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案例分析茅盾实验小学沈惠芳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二册第68页“退位减法”上课时间:2003年6月3日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二、探求新知三、巩固练习课堂实录:一、情境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前天是什么节日啊?生:六一儿童节师:你们玩的开心吗?(学生自由回答)沈老师想啊,小朋友的爸爸妈妈一定给你们买了很多礼物吧,我这里呢也有一些东西(课件展示)你最想买其中哪一样呢?学生举手说自己想买的东西。(简析:从学生买东西入手,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也为接下来的解决问题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二、探求新知1、解决问题师:如果你只有8元钱,你最想买的东西钱够的小朋友举手。(学生举手)师:钱不够的呢?(学生举手)师:也有很多小朋友的钱是不够的,那么请钱不够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想买什么?”生:我想买手枪师:这位小朋友他最想买36元的手枪,可是他只有8元钱,还需要多少钱?让学生说:生1:28元生2:18元生:……(简析: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那么把生活搬入课堂,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气息,感受数学的无处不在,产生学习和探求数学的动机。采用具有现实背景的数学,主要是看学生能否从现实背景中“看到”数学,能否主动地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2、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抽象出减法算式。师:你能用算式把它表示出来吗?生:36-8教师课件展示:36-8=3、探索计算方法:师:到底36-8等于多少呢?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草稿本,你自己算一算,会算的小朋友你可以直接算,不会算的,你可以借助桌上的小棒。学生独立计算(简析:呈现一个问题情境后,老师就请学生起来作答,这几个学生把问题解决了,似乎就是全班学生都会了。这就是所谓集体作业的教学方式,可能它既能活跃课堂又便于控制教学节奏和进程,所以效果好象还好。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学习方式不是很彻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这种方式容易造成“表面的积极性”和“一切顺利”的假象。在这样的方式下,那些中等学生和思维迟钝的学生是否也有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体验?所以,我尝试让学生独立计算,获得独立思考的时间和体验。)师:现在请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生1:6不够减8,去向3借一个来,6变成16,16减8等于8,3变成了2,所以就是28。师:这个同学的方法听懂了吗?教师请听懂的小朋友再说一说。生2:(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16-8=8、20+8=28)。生3:6减8不够减,把30里面的10借出来,就变成了16,16减8等于8,30变成了20,20加上8等于28。师:小朋友都听懂了,那么我来考考大家,36-9=?你能用刚才的方法做一做吗?(学生思考)生:等于27,我和他的方法不一样。36-9就是36先减掉6等于30,然后还有3个没有减掉,所以30-3等于27。师:其他小朋友听懂了吗?生:我听懂了,他的意思就是说先把9分成3和6,36先减6,再减去3。(教师板书:36-6=30,30-3=27)师:这种方法沈老师出一题给大家做一做。板书:34-5学生集体做题并汇报:生1:34减4等于30,30再减1等于29师:真不错,他已经学会了这种方法。生2:我用沈卓的方法做:34-4=30,30-1=29师:刚才我们已经学了两种方法,你还有其他方法吗?生:5减去4等于1,30再减去1等于29。师:这种方法你们听得懂吗?生:他就是说5-4=1,30-1=29。师:嗯,你听懂了,那么你能用这种方法说说36-8这题吗?生:8-6=2,30-2=28师:为什么8-6?学生和教师:因为6-8不够减,用8-6多减去了2个,所以再用30减去2等于28。(简析: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找到解答的方法,给他们以充分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相信我们的孩子会完成的很出色。在这个环节,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是很有必要的,但是一定要自然,不能强求,要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自我探索的真正价值和乐趣,衡量每个孩子的尺子应该是不同的,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才是倡导算法多样化的目的所在。)三、巩固练习:1、继续解决问题:师:36-8我们已经解决了,买一把手枪还需要28元,还有哪些小朋友想买的东西钱不够,还没有解决的?生:帽子和手枪教师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个问题。师:刚才有一个小朋友想买这个背包,你能帮助他解决吗?请小朋友在草稿本上计算一下,他还需要多少钱?学生计算。师:谁能帮助他解决?生:他还少37元,45-8=37(教师纠正答案错误的孩子,让他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怎么会错的。)师:等于37的小朋友你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的?生1:15-8=7,30+7=37生2:我有我自己的方法:我是先把5放开不看,用40去减8等于32,再把5加上去,等于37。教师引导学生比较16-8和40-8这两种方法师:你觉得这两种方法一样吗?生:一样,不一样师:哪里不一样?生:一个是放开的,一个是不放开的。2、退位减法和不退位减法相对练习:(课件展示:67-7=63-6=40-8=27-2=27-9=48-5=)(1)、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2)、学生汇报:67-7=(7减7是够的,所以等于60)63-6=(我用万润冬的方法,13-6=7,50+7=57)40-8=(40里面借出10,10-8=2,30+2=32)27-2=(只要直接减就可以了)27-9=(7减9不够的话,就用2给7一个10,17-9=8,2借去了10还有10,10+8=18)48-5=(8减5是够的,8-5-3)3、开放题:课件展示:想一想()里能填几?45-()=3学生填数:生:45-(9)=3(6)45-(6)=3(9)45-(15)=3(0)45-(8)=3(7)45-(7)=3(8)45-(10)=3(5)45-(14)=3(1)可以填11,12,13,14,那么16可以吗?