诗意安居”:“诗意安居”的精神追求能够为人的现实生存提供超越意义。陶渊明《饮酒》其五:“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是从世俗社会中超越而出的诗性生活的经典表现。归园田居五首(其一)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归园田居五首(其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人生是忙碌的、辛劳的,甚至是充满坎坷与困苦的,但比这忙碌、辛劳、坎坷与困苦本身更可怕的是没有诗性之光的照耀。人只要在内心培养起良善、纯真、坚毅、乐观等等这些美的品性,也就具有了“诗”之情性。人秉持这种“诗性”,就会拥有直面现实、超越苦难的精神力量。Jiangchengzi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说:“在这纯属辛劳的境地中,人被允许抽身而出,透过艰辛,仰望神明。……”(同上,第94)。人一定要培养出一种从世俗的、辛劳的生活中“抽身而出”的精神品质,惟其如此,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诗意安居”。关于“诗性智慧”:诗性智慧应是心理学家所说的情感智商的内骨。情感智商(EQ)又称情绪智力,它是人格心理中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它主要表现为自尊、自觉、自信的意识、宽广的胸怀、坚强的意志、乐观向上的精神、富有同情心,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等等。心理学家们认为,情商高的人具有如下特点:社交能力强,外向而愉快,不易陷入恐惧或伤感,对事业较投入,为人正直,富于同情心,情感生活较丰富,无论是独处还是与许多人在一起时都能怡然自得。实际上,诗意安居的精神品质与诗性智慧两者之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交融的。有没有诗性精神,这是衡量一个真伪诗人的最为重要的标尺。在中国古代诗人中,苏东坡应是最富有诗性情怀的杰出人物之一。林语堂在《苏东坡传》里说他“智能优异”,“活得很快慰”,是个“乐天才子”。他特别善于“淡化苦痛调整心态节制情感,常常能化躁为静,化忧为乐,化郁闷为安畅,化处逆为安顺,获得心理的自由与灵魂的轻松”(参见张惠民《士气文心:苏轼文化人格与文艺思想》P136—137,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我们认为,正是因为这种诗性精神的滋养,苏轼拥有了在北宋诗人中最为丰满的文化心灵。这种诗性智慧,可以说是在黄州时期成熟起来的,而后照亮了苏轼整个的后半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黄州之谪后,还有惠州和儋州之贬,而且一次比一次偏远,但他都能打而不倒,都能从困苦中坚强地走出来,靠的就是这样一种诗性精神的烛照与支撑。二、通达超旷之美:《定风波》的文本细读苏子之诗性精神在《定风波》表现得特别突出,我们有理由认为,这首《定风波》在苏轼的生命成长与人格圆融的过程中,具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一首记事抒情之作。王文诰《苏诗总案》卷二一:“元丰五年壬戌,三月七日,公以相田至沙湖,道中遇雨作。”词前有小序。这一小序语言洗练,而又意味深长。它具体交待了该词写作的时间、地点与因由,为我们走进词境,提供了一条通道。据《东坡志林》卷一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師(虫傍)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痊愈,与之同游清泉寺。”苏轼还写了一首《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以记其事。可见当时春寒料峭中的风吹雨淋是让老苏生了病的,幸好“善医而聋”的庞安常为老苏悉心诊疗,才得以痊愈。但苏轼在词序及词章中却不仅不言因风吹雨淋生病之事,反而极写不以风雨为意的人生意趣,这正是豁达洒脱、坚毅乐观的诗性智慧的充分表现。上阕词与小序中“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语相映照,一开笔便以象征性的表现方式,将眼前的日常生活中的风雨艺术化为人生道路上的风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穿林打叶声”,指风雨吹打着树林树叶沙沙作响的声音,形象生动地写出风之疾雨之骤及其给人带来的萧瑟之感。一“穿”一“打”,是很有力量感的动词,见出风雨之大。词人以“莫听”二字,显示出自己不惧风雨的态度。“何妨吟啸且徐行”句承上而来,将“莫听”之意补足,写出在风雨中从容不迫、悠然自得的诗意情怀。“何妨”二字比“莫听”,更多了一点挑战的味道。身处风雨而吟啸徐行,如闲庭漫步,何等洒脱悠然!这不正是是一种浪漫而富有诗意的行为吗?这与“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对照,苏轼独特的生命精神在这种对照中突现了出来。《晋书》卷七九《谢安传》载:“尝与孙绰等泛海,风起浪涌,诸人并惧,安吟啸自若。”苏轼之在大风大雨中吟啸徐行的精神气韵,与谢安颇有神似处。在我看来,以洒脱浪漫笑对人生风雨政治风浪的审美姿态,应是中国传统士大夫血脉相通的诗性精神的生动表征;这与陶渊明曾“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异曲同工,正是诗意栖居的充分体现。