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文选(第一卷)》读书笔记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邓小平文选(第一卷)》读书笔记邓小平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提出者,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和大战略家。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毛主席使我们解放,邓小平使我们富强。我认为,当新中国的经济建设遇到停滞,社会秩序混乱的时期,邓小平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功不可没。这次我根据老师的要求,有选择性的拜读了《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中的部分内容篇目。《邓小平文选》共三卷,第一卷集中了邓小平在文化大革命以前28年中的重要文章、讲话;第二卷为邓小平在1975~1982年中共十二大以前的讲话、谈话;第三卷是邓小平在1982~1992年期间的主要著作。三卷内容集中展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的历史全貌,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精华。他建设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哲学观,继承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了更加精准的定义和富有时代特征的内涵,并在实践中逐步丰富,从而成为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支柱。在阅读《邓小平文选》之前,我查阅了相关的创作背景,发现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善于写作、富有文才的伟人。尼克松曾经这样评价邓小平:“他既满腹经纶,又能力超人。两者的结合产生出爆炸性的力量。”《邓小平文选》第一卷中《五年来对敌斗争的概略总结》、《敌占区的组织工作与政策运用》和《根据地建设与群众运动》三篇文章,是他在太行山温村会议上的报告和总结,全是他亲自草拟的,没有要别人帮着写一个字,只是叫作战科的几个人帮着抄写和油印,帮助找资料。这更加深了我对这位伟人的崇敬之情。文选的第一卷中收录了邓小平在抗日战争时期,到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以及到中央工作时期整个阶段所记录的重要文章以及重要讲话。第一篇文章《新兵动员及新兵政治工作》一文中,主要讲述了在战局局部失利的境况下,如何进行新兵动员以及如何加强新兵的政治工作的问题。在新兵动员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要有适当的征调方式,而不能强迫入伍。并针对新兵的政治工作问题,提出应着重加强其思想教育工作,避免完全的严厉统制办法的方针。也就是要让新兵提高自身认识,增强其对敌对势力的憎恨即对己方观念的了解,并要怀有坚定的信念。用哲学的话来说就是提高人的主观能动性,需依靠一定的精神方面的激励。这种方法对于我们现在做任何事都有很大的启发,现代社会多靠物质刺激,容易让人们迷失自我,追名逐利,忽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更容易激发自身的潜能。在文章中,邓小平同志还尖锐而果断地指出战局的失利是暂时的,并不是抗日的最后失败,必须看清敌人,看清形势,要在持久抗战中去解决。他富有远见的判断,以及开阔的思维方式,将敌我力量正确衡量,使得看似一片迷茫的战局重新展现出胜利的曙光。其后的文章,邓小平着重探讨了如何完善发展党的建设以及如何增强党的领导力与执政能力的问题,并且对经济文化方面的问题也做出了探讨。《骄傲自满是团结的大敌》讲的是骄傲会对自己在革命中的作用和贡献做出不正确的评价。他写道:在新民民主革命胜利后,由于各方面的工作都获得了巨大的胜利,于是在党内,尤其是在党的高级干部中,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这种骄傲自满情绪如果不及时提醒,必然要使我们丧失敌情观念,必然要破坏党的团结,那我们就会丧失斗志,经不住敌人的任何袭击,从而使我们伟大的事业遭到失败。文章中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原因和后果进行缜密分析,把“骄傲自满是团结的大敌”的论断剖析的有理有据,入木三分。确实,一个人无论负有什么的责任,在革命事业中都只是沧海一粟,我们所获得的成绩绝不能看作是一个人的,而应该是多数人努力的结果。《立足现实,瞻望前途》说的是近期计划的问题,这也是五年计划的前身。在这篇文章中,邓小平对当时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都作出了简明扼要的概括,强调要清醒地估计,过高或过低都不好。提出从现实出发,总结本国的经验,吸取外国的经验,也就是“立足现实,促进发展”的思维方式,工业发展就可以做到多快好省,实现总路线的要求。邓小平认为工业发展应当对我国的工业情况有个基本的估计,尊重客现事实,清醒地看到我国工业的实际发展水平,从而能尊重客观经济规律,以便实事求是地发展我国工业。只有摸清了现在的基本情况,才能根据实际,有的放矢,制定出适合我国情况的工业发展的正确规划。这种思维也可以映射为哲学中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和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违背规律。可以说是日后邓小平理论形成所体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中心思想,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使得新中国的发展更加快速,也为之后邓小平理论的完善成熟做出坚实的积淀。《怎样恢复农业生产》这篇文章,邓小平首次利用“猫论”,也就是“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其实原文中实际上说的是“黑猫黄猫”。但是邓小平在文中讨论的不是台湾问题,而是生产关系问题。他说“现在要恢复农业生产,也要看情况,就是在生产关系上不能完全采取一种固定不变的形式,看用哪种形式能够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就用哪种形式”。同时要注重农村和城市的合作关系,现在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差距还是存在的,农村的生活依然不能得到保障。邓小平的“猫论”也可以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在很多地方都得到应用。例如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问题上,大多数人认为只有资本主义才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才有计划经济,在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甚至错误理解。而邓小平认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能达到“三个有利于”,采用各种的工作方法及手段都没关系。现在很多人容易对一些小问题钻牛角尖,思想固化,一味接受前人的思想却不知变通,导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采取了错误的解决办法。邓小平的这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当时存在的错误理解,及时地纠正了国人的错误,才有了今天中国市场经济的繁荣。这让我想起了邓小平同志的另一个理论——“摸论”:摸着石头过河。实质是对某些问题可以允许去探索尝试,有好结果就推行,没有好结果就自生自灭或者强制其毁灭。在思想理论领域上,就是允许大胆地去探讨;在政策、办法或具体做法上,就是允许大胆地去闯;在态度上,就是不要轻易下定论去否定什么,肯定什么,对看不清的问题,最高决策者的立场不要轻易鲜明化。例如改革开放初若只对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否符合社会主义进行激烈讨论却不去大胆地闯一下,那么,改革开放也许就会止步不前,人民的生活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达到了小康水平。我觉得在我们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有“摸论”精神,对待任何事情不要总是评头品足,说三道四,觉得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到头来,什么也干不成。看准了,就大胆地去试,大胆地去闯,或许就能闯出一番事业来。《邓小平文选(第一卷)》无论是会议报告,与中央领导的谈话,还是与国外元首的谈话,都显得通俗易懂,平易近人,我能感受到他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祖国的繁荣发展。这些文章集中展现邓小平理论的初级发展阶段的重要概括和体现,与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有着直接密切的联系,并且成为邓小平理论发展成熟的重要依据。邓小平的高瞻远瞩,思维开阔,正是他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优秀品质的展现。他的理论虽然浅显,但是深刻而有长远意义。字里行间蕴含的道理深深地吸引我,让我感受到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社会现状,而且可以学习其中的理论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来处理自己遇到的问题,的确是受益匪浅。这样的伟大理论驱使着我立志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