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理念----回归自然,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成为孩子”以几经呼吁,然而,这个不言而喻的问题似乎还未被所有家长理解和接受。为了孩子身心的健康的发展,我们也不讳重复之嫌,也来谈谈这个问题。玩是孩子的天性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贪玩”感到很“头痛”,有的甚至不能容忍。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的父母,往往把孩子正常玩乐的时间用来参加特长班学习,如学舞蹈、学画画等。当他们发现孩子丢开所谓的“正业”而玩耍时,就会大声训斥,倘若孩子因为玩闯了点“祸”,更是犯了滔天大罪,有时会免不了一顿皮肉之苦。其实,玩是孩子的需要,是孩子的天性。玩,使孩子们精神焕发,体格健壮;在玩中,孩子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培养了注意力,发展了孩子观察力,强化了孩子的记忆力,丰富了想象力,锻炼了操作能力;玩,还能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人与人之间那纯真善良的美好感情。记得一位教育家说过:“我们可以用牛奶代替母奶,而玩给孩子童年的欢乐却是任何东西也不能替代,任何时期也不能补偿的。”那些不爱玩,又不会玩的孩子才是令人担心的呢!做为家长应该支持孩子玩,给孩子留出一些玩的时间。当然,放手让孩子玩,绝不是放任不管。怎样使孩子玩的丰富多彩,玩的有意义,还需家长们给予指导。比如,孩子喜欢收集卡片,家长最好给他准备一个纸箱,让他放他喜欢的卡片,同时还应提示他怎样收集各种卡片,教会他如何进行分类。您可以发现,在他收集的那些看起来不起眼的卡片中,孩子们编排成小图书。孩子年幼,一玩起来就会忘掉一切,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合理的安排时间,必要时搞个“约法三章”,让孩子在玩的时间里玩个痛快。家长也应该与孩子一起玩,并鼓励孩子和其他小伙伴一块玩,让孩子在玩中学会平等的与人相处,养成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孩子不可能没有过失作为父母的都希望孩子听话,是个没有缺点、错误的孩子,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事实上是不可能做到的。“人无完人”,况且孩子呢!孩子由于好奇,失手会打碎家中精美的物品,或出于好心,想帮你摆弄碗筷,却碰翻了汤、、、、、、诸如此类的“过失”你不能斥责。当然,你更没有理由禁止他玩水玩沙,尽管他把衣服会弄脏。孩子毕竟是孩子,过失总是避免不了的。另外,孩子由于年幼无知,对是非缺乏判断,加上自控能力差,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举动,如打架、损坏公物等。家长只能从具体的事情出发,分析孩子犯“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的启发教育,而不能简单地把“过失”同道德品质败坏连在一起而去责骂他们。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孩子的缺点、错误可以不闻不问。允许孩子有些过失,决不是原谅孩子的过失行为。“养不教,父之过”。对待孩子的过失有两点特别重要:一是对孩子的过失,家长要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地帮助孩子分析犯错误的原因、性质及危害性,让孩子明白错在何处和错误的严重性,订出改正错误的措施,使之不再重犯。二是平时要多与孩子接触,善于察言观色,留心孩子的言行变化,及时发现孩子的反常行为,抓住“苗头”及时做好工作。这样,就能防微杜渐,避免孩子可能发生的一些过失。还孩子的天真孩子是天真烂漫、活泼开爱的。然而,有些家长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扼杀了孩子的天真。孩子被管得像小大人似的,说大人话,做大人样。如果孩子无拘无束,毫无忌讳的表达自己的意愿,会被斥之为不懂事,犟头倔脑,比如:一个五岁的孩子跟妈妈去做客,主人给剥了个大桔子给他,孩子一咬桔子就喊:“酸死了”,妈妈马上朝他瞪了一眼,并附耳开导:“孩子,应该说是甜的,真不懂事!”像这样的母亲以后如何去指责孩子的虚假言行呢?会给孩子留下怎样的印象呢?眼下,开发孩子的智力,已经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但是,有些家长处处事事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不给孩子坦诚的说出童稚妙语,剥夺了孩子独立判断思考的权利,独立即席“表演”的机会,长此以往孩子的智力怎能得到发展呢?压抑孩子个性的发展,孩子就不会成为孩子,将来,他能成为性格健全的人吗?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家庭教育应该宽松些,开放些,还孩子的天真,让他们自由的表现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