“竹杖芒鞋轻胜马”,进一步展开,写自己在风雨中体悟到的超旷乐观的心理感受。竹杖芒鞋,颇有一份野趣,透露出老苏摆脱官场羁绊、无拘无束的个性。“轻”字颇耐咀嚼。轻者,轻便也,轻快也,轻巧也,轻松也。词人之化辛苦为轻松,化艰难为写意,正是其超旷人格的写照。苏东坡式的阿Q精神:有人说这里有有一点“阿Q”的感觉。但它不同于鲁迅笔下的阿Q。那是心灵麻木的、愚昧的阿Q;而这里展现出来的则是乐观洒脱的、富有超越精神的智慧的阿Q,是苏东坡式的“阿Q”。“谁怕”一词,由“莫听”、“何妨”一路而来,不惧风雨的气势愈唱愈高,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发出“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警句。思考:对“一蓑烟雨任平生”句,你有何体悟?学界关于“一蓑烟雨任平生”句的不同解读:其一,胡云翼《宋词选》解曰: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表示能够顶得住辛苦的生活。)叶嘉莹的解释与其相似:我不怕外边这一切风雨的变化,我是准备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准备冲冒着风雨过我这一生。(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P282—283,岳麓书社1989年版。)其二,陈长明解曰:这一句有归隐的含义。烟雨……乃是指江湖上烟波浩渺、风片雨丝的景象,苏轼是想着退隐江湖。……他称赏张志和《渔歌子》词中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江湖上的“斜风细雨”既令他如此的向往,路上遭遇的几点雨自然就不觉得什么了。(见《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P646-647,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其三,彭玉平解曰:竹杖芒鞋,烟雨平生,不以为苦,反以为乐,显然内中浸润了一种暂离宦海后的轻松自得之情。与官场中尔虞我诈的黑暗现实相比,这种竹杖芒鞋的装束虽不免于清苦甚至寒伧,这场一蓑烟雨虽也让人措手不及甚至有染疾的可能,但在一个自由的天空下,呼吸着自由的空气,拥有着久违的心境,那么这一点自然的侵扰也就变得微不足道了。(《唐宋名家词导读新编》P198,中山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还有一种理解似乎更为妥帖:我平生已经历了许许多多风雨,早就习以为常、处之泰然了,所以眼前的风雨对我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这是因为饱经风雨而养成的一种智慧,一种淡定。苏轼谪居黄州时已有四十五岁,早过了不惑之年,已经历了多年宦海风波和人生挫辱,经验告诉他,人生之途难免风雨,关键是如何面对。而苏轼的学问世界中融贯了儒释道的生命智慧(此一问题容后详论之),养成了坚毅、乐观、旷达、超逸的人格精神,因而,他能以顺处逆,以理化情,当风雨袭来之时,他都坦然面对,显得那么豁达,那么洒脱。可见“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不仅是上阕词的点睛之处,也是苏轼饱经沧桑而体悟到的一种人生境界的生动写照。下片词:“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照应序中的“已而遂晴”四字。思考:谈谈你对“料峭春风”三句的理解。明确:“料峭春风“三句:明面上是写自然界天气变化之快,刚刚还在春寒料峭中被风吹雨打,令人感到冷瑟瑟的,突然之间又风停雨住,出来了太阳。但实际上又是以象征性的表现方式抒写自己以顺处逆的诗性智慧:人生旅程就像自然界一样时雨时晴,变化莫测,关键是在风雨来袭的时候要挺得住,在风雨中要乐观地坚定地向前走,要相信,风雨只是暂时的,走出风雨,就能走进阳光地带。这也许就是词人“一蓑烟雨任平生”而养成的经验和睿智。“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对这三句,陈长明先生解读如下:天已放晴了,回顾来程中所经风雨,自有一番感触。自然界阴晴圆缺的循环,早已贯见,毋用怀疑;宦途中风雨的袭来,却很难料定何时能有转圜,必定有雨过天青的遭际吗?既然如此,则如黄庭坚所说的“病人多梦医,囚人多梦赦”(《谪居黔南十首》),遭受风吹雨打的人那是要忘晴的吧,苏轼于此想得更深,他说无风雨最好。无风雨,则盼晴、喜晴的心事也不需要有了,这便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真谛。如何得到政治上“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是“归去”!这个词汇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取来,照应上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在江湖上,即使是烟雨迷蒙,也比宦途的风雨好多了。——《唐宋词鉴赏辞典》中《唐·五代·北宋》卷P647,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彭玉平教授亦作如是解,他说

1 / 7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