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课内阅读练习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课内阅读练习一、《观潮》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1、作者是从()、()、()这三个方面描写潮水的,按照从()到()的顺序描写。2、这两段话运用了很多比喻,把潮水的声音比作()和();把白浪比作()、()和()。3、用“”划出描写人群的句子。4、这部分内容主要写三、《鸟的天堂》(一)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到处都是()。大的,(),(),有的(),有的(),有的在()。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用掌声一吓,又(),站在一根小枝上兴(xingxing)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1、按课文内容填空2、写近义词静寂----热闹----应接不暇----3、选择正确的读音兴奋(xīngxìng)4、这两段话讲的是什么意思,写在横线上(二)我们的船渐渐(逼近靠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zhūzū)大树,枝上的数目不可计数(shǔshù)。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chuíshuí)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榕树正在茂盛的时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表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cùzù)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fèngféng)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sìshì)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这段话选自,作者是。我会在文段中括号内画出正确读音。2、我会在文中的括号里划去不合适的词语。3、写出下列的近义词。渐渐()似乎()颤动()4、第一自然段作者从、、三个方面入手,细致地刻画了大榕树的长势和形态。作者是按照的顺序来观察。5、你从划线句子体会到什么?6.最后一句话应该读出()的语气。7、第二自然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六《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细丝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步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1、在短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词。2、作者分别从这几个方面对爬山虎的脚进行细致地描写的。(1)形状,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2)动作,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3)颜色,我是从()等词语感受到的。3、文中有句比喻句与众不同,请你仔细找一找,并且用“”划出来。七、《蟋蟀的住宅》(一)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废)(工功)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1.这一片断所在的课文选自法国作家创作的。1、选择正确的读音洞穴(xuéxue)2、在括号里选择正确的生字,用上√。3、写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优良()温和()舒服()反义词:隐蔽()慎重()4.联系片断内容,想想从哪两个方面能看出蟋蟀是“不肯随遇而安”的。(1)(2)(二)①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②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1、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我还会写出这些词语的反义词:安静——()简朴——()简单——()2、这段话是按从()到()的顺序写的。3.请用“”画出一个比喻句,用“~~~”画出一个拟人句。4.这两段文字是按照由到的顺序介绍蟋蟀住宅的。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5.蟋蟀的住宅为什么被称为伟大的工程?(2分)6.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蟋蟀的住宅很,很,还很。我觉得蟋蟀真!九《巨人的花园》“噢!是这么回事呀!”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个孩子:“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永远被我赶走了。谢谢你!”小男孩在巨人宽大的脸颊(jiáxiá)上亲了一下。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于是,他立刻()围墙,把花园给了孩子们。1给带点的字划去不正确的读音。2按课文内容填空。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热情()寒冷()悲伤()4读文段后填空:巨人终于明白了5我会发挥想象力,完成练习。(1)巨人推倒了围墙后,我仿佛看这时候,我又仿佛听见孩子们对巨人说:“(2)我想对巨人说几句话:“”6这个童话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对的达“√”)(1)巨人对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悔恨。()(2)快乐应该和大家一起分享。()(3)春天是一个鲜花盛开的季节。()(二)阅读《去年的树》片段,完成练习。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你听。”鸟儿说好的我明年春天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鸟儿说完向南方飞去了在一盏煤油灯旁,坐着个小女孩。鸟儿问女孩:“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儿吗?”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1、树和鸟是一对多好的朋友呀,好朋友即将分离,那么在朗读树和鸟儿的对话时要读出之情;最后,鸟儿与小姑娘的对话,应该读出鸟儿的语气。2给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标点。3发挥想象,完成练习。(1)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时,它想:(2)唱完了歌,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这时,它又想:4读了片段,你一定有许多话要对鸟儿说,请把说的话写下来。十三《白鹅》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它常傲然地站着,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有时非但不让,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1.这篇课文的作者是。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划出来。(1分)3.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鸭的与鹅的进行对比。表达了的思想感情。十五《猫》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谁怎么呼唤,它()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多么尽职。她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把老鼠等出来()!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儿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不出。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1.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1)《猫》这篇文章是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写的。()(2)“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说明猫是一位画家。()(3)“小猫贪玩,一天一夜不回来。”这句话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厌恶之情。()(4)“小猫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句话用“非……不可”来说明小猫很勇敢。()2、请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3、给句中加点的词语换上意思相近的词。(1)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2)它若是()不高兴,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也不出。4、“古怪”的意思是(),作者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写出猫的古怪的。说猫既()又();既()又();既()又()。表面看起来作者是()猫的,其实是表达了对猫的()之情。5、用“~~~”画出写猫贪玩的句子,用“﹍﹍”画出写猫尽职的句子。6、读读画波浪线的句子,从“屏息凝视”让我们感受到猫的();从“一连几个钟头”让我们感受到猫的();从“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让我们感受到猫的()。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的确—()古怪—()呼唤—()实在—()任凭——()8、请把下面的句子改成用肯定的意思说。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9、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十七《长城》远看长城,(象、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间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从北京出发,不过几十公里就来到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领上,高大(艰、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了望口,供了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互相呼应。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单看这数(shǔ、shù)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没有(),就靠着无数的()无数的(),一步一步地抬上这()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1、在原文的括号里填上词语。2、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或字划掉。3、把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或字划掉“垒”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再查画。4、请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修筑()坚固()5、作者以()为例,从四方面想到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时的艰难。这四方面是:修筑长城用的()多;()重;()难;修筑在()上。6、“单看”中的“单”字可换成或字。7、这段话写的是从____看长城,这段话主要写_____8、以下建筑有什么作用。垛子:城台:9、读“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奇迹”这一句话应带的语气读。10、我会用一句话来赞一赞长城。11、你还知道长城的哪些故事或传说,请简单写下来。12、第一段最后一句是作者发出的感叹,作者感叹什么?十八《颐和园》①进了顾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②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③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④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1、我知道这篇课文是按()的顺序写的。先写进了颐和园的大门,来到()看到的景物;又写来到(),看到的楼台亭阁;再写登上(),站在()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写在()看到的石桥、小岛和十七孔桥。2、葱郁的“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