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现代科技革命摘要: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不仅促进了经济、政治的深刻变化,而且对人们的哲学世界观、认识论、价值观、道德观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唯物史观为我们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现代科技革命,以辩证唯物论为武器,以科学发展的丰富历史事实为基础,从科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高度,对科学的性质、社会功能、科学发展的社会因素和内部矛盾运动等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马克思哲学现代科技革命唯物主义自然观为我们研究科学技术对社会的作用提供了科学的观点和方法。首先,在社会形态划分问题上,它认为最基本的标准是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从而澄清了理论上的混乱。唯物史观认为,以技术发展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以及与此相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来划分社会发展阶段,如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信息时代;或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或信息社会等,它所指的是“技术社会形态”。马克思主义者历来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把科学技术看成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现代科学技术对于实现人的自由解放都具有基础意义。但是,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意义却常受忽视或误解。随着现代科技革命的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革,全球发展和全球性问题空前突出,这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关系以及二者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问题,也更加凸现出来。现代科学技术是推动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的因素,因而归根到底是当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人的活动的规律。由于“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语)。因而,在社会领域,任何社会现象也都有其特殊的规律规定性。-2-其中,社会时间是指社会运动过程的顺序性、持续性、社会空间则指社会运动的伸张性、广延性。从总体上看,社会运动的主体是人,社会时间无非就是人的活动的时间,社会空间就是人的活动的不断扩展。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部社会发展史,就是社会运动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的拓展过程,是人的进化和发展的历史。而社会自由时间的增加量和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量,则标志着现实的人自由解放的实现程度。把人的实践活动理解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本质,这是马克思规律的主要内容和最重要的特点。按照马克思的实践论思维方式,“对对象、现实、感性”,应当“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对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合理理解,也毫不例外。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问题上,人的主体性的重要标志就在于,不被自然规律所完全束缚,而是能够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并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创造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而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则在于“人的感性活动”所特有的实践性。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里所谓的“环境的改变”当然包含对自然规律的改变,人正是通过“革命的实践”,才创造出并不断地改变着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由于每一代人的活动的需要、目的、方式、意志等的不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总是也只能从不同时代人的具体活动中获得其规定性。另一方面,人们创造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并不是随心所欲、无中生有的。人作为自然存在物,永远也不能摆脱自然规律对于人的活动的制约,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结构作为人的活动过程的结晶,又反过来制约和影响着人的活动。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形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状态,直接影响着主体认识、改造、利用客体的速度、规模、范围、层次和水平。从根本上看,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与自然规律有着原则的区别,但它们并非外在于、脱离于自然时间和自然空间,而是通过人的生命活动、实践活动而赋予自然时间和自然空间以社会属性,特别是赋予其以价值、意义,从而使其抽象的形态在人的活动中获得了社会历史的现实性,使时间和空间获得了“真正生命”,并成为人的生命的尺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3克思在《1861-1863经济学手稿》中指出,社会“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2]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实践本质,他关注的规律不再是脱离人的活动的一般物质运动的规律,而是属于人的时间和空间,他所讲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实践活动不仅是人类诞生的秘密,而且是人的存在和发展的源泉;进言之,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人的存在方式,如果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人的存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也无从产生。在这个意义上,实践活动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源泉和本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社会现实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等特性是人的实践活动赋予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现代科学技术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本方位和最重要的指导思想。科学和技术是两个不同而又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都是在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通过人的活动形成和发展的。这首先体现在,作为科学最主要对象之一的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及其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社会生活现象变化、发展的趋势,都是在具体的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中形成和发展的。没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和技术就失去了其对象性前提和根据;其次,科学作为对客观世界规律的理性认识,技术作为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积累起来并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操作性手段、程序和方法,都必然要经历具有反复性、累积性、上升性的社会过程;其三,科学与技术的一体化也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变化为条件的。在历史上,科学进步与技术进步并未有机地联系起来。