(有的学生说到:不可以,因为填的数不能超出15)(下课铃响)教学反思:不同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孩子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不相同的,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是新课程标准下提出的一个教学新理念,凭着自己对它的理解,我尝试上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课余,想法颇多……新课程标准使“算法多样化”一炮走红,大家都在尝试,都在力求自己的课能够很好地渗透这个理念,于是,慢慢地酝酿出了这样的三句话:1、“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2、“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3、“下面我们一起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一做,好吗?”这三句话教师该问吗?该说吗?我的理解:该说。第一句:“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孩子的学习方式是相对稳定的,它不仅包括学习方法及其关系,也涉及到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是否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能够不回避遇到的困难;是否乐于与他人合作,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是否能够通过独立思考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找到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是否能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已的思考过程;是否理解别人的思路,并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益;是否有反思自已思考过程的意识。”作为一年级的孩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的养成是很重要的,教师说这样的一句话,旨在让孩子学会倾听,学会一种自主学习的本领,而不是说要把算法硬塞给学生。“他的方法你听懂了吗?”简单的一句话让我们的学生充当了教师的角色,把“教”的权利给学生,让学生也去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或同意或反驳,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赏识和学习其他同学的独特、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所以我觉得这句话说得很有必要。第二句:“你还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吗?”“算法多样”是相对于整体来说的而非个体,“你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这句话似乎有逼着学生挖空心思、转弯抹角地去想“不同算法”的味道,但是我觉得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附带那么多的意思。难道如此简单的一句话就能够启迪孩子的思维,让他们说出原本不属于他们的思想和方法吗?教师的一些提示性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以不同的观点,认识同一件事、同一个事物,从而让学生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知识。在新教材实施的开始阶段,我们的学生一般不太愿意接受题目的多种算法,认为只要用一种方法做出来就行了,何必再费劲寻找不同的方法呢?所以我们尝试以表扬、鼓励的形式,引导学生对同一题目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要求学生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再通过讨论得出许多算法。在这样的思维活动中,学生能够感受到算法多样化带来的快乐。如果能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从不同角度看问题的好处,品尝到其中的乐趣。学生的思维也会逐渐活跃起来,再遇到这样的问题,就能很自觉地将自己的思维发散开来,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所以在这节课上老师这样的一个提问,可以很好的展现孩子自己的、独特的思维,体现出整体算法的多样化。当然,如果没有教师的提问,学生能够自发地要想表达自己不同的方法,那是最理想的。学生能够不再依赖老师,走向独立,这是教学的最高境界。第三句:“下面我们一起用这位同学的方法做一做,好吗?”看到这样的话,我们会不会有这样的疑惑出现:“这种方法学生不喜欢怎么办?一定要他做吗?”我认为算法多样化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得到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而是在于让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并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每个人都是独立的,都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个体,孩子也一样。他们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的,不会依赖别人的意志而转移。当学生他有一种方法的时候,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想法是最好的,就会很自然的抵制或抗拒和自己不同的方法。但是教师的作用往往也就在于此,当孩子有这种独立意识的时候,教师应该怎样科学的优化和完善孩子头脑中的想法呢?这就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我们人的认识有三个层次:第一是“懂”;第二是“会”,即会用学懂了的东西去解决问题,这是一个飞跃;第三是“悟”,即有自已的特点,有自已的思考,这更是一个大的飞跃。光“懂”学生可以只是听一听;“会”就必须要自己去尝试,自已去用学懂了的东西解决问题;而“悟”是一定要在自己亲身体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因为“悟”是一个思考过程,思考是不可以替代的,是必须自已去完成的一件非常艰苦的过程。所以我在课堂上让学生听了其他小朋友的方法后再尝试做一做,这并不是为了刻意地强调其中一种方法或者面面俱到地巩固每一种方法,而是力求激活每个学生的思维,给他们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们思维的真正碰撞一下。然而在学生尝试练习的时候,也略微渗透着一点算法多样化的优化,因为随着现代数学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很难讲清哪种方法是最好的。我们原来认为某种方法是最好的,可能通过自己的尝试证明这个结论并不一定合适,也许我们一开始认为很“笨”的方法,结果却成为了好的方法。在解决“36-8”这样的问题时,学生提出各种方法后,最理想的方法当然是:“6减去8不够减,向30借10,变成16-8等于8,再加上20等于28。”但是这样的方法是否能够让学生接受呢?教师应该完全放手,让孩子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就让我们一起来做一做,尝试去学会尊重,学会欣赏,让算法多样化能够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