时至近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关系也主要是生产→技术→科学,然后科学反过来成了生产过程的因素,而技术发明也成了一种特殊的职业。随着社会时间的流变和社会空间的扩展,现代科学与现代技术之间的相互作用日益加强,不仅科学的发现往往导致技术的发明,而且技术和理论科学日益紧密结合,使相当一部分技术本身的理论性大大增强,并分化出相对独立的技术科学。技术科学与直接施于实践的工程技术组成了现代技术整体,现代科学和现代技术日趋“一体化”。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现代科学技术”这一新的整体范畴;最后,科技革命也总是在具体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中酝-4-酿、发生、发展和完成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演化是科技革命的不可或缺的前提和条件,科技革命则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演化的一种重要结果。现代科技革命加速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双向运动,加强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可见,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既是人的生命的专有尺度,也是人类进化、发展的特有标杆,它对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形成、发展、变革有着直接影响。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条件等的制约,同时,作为人类智慧和主体能力的结晶,它又对人类社会产生着巨大的能动作用。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通过变革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改变人的劳动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来推动社会发展,引起社会变革。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现代科技是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一切现代科学技术都可视为生活的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科学技术本身就是为了解决人们的生活问题而发展起来的,它从一开始就与人们的生活过程融合在一起,并以其特有的伟力不断地改变着社会运动的规律形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这种力量的强度也越来越大。现代科技革命使“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得到了空前强烈的表现,它正在强有力地改变着人类活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形式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观:一方面,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大大地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提高了社会生活节奏,使个人的自由时间成为生命活动的重要部分。马克思指出:正象单个人的情况一样,社会发展、社会享用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性,都取决于时间的节约。时间的节约,以及劳动时间在不同的生产部门之间有计划地分配,在共同生产的基础上仍然是首要的经济规律,这甚至在更加高的程度上成为规律。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现代人的社会时间观也正发生着变革。正如俄国学者阿斯金在《时间与哲学》中所指出:现代现代科学技术正在改变着人们对时间的看法,不仅合理地安排工作时间,而且合理地利用空闲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对时间价值的估计是合理地组5织生活的重要标记。认真地考虑如何度过有用的时间,甚至整个一生,是一个社会共同体或一个人具有高度价值观的证据。另一方面,现代科技促使人们活动的自由空间也大大扩展。人的活动及由此产生的各种社会生活现象和社会关系都展开于具体的社会空间,同时,人的活动又规定了社会空间的量和质。现实的社会空间不是一个既定的量,它总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和主体能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人类社会早期,人类主体能力极其低下,人们只能在非常狭小的空间中进行活动。这时的社会空间甚至只限于二维的平面,作为国家主权的地理区位也只限于二维空间,其间争斗也主要是限于领土之争。现代科学技术的每一次提高,都促进了人类活动领域的拓展,使社会空间不断扩大。现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社会空间摆脱了狭隘性、孤立性和分散性,其联系性、同一性和集中性显著增强。现代人生活在多维空间之中,相互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社会化、世界化,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也已经扩大到多维战略空间:地面、空中、水下、太空及文化空间、信息网络空间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等迅速普及的冲击下,世界各国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及现代人的价值观念、生存方式、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正在发生并仍将发生革命性变化。人们狭隘的地域意识正在被超越,全球观念则正逐步强化。现代现代科学技术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的活动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结构,而且使之发生更加明显的相互转换。在人们的实践过程中,某一具体实践过程结束之后,社会时间就以“积淀”的形式转换为人的活动空间;同样,作为晶化形式存在的空间结构也影响着并体现着人的活动的时间。在人类无数次的实践活动中,时间的空间化和空间的时间化表现为主体实体化和实体主体化,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被赋予了活生生的现实存在。马克思曾精辟地分析道:工人之所以被剥夺了自由发展的空间,是由于“资本家是窃取了工人为社会创造的自由时间”。因为时间的社会构成是由劳动时间和自由时间构成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了全部自由时间,工人只能终生为资本家进行劳动,而基本没有可供支配的自由时间来发展自己。资本家的“自由时间是以通过强制劳动吸收工人的时间为基础的,这样,工人就丧-6-失了精神发展所必需的空间,因为时间就是这种空间”[3]。因此,要争取人类自由发展的空间,就必须消灭阶级,使劳动者获得自己创造的自由时间,从而获得自己自由发展的空间。现代科技使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自由时间相对延长,由此也使人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大为扩展。社会实践反复证实着这样的真理:时间实际上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人的生命的尺度,而且是人的发展的空间。人类社会就是因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相互转换而发生变革的,而现代科技由于其强大的力量,则使这种转换更为明显、快速,从而也使现代社会的变革更为显著、剧烈,人类历史正加速向世界历史转化。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现代科学技术之间显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二者之间是相互观照、互为前提、互动发展的,而这种联系在现代尤为显著。因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与现代科学技术各自都为对方提供了最为基本的、合理的评价参照系。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反思现代现代科学技术合理性的最重要的视角和最基本的方位。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现代现代科学技术作为人类文明的组成要素和内在原动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价值创造,极大地节约了社会时间并拓展了人们活动的空间,从而使当代人类的生存、发展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这柄“双刃剑”又造成了巨大的负面效应,使人类承担着巨大的科技代价。这些科技代价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主体在价值冲突或价值选择中,为了优先发展现代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